儒家學派主要思想,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2022-11-01 12:45:55 字數 3546 閱讀 3909

1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是指在儒家思想體系中處於基本和核心地位,是儒家學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或價值取向,是其整個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或者看待、處理問題的基本態度和立場;實踐路徑就是為了實現其價值目標所主張的基本途徑;表現形式就是他們認為能夠在社會政治、經濟、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反映他們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或價值取向的具體制度規定和道德規範及有關的具體行為.如「克己復禮為仁」,其中的「仁」就是價值取向,「克己」是途徑,「禮」是「仁」的表現形式,具體指的就是西周時期「禮制」、「禮儀」的種種規定和規範.按照這一方法進行分析,至少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都屬於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

2樓:花戲舞蝶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3樓:韓琦

儒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仁義禮智信。

論述儒家的主要思想觀念

4樓:水滴一滴一滴

儒家思想之九大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

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5樓:國學大基地

儒家思想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演變,和時代文化的變遷中,其本意已經與最開始的含義,離得越來越遠,它產生於地廣人稀的小農經濟時代

6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禮」。孔子一生追求的目標是「禮治」,即復周禮。上面各樓所說「仁」是「禮」的部份內容,其仁也是為禮服務的。

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紛要坐大,所以孔子的政治主張不為人接受,孔子顛沛流離「累累如喪家犬」。後來歷代君王取得政權後大力推崇孔子的禮教思想,實在是看到了孔子「禮治」對鞏固政權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孔子也被吹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7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學說的最高境界是仁,再往上就超出儒家範疇進入道家範疇了。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道德經第十八章講到「大道廢有仁義」就是說真正的大道在人間被廢弛了才有提倡仁義的必要。

大道沒被廢弛的時候人人都能按照仁義的標準(甚至高於此標準)去做,因此沒有提倡仁義的必要。而越是人為的提倡仁義就越無法達到真正先天仁義的標準,這就像臨摹的永遠無法跟真跡相提並論一個道理。這才有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一說。

儒家學派主張什麼?

8樓:旗五阿哥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的學說。它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正如筆者在《人性善惡論》中指出的,中國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經》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這種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帶有普遍性的。

只因為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才造成了各種行為的差異,導致背離「善」的現象。這一點,儒家並沒有錯。人性中本來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只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會就會安寧了。中國古代強調「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所以,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學說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強調仁義道德是爭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門。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這一思想被無數次地證明其正確性。

凡是能夠遵循這一法則的,就可以成功。凡是違背這一法則的,必然失敗。而且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來治國,對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會有用。

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完全適用。將來也會適用。

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

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禮」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執政者就應該讓民眾知道自制,回到那種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態中去。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

這個禮包括了禮節,禮數,禮貌,和規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剋制慾望,遵守禮節,消除暴力,以達到一種平和的社會環境。正是儒家的這一「禮教」思想,使得中國成了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

禮的思想並沒有錯。只是需要改變其中過於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為社會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禮節,具體表現為「三綱五常」。李先生講的尊老觀就包括在這綱常倫理中。三綱五常一直是反儒學的人批評的一個靶子。

從現代社會的角度看,這些社會規範確實有很多不適應現代價值觀的地方。

但是,這些綱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應用到社會規範中的一些表現形式而已。人們可以說,這些表現形式過於刻板,不夠變通;或者說某些形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要注意形式和內容的區別。一種思想可以影響到許許多多的方面,也會有無數的表現形式。

某個方面不適用,或某個形式不合理,並不代表這種思想在其他場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適用都不合理。

9樓:奚愫局清綺

儒家學派早已經成為歷史。是公元476年~公元221年的中國戰國時期與墨道法…學者面對當時社會政治人生問題的長期大辯論的一個辯派,儒家學派主張擁護孔子的思想、主張,

儒家學派的思想?

儒家學派哪些思想觀點對青少年,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儒家基本上堅持 親親 尊尊 的立法原則,維護 禮治 提倡 德治 重視 人治 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1.儒家的 禮治 主義 儒家的 禮治 主義的根本含義為 異 即使貴賤 尊卑 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 尊卑 長幼 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 臣...

誰創立了儒家學派?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孔子仁愛待人 因才施教 孔子創立儒家,核心是三綱 君臣 父子 夫婦 五常 仁義禮智信 孔子 不同時期核心不同,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核心也不同 孔子創立了什麼學派?其思想核心是什麼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其思想核心是仁義。儒家學派是先秦諸子中對後世影響最為廣泛和深遠的一個學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創。孔子的言論...

儒家學派為什麼得到認可為什麼儒家學派的人佩玦

在 中國全史。百卷本 這本書的總序中有詳細的論述,儒家文化有如下幾個特點,而這幾個特點對於一個大陸型農業文化模式來講,條條都有必備的價值。其一,推崇皇權,主張統一。這是儒家學說中至關重要的內容。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法先王說,所謂三綱五常。簡而言之,就是君為臣綱,皇權乃萬事之本。可以這樣說,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