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練傳統楊氏太極拳用意念來打好嗎

2022-04-12 03:00:33 字數 5173 閱讀 4693

1樓:鎮**師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鬆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平正鬆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鬆軟;胸——舒鬆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腰——向下鬆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胯——鬆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穩健紮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鬆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打太極拳要求鬆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

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迴圈。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

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

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鬱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2樓:中醫學生

除了用意念來打, 也要按拳理和拳架的規範做. 綀得到位後, 才能"以意領氣", 不是隨意打的.

3樓:聽風拭劍

我遇到一個老師,能想著太極拳的動作到汗流夾背。

問題是,沒有十幾二十年的功夫,靠意念打拳都是瞎胡鬧,玩玩還行,沒啥用。

老老實實練拳架去吧,別整這些虛的。

4樓:習武春秋

練傳統楊式太極拳時要做到心靜體鬆,精神貫注,使外形均勻緩慢,柔和圓活、連綿不斷、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全憑心意用功夫,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根、而達到上盤靈,中盤活,下盤穩固。

5樓:異

當然好了,你這真是一種境界,拳法本來就要忘記一切,心隨意動!

我練傳統楊氏太極拳用意念來打好嗎

6樓:習武春秋

太極拳要練到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左右相系、周身一家,要體會拳勁,品味拳味,打太極拳要求鬆靜自然,決不宜多在重「意氣」,不必過於注重「內氣」鍛鍊。內家拳有言:「若著意於形,則被形拘;若著意於氣,則被氣拘。

」呼吸在於自然,只要把握住細、輕、勻的大準則即可,不要刻意的去追求意念和逆式腹呼吸,打太極拳時要做到姿勢正確,萬念不生,最為關鍵的是要心靜。

7樓:匿名使用者

用意念來打太極拳這是主題,大道理不多說練太極拳就應該這樣。

8樓:匿名使用者

用意不用力!也不是說光用意念呀!只是說不用蠻力罷了!

在楊式太極拳套路中如何體現意念?

9樓:晏建元

這是一個讓初學拳者普遍感受到困惑的問題。要領會「意念引領」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拳術原先是用以技擊的,它的一招一式都具有攻防含意。在練拳時用攻防含意來支配動作、引領動作,這就叫「意念引領」。

現以「野馬分鬃」一式來說明這一問題:設假想敵以右拳擊我,我即以右掌粘其右腕下采,左腳上步至其身後,左臂橫扌列至其右腋下,腰部左轉橫向發力將其跌出,這就是「野馬分鬃」(分靠)的攻防含意。明確這一原理後,做動作時必定是依靠腰間的力量隨著腰的轉動進行左扌列右採,完成「分靠」動作的。

假如不明白這一原理,往往做成先轉腰再上步,左扌列掌做成左穿掌,右採掌做成右按掌,失去了「分靠」的攻防含意,哪就沒有意義了。

以上是我對「意念引領」的一點淺見,供你參考。具體可參閱李德印先生的《二十四式太極拳——教與學》或傅鍾文、傅聲遠、傅清泉合著的《嫡傳楊式太極拳教練法》一書。

為什麼現在還要學練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

練楊氏太極拳如何掌握呼吸要領

10樓:匿名使用者

調整呼吸使丹田和命門外突,再松下。可通過拉胯,運杆,站樁快速達到。太極拳單純地追求某一方面,都很難達理想效果。拳論中的要領是練拳者追求的方向,等q

11樓:匿名使用者

太極拳呼吸法的掌握與運用

太極拳神、意、氣,是構成其內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氣與呼吸法,既是練好內功,又是學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對整體技術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至關重要。拳論說:

「能呼吸然後能靈活」。那麼,練拳時應循序漸進,分階段修煉,掌握與運用好呼吸。   一、自然呼吸階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學或習拳兩三年者均應採取此種呼吸方法。修煉太極拳時,按自己平時的習慣,自然呼吸,不必受動作約束。

動作時,當吸則吸,當呼則呼,一切通暢自然。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重形不重意」,「練形不煉氣」。如過早的關注呼吸配合動作,易出現憋氣,對健康和學動作不利。

本階段,應著重用心把握好動作規格,把動作學準確,將功架學紮實,打好形體基礎,這是學好拳的關鍵一步。    二、意識介入呼吸階段。是指在自然呼吸習拳的基礎上,意識適當介入呼吸與動作的配合。

本階段,拳架應比較熟練,打拳完整協調,連貫圓活,和諧流暢不「斷勁」。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導體」,「以體導氣」,「開關利氣」。形成「先外後內」,「以外導內」之拳勢。

這時,意識能夠主導整體動作的部分要素,大腦皮層可以兼顧呼吸運動,在意識的引導下,對一些簡單和開合明顯的動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時,採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動作開始時吸氣,動作完成時呼氣,即「開吸合呼」。並在套路中逐步增加呼吸配合動作的比例。

進而,按動作要領,反覆修煉,以形體引導,促關節經穴開啟,達內氣流注,使呼吸與動作自然結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勢呼吸」(這時,意、氣與勁、形還不夠協調統一)。本階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動作。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切記「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三、拳勢呼吸階段。「拳勢呼吸」是指呼吸與動作(肢體的展收、勁力的蓄髮、攻防意識的表現等)緊密配合的呼吸運動,是習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種呼吸方法。

本階段,動作已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動作規範,已由「以外導內」,達「以內引外」的拳法要求。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御氣」,「以氣運身」,「重意不重形」。這時,意識已是主導整體動作各要素的主帥,在意識支配導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動作,動作導引呼吸的有機結合。

真正做到了「意到氣到,氣到勁隨」、「內外相合」,與神、意、氣、勁、形相統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勢呼吸。呼吸要以鼻吸氣,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短暫過渡。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地自然換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規律是:動作時肢體上舉,後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

在發明勁時,一般採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氣蓄力,再以氣催力。即結合肢體動作,吸氣聚力于丹田;發力時,藉助呼氣催促,將內蓄的氣感、勁力爆發出去。本階段,以拳勢呼吸為主,自然呼吸為輔(起調節作用)。

太極拳不是按呼吸規律編排的,呼吸與套路結構不可能處處相配合。練拳時,絕不能因動作而限制呼吸。應銘記「氣以直養而無害」。

練楊氏太極拳如何掌握呼吸要領?

長期練習太極拳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12樓:匿名使用者

**:黃忠達聊太極

——如何使太極拳達到最佳的養生功效呢?

可能有人認為只要有運動了,動起來了,對身體總有些幫助,這話不假。但大家也一定相信太極拳和廣播操的養生功效也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練拳和做操對養生的功效肯定是有區別的。所以說太極拳一定有它的特定動作和要領在裡面,這樣才能算是真正提升精氣神功效的一個運動。

對做操而言只是活動一下身體,活動一下關節而已。

如果我們從「精,氣,神」三個層面去看,當我們練太極拳的時候吻合了人體的生理特點時,對於人體「精」的層面,就會有一個很好的幫助。從「氣」的層面看,因為太極拳是內家拳,內家拳必須產生內氣,如果我們在練太極拳時有節節貫穿有導引功效的時候,就能夠通過導引來產生內氣,這樣才能使人體氣血流通旺盛。內氣暢通,就精力旺盛,對於人體的養生功效相對而言比一般的做操就會好很多。

所以在練太極拳的過程當中,導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在中醫六藝(砭、針、灸、藥、按蹺、導引)裡面,導引是中醫六藝的第六個板塊,也是一個終極板塊。在黃帝內經中說:"氣血瘀堵,病由之生.

氣血通則百病癒」,導引就是一個能讓人氣血暢通執行的一個方法。以前的中醫都是修煉者,他們是能直接為患者去做導引之術的,但後來修煉的中醫越來越少,能為患者直接導引的更越來越少,所以後人創編了很多導引術,讓患者或讓自己本身鍛鍊去做導引,讓身體獲得一個最佳的幫助。所以我們要想獲得好的養生效果的話,導引是必不可少的。

從「神」的層面看,上面的這些都是有意識的做一些特定的動作和要領,以外形催內氣。當動作越來越熟練,肢體動作的虛實變化逐漸從一陰九陽到二陰八陽,三陰七陽,四陰六陽最後到五陰無陽,這時就是以內氣催外形了。練拳也就越來越輕,越來越放鬆, 周身處處皆太極,一動一靜具渾然。

所做的動作不需主觀意識有意控制,能做到」得意忘形",這時候的練拳心是比較虛靜的。

心為一身之主,心能靜則全身皆靜,心能虛則周身皆虛,身心虛靜則神能安寧。這時候的動作能順應自然,初看好像也只是個套路,但裡面已經是順應自然法則,其理深奧,其動真實,其序井然,動中有靜,形神兼修,開始把握性命雙修之門的鑰匙。

楊氏太極拳和陳氏太極拳哪個好,陳氏和楊氏太極拳有什麼區別?

如果來是一鍛鍊身體為主要目的的話自 可以學楊式太bai極拳,因為楊式太極拳動du作輕柔緩和zhi,不易傷身體dao 而如果是以技擊為主要目的的話,我建議先學陳式太極拳再學楊式太極拳。因為陳式太極拳動作剛猛,沒有人指導練的話很容易傷身體。陳式太極拳學精之後,你會發現楊式太極拳其實你已經會了一半,另一半...

練太極拳如何開跨,練太極拳,怎樣開胯最快

胯 是人的盤骨 復,它上接脊骨 制 上身骨架 下接雙腿 bai 下身骨架 鬆胯 是用意du識放開盤zhi骨與脊骨和腿骨間關dao節距離,沉胯 是由上身重量自上向下鬆落時把胯墜下,並推開雙腿 外形是身逐漸下降,兩腿推開 留意不要主動曲膝蹲下.武術不是體操,整天問些和武術無關的低階問題 練太極拳,怎樣開...

練太極拳膝蓋痛正常嗎,膝關節疼痛能練太極拳嗎?

解決練習太極拳膝蓋疼痛 膝關節疼痛能練太極拳嗎?張東武 練拳怎樣避免膝蓋疼痛 為什麼有的人學習太極拳會膝蓋疼痛 5 解決練習太極拳膝蓋疼痛 可能是方法不對,或者是初期運動幅度過大。練太極拳造成膝蓋疼痛該如何 沒有問題。注意勞逸結合,經常練下去說會好的。實在不行的話,可到經常練拳的公園 銀杏公園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