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我的我是什麼意思,佛教的「諸法無我」是什麼意思

2022-03-12 06:40:54 字數 5023 閱讀 8636

1樓:望月

淺一點和你說,深說我也不懂。

「我」,有主宰、自在、恆長的意思。一般眾生都認為自己的身心當中有一個能支配人事的主體,這就是佛法中常說的我執,即認為有個「我」的執著。這種執著是眾生迷惑時產生的錯覺,為什麼說是錯覺?

因為這個「我」根本就不能主宰、自在,不能永恆支配人事。比如自己的身體,誰不想年年十八?然卻日日衰老,自己的身體都支配不了,身外之物就更不用提了。

你認為能支配身外的人事,比如你是領導,能支配下屬等,這其實是因緣際會暫時產生的一種現象,緣散後就沒這支配能力了。也就是說,你去找這個永恆的主宰,無論如何,你找不到,覓我了不可得。有一些高階的外道,他能看到眾生在三界中不斷輪迴,身體換來換去,而「靈魂」始終是一個,就認為「靈魂」是我,這也不對,因為這「靈魂」根本就不靈,在三界中苦多樂少。

小乘人知道靈魂不是我,但卻執著偏真涅槃,權教菩薩執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執有修有證有所得,這都屬於我執的範疇。只有見性菩薩方破除這「我執」的錯覺,見性從文字上描述可以說是見到真我了,但只能侷限於文字描述,因為這些見性菩薩不存在有個「真我」的概念。故云一切法無我。

2樓:積德攢福

諸法無我」告訴我們在世間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個「我」的存在,所以佛說「無我」。「諸法無我」並不是說這個世間有一個「我」,然後佛要你觀想「無我」來破除之;而是說這個世間根本就是沒有「我」,我們內心執著,根深蒂固的覺得有一個是「我」,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是沒有的。那到底是否有?

讓我們來看什麼叫做我?「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說,我要把手舉起,我能夠主宰將它舉起來,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它「常」、「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沒有改變,叫做「常」;「一」既是這個我是單獨一個,不可以有兩個。

世間人認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稱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有不變的意思。一歲時的我是我,十歲的我還是我,甚至於老了還是那個我,所以它不變,這就是世間人對我的解說。

此意義的「我」是否存在?佛說沒有。你們相信嗎?

我們聽聞佛法,經常說無我、無我,我們可以不必相信,最好去尋找,看它是否是真的「無我」。如果你真的找不到,確定沒有,那你就是有真正「無我」的知見,並不是相信而已。

(一)、身體是不是我?如果身體是我,那身體的哪一部分是我呢?你們找得到嗎?

在手、在腳、還是在頭?都不是。沒手的人,講有我;沒腳的人,也說有我,所以我到底在身體的哪一部分呢?

你在身體裡尋尋覓覓,覓覓尋尋,最終你會發現,並且非常肯定「我」不再身體裡。既然不在身體裡,或許「我」在外面吧?那是更不可能的。

為什麼呢?因為身體外面的東西你沒辦法主宰。比如這個杯子在你身體外面、你做不了主,你不能要求它,所以並不是我。

「我」不在外面,也不在裡面,難道它是在身體的中間?有嗎?沒有。

我們在身體裡面、外面,甚至於中間,都找不到,所以「我」並不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並不是我。

(二)、心是不是我?有人認為,既然這個身體不是我,那麼這個能想,能知的心就是「我」吧!你們是否曾經這樣想過?

有些人認為,我們的心修行,這個身體是假的,所以心假借身體來修行,這個心是真的,它才是「我」。這是否正確呢?讓我們來看:

心念可分為前念、後念和現前的念。前唸的心已經滅了;比如說,剛才你們的心聽我所講的法,剛才的心已經滅掉了,所以「我」並非前念。上面講的「我」是不變的,既然它會滅,那肯定前念不是我;後唸的心還沒生起,既然還沒生起,那肯定它不能主宰現在的念,所以我們的前念和後念都不是我。

那麼應該是現在的唸吧?

佛陀經常形容我們現在的心如瀑布,如流水,它一直念念不停留。我們的心如流水,它既生既滅,不能自主。打個比喻來說:

當眼睛看到紅色的東西時,心就想起紅色;如果看到藍色的東西,它就想起藍色,由不得你!因為你心裡所想的東西時受到外境所影響,你被煩惱拖著,做不了主。比如人家罵你,你鬧起煩惱就回罵人,你絲毫做不了主。

我們現在的心一剎那、一剎那第生滅,你做不了主。既然你做不了主,你就不是主宰,所以「我」並不是現在的心。

(三)、身、心之外有個「我」嗎?身體和心念都不是「我」,那麼到底誰才是「我」?我們在身體(物質活動)和心(精神活動)中找不到「我」,或許有些人就以為在身、心之外有一個「我」。

這樣我是否有?它是誰呢?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我」,它不是精神、非物質、不是身體,那它是否有煩惱呢?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如果有如此這樣的「我」,那它一定沒有煩惱。我們有種種的煩惱就是因為有身、心在活動,所以知道這個「我」有很多煩惱,但是那個非心、非物、非身的「我」,它是不可能有煩惱的。如果有一個沒有煩惱的我在身、心以外,那你就已經解脫了。

但是你現在還沒有解脫,所以你不要妄想在身、心和物質以外,有另外一個「我」,它在控制著我們的身、心。如果有的話,它也不是你。

在佛法中有兩種人執著有「我」:一者、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一個「我」;二者、執著五蘊的身心就是「我」。剛才講過這兩種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沒有,所以「我」不存在。

從以上的推理來看,沒有一個超然物外的「我」,也沒有在身內、身外的「我」。

3樓:臺凌絲

「無我」的境界,首先你要心中有別人,你才會沒有自己;如果你心中整天都是自己,你哪會有別人?所以,「無我」境界講得容易,實際上就是外環境上完全把自己忘了,你才能真正地「無我」。一個能夠有「無我」精神的人,因為他心中只有別人。

你想想看,你的心中都是別人嗎?你整天想著幫助別人嗎?你整天想著救度眾生嗎?

你整天想著為別人服務嗎?對別人好嗎?如果這些你都做到了,你就是「無我」了

4樓:胖啊沒辦法

我是一種境界,要做到這個真的很難,世俗的人們很難,生活在這個競爭壓力大又激烈的現實中,有多少人能避開喜怒哀樂,只能說,願每個人都幸福平安!

5樓:我ej知d了

諸法無我

我指代自己的肉身

意識無我

沒有我這個意識

不把我注入諸法中……

6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無我」可以理解為:沒有永恆的存在,不是真實的存在,是空性的。這裡的「我」可以理解為自性。

自性是如如不動的,這裡的無我也可以理解為無自性。諸法無我,就是諸法空相,並非實有,而是因緣假合之相。

佛經是文言文,裡面每一個字都有很玄的含義,即是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不同的含義。所以佛經深意需要講解,需要自己用智慧去參悟。

(僅供參考)

佛教的「諸法無我」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諸法無我」並不是說這個世間有一個「我」,然後佛要你觀想「無我」來破除之;而是說這個世間根本就是沒有「我」,我們內心執著,根深蒂固的覺得有一個是「我」,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是沒有的。

「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說,我要把手舉起,我能夠主宰將它舉起來,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它「常」、「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沒有改變,叫做「常」。

「一」既是這個我是單獨一個,不可以有兩個。世間人認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稱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有不變的意思。

一歲時的我是我,十歲的我還是我,甚至於老了還是那個我,所以它不變,這就是世間人對我的解說。

擴充套件資料

在佛法中有兩種人執著有「我」:一者、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一個「我」;二者、執著五蘊的身心就是「我」。剛才講過這兩種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沒有,所以「我」不存在。

從以上的推理來看,沒有一個超然物外的「我」,也沒有在身內、身外的「我」。

佛陀說眾生的身心是眾多因緣聚合的結果,既是我們過去有種種的業因緣,它們湊合形成我們現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個聚合,以佛法來說,既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身體;受、想、行、識既是心。

五蘊就是身和心,佛陀說它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結果,當中並沒有一個實體叫做「我」,但是我們卻把此身心稱為「我」。這並不是說有一個「我」在身心裡面,也不是說這個身心有一個「我」,是我們把它叫做「我」,那既是「假名我」。

我們眾生給每樣東西名稱後,就認為它是實在的。但佛陀說不是,是假的,是一個名稱而已,「假名我」亦復如是,在這名稱裡面,並沒有一個實體存在。但是我們凡夫將這假名我執著以為真,稱為「我執」。

我們現在應該明白,所謂「我」原來是一種執著。

打個比喻:有人抽菸,慢慢的就染上煙癮,對香菸執著了;如果我們一直教導一個人「我」「我」……;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心是我,那它就執著了,認為這個「我」是實有,它就執著這個「我」,稱為「我執」。由於這個「我執」,我們就生起種種的煩惱。

「我」原來是這樣來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諸法無我」。佛陀告訴我們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但是可以將五蘊稱為「假名我」。佛陀也用這個「我」,甚至於佛經的第一句話說「如是我聞」,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確認它只是名稱,沒有一個實體,所以稱之為「假名我」。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哲學範疇的內容,佛教在早期分為兩大流派,一個是大乘空宗,一個是般若有宗,它們的區別就在「法」和「我」的認知上,大乘空宗認為法我皆空,而般若有宗認為我空法有,簡單地說就是法是自然規律(也可以理解為精神),而我是指物質存在,空宗認為我們所見到的物質東西都是虛幻不實的,同時它們存在的規律也是虛幻不實的,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所謂緣起性空,按俗話說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以及所有過程都是因為一個起手因素而造成的隨機結果,都是虛幻的;而有宗認為雖然物質都是虛幻的,可冥冥中有一個規律是一直存在的,是它在指導所有的行為向一個既定的規律下發展,在佛教哲學上這是根本問題,非常複雜,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回到諸法無我這句話來說,就是說在所有的自然規律下的物質都是虛幻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無我既是有我,佛法不二法門,

10樓:不能說一說就錯

我看過許多關於『道』和『法』一類的解釋,也看過《天道》。宗教是以自我解脫為最終目標的修行。我這裡只有個人觀點,法,律者也,規範一切事物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變化,是為『一切有為法』而它的存在決定我們的意識,不容懷疑和誤解,也不可思議。

『我』自我意識,很多人把『法』擬人化,稱謂神明,法並不是實體,而是變化的過程,看透了這個變化就能預見變化後的結果,自然不會妄言妄行,對於未發生的事,心裡早有定數,自然不會大起大落。**裡經常說『參悟天地變化』說的就是這個。諸法無我就是『一切法無自我意識』天地間本無神佛,聖經裡有一段,在人進入窄門時『神』會告訴他,我是不存在的,我就是你。

佛教網名詞解釋妙高山是什麼意思,佛教中諸龍指的是什麼?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妙高山王 雜語 妙高山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藥師經曰 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俱舍論十一曰 妙高山王四寶為體。藏傳佛教辭典 妙高山 或作妙光山,或善積山。梵音譯作須彌山 蘇迷盧山。佛家宇宙學所說器世間基礎金輪上形成的高山。形勢優美故妙,群山之王故高。山東面銀質,南面琉璃,...

道有諸德,德有諸術是什麼意思,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道,路,方法 諸,各種 德,得,順應天道而得到的益處 術,技術,方式。這是道家的觀點,主要意思是說循道而行便會有很多好處,而得到這些好處有多種方式。什麼是道?什麼是術?什麼是德?什麼是理 道,為中華哲學獨有的哲學思想,對哲學理念 社會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影響甚巨。道的哲學含義豐富而複雜,在不同情況...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是什麼意思

1 意思 用苦寒藥 熱證,而熱不退,反見增重,這不是有餘的熱證,而是腎陰 真陰 不足的虛熱,故 應滋陰補腎。因熱病易致陰傷,逼津外洩而消爍陰津,是耗傷機體陰液。2 出自 張景嶽 類經 醫經著作,是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繼隋代楊上善 太素 之後,對 內經 進行全面分類研究的又一著作,他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