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莫愁湖有關歷史人物,莫愁湖最美的傳說是什麼?

2023-01-14 08:50:12 字數 1885 閱讀 5100

1樓:匿名使用者

莫愁湖素有「金陵第一名勝」之美稱,是六朝古都南京懷抱中的一顆明珠。古往今來,遊人漫步其間,問竹林綠水,覓先人詩風,確是一方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追溯莫愁湖的成因,可上溯至六朝時期,當時長江自西向東沿著南京城的兩側流過,與東來的秦淮河之水在這裡交融匯合,逐漸淤積成一片片沙灘。後來,又隨著長江的西移,淤積的沙灘又逐漸擴充套件,其秦淮河的出口處也向西北方向逐漸推移,在這裡留下了一些湖泊池塘……

莫愁湖就是位於當時秦淮河和長江之水交匯處廢河道上的一方湖泊,古稱橫塘。因其傍依古石頭城南京,故又稱「石城湖」。相傳南齊時,有洛陽少女莫愁,因家窮遠嫁江東富戶盧家,移居南京石城湖濱。

莫愁端莊賢惠,聰穎孝順,助人為樂,仁慈善良……後人為紀念她,乃將石城湖改名 「莫愁湖」。

莫愁湖,千百年來她一直作為達官貴人遊玩的境地,在解放前,平民百姓是很難問津的。2023年前後,黨和**對其中的勝棋樓、鬱金堂、賞荷廳、迴廊、方廳,粵軍烈士墓等進行了整理修繕,於2023年10月1日正式對遊人開放。現在的莫愁湖,仍然保持著一分園地三分水,湖水清清,波光瀲瀲,隔湖可眺望古老的石頭城,充分體現著柔麗、潔雅之平原、村野的獨特園林風格。

由於莫愁湖有著悠久的歷史,秀麗的風光,美妙的傳說,歷代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到此無不感慨,留下美妙的詩詞佳句。明朝劇作家湯顯祖賦詩:「石城湖上美人居,花葉笙歌春恨短。

獨自樓臺對公子,晚風秋水落芙蓉。」清朝大文豪鄭板橋賦詩:「江山名湖號莫愁,納涼先報楚江秋。

風從綠巖梢頭響,水向青山缺處流。尚憶羅襟沾竹露,可堪清夢隔沙鷗。遙憐新月黃昏後,團扇佳人正倚樓。

」2023年,一代文豪郭沫若遊莫愁湖,並題寫石刻雲:「古有女兒莫愁,莫愁即得不愁。如今天下解放,誰向苦難低頭。」

2樓:匿名使用者

莫愁湖得名於一個美麗的傳說,莫愁是一位貧家女子,因賣身葬父而入盧家,她勤勞、善良,經常幫助鄰里街坊,收到人們的傳頌,然而好景不長,莫愁不從當時權貴的利誘,投石城湖。

而死,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善良的姑娘,於是就將原來的「石城湖」改名為「莫愁湖」。

莫愁湖的歷史沿革

莫愁湖名字的來歷

莫愁湖地名由來,古今的遷變

今年莫愁湖的荷花什麼時候開

3樓:國色天香

什麼叫「今年莫愁湖的荷花什麼時候開」?

現在已經是冬天了,荷花沒有了,荷葉都枯萎了莫愁湖的荷花,當然還是夏天開花,六月份,七月份看花比較好,八月就不行了。

南京莫愁湖的簡介

4樓:教育評論員說

莫愁湖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是一座有著2023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蹟,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公園面積公頃,其中湖面約公頃,綠地率,湖面標高4米。莫愁湖在六朝時稱橫塘,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是盛極一時。

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鬱金堂,築湖心亭。2023年闢為公園,後建有「粵軍殉難烈士墓」和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碑。解放後,莫愁湖畔原有建築整修一新,並擴大了遊覽園地,增建了長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臺等設施,遍植花木。

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盪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鬱金堂、賞河廳、水榭、抱月樓、光華亭、曲徑迴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的宜人景色。

紫金山和莫愁湖哪個歷史更久

5樓:堯山同學

戰國時楚國在此建金陵邑,即由此山得名。紫金山山勢險峻、蜿蜒如龍,早在漢朝,即負盛名,可見紫金山成名起碼有2000千年;莫愁湖有1500的歷史;即可知紫金山歷史更久遠。

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急,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100字 急!!!

本人做過馬的專題 請看連結 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后諫曰 昔齊景公以馬死殺人,晏子請數其罪雲 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謂房玄...

與古代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有哪些,與歷史人物有關的70個成語有哪些

東施效顰 臥薪嚐膽 與歷史人物有關的70個成語有哪些 圖窮匕現 荊軻 聞雞起舞 祖逖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殺妻求將 吳起 負荊請罪 藺相如 廉頗 紙上談兵 趙括 將功補過 錢繆 草菅人命 賈誼 鞠躬盡瘁 諸葛亮 錦囊妙計 諸葛亮 不知所云 諸葛亮 初出茅廬 諸葛亮 得隴望蜀 岑彭 臥薪嚐膽 勾踐 兔死...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求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最近看了電視連續劇 傳奇皇帝朱元璋 感慨良深。朱元璋出身佃農,從小放牛,7歲那年,父母 大哥均死於瘟疫 17歲出家當和尚,到25歲那年,寺廟又遭官軍焚燬 朱元璋走投無路,終於參加了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 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點運氣,朱元璋在義軍中脫穎而出,最後竟至黃袍加身,成為一個布衣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