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年曆怎麼算,中國的日曆是怎麼算的!!???

2022-02-21 02:08:49 字數 5747 閱讀 1549

1樓:樂觀的

我國使用的一般是陰陽曆,年曆主要有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陽曆。

陽曆以地球公轉週期為依據;陰曆以月相變化為依據;陰陽曆結合兩者特點。

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陽曆年與陰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產生了陰陽曆,即現行的農曆,採用的方法是在曆法中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我國的歷法在幾千年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充實、完善,逐漸演變為現在所用的農曆。農曆實質上就是一種陰陽曆,以月亮運動週期為主,同時利用節氣與「19年7閏」法兼顧表示地球繞太陽運動的週期。

擴充套件資料:

1、農曆正月初一 即春節 這個不用多說了吧,我們這裡(招遠)夜裡十二點吃年夜飯,一點多開始出去到親戚家拜年。

2、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 古時也稱「上元」節,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們膠東人這一天耍秧歌,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這樣的。

3.二月初二 龍抬頭 也算傳統節日。

4、農曆三月初八(現在好像是陽曆4月4日至6日之間)清明節 其實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5、陰曆五月初五日 端午節 相傳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後人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端午節。但是不要臉的韓國人卻說端午節是他們的,真是臉皮厚到極致。

6、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節

7、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 這是個團圓的節日,這一天要吃月餅賞月。

8、陰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 那首膾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農曆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冬至大如年,我們膠東有吃餃子的習俗,並且有「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誰不吃誰是王八蛋」的說法。

10、農曆臘月初八 臘八節 喝臘八粥。

11、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這一天放鞭炮祭灶,送灶王爺上天。

12、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

2樓:叫那個不知道

幹 支 紀 年 法

一.十支紀年是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乾和支的含義: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2.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

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檢視不同時間段的萬年曆。如:1516—2023年的萬年曆,記著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擴充套件資料中國古代採取天干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成一對干支。

3樓:匿名使用者

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按照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登基為元年,今年是農曆開元4715戊戌狗年(公曆2018.02.

16~2019.02.04),我國傳統曆法比西方曆法早2023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國傳統曆法的年份。

至於人們過自己的節日沒有過其他文化節日盛大是因為文化的影響和意識的不到位,等人們對中國文化更加重視,相信中國自己的節日會越發光彩。

通俗規則

在古代,日的定義:以地球自轉一週為一日。其中以太陽離地平線最遠的一個時辰為子時,相當於北京時間23:

00~1:00。但是農曆中一天始於子正(24:

00),而非夜子初(23:00)。

月策與置末規則:朔日為每月起點(初一日);朔日(月初一日)到下個朔日(下月初一日)有多少天、這月就有多少天。有30天為大月、有29天為小月;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前用的是平朔,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後用的是定朔。

年策與置閏規則:以冬至日必須在子月(寅正十一月),上個冬至月(寅正十一月)到下個冬至月如有12個月就不置閏,如有13個月就要置閏,以上個冬至月之後第一個無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在幾月後面就稱閏幾月。

例如:壬子年(2032)冬至月到癸丑年(2033)冬至月之間有12個月,就不置閏。癸丑年(2033)冬至月到甲寅年(2034)冬至月有13個月就必須置閏,在癸丑年(2033)冬至月(十一月)後的第一個無中氣之月是該月的下一個月,就定為閏月。

它正好十一月後,所以就叫閏十一月。

其他農曆是陰陽合曆,早在殷商便已經將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訂入曆法,春秋戰國到先秦時代已經完善到八節氣,增加了四立,也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已經明確的訂入華夏曆法。同時期二十四節氣也已經出現並逐漸開始完善,直至從西漢《太初曆》開始農曆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完整的寫入農曆,詳細劃分成十二節令、十二中氣,成為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節氣是農曆表示太陽視運動的成分,通過二十四節氣農曆可以精確的反應一年四季的變化,便利人民的生產生活和農業耕作。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歷算家安照農曆的規則,通過實際觀測用天文演算法計算的,農曆的月份和十二中氣是基本對應的,而十二節令可出現在農曆的上個月後半月和這個月的上半月中。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在四時八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殷、周之交已分四時,春秋時代已有分至啟閉八節。到戰國晚期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體系(天文位置已確定)。

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確定月名月序和設定閏月的憑藉,也是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

節氣由太陽位置決定,反映太陽的視運動。西漢初年制定的《太初曆》,二十四節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確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後來,該曆法經由西漢末劉歆改造而成《三統曆》 [9]  ,又歷經多個朝代的改進,基本形式沒變。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

十二節令: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氣:

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左右,兩者統稱為「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屬於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曆屬於一種太陽曆,因為描述同一個太陽視運動的緣故,所以看上去節氣日期在公曆上基本固定,最多前後波動一兩日。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屬於公曆而屬於農曆。

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樓:六六

陽曆以地球公轉週期為依據;陰曆以月相變化為依據;陰陽曆結合兩者特點。

年曆主要有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陽曆,我國使用的一般是陰陽曆。

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陽曆年與陰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產生了陰陽曆,即現行的農曆,採用的方法是在曆法中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5樓:匿名使用者

公曆知道,是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三十一天,平年二月二十八天,閏年二月二十九天。其它都是三十天。農曆不知道!

6樓:匿名使用者

說的簡單點,中國古代用的太陰曆,是根據月亮的執行週期計算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春節是最熱鬧的啊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式國情:崇洋寐外,

中國的日曆是怎麼算的!!???

9樓:宿元司空偲

干支紀年

法一.十支紀年是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

1.乾和支的含義: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

幹指天干,共有10個符號:

1 23 4

5 6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個符號: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醜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

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二.檢視不同時間段的萬年曆。如:1516—2023年的萬年曆,記著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2

3456

7  8910

甲子乙丑

丙寅丁卯

戊辰己巳

庚午辛未

壬申癸酉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

戊寅己卯

庚辰辛己

壬午癸未

2122

2324

2526

2728

2930

甲申乙酉

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癸巳

3132

3334

3536

3738

3940

甲午乙未

丙申丁酉

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

壬寅癸卯

4142

4344

4546

4748

4950

甲辰乙巳

丙午丁未

戊申己酉

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

5152

5354

5556

5758

5960

甲寅乙卯

丙辰丁巳

戊午己未

庚申辛酉

壬戌癸亥

10樓:酈蓉兒

干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迴圈下去。例如2023年是農曆己巳年,2023年是農曆庚午年……到2023年又是農曆己巳年。

我們在日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曆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曆干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紀。如果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

例如,求2023年干支;1991÷60=33餘11,年干支序號數=11-3=8。查干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2023年干支:

1983÷60=33餘3,干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公元1年和干支年根本沒有任何關係。一個西方記年,一個東方中國記年。

但我可以告訴你它們之間的關係。

你聽說過「黃帝紀年法」嗎?今年是黃帝紀年2023年,我國的干支曆法就是從黃帝元年開始的,你可以算一下,黃帝元年是哪一年----應該是甲子年(注意,沒有公元0年)

中國古代是怎麼看日期的?有日曆嗎

沒有日曆,是刻在木頭上來記日期的 在中國古代,由於大多數人是農民,所以古代的歷法,都是以農民為主的,用來記錄什麼時候耕種,什麼時候收割,所以我們稱以前的歷法為,農曆,因為這種曆法是從商朝開始的,又是以月亮的變化為主的,而商朝又稱殷,所以也稱陰曆或殷歷。在明朝人們也是用這種曆法,這種曆法,是用甲子來記...

中國百年曆程,中國百年的屈辱歷史

1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 2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 3 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 4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 5 日俄戰爭 1904年 6 日本侵華戰爭 1931年9月18日,中國百年曆史啊!自己去買一套歷年的考題集吧,堅持每天在上課認真聽講的前提下,能做五道習題,並且結合答案和老師的...

中國多少年曆史,中國的歷史大概有多少年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簡稱中華上下550萬年 奸笑 奸笑 朝代 壽命 原始人 440萬年 部落 8萬年 三皇 沒有記載 五帝 1800年 古唐朝 1400年 虞朝 1800年 夏朝 471年 商朝 555年 西周 275年 東周 514年 春秋 294年 戰國 254年 秦朝 14年 西漢 1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