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諸葛亮死後智殺魏延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

2022-02-05 11:21:56 字數 4853 閱讀 4293

1樓:匿名使用者

史書《三國志》上魏延之死大概是這樣

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病情加重,祕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祕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魏延的意思很明確,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琬、允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何平在前抵禦魏延。

何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都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

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復能作惡不?

」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2樓:

到底有沒有智殺,其實我也不知道,所以只能猜測。

首先諸葛亮被神話是肯定的,因為老羅的歷史背景和諸葛亮差不多,而老羅自認為有諸葛亮的才能卻沒有一個賞識自己的人,所以滿腔熱血的他把諸葛亮寫的出神入化。

魏延卻是不壞,但是他的性格可能讓常人無法接受,這點lz可以自己去看。

諸葛亮沒重用過魏延是因為他不放心別人,到了後期諸葛亮也沒有多重用其他人啊(姜偉除外)

而且諸葛亮在看人方面確實有問題(馬謖),所以他自己也不敢再把什麼事給別人做了

最後一點,我覺的魏延是死在自己的性格上的,這也說明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魏延又會武功又會兵法,還很能和別人相處,那他就是神了呵呵,你看諸葛亮不也有缺點嘛,他不會看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認為諸葛亮沒有參與到殺魏延的密謀中我的猜測是諸葛亮是突然死的,沒來得及下達軍令,剛好給楊儀鑽了空子,至於姜偉的話,我們參照一下秦朝趙高說服李斯的事件也是說得通的

至少諸葛亮不會白白殺死一個蜀國的將領

3樓:真心寂寞了

諸葛亮沒有智殺魏延,也沒必要殺魏延。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一直重用魏延,讓魏延擔任他的副手。魏延在劉備自稱漢中王時被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從此一直受到蜀漢王朝的重用,在跟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也立下了很多戰功,諸葛亮對他也是非常信任的。

至於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謀沒有被採納,表明了諸葛亮用正不用奇的用兵特點,並不能說明諸葛亮不重用魏延。諸葛亮死後,魏延反對諸葛亮遺囑中的退兵行動,主張蜀軍應該在他魏延的統帥下繼續伐魏,而不能因為諸葛亮個人的死亡荒廢了北伐大計,但是魏延遭到了小人楊儀的嫉恨。楊儀和費禕遣使者快馬回成都向後主告發魏延謀反,終於導致魏延被殺。

魏延若想要謀反,直接把軍隊帶到前線向魏國投降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這麼和他們鬧。至於魏延是否是被一個姓馬名岱的將官所殺,正史沒有記載,待考。

《三國演義》諸葛亮死後智殺魏延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魏延一案和諸葛亮什麼沒關係吧,只是《三國演義》裡面說什麼諸葛亮把他死後魏延的謀反都算計好了,並派馬岱在魏延叫第三聲「誰敢殺我」時把他幹掉,實際正史並未記錄此事。

《三國志》記載,魏延不聽從諸葛亮遺言,提前撤退,(延大怒,(才)〔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被楊儀告謀反,(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

)後士卒逃逸,勢單力孤,(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被馬岱殺死。(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

「庸奴!復能作惡不?」)

至於不重用魏延,應該說也不是諸葛亮的問題,魏延雖志勇雙全,但傲慢無禮,不重用他也有諸葛亮不得以。

5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死後智殺魏延畢竟是虛構。但是諸葛亮在臨終前對魏延的態度是懷疑其具有危險性的。因為在當時,魏延是蜀漢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

於是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的時候,祕密召見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三人商議退軍的措施,其中提到了魏延,諸葛亮密令三人,如果魏延不遵守命令,自行其事,就讓三人對魏延作出處置發落。並選擇楊儀作為臨時指揮。而楊儀和魏延的關係水火不容,芥蒂極深。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試探魏延,魏延果然提出,「雖然丞相死了 ,但還有我,你們可以送丞相靈柩回成都,我自率兵馬繼續進攻。不能因為丞相的病故而耽誤北伐大事,再則,我在楊儀之上,其能聽從他的安排,讓我斷後呢。」並且和費禕商定如何安排諸葛亮的後事,如何分排人馬,並且和費禕簽名以示決定。

費禕假裝同意,回來後通知楊儀應付,和姜維沒有通知魏延的軍隊就悄然退回蜀中。魏延派人尋找楊儀再次商議時,發覺上當十分惱怒。認為指揮權應該屬於自己。

於是趕回成都並燒燬了蜀中到成都的棧道,向後主劉禪上書指責楊儀,楊儀也上書指責魏延有叛逆之舉,後主劉禪沒有主意便詢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蔣琬和董允都是諸葛亮的心腹,認定魏延的謀逆可能性大,於是傳命討伐魏延。

楊儀率軍重通棧道趕回成都途中被魏延搶先在南谷口阻擋,楊儀派王平在前迎敵,王平見到魏延便高聲大罵「丞相剛亡,屍骨未寒,你這種人竟敢做出如此行為」。魏延的軍隊聽了軍心動搖,既然皇帝和丞相諸葛亮都傾向楊儀,那麼魏延必然就是叛逆的,於是軍隊都散開投向楊儀這邊。

魏延措手不及,無奈帶著兒子和幾個親信逃亡,想奔往自己的封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趕並且斬殺了魏延,把魏延首級交給楊儀,楊儀用腳踩著魏延的頭顱,嘲笑說「庸奴,復能作惡不?!」然後誅殺了魏延的三族。

那麼魏延到底算不算謀反呢,陳壽在《三國志·蜀志·魏延傳》中認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意思是說魏延如果叛逆就會投降魏軍了,而不會想回成都了,只不過他想除掉楊儀等人罷了,蜀軍諸將平常都與魏延不合,這個時候主觀上都認定魏延有野心想取代諸葛亮掌握大權。事情其實就是這樣的過程,算不上謀反叛逆。

諸葛亮為什麼要對魏延的懷疑也是一個謎,史書交代得都很含糊,只能說魏延的思想與諸葛亮的大政方針是偏離甚至背離的,諸葛亮也許是出於對安定的考慮,被迫作出處置魏延的決定,魏延之死客觀上講是因誤解不斷造成的,形成蜀漢內部的一次鬥爭,帶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悲劇色彩。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還要殺魏延?

6樓:潭昭睢靜婉

諸葛亮生前用兵如神,活脫脫一個神機妙算的軍師,生前這麼厲害也就算了,死後還令人讚歎,為什麼,君不見死諸葛尚能嚇走活仲達。此外,諸葛亮死後還有一件事情做的絕,那就是殺了魏延。

那麼究竟諸葛亮為什麼死後一定要殺了魏延,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就知道,其實諸葛亮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對魏延很不看好了,記得魏延當時投降的時候,劉備本來要封官給他,誰知道諸葛亮卻叫劉備殺了他,說他天生反骨,將來被反,還好劉備大仁大義,留下了他一條命。

要說諸葛亮對魏延如果真的不看好,劉備在的時候不好殺掉,那劉備死了應該就可以下手了吧,沒想到直到諸葛亮死的時候魏延還在蜀國當大將。究竟是何原因呢?劉備死後,蜀國基本都是諸葛亮說了算,但可惜當時的大將並沒有幾個,魏延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要想統一中原,魏延尚不可殺。

君不見魏延破敵立功所向披靡,已令魏國人人見人怕了。

但魏延雖有軍事才華,堪當大將,但諸葛亮自知那是因為他尚活著,可以壓制住魏延,死後魏延必定功高蓋主,意圖謀反,如若不盡快解決魏延,那麼諸葛亮死後,蔣琬、楊儀柔弱,無法與魏延匹敵,到時候整個蜀國都是魏延說了算,劉氏天下將不復存在。

因此,諸葛死後必殺魏延。本想著死一員大將,換蜀國一世無內亂,誰知道還是被宦官黃皓當權,最終蜀國被滅。

7樓:大新丶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在蜀漢政治漩渦之中,就出現一個影響深遠的案件,蜀漢中期第一名將魏延被殺。近年來關於魏延被殺的原因,完全都是依據《三國演義》進行改編,原因就是魏延具有反骨。而正史之中,魏延卻並非如此,諸葛亮死後還要殺魏延,到底是為什麼呢?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原因只有4個字。

諸葛亮我們都知道是蜀漢政權的一位大咖級人物,劉備白帝城託孤以來,就一直執掌蜀漢政權,南平蠻夷,北伐曹魏。在北伐期間,諸葛亮非常倚重魏延,讓魏延總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魏延從劉備時代,就被劉備器重,破格提拔,擔任鎮遠將軍,鎮守漢中,是獨擋一面的大將。

在諸葛亮的提拔下,魏延在北伐期間戰功顯著,建興八年(230年),魏延獨立領兵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魏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魏延憑藉自己的戰功,勇而有謀,胸中有大略,深得領導信任,逐漸成為蜀漢最得力的上將。

其實,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魏延其實已經成為蜀漢軍界第一人,加上其又是軍事奇才,頗有奇謀,典型的子午谷謀略就完全顛覆諸葛亮之前的北伐戰略,可惜被謹慎的諸葛亮拒絕採納。諸葛亮雖然非常器重他,但是因為其軍事冒險,還是存在一定的不滿和警惕。總之,諸葛亮依賴的是魏延的勇武,故而魏延也對諸葛亮也存了一定的不滿和畏忌之心。

如果魏延真有反骨,一生謹慎的諸葛亮還敢讓他當掌握兵權嗎?見諸葛亮對魏延是完全信任的。那麼諸葛亮死後為什麼還要殺魏延,原因只有4個字:功高蓋主。

謹慎諸葛亮必然想到自己病逝後,朝中和軍中再無人可用壓制魏延,而魏延「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獨「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而諸葛亮生前又希望婉約派的蔣琬繼承自己的職位,這樣自然就會與魏延這位強勢派起衝突,最好的辦法就是設計幹掉魏延。

所以諸葛亮臨終前,召開了一個祕密「榻前退兵」會議,參與會議的有楊儀、姜維、費?等人,諸葛亮遺命.他死之後,不要繼續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國,撤離的時分,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並且說:

「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即假如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不要管他,軍隊本人開拔。當時魏延是軍中第二號人物,卻破天荒地沒有讓魏延參與。

這顯然是諸葛亮特別安排的。

這樣做就是方便魏延和楊儀起衝突,從而導致兩者互相爭權,而魏延在楊儀、王平、馬岱的聯合下敗了下來,以謀反罪被殺。魏延不死,蜀漢無人能夠壓制他,一旦魏延掌握軍權,那麼劉禪還能不能繼續在位置上,就不得而知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年齡,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年齡

既然你說不到27 為什麼又說 應該28 那麼我問你!你說181年出生的人 208年應該多少歲 你自己說說看!你自己說不說史書 可是你又說史書有疑問!那麼我問你 你到底是看史書還是不看!還有一點 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關羽諸葛亮出師表有一段話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

概括諸葛亮的故事,三國演義諸葛亮故事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

三國演義上諸葛亮彈的什麼曲子,三國演義之空城計中諸葛亮彈奏的那首曲子名稱?

諸葛亮包圍周瑜時彈過 長河吟 http www.toodou.可以到這兒聽聽 但是在城樓彈那個古箏曲,無名空城計這個事情是虛構的,歷史上不曾發生過。但是,這個事情的虛構卻是在諸葛亮死後不久,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不過,當初虛構的這個故事中卻並沒有 彈琴退兵 的說法,只是說諸葛亮下令大開城門,臥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