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二府三司」指的是哪二府哪三司

2022-01-04 23:13:56 字數 3716 閱讀 4983

1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丞相與御史府並稱「二府」,亦稱「兩府」。成帝時罷御史大 國學管理夫,改置司空,其名廢。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和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

(中書門下的長官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的長官即樞密使,地位略低於相。)又明清時對府「同知」的別稱,即第二知府之意。

三司: 東漢稱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百官志》雲:

「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元豐後廢。金以戶部之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

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清末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司。

2樓: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

「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

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

3樓:匿名使用者

二府:中書門下、樞密院,

三司:度支、鹽鐵、戶部。

4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和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

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

北宋 二府三司是具體什麼

5樓:鼕鼕比

二府: 西漢丞相與御史府並稱「二府」,亦稱「兩府」。成帝時罷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廢。

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政事堂、東府)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二府」,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又明清時對府「同知」的別稱,即第二知府之意。 三司:

東漢稱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百官志》雲:「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

」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其長官稱「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元豐後廢。金以戶部之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

清末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司。 在宋代,雖然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同時由於樞密院、三司的設立,宰相的軍權、財權被剝奪,三省制度名存實亡。

宋代官制「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勳、有爵。

故士人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勳、爵邑有無為輕重。」(《宋史》卷一六一《職官志》)。不但宰相為臨時職務,天下無官不為臨時職務,至於「非奉別敕,不得治本官事」。

按《宋會要·職官》「中書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併為正宰相。」但實際上,有以侍中銜出任宰相職務的現象、卻沒有以中書令銜出任為宰相者,中書令與尚書令一樣,都是榮譽頭銜。其他皆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相。

(《古今源流至論》後集卷二《三省》:「國初三省長官第為空名,惟侍中有真拜者。」) 宋代通常二相併任,較唐朝時少了許多。

也有獨相一人或三相併置的。三相併置時,以昭文館大學士為首相,次相監修國史,末相兼集賢殿大學士。二相併任的,首相併兼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神宗元豐改制時,盡廢差遣職。以三省長官任宰相,諸官均以本官治事。以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官高不便輕授。

遂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例兼門下侍郎,為門下省長官;右僕射例兼中書侍郎,為中書省長官。 政和二年,廢尚書令,改侍中為左輔、中書令為右弼,皆虛其位;並改左僕射為太宰,右僕射為少宰,仍兼中書、門下兩省侍郎。

靖康元年,復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三省長官名稱皆依元豐官制。 南渡後,凡事力圖復太祖、太宗舊制。建炎三年,尚書左、右僕射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中書與門下二省為中書門下。

孝宗幹道八年,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廢侍中、中書令、尚書令虛稱,遂為定製。

宋朝的**機構,二府三司具體指哪些機構。元朝的一省兩院又是指?

6樓:琅琊梅長蘇

元朝一省:中書省

二院:樞密院、宣政院

宋朝二府:政事堂、樞密院

三司:戶部、鹽鐵、度支,管理全國財政

宋朝"二府三司制"

7樓:匿名使用者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

宋元的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什麼?三司指什麼

8樓:費輝顓孫津

「二府」為樞密院、政事堂;

「三司」為度支、戶部、鹽鐵.

宋朝二府三司是怎麼回事

9樓:花飛上陌

宋朝仍有三省,但是這一制度已進入衰落荒廢的階段。在三省中,尚書、門下兩省名號雖存,但已成外朝。宋朝由政事堂處理政務,政事堂就是宋朝的中書省,相當於唐朝的中書省+門下省。

在唐朝,政事堂又被稱為「中書門下」,因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為宰相。

其實尚書省和六部,實際上自唐末五代就已經逐漸荒廢了,至宋代就更是名存實亡。六部中行政、財政、人事、軍事的權力,已經被二府三司分了個一乾二淨。兵部、吏部兩個最重要的部門被分去了大量權力,戶部則完全被三司中的戶部所架空。

禮、刑、工三個不重要的部,職權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疑問一:宋朝仍有三省六部制嗎

回答: 有;

解釋: 省六部始於隋朝,為後代所沿用;

宋代設參知政事,三司使,樞密使份宰相的行政,財政,軍事大權;

疑問二:那麼二府三司是獨立於三省六部外的一個機構嗎回答: 是;宋朝延續三省六部制,但此制度純屬續設;

直到宋神宗元豐改革,才有所改善;

解釋: 二府:政事堂、樞密院;

中書門下是宰相機構,掌握人事權、副署權、監督權、諫諍權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關,文官充任;

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三司管理全國財政;

三司總管全國財政,權力很大;

地位僅次於二府,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被稱為「計相」;

職能頗似唐朝的六部;

疑問三:三省六部部分隸屬於二府三司

回答: 不是;解釋同上;

疑問四:宰相是否還是三省六部的長官

回答: 是;但是宋朝宰相分正、副宰相,權力互相制約。

10樓:匿名使用者

二府: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

度支,鹽鐵,戶部三司。這是宋朝的**機構。宋朝的樞密院掌管軍政,中書門下行駛行政權。

尚書省、門下省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機構,尚書省執行行政權,門下省負責稽核封駁。 唐朝時候的三省在宋朝沒撤但是已經不參與政事。

11樓:愛jj的超級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 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 府」。「三司」(戶部、鹽鐵、度 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 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 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 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 成最高輔政機關。

北宋的二府三司分別指什麼,宋代二府三司制指什麼

二府 西漢丞相與御史府並稱 二府 亦稱 兩府 成帝時罷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廢。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以掌管軍事的樞密院 西府 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 政事堂 東府 共同行使行政領導權,並稱為 二府 為當時最高國務機關。又明清時對府 同知 的別稱,即第二知府之意。三司 東漢稱太尉 大司馬 司徒 司空...

明代的三司會審指的是什麼呢?「三司會審」指哪三司?

明代的三司會審就是一種審判的制度,由刑部 大理寺和都察院對一些重要案件進行審理,所以叫三司會審的。指的是審判制度,有人犯了法,需要經過三個部門稽核,才能把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瞭解清楚結案。指的是一種審判的制度,主要是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進行審理,所以叫三司會審。指的是三個部門的審案,有人犯了錯,要經...

包拯的開封府有哪三種鍘?為什麼別的官衙沒有

因為那都是虛構的金鐗與銅鍘 小時候看戲看得最多的是宋朝戲。不是楊家將,就 是寇老西 不是呼延慶打擂,就是包黑子斷案。在看這些戲時,我對兩個人最為佩服。一是八賢王趙德芳,二是包青天。佩服什麼?佩服他們權力大。八賢王的瓦面金鐗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在 楊家將 裡,八賢王不只一次手拿金鐗打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