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是諡號還是廟號

2021-08-09 10:58:21 字數 4698 閱讀 6345

1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1. 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

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努爾哈赤稱太祖,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

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2. 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諡,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諡,是門徒**或是鄉里、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

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即已出現。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諡可能始於東漢,或謂春秋時期已有。

**以後,稱諡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諡曰武穆,海瑞諡曰忠介。

3. 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

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

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4. 年號 年號是中國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

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魏孝文帝拓跋巨集(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巨集,後改名元巨集。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時僅5歲,公元490年親政。

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

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巨集病逝,諡孝文皇帝,廟號高祖。

2樓:寶格格

「諡號」為孝文帝

魏孝文帝拓跋巨集(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巨集,後改名元巨集。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時僅5歲,公元490年親政。

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

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巨集病逝,諡孝文皇帝,廟號高祖。

諡號,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3樓:湛藍隕石的隕石

魏孝文帝拓跋巨集(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巨集,後改名元巨集。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巨集病逝,諡孝文皇帝,廟號高祖。

怎麼區分廟號,帝號,諡號

4樓:匿名使用者

歷朝國號和帝王的尊號、年號、諡號、廟號

我國古代歷史上曾建立過許多朝代和政權,出現過540多位君主、帝王。各個朝代都有其國號,帝王生前有其尊號和年號,死後也有其諡號、廟號。瞭解這方面知識,對認識歷史文化很有幫助。

二、帝王國君的年號、尊號、諡號、廟號

帝王國君的年號、尊號、諡號、廟號,是隨著歷史發展而發展和完善的,清亡之後便成為了歷史,但它作為我國歷史上獨有的一種政治現象,構成了我國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為研究各個時期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三)諡號

諡號雖始於夏商兩朝兩位末代君主桀和紂,但正式使用卻是從周朝開始的。諡號是由一些固定的、含有特定意義的字來昭囅死者的美德或貶責其惡行。帝王死後由禮儀官根據其生前的功過擬出諡號,由繼任者予以確定,並鐫刻於墓碑之上,可視作蓋棺定論。

繼任者往往會以自己的好惡確定給予美諡或惡諡。因此,秦始皇認為給已故君王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為大不敬,下令自他起世世相傳,不加諡號。因此,秦朝兩帝均無諡號。

諡法有三類:褒揚的有「文」、「武」、「景」、「宣」等,如「經天緯地曰文」、「威強睿德曰武」;貶責的有「靈」、「紂」、「煬」、「厲」等,如「亂而不損曰靈」、「好內遠禮曰煬」;同情的有「哀」、「愍」、「恭」、「順」等,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國遭憂曰愍」。諡號多用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如文、武、光武、昭烈等。

自漢朝以後皇帝的諡號前大多加一「孝」字,表示其奉行孝道,如孝文帝、孝武帝。開國君主還追諡其父祖以上幾代人為帝王,如曹丕追諡曹操為武帝。被殺或被廢的帝王,多沒有諡號,史書便按其原封爵號或被廢后的爵號記載,因此歷史上便有不少沒有帝號(諡號)的帝王,如曹魏時的齊王曹芳及其繼任者高貴鄉公曹髦、東吳的會稽王孫亮等。

自唐高宗以後,諡號被尊號取代。諡號紀年的方法是:國號——帝王諡號——年號(無年號者不用)——年序號,如魯僖公三十三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

除帝王外,諡號還由朝庭賜於公卿大臣,民間也有私諡的現象。

(四)廟號

每個朝代開國之初都要建宗廟(或叫太廟和祖廟),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而帝王廟號則始於漢朝,宗廟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或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如唐高祖李淵為其祖父和父親所建廟號分別為太祖和世祖。

開國君主的廟號多為高祖或太祖;漢初曾規定無功德者不得稱宗,因此漢文帝廟號為太宗,漢武帝為世宗,而西漢其餘皇帝大都沒有廟號。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濫用,唐朝更是無帝不稱宗,其後歷代皆效之,因此廟號便失去其本來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自漢以後各朝代自稱其國號時前面都加一個「大」字,如「大漢、大宋」等,而「北齊、後梁」等國號之前帶有方向性、時間性的字是後世史家區分同名朝代而加的。帝王的諡號、廟號等也是在其死後才有的,如「漢武帝、殷糾王」的稱謂在其生前也是不應該出現的。時下一些影視劇中臣子直呼其君王曰「文王、武帝」,甚至劇中人自稱「我北周、我南齊」、「我孝莊」等都是不正確的,敘事和旁白例外。

5樓:匿名使用者

1、帝號

中國封建政權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包括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廟號、諡號為最高統治者死後追加的稱號,是後人及後世對亡帝的稱呼。

自西漢至隋朝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年號,為最高統治者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

對明、清兩朝皇帝多以年號為稱。尊號,為皇帝在位時期,由臣下給予的尊稱,亦作為帝號。尊號始於唐朝武則天時期,尊號字數不一,常遇事而累加。

稱呼時習慣於使用尊號之首的兩個字。

2、諡號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帝王的諡號一般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由朝廷賜予。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諡號,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諡,與朝廷頒賜的不同。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3、廟號

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

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劉邦外,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

「孝文帝」是「廟號」「年號」「諡號

文帝是一個重要的諡號,從漢朝開始,這個諡號似乎成了王朝第二代的專用名詞,而且,還是太宗這個廟號專配的諡號,明太宗 清太宗本身都是馬背上的皇帝,諡為武帝也不見得差,可是,都視作文帝,因為,文帝中有經天緯地的含義。歷史上諡為文帝包括漢文帝 晉文帝 晉簡文帝 魏文帝 北魏文成帝 獻文帝 孝文帝 只有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性質,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質是什麼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性質 還是為了促進鮮卑族的漢化,鮮卑族從一個遊牧民族的生產方式逐漸演變成封建小農思想的生產方式,這在根本上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通知。這一改革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上都順應了歷史潮流,也符合了民族融合的發展趨勢和滿足了各民族人民的冤枉,為北魏的繁榮強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內容和意義怎樣

一 背景 1 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2 北方少數民族多已從事農業生產。3 北方出現了大量無主荒地。4 孝文帝接受漢族地主的建議,進行改革。二 內容 1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2 推行均田制 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收入。3 設立三長制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