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的大概資訊

2021-04-26 22:57:24 字數 5242 閱讀 569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載人航天(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3330神州系列飛船)工程發展歷程: 2023年9月:中國正式啟動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為此研製了載人飛船和可靠性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

2023年11月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經過二十一小時十一分的太空飛行,「神舟」一號順利返回地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3年1月10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按照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近七天、環繞地球一百零八圈後返回。

這是新世紀全世界第一次航天發射,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進展,向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023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無人飛船成功發射並於四月一日順利返回。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艘完全處於載人狀態的正樣無人飛船,表明中國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術,並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

2023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從這裡起航,十多分鐘後成功進入太空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行的第四次無人飛行試驗,也是「神舟」飛船在無人狀態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飛行試驗。 2023年10月15日 「神州」五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載人航天的夢想,在中國載人航天研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23年10月12日 「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此次載人飛行,除了運載有2名航天員外,飛行時間更長、技術裝備更精良

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的發展歷程

2樓:紫羅蘭的淚

神舟一號:橫空出世

2023年11月20日6時30分,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州一號至神州七號資料(簡短)

3樓:匿名使用者

神州七號是中國航天的重要階段,現在神舟七號運載火箭已經開始研製,按照計劃是在2023年實現發射。屆時,神舟七號將重點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太空行走)技術。

原訂2023年發射,但由於部件的技術問題被推遲了半年,計劃2023年發射。

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仍然是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此前這種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目前新一枚運載火箭元器件的採購與生產已經。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說,這一次他們將採用質量更高的元器件。

針對前幾枚火箭的飛**況,科研人員還將對這枚火箭進行區域性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們還考慮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使火箭的工作狀態更直觀。

從神舟七號開始,我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裡,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征二號f型火箭擔任。

荊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間,他們要把載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後完成有人的交會對接工作,預計還有五六枚火箭的發射任務。

與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宇航服和氣門閘。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門閘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號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還要攻關,宇航服的研究進度決定了神七進度。」黃春平又補充說,「不過,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

為了適應真空的環境,「神舟」七號宇航服從氣密、通訊、排洩、通訊、電源、活動關節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較大提高。

4樓:匿名使用者

翟志剛劉伯明

景海鵬翟志剛

劉伯明景海鵬

5樓:匿名使用者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2023年11月20日凌晨6點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征2號**式火箭的基上改進研製的長征2號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飛船入軌後,地面的各測控中心和分佈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測量船對飛船進行了跟蹤測控,同地,還對飛船內的生命保障系統、姿態控制系統等進行了測試。

北京時間11月21日凌晨3時,地面指揮中心向飛船發出返回指令,神舟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2023年11月21日15點41分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

神舟二號飛船是中國發射的第二艘實驗飛船,它也是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航天飛船,飛船的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三部分組成。

神舟二號飛船於北京時間2023年1月10日1時零分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神舟二號飛船飛行期間,各種試驗儀器裝置效能穩定,工作正常,採集了大量寶貴的飛行試驗資料。此時飛行,還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多領域的科學實驗。

1月16日19時22分,神舟二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的主著陸場成功著陸。飛船在太空中執行了近七天,繞地球飛行了108圈。

神舟三號是中國發射的第三艘無人實驗飛船,這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除了沒搭載航天員之外,其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組成。飛船是在北京時間2023年3月25日22時15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的。

飛船上搭載了一個模擬宇航員,該裝置可以模擬人體代謝、模擬人生理訊號、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動引數。此外,神舟三號上還搭載有多個實驗裝置以及植物的種子等。

2023年4月1日,神舟三號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08圈後,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的著陸場。

神舟四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是中國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除了沒有搭載人以外,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樣。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約7.

4米,最大直徑2.8米,總質量7794公斤。

神舟四號飛船於2023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飛船在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北京時間2023年1月5日19時16分,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前三艘飛船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並完全按照載人航天的安求進行設計製造,飛船的返回艙內增加了兩個座椅,坐著兩個模擬航天員,宇航員工作、生活、醫護所需物品,包括睡袋、壓力服、太空食品,以及著陸後遇到意外情況所需的各種救生物品一應俱全。

此外,神舟四號飛船在太空中進行發實施了太陽能帆板、調姿等一系動作,還成成功地實施了變軌。同時,生命保障分系統、飛船環境控制分系統、載人航天應用分系統、航天員分系統都全面進行了試驗。此外,神舟四號飛船還有多項實驗專案,共有8項科學研究在飛船上,有55件配載物。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為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這次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以及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全國政協委員、載人航天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昨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將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23年的發射計劃將拖後到2023年。

黃春平說,發射計劃延期,「並不是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工作週期決定。」「神舟」七號火箭每一個部件都需要經過複雜的工作週期,首先要進行單樣技術攻關,攻關合格後再設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後進入抽樣階段。這一階段要解決兩方面的任務,一是要通過效能指標測試,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藝能力要在工廠的生產能力範圍內。

抽樣合格後,再修改設計,做試樣生產,再進行產品實驗,最後進入工廠生產。此外,還要請相關專家進行測評。因此,「這是一個複雜的工程,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急於求成」。

黃春平介紹,與「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宇航服和氣門閘。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門閘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據悉,「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高。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低,有可能會使人體組織內的氮氣釋放,在血管內形成氣栓,導致減壓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員在穿好航天服以後,必須在氣閘艙內充分吸氧,協助工作的航天員回到內艙(即軌道艙),關閉內艙門,然後氣閘艙開始洩壓到真空,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一致,此時航天員可以出艙活動。

而完成艙外任務回到艙內時,還要對航天服進行一定的減壓,再對氣閘艙充氣。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專家介紹,「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員必須在地面做充分的試驗和訓練,其地面訓練一般在一個對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裡進行。這種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試驗房裡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擬太空的失重現象,然後航天員在水池裡面進行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

專家稱,「神舟七號」將具備航天員太空行走的幾項必備條件。首先,會提供航天員在艙外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和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艙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熱遮蔽、氣密、保壓、通風、調溫等多種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靈活,頭盔透明密封。其次,出艙揹包有控制系統和通訊系統,其控制系統配有的噴氣裝置使航天員可以藉此控制行走方向。

據悉,航天服和揹包構造複雜,技術難度大,造價昂貴,美國生產的一套航天服約為150萬美元。第三當然是必須擁有技術操作熟練、身體健康、心理素質穩定的航天員。

「目前,『神舟』七號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還要攻關,宇航服的研究進度決定了『神七』進度。」黃春平又補充說,「不過,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

黃春平說,為了適應真空的環境,「神舟」七號宇航服從氣密、通訊、排洩、通訊、電源、活動關節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較大提高。

「神舟五號」時,我國的載人航天還只是對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當時楊利偉僅待在返回艙裡,軌道艙的艙門是緊閉的。此次「神舟六號」雖然在外形上與「神舟五號」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兩名航天員將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從事多人多天的空間飛行作業程式。專家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兩名航天員就是在『一室一廳'裡活動。

」而到了「神舟七號」,航天員除了在「一室一廳」裡活動外,還將走出「廳」,從軌道艙側面的視窗出來在太空行走。

據介紹,「神舟七號」對航天員的生命保障系統、出艙裝置、結構氣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號」會在外形上與「神舟六號」有明顯的不同,相關係統也會有所改變,特別是軌道艙。

通常飛船發射上太空後,航天員在進行出艙活動之前,會先在氣閘艙內進行2-3小時的適應性準備,在氣閘艙內穿戴好艙外航天服,背上揹包,帶好用品。實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員所穿戴的航天服體積龐大,地面重量就達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麼容易,必須在其他航天員的幫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號'時上天的航天員起碼得兩人,這樣可以相互配合,至於會有多少人出艙活動則未定,估計會是一人進行太空行走。

」據黃春平**,「神舟」七號將有三名航天員,一個要出艙行走,一個在軌道艙迎接,返回艙還要留人。出艙活動將有行走、操作、擰螺釘等安裝裝置等專案,為今後建立太空空間站作準備。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中國的航天發展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中國載人航天 神州系列飛船 工程發展歷程 1992年9月 中國正式啟動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為此研製了載人飛船和可靠性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試驗飛船 神舟 一號發射成功,經過二...

中國神舟六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又一次次成功飛向太空,你知道航天員是誰嗎

神舟六號航天員 費俊龍 聶海勝 神舟七號航天員 翟志剛 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五號,六號,七號的航天員分別是那些人 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 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 劉伯明和景海鵬 神舟五號宇航員 楊利偉 神州六號宇航員 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宇航員 翟志剛 劉伯明和景海鵬。...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以下是神舟十號的部分檔案

a 17時38分02.666秒是 神十 發射的時刻,故a正確 b 7.9km s是 神舟十號 相對於地球的速內度,故容b錯誤 c 343km是指軌道到地面的距離,不是從發射到交會對接軌道過程中運動軌跡的長度,故c錯誤 d 研究 神舟十號 與 天宮一號 對接後繞地球運動時,整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問題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