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數學課堂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有哪些不同型別

2021-04-19 07:24:16 字數 3152 閱讀 7454

1樓:閎高旻同金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是主角,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基本上所有的教學過程甚至所有的問題及答案都是教師提出的,課堂上沒有爭論,也沒有異樣的聲調,一切似乎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然而,由於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按照預定的「軌道」運作,這必然要求教學活動突破預期目標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走向生成、開放的創造天地。

小學數學有哪些課題可以研究

2樓:想請教你們哈

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吸引學生興趣,。。。。。。

什麼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個性的生命體,它又該是充滿活力的生成過程。因此,在日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處理好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的關係,就顯得尤其重要。它不僅關係到教師對數學目標的確定,使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實際;還關係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一堂課有效。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錢金鐸老師在回答有關「怎樣才能有效地調控和駕馭課堂,處理好課堂預設和課堂生成的關係」時說:「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預設的教學過程同課堂的真實情境之間經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離。而這樣的偏離正是學生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等兒童文化的外顯,正是學生與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讀,其中不乏有價值的成分。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智慧正在綻放,情感正在撞擊,視野正在擴大,這比任何所謂的知識目標更為可貴„„。」

我認為錢老師的這段話,闡明瞭處理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關係的三個方面:一是課前預設要全面瞭解學生,理智地認識生成;二是課堂教學要有效地開發資源,機智地篩選生成;三是教學評價要適時準確,巧妙地運用生成。

現在,我就這三個方面來思考、來**、來談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一、課前預設要全面瞭解學生,理智地認識生成。

一堂課前,我們總會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而教學的每個設計、每個活動都離不開課前預設。預設時,我們要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我們課前調研。

調研什麼呢?如:瞭解學生學習的起點在什麼地方?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對什麼更感興趣?舊知與新知的距離有多大?需要給學生一些暗示嗎?

這些暗示會不會降低學生的思維強度?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作出怎樣的回答?

這些,都是預設時,教師須去全面瞭解的。因為只有在預設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認識生成,才能更好地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

例如:在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中,當學生經歷了例題教學之後出示了這樣一組對比練習。(1)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大腦學習能力最旺盛的時期。

人到65歲時,腦細胞大約丟失細胞總數的3/10,大約丟失3000億個。請你算一算,腦細胞總個數共有多少?(2)兒童青少年時期大約有腦細胞10000億個,到了70歲時,腦細胞大約丟失細胞總數的60%,請你算一算,70歲後大約丟失腦細胞多少億個?

在學生完成了計算以後啟發學生聯想。學生們互相交流、討論,有的說:「青少年時期人體的大腦細胞原來有這麼多個,人的腦細胞是不是越用越多?

」有的說:「我覺得不是越用越多,應該是越用越聰明。因為我爸爸就說過,腦子是越用越聰明。

」有的說:「我覺得我們應該抓住現在的學習時間,好好學習,把握今天。不然的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有的說:「老師,人到了老年,腦細胞大約丟失總數的3/10,老年人的腦細胞減少這麼多,不是很可憐嗎?」有的說:

「我覺得我們應該尊敬我們身邊的老人。」有的說:「我覺得我們從小要努力學習,長大當個科學家,研究出抗腦細胞丟失的辦法,防止老人腦功能退化。

」„„由此,我們看到了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從數學知識的獲得到珍惜時間意義的理解,再到如何去關愛老年人,讓學生體驗到時間和生命的重要性,感受到關愛老人的必要性,體現了「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但也看到了課前的精心預設,使課堂生成的教學活動成為學生對高尚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的體驗,使數學知識的增長過程,同時也成為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正如錢老師所說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智慧正在綻放,情感正在撞擊,視野正在擴大,這比任何所謂的知識目標更為可貴。

二、課堂教學要有效地開發資源,機智地篩選生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現實的」數學學習內容,既可以是學生在生活中能夠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思考或操作的屬於思維層面的「現實」。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學既要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實際,在實際背景中應用數學,又要主動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應用的活動過程。

這就意味著教學資源有時應該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因此,我們應該善於利用小學生的「現實性」學習心理來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開發資源,機智地篩選生成。

例如:教「分數的初步認識」後,我出示了一道判斷題:「把一個圓分成兩份,每一份一定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

對嗎?」全班同學分成兩個陣營,有的說對,有的說不對。面對學生的不同答案,我沒有馬上裁決,而是讓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各推薦兩名代表與同學商量後再發表意見。

小小辯論會開始了。雙方代表各手持一個圓形紙片,都下定決心要把對方說服。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圓平均分成兩份,問道:

「我是不是把這個圓分成了兩份?」反方代表點頭應答:「是,是。

」正方舉起其中的半個圓,問:「這份是不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反方:

「是,是啊。」正方乘勝追擊:「既然是二分之一,

為什麼不同意這種說法?」此時,只見反方代表順手從圓形紙片上撕下一塊紙片,高舉著兩部分,大聲問:「這是兩份嗎?

」正方連忙回答:「是。」反方接著把較小的一份舉在面前,用挑戰的口吻問道:

「這是圓的二分之一嗎?」正方的底氣已經不那麼足了,小聲說:「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為什麼你要同意這種說法呢?」正方服氣地點了點頭,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隊伍中。

由此可見,當學生生成不能統一的對立觀點時,教師不是簡單地做出「裁決」,而是巧用學生好勝的心理有意識地引領正反雙方進入辯論的情境中去,有效地開發了新的生成資源,使辯論雙方個體的注意力能有效地集中在辯論的「焦點」上,思維指向性的有效值就更能趨向於知識的內部建構,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就更加牢固。

三、教學評價要適時準確,巧妙地運用生成。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因此,我們應打破傳統的評價體系,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讓評價成為學

滿意請採納

4樓:匿名使用者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岑參)

如何利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案例分

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對策如何

數學教學中,bai選擇恰當的數du學素材,創設一zhi 個適合教學和兒dao童發展內需要的 情境,是非容 常重要的環節。據不完全統計,80 以上的課都是從生活中或創設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 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牽強之感。聽課中發現,部分教師過於注重教學的情境化,為了 創設情境可謂是 冥思苦想 好像數...

怎樣做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

內容來自使用者 你說的對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究竟研究什麼 一 教師轉變理念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領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明瞭,文化成績是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們不能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來攫取 我們所強調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提高學...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效提問

更加開放性的吧。比如一上課就提出一個問題,然後一節課講完讓同學發表意見,然後再總結。要從簡單的入手,同學不喜歡提問就是怕。有了順利的第一次才能更好的培養他們的興致 小學數學課堂怎麼有效提問 一 課堂提問現狀反思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方法之一。經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