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賦》和《赤壁賦》都是寫秋的名篇嗎

2021-03-29 08:22:15 字數 6569 閱讀 2722

1樓:塵世逐波人

赤壁賦不是,主要是感懷歷史興衰,時間流逝

歐陽修《秋聲賦》和郁達夫《故都的秋》中寫秋天的句子,還有賞析,作業急啊,再線等。求知識帝

2樓:匿名使用者

《秋聲賦》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賞析:秋聲,是秋天的聲音,作者從秋之色,容,氣,意四個方面把秋天的到來之後萬物所呈現的風貌和秋之內在「氣質」描繪得具體可感,其色顏容貌似乎呈現眼前,其慄冽之氣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膚,其蕭條之意似已圍裹全身。這種秋氣,是一種肅殺之氣,是讓人速生冷顫之氣。

它只要施展它的一點餘威,就會使繁茂蓊鬱的綠色變色,蔥蘢的佳木凋零。這樣,通過秋聲的描繪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繪。

《故都的秋》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賞析:作者用對比描寫的方法,向我們展示了第三幅故都秋景圖:秋蟬的殘聲。

在南國,蟬遠離人類,而在北國,蟬與人竟這樣地緊密關聯,難怪自古以來蟬就是文人墨客的詠歎之物,他們或者藉以抒情,或者用以明志。「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在被武則天**,落魄沉淪之後,以蟬自喻,高風亮節盡現其中。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隱居輞川的王維用來抒發清閒悠然的心境。郁達夫的人生與王維、駱賓王有著相似之處,聽到故都的蟬鳴,恐怕也難免有同類的悲涼傷感吧。

《長亭送別》

[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賞析:這支曲詞是歷來公認的寫景名句。相傳王實甫寫完此句後,思慮殫盡,撲地而死(暈厥)。

曲子寫的是秋景,傳統觀點一般認為是通過蕭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涼的心情,這值得商榷。我認為這幅秋景的基調不是悲涼蕭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蘇幕遮》詞為「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的美麗畫面。

最能代表秋之蕭瑟的「黃葉」在范仲淹的筆下尚且不悲,何況是色彩更加絢麗的「黃花」呢?因此,「碧雲天,黃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紅葉,真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是一幅由藍、黃、紅構成的立體感極強的絢爛秋光圖。

描寫秋天的名家名篇 5

3樓:豬飯思

故都的秋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

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

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

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

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

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

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

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

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

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

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

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

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

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

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

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

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

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

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

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

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

更象樣。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

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

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閒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裡,上橋頭樹

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閒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麼?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

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牆頭,

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

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

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

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分的七八月之交,是

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

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裡,頌讚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

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

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

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於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

或四季詩裡,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

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沈,幽遠,嚴厲,

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裡的囚犯,到了秋天,

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

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裡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

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

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係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

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

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

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郁達夫秋聲賦(譯文)

歐陽先生我夜裡正在讀書,(忽然)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心裡不禁悚然一聽,驚道:「奇怪啊!」這聲音初聽時像淅淅瀝瀝的雨聲夾雜著蕭蕭颯颯的風吹樹木聲,忽然變得洶湧澎湃,像是江河夜間波濤突起,風雨驟然而至.

碰到物體上發出鏗鏘之聲,好像金屬撞擊的聲音.再(仔細)聽,又像奔走去襲擊敵人的軍隊,聽不到任何號令聲,只有人馬行進的聲音.於是對童子說:

「這是什麼聲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說:

「月色皎皎,星光燦爛,浩瀚銀河,高懸中天.四下裡沒有人聲,那聲音是從樹林間傳來的.」

我恍然大悟,嘆道:「唉,可悲啊!這就是秋聲呀.

它為什麼而來呢(它怎麼突然就來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調悽悽慘淡,煙靄瀰漫,雲氣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蕭瑟,悲風凜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沒有生氣,川流寂靜,山林空曠.

所以它發出的聲音時而悽悽切切,時而呼嘯激昂.秋風未起時,綠草濃密,豐美繁茂,樹木青翠茂盛,令人心曠神怡.然而一旦秋風吹過,拂過草地,草就要變色,掠過森林,樹就要落葉.

它用來折斷、凋落花草使樹木凋零的,便是一種構成天地萬物的混然之氣(秋氣)的威力.秋天是刑官執法的季節,它在季節上說屬於陰;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徵,在五行上屬於金.這就是常說的天地之嚴凝之氣,它常常以肅殺為意志.

自然對於萬物,是要它們在春天生長,在秋天結實.所以秋天在**的五聲中又屬商聲,商聲是西方之聲,夷則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傷』的意思,萬物衰老了,都會悲傷.

夷,是殺戮的意思,草木過於茂盛就應該衰亡.」

「唉!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人為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

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無數瑣碎煩惱的事來勞累他的身體.費心勞神,一定要動搖它的精神.更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自然會使他紅潤的面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的頭髮(壯年)發變得鬢髮花白(年老).(人非金石)為什麼卻要以並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應當仔細考慮究竟是誰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殘害,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

」書童沒有應答,低頭沉沉睡去.只聽得四壁蟲鳴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嘆息.歐陽修

4樓:匿名使用者

(artsdome 摘編自名家名篇)

秋雨打著她們的臉。一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著大地。

已經是深秋了,森林裡那一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鬱地站著,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站在那裡。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一剎那極其絢爛的。

於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動著,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著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著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著上了凋敝的顏色。

多明媚的秋天哪,這裡,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燼,這是千萬座山風都披著紅毯的旺盛的國土。那滿身嵌著彈皮的紅松,仍然活著,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歡騰,白望在稻田裡緩緩飛翔。

當峭厲的西風把天空刷得愈加高遠的時候;當陌上呼頭的孩子望斷了最後一隻南飛雁的時候;當遼闊的大野無邊的青草被搖曳得株株枯黃的時候—一當在這個時候,便是秋了,便是樹木落葉的季節了。

秋後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

秋末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野上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於是,山谷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夜色混為一體,但不久,又被月亮燭成銀灰色了。

將圓未圓的明月,漸漸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雲,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彷彿籠起一片輕煙,股股脫脫,如同墜人夢境。晚雲飄過之後,田野上煙消霧散,水一樣的清光,沖洗著柔和的秋夜。

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是那麼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茂密無邊的高粱、玉米、穀子地裡,此唱彼應地響著秋蟲的唧令聲,蟈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續吹著寒茄。

柳樹在路邊靜靜地垂著枝條,蔭影罩著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

……月亮上來了,卻又讓雲遮去了一半,老遠的躲在樹縫裡,像個鄉下姑娘,羞答答的。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真有點兒!雲越來越厚,由他罷,懶得去管了。

可是想,若是一個秋夜,刮點西風也好。雖不是真松樹,但那奔騰澎湃的「濤」聲也該得聽吧。

西風自然是不會來的。臨睡時,我們在堂中點上兩三枝洋蠟。

怯怯的焰子讓大屋頂壓著,喘不出氣來。我們隔著燭光彼此相看,也像蒙著一層煙霧。外面是連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遠近幾聲犬吠,教我們知道還在人間世裡。

蔚藍色的天空.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朵朵霞雲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魚鱗的微波,碧綠的江水,增添了浮雲的彩色,分外絢麗。

涼爽清明的秋夜裡,明亮而發紅的火星在星空中為我們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來每晚八點鐘以後,火星就從東南方的地平線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個星星都亮,不論你在**,都很容易找到它。

北國的落葉,渲染出一派多麼悲壯的氣氛!落葉染作金黃色,或者竟是硃紅紺赭罷。最初墜落的,也許只是那麼一片兩片,像一隻兩隻斷魂的金蝴蝶。

但接著,便有嘩嘩的金紅的陣雨了。接著,便在樹下鋪出一片金紅的地毯。而在這地毯之上,鐵鑄也似的,豎著光禿禿的疏落的樹幹和枝椏,直刺著高遠的藍天和淡雲。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赤壁賦寫赤壁地理位置重要,蘇軾 赤壁賦 中寫的赤壁,是三國的古戰場所在地嗎

並不是的,湖北有文武赤壁之說,文赤壁位於黃州,是因蘇東坡在此吟頌了千古絕唱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而著名 武赤壁位於赤壁市 原蒲圻市 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大戰的遺址。文赤壁地處古城黃州西北漢川門外,玉屏山 龍王山 聚寶山緊護其東北,長江環繞其西南。由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於此寫了傳頌千古的前後 赤壁賦 而...

歐陽修《秋聲賦》和郁達夫《故都的秋》中寫秋天的句子,還有賞析,作業急啊,再線等。求知識帝

秋聲賦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氣慄冽,砭人肌骨 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賞析 秋聲,是秋天的聲音,作者從秋之色,容,氣,意四個方面把秋天的到來之後萬物所呈現的風貌和秋之內在 氣...

蘇軾寫的《後赤壁賦》表達了他怎樣的人生嚮往

論 後赤壁賦 中孤鶴的形象 後赤壁賦 作於蘇軾因 烏臺詩案 而被貶至黃州之時,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波瀾。後赤壁賦 沿用了賦體主客問答 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發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優美景色。全文駢散並用,情景兼備,堪稱優美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