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簡潔一點)

2021-03-21 08:38:49 字數 6108 閱讀 2215

1樓:大讚哥

首先,中西餐的烹調方法不同。西餐的烹調書中寫明瞭麵粉需要幾克,糖需要幾湯匙,黃油需要幾杯等等,甚至連用到的雞蛋的大小也有說明。烹調西餐就像在實驗室裡做實驗一樣。

所以只要參考著烹調書,西餐是很好做的。

但是要做出美味的中餐,即使你有參考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烹飪書裡不會告訴你原料的用量,比如鹽,只會告訴你「適量」,而不會精確到克。為什麼呢?

因為在中國,不同地域的人們口味不同。俗話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

所以,一個好廚師靠的是豐富的經驗和技巧。

其次,中西方的就餐氛圍不同。在西方,人們看重就餐的環境。一家好的餐館最好建在風景如畫的山頂、公園或者城市中心的高樓上。

所以西餐吃的不是味道,是環境。 在中國,人們看重食物的味道與分享。中餐以美味征服世界。

中國有句古話:欲征服人心,先征服人胃。進餐時,大家一起圍坐在餐桌旁,所有人共同分享一個盤子中的食物,主人還會熱情的為你夾菜。

一頓飯後,人們之間的情誼會加深。

第三,中西方讚美食物的方式不同。中國人讚美食物會說:「你的菜做的真好,都趕上飯店的水平了!」西方人卻會說:你的菜和家裡做的一樣好!

中美飲食文化的對比(差異)

2樓:匿名使用者

美國人喜歡一日多餐,

每餐適量;而中國人傳統習慣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較大,且現已開始有不食早餐的風氣。無疑少食多餐會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學,特別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膽石症。

許多中國人習慣每日購買新鮮食品烹飪;美國人往往一次性購買一週的食品貯存在冰箱裡,每日食用冷凍食品,且食用的罐頭和醃製品分別為中國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們含較多的防腐劑和色素等化學品,均對身體不利,這值得生活日趨簡單化的都市白領一族注意的。

中國許多家庭逢年過節時菜餚特別多,應酬也特別多。而美國人宴客或過節,從不鋪張,連**宴請外國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勸酒。

中國人烹調時喜歡用植物油,美國人則喜歡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植物油為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因此美國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特別高。

中國人的烹調往往放鹽較多,而美國人做菜下鹽僅為中國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鹽。攝鹽太多可引發種種疾病。其

六、中國人烹調時愛下味精,而美國人不下味精。味精含鈉,過量攝入有損健康,特別是對幼兒的發育影響甚大。

中國人進食新鮮蔬菜瓜果比美國人多得多。而美國人較中國人每日攝入的蛋白質亦多得多,但腸胃功能卻因體內缺少纖維素而受到影響。雖美國的醫療條件優於中國,可他們消化系統患病率及患癌率卻大大超過中國。

中國人喜愛食糙米和普通麵粉,美國人則偏愛精白麵粉製作的麵點。實際上糙米和普通麵粉所含營養物質高於精白麵粉,這對日益愛食精白麵粉製品的中國人是一個有益的提示。

中國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帶的群眾和美國人都有愛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習慣,但美國人十分注意刺身的海鮮和牛肉的質量和衛生條件,選取深海的無汙染的為必須的條件。而中國人卻注意不夠。

美國人餐後習慣加一份甜食,而中國人餐後習慣食水果。水果當然比甜食有益,但現在中國人又往往餐後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不少營養學家認為餐前用水果比餐後有益。

中國人往往餐後飲一杯熱茶,而美國人餐後卻愛飲咖啡。茶能降低膽固醇,而咖啡卻會提高血脂且刺激心臟。有營養學家指出餐後半小時左右飲用熱茶將更能發揮其降低膽固醇和助消化的作用。十

三、美國人已意識到被稱為「紅肉」的牛肉、馬肉和羊肉等是導致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之一,亦意識到紅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臟病的致**素之一,注意到一週吃一次紅肉。中國的不少報刊也多次報道過紅肉的問題,但目前中國人卻未能引起到足夠的重視。

中國人尤其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居民愛食豬肝、腸、肺等動物的內臟,美國人則無此愛好。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不宜多食。

中國人普遍都喜歡豆漿、豆腐等豆製品,它不僅保持了大豆的營養,且養分更易於人體吸收,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高達92%—96%,享有「植物肉」的美稱。而美國人對豆腐至今沒有興趣。

美國人習慣於分餐制,而中國人只是「非典」時實施,過後又回到了合餐制。十

六、中國人炒菜時多用大火,因而油煙多,加上多不注意廚房的通風裝置;而美國人不愛用大火熗鍋,且廚房通風條件相當注意。因而烹飪人員及家庭主婦中患肺癌率中國人明顯高於美國人。

中國人尤其是廣東人特別愛飲湯,且湯的烹製上有煲、燉、滾、羹等多種形式,材料上除果蔬、禽肉、海河鮮、乾貨還有特有的中藥材甚至野菜,無論對佐餐、養生、輔助**疾病都十分有助。而美國人的湯品卻比較單調。

3樓:懵gary灬

西方人菜餚主要是讓充飢,而吃肉的時候則是吃一些比較大塊的肉,很多動物的內臟之類的都會丟棄,中國則會把雞的內臟之類的創造出另外一道菜。中國人吃飯喜歡大家團聚在一起,而西方歐美國家聚餐則會比較多的禮儀。

1、中西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擁有著非常多的燦爛文明存在。中國人也非常愛吃,每個地區都會有一些當地的特色菜系。西方的歐美國家飲食則是以麵粉為主,製作的工序相對會比較的簡單。

2、中西飲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3、中西飲食方式、餐具及禮儀的不同

在餐具方面,差異就更甚明顯。眾所周知,中國人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則有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著不同的兩種智慧。

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記者採訪時,也有一段很精闢的論述:「中華民族是個優秀民族,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是高妙絕倫地運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

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真是高明極了!」

4、中西飲食性質的差異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向於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感性。烹調出自飲食,飲食原來是一個旨在供給維持生命的營養。西方飲食習俗的著重點僅僅是原始的飲食實用性的延伸;而中國飲食習俗中對味的偏重,就把飲食推向了藝術的殿堂。

從這兩種飲食觀可以看出:西方飲食日趨規範化,中,國飲食隨意性大。

4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胃口非常好,而且一提到飲食我就非常興奮,這大概就要拜我的幼兒園老師所賜了。我很少挑食,我對中西方美食都非常地喜愛。說到中美飲食的共同點,數來數去也沒有幾條,味道都很好,僅此一點。

但提到中美飲食的不同點可就多了。首先不說食品,看使用的餐具就有很大不同,中國人用的是筷子,而美國人用的是刀叉,這就決定了食品型別的不同。

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吃蔬菜,但是做法卻不同,中國人吃的蔬菜往往是熟的,色香味俱全;美國人吃的蔬菜常常是生的,還向裡面加些沙拉醬,味道還可以,只是有的生蔬菜很衝,吃起來味道並不好,但是生蔬菜的新鮮程度就要好得多,營養也不會被破壞。

中美麵條的差異也很大,中國面很長吃起來有筋道,美國面很短吃起來爽口。同時這也決定了吃相,美國人的吃相似乎更文明一些,不像中國面吃一口下面要掛好長,美國面一口下去就解決掉好幾根。不過我還是更喜歡中國面的味道和口感,這是美國面所不能及的。

相信大家都吃過肯德基和麥當勞,雖然中美都有這些店,但是食品的質量卻是不同的。中國的快餐店更多用的是油炸的方法,這樣做出的食品是鮮香可口,但是造成的結果就是致病率增高,中國人的肥胖率正逐年增長。美國的快餐店多用烤的方式,自然營養許多,減低了導致肥胖的概率(實際上美國人肥胖的卻不少)。

但是無論在哪國的快餐店做出的製品都含有不少脂肪,所以快餐還是不能多吃,否則同樣會導致肥胖。

中美飲食注重的方面也不同,中國人更注重量的多少,而美國人更注重質的好壞。一頓早餐便可看出,在美國麥當勞一頓早**——薯餅、漢堡和水,非常簡單但好吃,吃完我根本不飽,在中國我吃的可要多很多,我一定能吃到飽。

美國人注重質的好壞也不是沒有道理,他們吃的食品大多都很有營養,而中國人吃的營養就不夠,所以美國人總是又高又大又強壯。記得在美國健身房,我費好大勁才拉起的重物,美國人只是稍微費了點勁就拉了起來,我頓時歎服。

一個民族不能只有智慧,也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這樣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我建議我們國家能在飲食方面做些調整,使中國人更加強壯。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不會有人給你回的

你還是上網自己找找吧

中西方飲食文化特點和差異是什麼?

6樓:婆婆婆

東方和西方,看起來是個地理問題,但實際更是一個文化問題。東方,主要指亞洲文化圈,尤其是中華文明輻射的區域,而西方,則是指希臘、羅馬文明影響的歐美地區。文化的內容涵蓋哲學、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飲食是人類的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自然也有著東西方差異的重要體現。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人類文明曙光最早照耀到的地方。在史前時期就有了高度的發展。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隨著農耕時代的來臨,逐漸變成定居生活。

定居後的生活主要依賴於土地,以農作物作為主要的食物**。而定居的穩定生活又造成的人口大量繁衍,造成糧食緊缺,更進一步的開墾荒地,使農業佔的比較越來越多,畜牧業受到了很大抑制。在人類的食物當中,以素食為主。

當然也有肉類食物,但受條件限制,只有社會上層的人才能經常吃到。所以古時稱有地位的人為「肉食者」就是這個意思。大部分的人只能以素食為主,所謂「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就是說人們生活以五穀雜糧為主要的營養提供,果類食物也起到輔助的作用,能增加點肉類食物對身體是有好處的,蔬菜之類的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營養。這是我們古時候的飲食模式,這裡面有主觀的選擇,但更多的是客觀條件的限制。

而西方社會主要由遊牧民族發展而來。遊牧生活居無定所,沒有固定的地方,也就很少有農作物的播種與收穫了。食物的**主要就是肉類了,來自於放牧的牛、馬以及獵物等。

另外還有動物的奶類,即以肉、奶為食。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民族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有了固定的居住場所,但這種飲食模式還是延續下來了。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細節問題上來看一下這種文化差異。東方社會,以中國為代表了,吃飯主要是靠筷子。也就是兩根小棒。

在西方人看來,真的很神奇。就這麼兩個小棒,能以不變應萬變,對付所有的食物了。小小的筷子就能得中華文明的精髓了。

古時候筷子不叫筷子,是叫箸的,李白有詩「停杯投箸不能食」,就是指的筷子。歷史記載了商代紂王荒淫無度,用的是象箸,即用象牙製作的筷子。由此可在,在那個時代之前,就但後來為什麼又改叫筷子呢?

據說與古代江南的船家有關係。江南地區,水網遍步,所以很多人以行船為生。在行船過程中要吃飯,也離不開這個箸,但箸和住同音啊,行船的人怕船往啊,就替它改了個名,叫快,也就是讓船走得快一些。

加上竹頭,就是筷子了。

那西方人吃飯用的是什麼?是刀和叉,這和他們的遊牧習性是分不開的。遊牧民族經常要為爭一塊地和其它部落作戰,他們吃東西很勿忙,食物又是以肉食為主,常常是整塊的動物腿或什麼的,那麼怎麼把這個食物吃到嘴角呢?

手邊常有的工具就是刀,用刀將肉割下來,送入口中。等他們有了安定的生活後,還是用刀作為吃飯時的工具。但慢慢的也發現用刀有不方便的地方了,用刀割了肉以後直接送入口中,不是很安全,而且也不夠文雅,於是就產生了叉。

一開始是兩頭的叉,慢慢又有了三頭的,以至於更多。叉不能單獨使用,必須用刀在前,用叉在後。刀叉配套使用,不超過500年曆史。

比起中國的筷子,實在是小字輩了。

我們看東西方的飲食差異,不難看出食物的品種上,東方以素食為主,西方以肉、奶為主。那哪種飲食模式好呢?素食模式有個缺點,就是脂肪和蛋白類食物少,有可能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良。

但是在東方的素食文化中,卻暗存著一種巧妙的平衡,那就是大豆為代表的豆類食物佔有重要比重。豆類是五穀之一,在中國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席位。大豆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鈣的含量也不少,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而且是廉價的營養**。

而西方的飲食模式,看起來蛋白質,脂肪類是很充足,但是現在這種飲食的缺點已經越來越明顯了,那就是流學病學研究發現,這種飲食模式與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有密切關係。

選擇以素食為主,有主觀因素,更多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人口太多,吃飯的問題只能靠廉價的穀類及豆類來解決。並不是人們不想吃肉類。

但正是這種特定條件下的選擇給中國以及亞洲地區的人們帶來了深遠的健康影響。流行病學營養髮現,在日本,中國等以素食為主,又大量食用豆類食物的地區,癌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驚人的低。而現在條件好了,大部分的人可以自由選擇食物,城市的居民的飲食結構已經逐漸西化,也就是肉類、奶類的食用在增加,高油、高糖、高脂的東西吃得越來越多,相應的在疾病譜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發病率很低的心腦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

而在以後的若干年後,這些慢性疾病將會是影響人類生活的最主要的疾病負擔。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的英文翻譯,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用英語怎麼說

diet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diet and western diet discrepancies in cooking culture between chi...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體現什麼理論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有哪些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略談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 氣侯環境 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 口味 烹調方法 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 天人合一 西方人...

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有哪些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 氣侯環境 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 口味 烹調方法 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 天人合一 西方人注重 以人為本 餐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