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了道的人和沒有悟道的人有什麼區別

2021-03-09 07:58:43 字數 6012 閱讀 9435

1樓:法術大師巴林

說虛一些~境界高了~

2樓:本草綱目

沒悟道的人,快快樂樂、煩煩惱惱、有滋有味的生活;

悟道的人,隨遇而安,半死不活,遊戲人間的等死。

3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生命本質的理論和實證,宗教界自古以來是居領先地位,僅僅是它的理論,過於古典,喻性極濃而讓人費解,而它的實證又是相當艱難,且一旦有人證出什麼以後,往往就遠離社會遁入「深山」。

在古代,一些高僧證悟出其中的一些神祕,並用他們的語言描繪了出來,但是,這方面的東西經常是無法用言所喻的,例如唐朝一大和尚講述他的體悟:

一、心(讀者應知,佛門所說的「心」僅與心臟的心同字、同音但不同意)是眾生之本源,一切諸法同歸於心,萬法是心之異名。見色便見心,眾生只見色不見心,是因為識性(後天意識)昏暗,不覺不知。

若能窮究(坐禪),步步行行(從初禪至二禪、三禪、四禪……),念茲在茲(入勸入定),忽然親見,名日見性,此性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須是左顧右盼,回頭轉腦,瞻之在前,忽然在後……此性無形無相……

此心此性即是生命光音能量團,對個體生命而言,就是摩尼珠。「心是眾生之本源」一句,是說宇宙生命的起源,於宇宙心,由宙心飄流出來的生命光子就是生命之心,就是構**身的真我。

會嗎?若得心空皆及第,凡聖(指凡人與天神、佛)原來共一家。

二、若信於此,但去靜坐,坐令極靜,舉心動念,有一無位真人.常在赤肉團上,出出入入、餘(指那大和尚)親見此菩薩,悠遊自在,他與吾起坐皆相隨,同起復同倒,同歡同笑,同叫同鬧。

會麼?眼裡聞聲方始知。

從上述一、二中可知,古代人已證出生命的本源,但是又能用何種語言去描繪呢?用什麼語言才能說得情呢?下面繼續看對宇宙的描繪。

三、梵語「摩訶」,中文意為「大」、「平等」,或世間最大莫過於「虛空」。摩訶即虛空,即宇宙。

金剛經說:南西北方,四維(指三維空間,一維時間)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說:不可思量,世尊。

古人已證出,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大,儘管有地球、太陽、月亮,但相對於宇宙而言,宇宙仍是象什麼也沒有,它太大了,只呈現一片虛空。地球所在的太陽系、銀河系處於虛空之中,它的周圍都是虛空,地球的位置在虛空境(宇宙)的東方。古人只能用當時的語言來描繪宇宙的大和虛空性。

如:灌溪說: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大道(指宇宙、虛空、摩訶)無邊際,虛空難度量。

雪峰說:仰望不見天,低頭不見地,誰知有一物,更過於此,太虛雖廣,不能包其體,日月雖明,不能喻其光。

這裡雪峰描述的是宙心,說它比虛空還要大,虛空都包含不了它,這是指宙心向外飄移的生命光子流,它能飄移出宇宙,而進入黑洞海洋。而這個明亮的光源宙心,日月雖明,也不可比喻它的光亮。

上述是古人註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的幾段文字,古人注經是用體悟、證悟去注經,是修行到了那個層次之後,用證悟後的語言去注經,後人注經就不同了,沒有修行到那個地步,只能是字面上,咬文嚼字,越注越偏,讓人看不到佛的本來面貌了。

4樓:槓頭

悟道和沒有悟道的人從外表看每有任何區別和變化;只是悟道人的內心世界對事物發生了巨大變化。悟道人的行為也發生了變化。不過會變得比普通人更加普通。

故一般人認不出來了。[悟道和悟道的人從外表是沒有區別的;但內心是有區別的]

5樓:手機使用者

一個「圓滿」了一個沒有

悟道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悟道的意思是:

1.領悟佛理、領悟道經。

唐 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之一:「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宋 吳自牧《夢粱錄·**講經史》:

「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紅樓夢》第一二○回:「後來待二奶奶更生厭煩,在別的姊妹跟前,也是沒有一點情意,這就是悟道的樣子。

」2.引申為出家為僧。

清 吳偉業《贈願雲師》詩序:「甲申聞變,嘗相約入山,予牽帥不果,而師已悟道,受法於 雲門 具和尚 。」

3思考領悟真理的過程,踐驗理論的實際可行性。

7樓:第四類接觸啊

悟道的是肉身菩薩,涅槃以後是法身菩薩,但是他們還會來到人間,直到像觀世音菩薩那樣,像佛那樣,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成佛了,但是他憐憫眾生,不願成佛,退位回來繼續做菩薩,所以他的功德跟佛一樣是大圓滿,地藏王菩薩因為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功德也與佛一樣是大圓滿,至今還在最艱苦的地獄中度生。彌勒菩薩是大慈,給眾生歡樂,觀世音菩薩是大悲,救苦救難,地藏王菩薩大願具足一切圓滿。

悟道的人無法給你形容,未悟的人在胡言亂語,悟與不悟只是一種說法,水本來沒有形狀,我們世間法給它加了一水桶,它就有了形狀,所以我們看不到它的本來面目。追求悟道的人本身就是錯誤,會入魔道,凡有所求都是妄念,只要你有「悟道」這一觀念在,那麼你永遠也不可能悟道,佛法本是無為法,有所求皆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是虛妄,是心魔作祟,必墜魔道。

8樓:匿名使用者

悟到有條好道路走,這條道理上可以有好豐富的各種您需要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勒個去 原來如此 此乃悟道

10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叫悟道?就是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這條路我準備走下去,我覺得這條路是正的,就不大 會改變的,明白了嗎? 悟道就是開悟,要把佛教深奧的理論變成實踐,學佛菩薩深奧的理論,要把它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嘴巴里講的再好,我一切無所謂,而真正遇到事情時就會跳起來。

尤如你們幾個人在家裡看見孩子跟你鬧的時候,你能夠忍耐住?忍耐是從內心出來的,是靠你悟出這個道理後,你才會忍耐,你不知道這個道理,你是無法忍耐的,

**在幫助人家的時候,我覺得我是在得到,而不是在付出。而通常人的理念是我幫助你,我買東西給你吃,是我對你好,那是我在付出,現在的人都是要回報的,這就是境界 。境界不同的時候,你幫助人家你自己的心裡也會不開心的,因為你在幫助人家的時候,哎呀,我做了這麼多,他也不理解我。

「哎,我是免 費給你做的」,話出來了,臉難看了,對不對呀?要明白幫助人家是自己得呀,知道幫助人家你得到多少嗎?你得到的是無限的智慧,因為當一個人幫助人家的時候,他得回來的是智慧,是悟性。

你知道當一個人在幫助人家的時候,人家多感激你,當你需要人家幫忙的時候,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給你們講有了這個更高的境界之後,你就會找到這條慈悲路,就是這條道路,修 道就是修這個道路。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會有這條路,你不明白這個道,就沒有這條路,明白了嗎?許多人工作沒有了,就很難過,但是他不知道孕育著一個更好的工作在等待著他。

很多人家庭破裂了,他不知道孕育著一個更好的家庭等待著他。但是,要看你有沒有這個福氣,要看你有沒有這個德行,要看你是不是在真 修,如果是真 修,菩薩會幫助你解決問題的。

理論和境界要一致,也就是說,你學佛 學了半天,你學了這麼多的理論,你沒有這個境界,你是學不好菩薩的,所以很多人忙了半天,天天學理論,嘴巴里講出來一套一套的佛 學理論,什麼這個佛菩薩如何如何,那個佛菩薩如何如何,這個經典了,那個經典了,那你是在學佛圝學的理論,而不是在學佛。你的境界達不到菩薩的境界,你說你學了有什麼用呢?要懂得一個道理,我們學佛,學菩薩,不單單要讀經,我們要學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理論是在這個境界之上的。

什麼叫境界?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通 過理論來作為基礎,然後由你的思維來不斷成熟,才能成為一個境界。要記住一定要學而兼用,學了不用,等於沒學。

所以覺受會很細微,就像一個人的感覺一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們都有過戀愛的經驗,當一個人喜歡你的時候,他站在你的背後,你會感覺到他的呼吸,你會感覺到他在後面看你,這個就叫很細微,能明白嗎? 你能感覺出來,感覺自己今天跪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觀世音菩薩在看著我,感覺觀世音菩薩在關心著我,這就叫覺受。強烈的感受到光 明在心中,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學佛修心之後,他會有一種強烈的光 明,就是我現在明白了,就像有些人看上去有點傻傻的,但是他說:

「我學佛之後,現在明白了,只有觀世音菩薩能救我的家,我現在有信心不管家裡出什麼事情,我一定好好的唸經,我一定要堅持。」

這就是光 明在他的心中,如果沒有這個光 明在他心中,他就會失望,就會絕望,就會找不到方向,就會失去人生的目標,失去人生的目標之後,就像你開車開到了一個山坡路上,前面沒有路了,前面豎 立了一個路標:「前面無路」,你如果再往前面開,你就掉下去了,明白了嗎? 一個人學佛要有目標,要能夠感覺到觀世音菩薩在關心我們,如果你能感受到強烈的光 明在你的心中,我明白了,實際上這個就叫悟境,悟道,就是你悟出了這個境界,你就得到了這個道路,你能知道菩薩想什麼,你就是菩薩。

就像你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麼,這就是你能理解孩子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像很多母親她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這就是你悟出了這個道理,因為這個孩子我不能對他太凶,我不能對他太嚴厲,因為這個孩子怎麼樣怎麼樣,你就悟出這個道理出來了,叫悟道,你懂得這個道理之後,

你就會原諒他,就會對他好了。

覺受會改變,而悟道是很不容易改變的。今天我念經了感覺好了或感覺不好了,這就是在改變了。但是,悟道是不容易改變的,什麼叫悟道?

就是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這條路我準備走下去,我覺得這條路是正的,就不大 會改變的,明白了嗎? 悟道就是開悟,要把佛教深奧的理論變成實踐,學佛菩薩深奧的理論,要把它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嘴巴里講的再好,我一切無所謂,而真正遇到事情時就會跳起來。尤如你們幾個人在家裡看見孩子跟你鬧的時候,你能夠忍耐住?

忍耐是從內心出來的,是靠你悟出這個道理後,你才會忍耐,你不知道這個道理,你是無法忍耐的,

轉過身這張臉馬上就變了,這人臉變的快呀,這個人的心和行為就不是一致的。真的看見一個人喜歡,心和行為要一致,表面的事情,你還不如不做,我這麼一講下面的人心裡可能會想:是呀,我就是這個樣子,我不喜歡他就是不喜歡,臺長說:

不喜歡他你也要喜歡他,因為他是眾生,眾生就是我們的父母親,就是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所有的一切,我們就是眾生當中的一個,你為什麼不喜歡他呢?你本身不喜歡他,你就是有分別心,就是學佛沒有學好,明白了嗎?

什麼叫證 悟?就是我證實了,我悟出來了,我證實了臺長的法 門真的好,我悟出這個道理了,我要好好的學,好好的修,這就叫證 悟。所以悟道不在外、內、裡、中間。

為什麼要悟道?我悟出來了,原來是這個道理呀,原來是哪個道理呀,全部不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裡、也不在中間,悟道在永遠不變的真 理裡,也就是說你能明白這個道理是永遠不會變的,那就叫悟道。舉例因為觀世音菩薩永遠在救 度我們,我們唸了經之後菩薩就會關心我們,這個是永遠不變的真圝理,對不對呀?

我們人活在世界上要明白一個永遠不變的道理,那就是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你明白了這些道理,你就得到了真 理,這才叫悟道。

當年釋迦牟尼佛是太子時,他坐車看見城裡有些老人家快接近死亡了,有的是飢餓,有的是疾病,看到他們很苦,釋迦牟尼佛心中很難過,佛 祖說:「我看見這些人怎麼這麼可憐,我要找到一條路,這條路就是讓人永遠不會死的路,因為看見他們生老病死,我太難過了。」結果佛祖找到了一條路,就是人永遠不會死掉,因為人的肉 體可以死掉,他的精神靈魂是永遠不會死掉的,這就是釋迦摩尼佛發現的修靈魂超生了死的路,也就是佛祖的偉大。

**現在教你們在做什麼?就是教你們做偉大的事業,就是教你們悟出個道理,而且悟出的道理是永遠顛簸不破的真 理,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真 理。生老病死會改變嗎?

成住壞空會改變嗎?那些老媽媽,老伯伯從小生出來就這麼老嗎?所以在小的時候要想到老的時候,在老的時候要關心小的,問題就在老的時候常想到自己小的時候,對人家怎麼怎麼好,而小輩的人在想,好呀,你這麼老了還對我這個樣子,想想看這些矛盾,這一代的鴻溝怎麼樣來跨越呀,忙了一輩子什麼都沒有得到,什麼都一無所有,就這麼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看看自己的年紀大了,身 體又不好了,難過不難過呀,想一想晚上睡覺難過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人是假的了。

覺受更是在實 修中身心和諧的感覺,感覺和接受是在實 修中身心和諧的感覺,人活在世上常講的幾句話:我們人活的就是一口氣,我就要爭這口氣,我氣不打一處來,我生氣了,到了最後這個人說我沒有氣了,其實就是一個氣場呀,開心是不是一股氣呀,悲傷是不是一股氣呀,傷心是不是氣呀,人就是活在這個氣場當中,用算命的人來講人是活在氣數當中,氣有數的,氣到了一定數的時候,它就沒有了,所以就說氣數已盡,很多占星學家都會給皇帝看,看到最後說:「皇帝,這個國 家氣數已盡。

」當年慈禧太后就說:「我們大清國氣數已盡」。氣數是會變的,剛剛還在生氣,氣得不得了,然而當別人說:

「我不是說你,是說你好呀,你搞錯了。」「啊,真的」這氣立刻變了。有的人開心得不得了:

「我中六和彩了」,來一個人說:「對不起,號 碼 報錯了。」「啊」,失望了。

氣馬上就轉變了,所以這個氣是很重要的。

恭錄 覺受是悟  悟道是覺

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思維有什麼區別

大的差別就在於想法上的不同,還有思維方式的不同。正在開車的人和沒有開車的人之間所存在的思維的差別是不容小覷的。首先,開車的人和不開車的人,他們對於 遠 和 近 的概念是不一樣的。不開車的人,他們對於遠近的概念就在2千米到5千米之間,2千米之內的話對於他們來說算是進的,而5千米以上的話對他們來說就算是...

單純和純潔的區別單純的人和純潔的人有什麼區別?

單純是指這個人沒有心思 沒有心計 在言語舉止上可以看嘚出來.其實就是思想簡單!而純潔有很多方面 就拿白紙說吧,畫上幾筆那還是單純的一張紙而已,純潔呢,就是白的,畫上顏色了,那就不純潔了,我是這樣理解的,不知道對不對 單純是指一個人處事的一種態度和對外界事物的一些想法!簡單而不復雜,這種人往往被人認是...

上大學的人和沒上過大學的人有什麼差距

上過大學抄自然是成功的機會比較多bai些 人格 一方面,要抓住這個機會,不談什麼受教育,體驗一下大學的生活也是一種人生經歷吧。另一方面,由於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也不用自暴自棄,覺得比大學生低一等,沒上大學有沒上大學的優勢,關鍵看自己。如果你是一具有責任感,有信心的人,對於生活來與高中和大學區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