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在文言文中的語法意義有哪些儘可能詳細並附例子

2021-03-05 09:17:27 字數 3841 閱讀 1122

1樓:匿名使用者

yǐ①《動》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②《動》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哉?」

③《動》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美於徐公。」

④《介》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十五城請易璧。」

⑤《介》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⑦《介》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⑧《介》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⑨《連》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近,則遊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⑩《連》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入。」

⑾《連》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⑿《連》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⒀《連》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貽之。」

⒁《連》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連》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怪之矣。」

2樓:迺陽落幕

以,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歲以下、以毒攻毒。表示用、拿,如以少勝多。表示因,如何以知之,不以人費言。

表示目的,如以待時機。表示於、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以2023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也作連詞,同「而」,如城高以厚。

1、因為,由於例:(1)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臣是以無請也。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用來 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樑。(以:以便) ⑶吾騎馬挾矢以助戰。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託於柑以諷耶?

3、把,拿,用。 例:   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以」後省略介詞賓語。)   ⑵以錢覆其口。 ⑶屠懼,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4 以為,認為。例: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⑶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

5、憑,靠。 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⑹以攻則取。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實校之。 ⑶餘船以次俱進。⑷何必更以多寡為差? ⑸蓋以律非故殺。

7、根據。   例:   ⑴今以蔣氏觀之,猶信。

(以:一說拿。)   ⑵貴以近知遠。

  8、通「已」,已經。   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盡矣。

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 例: ⑴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以:表時間) ⑵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

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範圍)

10、在。 例: ⑴ 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⑵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⑶ 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   例:逆以煎我懷。

12、為。 例: ⑴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 例:無以,則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15、此,這。 例: 以一物體與物物爭。(本義項指前一個「以」。)

16、以致。 例:   以塞忠諫之路。

以為1、把......當作或作為。 例:

⑴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⑵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⑶吾始聞汝名,以為豪。

⑷相傳以為雁蕩。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

把它設為。) ⑹撰長書以為贄。 ⑺寡君之以為戮。

2、認為。 例: ⑴以為且噬己為,甚恐。 ⑵以為妙絕 ⑶人人自以為必死。 ⑷臣竊以為其人勇士。 ⑸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⑹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

3、把......製成。 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為餌。 ⑵鑄以為金人十二。

名詞原因,緣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詩·邶風》   無固定職業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閒民。

——《拾雅》    候疆候以。——《詩·周頌》    介詞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對事物的處置

俱以情告。——《世說新語·自新》    以刀劈狼。——《聊齋志異·狼三則》      依,按,憑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動作行為的憑藉或前提。

猶言憑、根據   何以謂之文。——《論語》   以殘年餘力。——《列子·湯問》   以我酌油知之。

——宋·歐陽修《歸田錄》   以大中丞撫吳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以鄉人子謁餘。——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以其智力為也。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在,於 [in]——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範圍   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斷刑論》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餘以乾隆。

——清·姚鼐《登泰山記》

從,自,由 [from]——表示行動或變化的起點   自古於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潛夫論》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史記》

連詞為 [in order to;so as to;for]。

因為,由於 [because of]——表示行為產生的原因   以貪勤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獨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齋志異·促織》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託落。

——清·袁枚《祭妹文》   以數諫故。——《史記·陳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和,而 [and;as well as ]——表示並列關係   夷以近。——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載以來。——清·周容《芋老人傳》   一雞瞥來,徑進以啄。

——《聊齋志異·促織》

則。那麼 [then]——表示條件關係   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戰國策》   才 [only]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宋·蘇洵《六國論》   以至於寸。(才達到一寸。)——《後漢書·列女傳》

表目的或結果等 [aim;target]   智叟無以應。——《列子·湯問》

助詞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質量、範圍之類的界限

日觀以西峰。——清·姚鼐《登泰山記》

加在句中,表示語氣的舒緩或調整節奏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詩·邶風》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語氣   夫晴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戰國策》

加在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如:可以;得以; 能以

「以」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用,拿,把,將 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依然,順,按照 以時啟閉。物以類聚。因為 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 指時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 以待時機。以儆效尤。文言連詞,與 而 用法相同 ...

文言文中以有幾種用法,可以的「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幾種用法?!

以 字用法歸納 以 是古文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虛詞。以 的本義是 用 作動詞。例如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春秋 字用歸納 古文使用頻率高虛詞 本義用作詞例 今吾欲辱何 晏 春秋?晏使楚 作用解連用組或 結構譯認認 例 滿座賓客伸頸 側目 微笑 默嘆 認 妙絕 林嗣環 孤讀書自 認 所益 孫權...

文言文中窮的意思有哪些,窮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讀音 qi ng 釋義抄 1 貧窮。襲分貧,振窮。左傳 昭公十四年 2 邊遠的。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陸游 夜讀兵書 3 窮盡 用盡。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 赤壁賦 4 尋根究源。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作者不詳 易 說卦 5 揭穿。恐事窮且得罪,乃再詣相府。沈括 夢溪筆談 6 終端 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