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2021-05-01 00:19:40 字數 4998 閱讀 1926

1樓:楊咩咩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基本釋義:以,讀音【yǐ】

組詞:以毒攻毒 【yǐdúgōngdú 】

釋義:原義為用毒藥治毒瘡,引申為利用壞人、壞事之間的矛盾使其自取滅亡 。

以訛傳訛 【yǐéchuáné】

釋義:把不正確的訊息錯誤地傳播出去,越傳越錯 。

舉例: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蹟來以愚人。——《紅樓夢》

以防萬一 【yǐfángwànyī 】

釋義:預防可能的或預期的突然變故

舉例:加強安全檢查,以防萬一 。

以攻為守 【yǐgōngwéishǒu 】

釋義:以主支國進攻作為防禦的手段。

舉例: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宋·陳亮《酌古論·先生》

以故 【yǐgù 】

釋義:因為這個緣故。即「因此」、「所以」。

舉例:以故其後名之。——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以觀後效 【yǐguānhòuxiào】

釋義:指觀察犯過錯誤或犯罪的人,在受到寬大處理後是否有悔改的表現。

舉例:秋節既立,鷙鳥將用,且復重申,以觀後效。——《後漢書·安帝紀》

以後 【yǐhòu】

釋義:比現在或所說的時間晚的時間 。

舉例:從今以後 ,自此以後。——《後漢書·張衡傳》

以還 【yǐhuán 】

釋義:以來 。

舉例:海禁以還 、明清以還 。

以及 【yǐjí】

釋義:表示並列關係,還…,和…,同…。

舉例:國家領導人以及有關方面負責人 。

以己度人 【yǐjǐduórén 】

釋義:拿自己的心思來衡量別人;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別人 。

舉例:聖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類度類,古今一也。——漢·韓嬰《韓詩外              傳》 。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2樓:琳寶是老大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以「是屬於虛詞,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彙,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具有必須依附於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不能重疊的特點。

詞按照語法功能的區別,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虛詞就是 與「實詞」相對的詞。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線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

根據能同哪些實詞或短語發生關係,發生什麼樣的關係,可以把虛詞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六類(見「《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試用]》」)。漢語是虛詞特別豐富的語言,這是由漢語特性決定的。漢語的虛詞是封閉的,包括極不常用的不過1000個左右,掌握漢語幾百個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說是學好漢語的關鍵,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副詞能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1.表示程度,2.表示範圍,3.

表示情緒,4.表示時間頻率,5.表示否定的意義。

副詞除了不,沒有,當然以外一般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副詞在句子中做狀語或補語;有的副詞能和連詞合用。介詞不能單獨充當謂語;經常附著在名詞、代詞、動詞前邊組成介詞結構;有些介詞可附著在動詞後構成一個整體,相當於一個動詞。

實詞是開放性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所編的《現代漢語詞典》收實詞五萬多條,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收了九萬多條,就一般常用的詞來說,大約也在二萬五千左右。虛詞的數目則要少得多,就現代漢語裡的虛詞來說,大約在八百左右,常用的也只有三百五十個左右。

虛詞數量雖少,但重要性從總體上說不亞於實詞,就個體說比實詞還要重要。有人把實詞比作人體的血肉、骨頭、毛髮,把虛詞比作人體的經絡。這比喻當然也不一定恰當,但這主要在說明虛詞數量雖少卻非常重要。

因為虛詞的運用往往會牽涉到整個句子的結構,影響到整個句子的意思。我們要是把某些個實詞(如「桌子」「饅頭」「電燈」)取消掉,對我們說話當然會有些影響,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至少不會影響到正常交際。可是我們如果把現代漢語裡的「的、了、吧、不、也、嗎、呢」去掉了,那影響可就大了,就會影響到正常交際,在漢語中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虛詞在數量上要比實詞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亞於實詞,甚至大於實詞,因此虛詞在交際中的使用頻率比實詞要高得多。像「的」「了」,它們的使用頻率竟高達3~5%,這是任何一個實詞沒法相比的。虛詞在各種語言裡都佔極重要的地位,而在漢語中尤其顯得重要。

漢語就其語法來說是屬於分析型的,它「缺少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

漢語既沒有俄語、法語、英語裡那種形態標誌和曲折變化,也沒有日語、朝鮮語裡那種粘附形式。這樣,虛詞在漢語中擔負著更為繁重的語法任務,起著更為重要的語法作用。因此,我們漢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語文修養,外族人要學習漢語,不能不重視虛詞的運用。

3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會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4樓:果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

「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帀至日斜。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紅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

』生曰:『願聞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

「問其所以,都是 黃河 沿上的州縣,被河水決了,田廬房舍,盡行漂沒。」

2.可與形容詞或動片語成名詞性片語,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

「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記·衛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

」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

「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

」 宋 蘇洵 《幾策·審勢》:「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

4.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 舜 冠,所以不對。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家 丘 』。」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

「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紅樓夢》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記得。

」 趙樹理 《三裡灣·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先到的,所以對這房子裡邊的情況很熟悉。」

5.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 勝 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異日, 種 諫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罷若身疾作者,但為 吳 耳!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遠來者,正要相公遊此間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 李自成 之所以敢於向東奔竄,是因為他聯絡 羅汝才 到 潼關 接應。」

6.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後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諧謔》:

「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 前蜀 貫休 《蜀王入大慈寺聽講》詩:「只緣 支遁 談經妙,所以 許詢 都講來。

」《老殘遊記》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老舍 《黑白李》:

「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為常到他家去,所以對 白李 的事兒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

「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莊子·知北遊》:「人倫雖難,所以相齒。

」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九:「言可以相齒也。」《文子·上仁》:

「貴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愛以身治天下,所以託天下。」

8.所作,所為。《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為 注:「以,為也。」

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 y y 動 用 使用。涉 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動 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動 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介 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介 起提賓作用,可譯為 把 廉頗藺相...

文言文中以有幾種用法,可以的「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幾種用法?!

以 字用法歸納 以 是古文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虛詞。以 的本義是 用 作動詞。例如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春秋 字用歸納 古文使用頻率高虛詞 本義用作詞例 今吾欲辱何 晏 春秋?晏使楚 作用解連用組或 結構譯認認 例 滿座賓客伸頸 側目 微笑 默嘆 認 妙絕 林嗣環 孤讀書自 認 所益 孫權...

可以的「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幾種用法

以 字用法歸納 以 是古文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虛詞。以 的本義是 用 作動詞。例如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春秋 1 而。例 有好事者船認入。留五百人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樑。以 以便 吾騎馬挾矢以助戰。卷石底以出。而託於柑以諷耶?以齧人,無御之者。以 這裡有如果的意思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