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文言文及字的意思,要直譯,翻譯文言文有什麼好方法

2021-03-03 23:58:27 字數 3370 閱讀 3322

1樓:淚打芙蓉

原文】 魯國之法:魯人

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①。子貢②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

「賜③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②子路④老檔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選自馮夢龍著《智囊》)(呂氏春秋中也有記載)[註釋]①府:指國庫。②子貢:孔子的學生。③賜:子貢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學生。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魯國法律規定,能從鄰國鏈含胡贖回被擄作奴僕的魯國人的公民,可以從國庫支取報酬和獎金。有一次,孔子的**子貢贖回了奴僕,回來之後卻推讓、拒絕棚攔領取報酬和獎金。

孔子責怪他做錯了,因為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贖回奴僕了。

翻譯文言文有什麼好方法??

2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古代漢語,需要經常把古文譯成現代漢語。因為古文今譯的過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運用古漢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綜合考察古代漢語水平的過程。學習古代漢語,應該重視古文翻譯的訓練。

古文翻譯的要求一般歸納為信、達、雅三項。「信」是指譯文要準確地反映原作的含義,避免曲解原文內容。「達」是指譯文應該通順、曉暢,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

「信」和「達」是緊密相關的。脫離了「信」而求「達」,不能稱為翻譯;只求「信」而不顧「達」,也不是好的譯文。因此「信」和「達」是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

「雅」是指譯文不僅準確、通順,而且生動、優美,能再現原作的風格神韻。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學習階段,我們只要能做到「信」和「達」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譯,重要的問題是準確地理解古文,這是翻譯的基礎。但翻譯方法也很重要。這裡主要談談翻譯方法方面的問題。

一、直譯和意譯

直譯和意譯是古文今譯的兩大型別,也是兩種不同的今譯方法。

1.關於直譯。所謂直譯,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詞和句子進行對等翻譯的今譯方法。它要求忠實於原文,一絲不苟,確切表達原意,保持原文的本來面貌。

但對直譯又不能作簡單化理解。由於古今漢語在文字、詞彙、語法等方面的差異,今譯時對原文作一些適當的調整,是必要的,並不破壞直譯。2.關於意譯。

所謂意譯,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為體現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  對意譯也要防止一種錯誤理解。有人認為,意譯既然不拘於原文字句,而以傳達神韻為主,那麼譯時就可以隨意增刪,任意發揮。

這樣的「意譯」,只能稱之為亂譯。意譯是一種要求很高的今譯方法,只有透徹理解原作的思想內容,真正領悟原作的語言特色,才有可能進行象樣的意譯。初作今譯練習,一般應直譯,切不可藉口意譯而任意亂譯。

二、古文今譯的具體方法

直譯和意譯是對譯文的總體分類,在今譯時還應運用具體的翻譯方法。具體方法大體包括對譯、移位、增補、刪除、保留等項。

1.對譯。對譯是按原文詞序和句法結構,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這是古文今譯最基本的方法。

古今漢語詞序一致,句法結構相同的句子,今譯時不改變原句詞序的句法,只要對原句中的字詞,從現代漢語中選擇最恰當的有對應意義的詞語來翻譯就可以了。  對譯的好處是逐字逐句落實,便於準確地表達原文內容。由於古今漢語相同之處頗多,所以對譯也就成了古文今譯的一項基本方法。

凡是能夠對譯的地方,應儘量對譯。對譯有困難或對譯後意思表達不清楚的,才可作適當調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特殊詞序與表達方式,今譯時按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移動詞語位置。  3.增補。

增補是指古代漢語省略或表達過於簡古的地方,今譯時作必要的增添補充。古代漢語省略比現代漢語普遍,今譯時應補出必須補出的省略成分;古代漢語一般表達簡古,為準確清晰地表達原意,今譯時須作必要的增添。  增補宜慎重,只有不增補原意無法表達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補。

如隨意亂補,就會使譯文臃贅,失去準確性。

4.刪減。與「增補」相反,刪減是指原文中個別詞語可以刪掉不譯。古代漢語中某些表達方式和某些虛詞,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構和相應的虛詞,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譯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個別詞語可以刪除不譯。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詞語可以不譯而徑直保留在譯文中。凡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特別是許多基本詞彙,如人、牛、山、草等,當然可以保留不譯;像一些表示已經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詞語,一些專有名詞,諸如人名、國名、歷史地名、民族名及官號、年號、諡號、特殊稱謂、特殊學術用語以至專業術語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譯。

  所謂保留,是就字面說的,實質上它仍是對譯。這類保留的詞語如須加以說明,可用加註方式處理,如在「元和」後用(唐憲宗年號)註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說,而不是翻譯。

上述五種具體方法中,對譯是最基本的,其他幾項則是根據具體情況在對譯基礎上的變通調整。我們在今譯時應當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以求既準確信實地譯出原文內容,又行文通暢,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和表達習慣。

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平時練習中,要注意練習「操作程式」,這就是:

第一步,將古文中詞的現代漢語的意義對應著寫下來。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詞類活用、名詞狀語、前置賓語等。尤其要注意詞類活用。

第三步,看有無需要調整的地方(移位、增補、刪減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難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順利地解決。

三、古文今譯常見的錯誤

1、因不瞭解字詞含義造成的誤譯

由於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古義與今義、單音詞與複音詞等字詞問題而造成誤譯。  2、因不瞭解古代漢語語法修辭造成的誤譯

這類錯誤數量也很多。  缺乏古代文化常識,不瞭解古代社會生活,常會造成誤譯。  4、不明解詞的註釋與翻譯的區別而造成誤譯

字典辭書與古文注本對字詞的解說與翻譯是不同的。有人不瞭解這一點,把字詞的解說簡單地移入譯文而造成誤譯。     不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是產生誤譯的重要原因。

文章是個整體,字、詞、句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詞與詞、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都是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的。也就是說,詞、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意義才是確定的。

所以必須認真閱讀原文,從文章整體出發進行今譯,才能少出或不出錯誤。

四、今譯的要求——信、達、雅

古文今譯的要求,一般歸納為信、達、雅三項。信、達、雅原是嚴復《天演論

3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文言文主要是講究信達雅,其實信就是忠實原文意思,達就是要翻譯準確,雅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學水準,如果是初高中的文言文翻譯呢,最好直譯,一個詞一個詞的來,還要根據上下意思,不要想當然,要準確的去把握每一個詞語,不懂就查老師以前講過的東西,通常都能觸類旁通,多看看好的文言文譯文,比如語文發的增讀課本,多閱讀都是對你大有幫助的,適當的接觸一些題,對理解也有好處,慢慢你就會發現進步,翻譯再也不是難事·

4樓:匿名使用者

多讀文言文,比如說文言版的三國,水滸等,你需要建立語感,對實詞虛詞的掌控要到位,要多背文言文,我們老師的要求是逢古必背,古文要先背到,再理解,才能學好。

5樓:匿名使用者

去網路上搜尋,最好的辦法。

求翻譯文言文的意思求翻譯文言文

這段是 三人成市虎 的譯文,供你參考。作業嘛,還是要靠自己弄懂喲。察 明察,明白 魏國大臣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魏王道 我不相信。龐恭說 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魏王道 我有些將信將疑了。龐恭又說 如...

文言文譯文,文言文及翻譯

1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 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2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 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經典的文言文句子及翻譯 1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譯 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天下有不順從的人,黃帝和 一起討伐他,直到討平了就結束了。你這句話不應該是單獨出現的,因為從字的意思是跟從,可以是跟從一個人一個事或一個道理。比如 黃帝下令不許偷盜。那麼天下有不服從的人,那麼黃帝就根據這個命令去討伐他,直到討平後歸去。以上是我個人理解,也許不對。請後面的朋友指正。這裡的 從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