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學目標管理與方針管理的差異有哪些

2021-03-03 21:22:33 字數 5456 閱讀 8233

1樓:匿名使用者

目標管理與全面質量管理的區別如下:

1. 確定管理目標的方式不同。實施目標管理, 確定其管理目標時非常重視目標的民主協商。

要求上級尊重下級意願, 上下級充分交流, 共同參與目標的制定, 使組織內部各級別、各層次都能充分了解和理解各自的目標及總的目標, 減少意見與分歧, 進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確保各分目標與總體目標的實現。民主協商有積極的一面, 但也因此造成管理目標確定有一定困難, 或某些部門為使目標易於實現, 採取留一手的辦法, 降低目標確定的水平, 而一旦目標選擇方向不正確, 或過高或過低, 都會造成整個管理活動的失敗。

全面質量管理中的標準制定往往是一種既定的組織行為, 它只要求組織成員嚴格執行, 而不強調組織成員對標準確定的參與性。全面質量管理中的標準一般分為技術標準和工作質量標準。技術標準通常包括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企業標準等等, 這些標準, 都是各級各部門依據社會的要求制訂的對產品的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等所提出的統一標準, 是必須遵循的標準, 因此, 不存在組織成員參與協商的可能性; 而工作質量標準是對達到技術標準的具體要求, 它以技術標準的確定為前提, 有什麼樣的技術標準, 就必須要求有什麼樣的工作質量標準, 也不存在上下級協商的餘地。

同時, 質量標準是受到嚴格控制的,生產質量很高的產品並不一定就是質量管理的目的, 質量

管理只要求產品質量達到預期的質量標準, 獲得最佳的市場效益, 而不管該產品標準可能有多高。因此, 全面質量管理中的標準一般相對穩定, 不作輕易修改。

2. 管理活動過程的側重點不同。目標管理重視工作的最終成果, 即目標的實現, 引導人們以成果作為衡量工作績效的首要標準, 並十分強調目標完成的水平, 水平越高,則管理活動的成果越大。

但對組織成員在具體工作中採取何種方法、途徑去實現組織目標卻不作統一的規定與要求。這種做法, 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組織成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使每個人都能在實現目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潛力, 展其所長。但過分強調成果, 在管理過程中往往容易忽視外部因素對管理系統的影響, 外部因素往往是組織內部成員難以控制的, 一旦它嚴重影響管理活動過程,儘管組織成員竭盡全力, 但其最終成果不一定令人滿意,若不作分析地片面強調以成果評價組織成員, 則不可避免

地會挫傷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同時, 重成果不重過程的管理, 在管理過程中若出現重大錯誤, 往往發現得比較遲, 易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全面質量管理是對質量形成的全過程的管理, 它所強調的是以預防為主, 要求管理者通過必要的制度和技術手段, 將管理活動全過程中一切影響質量的因素都控制起來, 把影響質量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防微杜漸, 確保產品質量的合格。這種做法, 既有利於預防影響質量的意外情況發生, 又能及時發現問題, 及時調整工作目標, 確保工作的正常運轉,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提高工作效益。但對管理過程的過分強調, 一方面給管理工作增加了過多的任務, 對各因素的全面控制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 使整個管理體制趨於僵化, 不利於調動組織成員的創新熱情。

3. 所採用的技術方法有差異。目標管理中所運用的技術方法, 主要是定性分析技術和定量分析技術。

定性分析技術, 是一種運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方面的成就, 通過一定有效的組織形式, 進行分析問題的方法, 其優點是靈活簡便, 通用性強, 對解決難以量化的問題較為適用。定量分析技術, 是一種運用數學方法, 通過對事物量的分析、揭示事物發展規律的方法。在目標管理中, 通常是定性與定量技術綜合使用, 使其決策更加科學。

而全面質量管理強調「一切用資料說話」的觀點, 資料資訊是其管理的基礎, 充分運用資料統計等手段監控管理全過程。全面質量管理所採用的質量控制方法, 如: pdca迴圈法、數理統計法等等都必須以準確的資料資料為依據, 進行定量分析。

這些方法, 以科學的資料為依據, 避免了個人的主觀意志和經驗對管理活動的影響, 但對於工作中某些難以量化的方面卻無法提出合理的標準。

4. 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不一樣。目標管理由於其重視目標的分解及總體目標的實現, 因此非常適合於對各級管理人員的管理, 被人們稱之為「管理中的管理」。

實施目標管理時, 各級管理人員必須根據總體目標的要求, 確立自己的工作目標, 並使之與總體目標保持高度一致, 每一位管理人員必須清楚自己應做些什麼和應獲得怎樣的成果。這樣, 一方面使各級管理人員責任更加明確、具體, 杜絕了職責不清、目標不明的弊端; 另一方面, 也充分調動了各級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創造性, 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 目標管理在有利於管理人員培養的同時, 也對各級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標管理中的管理者不是原則的領導, 而是具體的實際的領導, 對各項指標都要心中有數, 工作不深入, 沒有專業的知識, 不瞭解下情, 不熟悉生產, 不會經營管理是不行的。

為此, 管理者必須端正工作作風, 充分發揚民主, 協調好內外各種關係,使各組織成員相互支援、目標一致。

全面質量管理強調「一切用資料說話」, 強調企業為使用者服務, 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 用質量標準衡量每一組織成員的工作成績。因此它要求各級管理人員嚴格依照質量標準開展本部門工作, 在質量標準一定的情況下, 儘可能地採取措施節約成本、縮短時間, 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管理者對下級的管理主要是依據固定的質量標準體系, 管理者無權修改各項技術指標。

上下級隸屬關係明確、約束力強, 重視行政手段的運用, 不過分強調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的協調。這樣的管理, 使工作規範化、科學化, 工作效率高, 但往往容易因強調標準的唯一性, 而忽視組織內部的民主氣氛與協作精神。

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的區別

2樓:睡著的水

質量方針 quality policy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釋出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方向。質量方針是企業經營總方針的組成部分,是企業管理者對質量的指導思想和承諾。企業最高管理者應確定質量方針並形成檔案。

質量方針的基本要求應包括供方的組織目標和顧客的期望和需求,也是供方質量行為的準則。一般包括:產品設計質量、同**廠商關係、質量活動的要求、售後服務、製造質量、經濟效益和質量檢驗的要求、關於質量管理教育培訓等。

質量目標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從質量管理學的理論來說,質量目標的理論依據是行為科學和系統理論。

質量目標就是以行為科學中的「激勵理論」為基礎而產生的,但它又藉助系統理論向前發展。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一個企業是一個目的性系統,它又包括若干個帶有目的性的子系統,子系統又包括若干個帶有目的性的子子系統,子子孫孫系統無窮盡也。以系統論思想作為指導,從實現企業總的質量目標為出發,去協調企業各個部門乃至每個人的活動,這就是質量目標的核心思

3樓:南十一朗

質量方針是一

個總的行動綱領。就是一句話或幾句話!代表著企業的精神宗旨!

質量目標是工作執行的最終目標,他是由多個條款組成的,但每一條目標的定製,都必須是可測量的!

質量方針公司只有一個;但質量目標公司確定總的質量目標後,各部門要根據自己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部門的質量目標!並要定期考核完成情況!

4樓:匿名使用者

質量目標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或指標。

質量方針是指導質量管理的思想或觀念(想法)。

質量管理包括的內容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定義: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製造和售後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的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體系。

意義:* 提高產品質量

* 改善產品設計

* 加速生產流程

* 鼓舞員工的士氣和增強質量意識

* 改進產品售後服務

* 提高市場的接受程度

* 降低經營質量成本

* 減少經營虧損

* 降低現場維修成本

* 減少責任事故

範圍: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別在於,它強調為了取得真正的經濟效益,管理必須始於識別顧客的質量要求,終於顧客對他手中的產品感到滿意。全面質量管理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指導人、機器、資訊的協調活動。

其主要活動範圍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圖描述:

tqm的基礎:

* 系統工程與管理(系統工程)

* 完善的技術方法(控制工程)

* 有效的人際關係(行為工程)

tqm的演變:

tqm的演變過程

tqm的工作內容:

* 新設計的控制

* 進廠材料的控制

* 產品的控制

* 專題研究

全面質量管理原理概述:

1. 在「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這一短語中,「質量」一詞並不具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一般含義。質量是指「最適合於一定顧客的要求」。

這些要求是:a.產品的實際用途;b.

產品的售價。

2. 在「質量控制」這一短語中,「控制」一詞表示一種管理手段,包括四個步驟:a.

制訂質量標準;b.評價標準的執**況;c.偏離標準時採了糾正措施;d.

安排改善標準的計劃。

3.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可以劃分為兩大類:a.技術方面的,即機器、材料和工藝;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組長和公司的其他人員。在這兩類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質量管理是提供優質產品所永遠需要的優良的產品設計,加工方法以及認真的產品維修服務等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

5. 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適用於任何製造過程,由於企業行業、規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別可概括為:

在大量生產中,質量管理的重點在產品,在單件小批生產中,重點在控制工序。

6. 質量管理貫穿在工業生產過程的所有階段。首先是向使用者傳送產品,並且進行安裝和現場維修服務。

7. 要有效地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就必須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的所有主要階段加以控制。這些控制就叫質量管理工作(job of quality control),按其性質可分為四類:

a.新設計控制;b.進廠材料控制;c.

產品控制;d.專題研究。

8. 建立質量體系是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與手段。

9. 質量成本是衡量和優化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手段。

10. 在組織方面,全面質量管理是上層管理部門的工具,用來委派產品質量方面的職權和職責,以達到既可免除上層管理部門的瑣事,又可保留上層管理部門確保質量成果令人滿意的手段的目的。

11. 原則上,總經理應當成為公司質量管理工作的「總設計師」,同時,他和公司其他主要職能部門還應促進公司在效率、現代化、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發揮。

12. 從人際關係的觀點來看,質量管理組織包括兩個方面:a.為有關的全體人員和部門提供產品的質量資訊和溝通渠道;b.為有關的僱員和部門參與整個質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

13. 質量管理工作必須有上層管理部門的全力支援。如果上層管理部門的支援不夠熱情,那麼,向公司內其他人宣傳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14. 在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中,無論何時、何處都會用到數理統計方法,但是,數理統計方法只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一個內容,它不等於全面質量管理。

15. 應該認真地在公司的範圍內逐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明智的做法是,選擇一兩個質量課題加以解決並取得成功,然後按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地實施質量管理計劃。

16. 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從根源處控制質量。例如,通過由操作者自己衡量成績來促進和樹立他對產品質量的責任感和關心,就是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積極成果。

請分析戰略管理與目標管理的異同,目標管理與戰略管理的關係

戰略管理指就組織的遠景作整體的 抽象的規劃,遠矚,舉重若輕,組織的成員只需要理解組織的戰略遠景即可 目標管理,可以說是一個管理心理學上的概念,指由組織成員共同在理解組織目標的前提下個別規劃個人要完成的工作目標,強調激勵 互動,以及根據成員的意見隨時修正組織目標。目標管理與戰略管理的關係 目標管理,相...

管理學派創始人和管理學之父,管理學發展的四個階段的代表人物

管理學派的界定人應該是哈羅德 孔茨。他在 再論管理論的叢林 中完成了對各個學派的劃分。至於管理學之父,現在普遍認為是彼得 德魯克。至於法約爾和泰羅,應該歸於古典管理學派 管理學派創始人是法約爾 當代管理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致力於研究和說明 管理人員做些什麼和如何做好這些工作 側重說明管理工作實務...

管理學的八項基本原則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管理原則包括哪些

管理是沒有對錯的,也沒有標準的答案,重要的是實踐來檢驗,關於管理的基本原則,有這樣的說法供參考 第一個基本原則是以人為本的原則。第二個基本原則是效率與效果的原則。第三個基本原則是質量為天的原則。第四個基本原則是管理哲學與管理技術相結合的原則。第五個基本原則是重創新與科技的原則。第六個基本原則是利潤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