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前不得志,為何死後被人稱頌?

2023-06-01 16:35:12 字數 1805 閱讀 5596

1樓:娛樂達人掌掌呀

孔子生前不得志是因為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比較低,而且統治者沒有采用孔子的思想,死後被人稱頌是因為孔子的思想適用於後代的社會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文化價值。

2樓:全能解答小萌妹

孔子主張「仁」,儒家「仁」的思想符合統治者的要求,漢武帝時期,為實現大一統,將儒家思想視為正統。同時,古代的科舉取士,儒學是主考內容,所以孔子死後被後人稱頌。

3樓:你看他這個人

孔子推崇儒,其中仁和禮為重。在他那個時代,百家爭鳴、戰火不休的條件下,想要讓人們仁愛和寬厚基本上天方夜譚。儒家思想在戰爭的年代沒有用武之地,更沒有實際的用處,以至於在當時沒有被人們推崇。

4樓:扮鬼臉嚇你

因為孔子出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君王只想著擴張領土,吞併弱小國家,根本不考慮施行仁政,用武力征服才是王道。

5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儒家掌握了話語權,漢武帝為了加強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孔子作為儒家代表為後人稱頌。

孔子為何不惜「得罪」孺悲?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得罪」孺悲的原因是為了教育孺悲,採用「以不教為教」的方法,是要讓孺悲通過自己的反省,檢查錯在**了,然後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得以改正。這也是在勸告後人,要時刻的「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多次反省自己。

至於孔子何以不見孺悲,史籍中並未有記載。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有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

7樓:匿名使用者

孺悲想招孔子前來相見,孔子用生病作為藉口推託不去。前來傳達指示的人剛出院門,孔子便取出瑟彈奏起來,使前來傳達指示的人聽到孔子沒有生病的情況。第一,孔子誠實,就是說自己是裝病不去見孺悲。

第二,魯哀公派孺悲向孔子學習士喪禮,孺悲應該登師門前來學習。這是禮數。

8樓:匿名使用者

指 孔子以有疾辭孺悲 出聞孔子奏樂 以說明孔子為無疾 也可能是說魯公無國疾 不必出謀劃策 亦不用相見 比較於孔子親身佛肸可知 孔子既欲教化人 彼有過孔子不避 可知孔子避孺悲是其無過也。

孔子一生不得志,為什麼有眾多**跟隨?

9樓:海夏侯青

因為他的治國理論,教學質量,被世人所認同,

10樓:步餘年

因為他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能吸引到很多人追隨。

為什麼孔子在世的時候他的學說並不受到各國的中用,死後卻成為了正統?

11樓:匿名使用者

1、戰國時期,強國稱霸,首重軍事,法家思想更符合各國需求;孔子的學說不適合亂世。

2、漢武帝時期,以及後世朝代的儒家學說是不斷補充完善,博採眾家之長的,並非孔子在世時的樣子。

3、儒家學說更適合在國家統一之後。統治者用儒家學說來穩定國家。

12樓:匿名使用者

蛋疼的問題。聖人活著時候是春秋戰國,需要的是統一,而聖人的仁禮不符合那個時代的需求。而武帝時期政治上已經統一,需要文化上的統一來繼續鞏固,所以董提出結合天人感應的春秋大一統後會被確立為正統。

而這時即使被確立為正統影響也不是很大。一直到唐開科舉後,韓愈興起復興儒學後才開始正真正統,知道宋明理學狗更加符合統治,地位才正真達到巔峰…

13樓:網友

文化交流不夠,宣傳不夠。

體育生前途,體育生前途

其實學什麼都好,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理想,如何做自己不想做的,學自己不想學的,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你要考慮清楚,父母不同意,有很多原因,我能看出來,父母是擔心你的前途,覺得學體育沒有多大出息,其實學什麼都要學的精,行行出狀元,想學體育就和父母商量,告訴他們你為什麼學體育,學體育的好處,你的夢想在 ...

孔子詩論的孔子詩論原文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 詩論 分章釋文 第一章 關雎 之改,樛木 之時,漢廣 之知,鵲巢 之歸,甘棠 之保 報 綠衣 之思,燕燕 之情,曷?曰 童而皆賢於其初者也。關雎 以色喻於禮,10兩矣,其四章則喻矣。以琴瑟之悅,擬 好色之 願 以鐘鼓之樂14 好,反內於禮,不亦能改乎?樛木 福斯在君子,不 12 ...

孔子及《論語》,孔子及《論語》

偉大的人及偉大的著作.天哪,你們為什麼一寫就要寫這麼多呢,讓我看著都眼花 孔子論語全文 論語 述而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譯文 孔子說 沒有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 沒有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