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發展史,中國近代科技發展史

2022-10-30 09:30:33 字數 3078 閱讀 7289

1樓:永世傾慕

古代中國——科學技術成就輝煌

中華民族的科技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經為人類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並且在16世紀中期以前一直處於世界科技舞臺的中心。

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關日食的記載。

距今2023年以前的戰國時期問世的《考工記》準確地記載了六種不同成份的銅錫合金及其不同用途。

公元1世紀初期的西漢時期,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左右中國科學家蔡倫又改進和提高了造紙技術,從而使造紙技術在中國迅速推廣開來。

公元3世紀左右,中國人發明了瓷器,這一技術在11世紀傳到波斯,由那裡經阿拉伯於2023年左右傳到義大利以及整個歐洲。

到唐朝,中國科學家發明了火藥,並在公元9世紀首次將其用於戰爭之中。

在11世紀中期的宋朝,中國科學家發明的指南針和活字印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5世紀中期,中國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成為中國古代醫學發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時為止,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時期,四大發明已經先後登上了歷史舞臺。

著名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認為,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現代西方世界所應用的許多發明都來自中國,中國是一個發明的國度。

由於從明代14世紀60年代末始以來,中國對外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影響了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並使之處於相對停滯狀態。

2樓:彼岸的暗夜

近現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艱難而又去曲折的過程。不應否定洋務運動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中的歷史作用,正是洋務運動開始了近代西方科學特別是技術在中國的傳播。但是由於清朝統治的腐敗,歷經30餘年的洋務運動以失敗而告終。

幾乎與此同時,日本的明治維新卻獲得了成功。2023年的明治維新,建立了帶有日本特點的君主立憲制的明治**。明治**成立以後,開始大規模引進近代科學技術,並逐漸開始了日本科學技術的革命與改造,創造出適合日本國情的新的科學技術與生產管理的方法。

從2023年到2023年是東方式的日本產業革命的時期。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從戰爭中獲得了鉅額賠款,又得到了中國的資源和市場,大大推進了日本的工業化,科學技術也同時取得了迅速發展。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與中國洋務運動的失敗形成了鮮明對照,實踐證明了沒有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就不會有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就沒有國家的近代化和工業化。

中國近代科技發展史

3樓:百度使用者

馮紹峰官方回覆光滑阿哥的複合肥國家股進入福建骨灰盒個地方和覆蓋面積

簡介《中國科技發展史》

4樓:玉盛福

2023年11月,在原**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作為新中國的主要**研究機構,並在隨後的幾年裡陸續成立了中國科協、中國氣象局、國家地質部等科學技術協調與研究機構。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大批海外學子的殷殷報國心。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訊息後異常興奮,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國外的終身教授職務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

2023年,航空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的錢學森,歷經險阻,回國效力。後來的幾十年間,他為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貢獻。

到2023年,歸國的海外學人已經有3000多人,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在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的一半以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回到祖國,大多數人成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在中國科學院選定的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中,近2/3是這批歸國的海外學人。

同時,中國**大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在短短的時期裡,中國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路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

2023年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中國**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即《2023年至2023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擬定了57項重大任務。此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於2023年提前完成,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在提前完成《2023年至2023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又制定了《2023年至2023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

中國**在2023年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合並,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陸續成立了各級科委,形成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進入了國家計劃下的現代發展時期。

2023年,***總理在**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

在此期間,科技事業得到迅速發展。2023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2023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2023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成功;2023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此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一批學科較齊全、裝置較好的研究所,培養了一支水平較高、力量較強的科研隊伍。

到2023年,全國科學研究機構已達到1700多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達到12萬人。這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繼續發展的基礎。

我國科技發展從古至今經過了怎樣的歷程?

中國科技史的發展歷程

5樓:誰還能比我酷

尤其是到了春秋戰國來時源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基bai

本上是在這個時du期奠定的。這時中國廣泛使zhi用dao鐵器,同時還出現了鍊鋼技術和鑄鐵柔化技術。 這時已經有了許多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的興建,著名的有都江堰、鄭國渠等。

數學上確立了十進位制;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測定了比較精確的迴歸年長度;中醫學理論初步建立。 到了秦漢時期,隨著封建制的鞏固,中國古代的各個科學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九章算術》確定了中國古代的數學體系。

造紙術已被髮明並且得到了重大改進。長城的建造體現了中國當時建築技術的發達。張衡發明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儀。

關於中國科技發展史的文章,幫忙 100

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

1990年,郭延禮出版了三卷本的 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 的第一卷 山東教育出版社 後兩卷於1991年 1993年出版。這是以個人之力完成的一部多卷本的斷代史專著。該書在中華民族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描述了漢 滿 蒙 壯 回 藏 白 侗 彝 布依 土家 維吾爾 哈薩克等十多個民族的文學風貌及其成就,打破了...

中國科技發展史,簡介《中國科技發展史》

科學技術發展史是人類認識自然 改造自然的歷史,也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 分。今天,當人類豪邁地飛往宇宙空間,當機器人問世,當高清晰度數字化彩電進入日常家 庭生活,當克隆羊多利誕生驚動整個世界,當人們在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神奇功能而歎為觀止 的時候,你是否瞭解化學工程的一個分支學科 分離科學 的優異功效...

中國近代數學發展史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中國近代數學的研究才真正開始。近現代數學發展 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20世紀初至今的一段時間,常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標誌劃分為兩個階段。中國近3年留日的馮祖荀,1908年留美的鄭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覆和趙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魯,1913年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