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談如何讀書時強調,朱熹論讀書的意思

2022-09-26 15:50:38 字數 3340 閱讀 4732

1樓:霜風勁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或「心到、眼到、口到」

****************************************==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宋代大儒學家朱熹強調讀書要「心眼專一」。他說:「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凡讀書,須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會上一句,待通透,次理會第二句、第三句。」

「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

「小兒讀書記得,大人多記不得者,只為小兒專心,一日授一百字,則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則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專。」

「讀書之法,先要熟讀。」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

「看人文字,不可隨聲遷就」

「人說沙可做飯,我也說沙可做飯,如何可吃?」

2樓:馬革裹屍安可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就是說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

朱熹論讀書的意思 5

3樓:好快樂的小豬

關於讀書,朱熹有一段著名的論述: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

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於公論而無以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節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

此觀書之法也。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如何看待朱熹的讀書觀呢?

朱熹這段話有它的適用範圍,這就是經典誦讀。對於閱讀經典著作,我們要有端正的態度,「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要充分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熟讀,牢記,精思,明辨,最後達到融會貫通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對於一般的書籍,如當下中正日記,秋雨散文,莫言**,于丹心得,以及娛樂八卦之類,泛泛瀏覽就可以了。

朱熹論讀書中怎樣算熟讀

朱熹倡導讀書要做到三到,哪三到

4樓:匿名使用者

希望對你有幫助:心到,眼到,口到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心即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訓學齋規》

5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認為讀書要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6樓:匿名使用者

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寫的讀書之法的後兩句是

7樓:原

循序漸進。朱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致精。

就是說,讀書要有個先後順序,讀通一書,再讀一書。就讀一書而言,則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順序讀,先讀的未弄通,就不能讀後面的。這樣才不會生吞活剝或雜亂無章。

朱熹還進一步指出,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謂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謂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這是在告被讀書人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

朱熹治學讀書法講的是什麼?

8樓:易書科技

朱熹是我國南宋著名的大學問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國古代學習理論的集大成者。他在讀者、著書、講學和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全面而對後世影響很大的讀書方法,即《讀書之要》,其包括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作為一位大教育家、大學問家,對讀書猶為重視。他曾說:「為學之道,莫先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

」這句話闡述了做學問首先要弄清道理,而弄清道理的關鍵在於讀書。朱熹不僅重視讀書,而且,猶為重視讀書方法,即在有效的時間裡如何才能提高讀書效率。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讀書之要》。

循序漸進「循序」指必須遵循所讀之書內容的客觀順序和讀者的主觀能力、條件,按此而規定讀書程序;「漸進」指像流水盈科而後進、**成章而後達一樣,量力而逐步成熟。

換言之,要求讀書必須符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的規律,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而不能好高騖遠。

熟讀精思朱熹繼承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想,認為思考是讀書治學之根本,讀與思是讀書學習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朱熹曾強調:「學與思須相連,才學這事,須使思量這事合如何。

」(《朱熹語類》卷二十四)因此,讀書只讀不思,必是死讀,即使能記住,仍不是自己的東西,更不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只思不讀,純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一事無成。

虛心涵泳朱熹認為,讀書應虛懷若谷,善於領會作者所創設的主旨,志於作者的意願,不可先入為主,更不能穿鑿附會。他要求讀書時必須保持公正的態度,獨立思考,堅持新的見解,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切已體察讀書必須與自己的思想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起來,真正領會作者之意;同時,又要以所讀之書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或在生活中檢驗其是否屬實。值得注意的是,朱熹主張的實踐,都是以指自我的心性道德修養而言的道德行為的實踐。

著緊用力指讀書要振作精神,抓住不放,既要刻苦、肯用氣力,又要有恆心,堅持不懈。朱熹以「撐水上船」和「抱雞卵」作比喻:撐著小船逆浪而行,是「一刻不可緩」的,稍有鬆緊,就會一退千丈;孵卵如果抱抱停停,時冷時熱,肯定孵不出小雞來。

同理而論,讀書治學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讀書也「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肯定效果不佳。

居敬持志所謂「居敬」指讀書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朱熹要求讀書治學作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之中,以「心到」為最重要。「持志」則指讀書必須堅定志向,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並以頑強的毅力求其實現。

朱熹逝世後,他的學生將他的讀書經驗歸納為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即是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朱子讀書法」。

朱熹的詩句關於讀書,朱熹說過關於「讀書」的名言有什麼?

朱熹寫過兩首關於讀書的詩,觀書有感 兩首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天光 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

為什麼要駁斥讀書無用論,如何反駁讀書無用論?

我從 技術的角度 來談讀書無用論。所謂技術的角度就是 讀了書也無用 這個問題的一個側面。我是教職中的專業課老師,我發現由於高職擴招,使得中職教育的任務也發生了轉向,不再把培養學生的技能放在首位,而是辦大量的針對考學的所謂高考班。對高考班的學生,學校的認識,有些老師的認識,還有學生本身的認識和一些惰性...

如何反駁讀書無用論

你是要跟誰去反駁這句話呢?如果是一個低學歷又固執己見的人,他能聽明白嗎?就像是一個不看籃球的人,你和他介紹nba比賽的精彩與激烈,無異是對牛彈琴。你和他說的再多,他也堅信自己的觀點 我們村的二牛不讀書做生意發了大財,反而村裡的二狗子讀到名牌大學出來,也不過是一個公務員,拿那麼點工資有什麼用?如果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