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秦國能不能打贏趙國(廉頗將軍在時)

2022-09-24 06:00:25 字數 4199 閱讀 6413

1樓:剛榮

不能打贏,基本上就是平局,秦國最後也只能退兵。因為當時趙國廉頗將軍基本上固守不出,雖然不可能打贏,但也不可能打輸。秦國當時也已經精疲力盡,才會用計讓趙王把廉頗將軍換掉,如果不是趙括主動出擊,又被斷了後勤,趙軍投降後對秦國的白起全部坑殺才會一蹶不振,事實上趙國當時的實力和美蘇爭霸的美國差不多,比秦國還強一點,因為當時秦國已經把全國的老人小孩可以出動的全部徵調,如果被趙國反殺的話,直接可以滅國了。

2樓:萬物o劍

很難說,畢竟沒有發生。如果用現在的推斷是可以打贏的,但也沒有人能保證不出特殊情況,

就比如三國時期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一樣,一場雨改變了整個戰局。

3樓:妍琦槐

廉頗、李牧兩用說戰四軍兩 樂毅、功績燕齊田單復東毅燕王懷疑逃趙歸隱 樂乘樂毅廉頗平戰樂乘軍戰績 趙奢闕與戰提兩軍相逢勇者勝幾乎等同兵力打敗秦銳士、打破秦銳士戰勝神讓趙戰期唯秦抗家惜死早趙括趙括向趙孝文王推薦李牧功績呀 李牧帥哥主要外族打戰強秦王翦使反間計李牧死趙定

秦國白起和趙國廉頗兩位將軍,誰更勝一籌?

4樓:龍戰於野

從戰績來看 自然是白起 白起不光是軍事指揮 對於謀略也很精通從長平之戰看 廉頗知道秦軍60萬 這麼龐大的軍隊 糧草肯定是大問題 所以採取堅守不戰

白起也知道自己的糧草不能支援長期用兵 就想速戰速決 於是矛盾產生了 白起用了一條計策 讓士兵們宣傳 <秦軍不怕老廉頗,就怕那個新將軍趙括> 於是……趙王聽到這個訊息就撤了廉頗 換上趙括

從這裡可以看出 軍事上 兩者可能不相上下 但是謀略上 白起更勝一籌

5樓:記憶打卡機

當然是 白起 更牛

趙國不是有力相如和廉頗將軍嗎怎麼被秦國打下故事。

6樓:黑々展∑堂

秦滅趙之戰,一般意義上是指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8年秦國對趙國發動的統一戰爭。此後,趙國雖在代地(今河北蔚縣東北)建立了流亡政權,但終究未能避免覆滅的命運。同韓國滅亡一樣,趙國表面上雖亡於秦國的統一戰爭,但事實上勝負結果卻早已從之前的內政及外交政策中顯現出來了。

可以說,商鞅變法之前秦國的毛病,在趙國身上基本都能找得到。民間崇尚血親復仇,私鬥、私刑極其普遍;上層的政治鬥爭同樣異常殘酷,政變、兵變頻頻發生(秦孝公之前,政變對秦國來說同樣是家常便飯,孝公的老爸秦獻公其實就是靠政變上位的)。在趙國滅亡之前,歷經12代國君,共發生大規模內部動亂達11次之多。

其中,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曾連續兩次發生政變,在第二次政變中,國君竟然被困在沙丘宮中活活給餓死,而由他所推動的以“胡服騎射”為名義的內部改革,也因此被中斷。

7樓:匿名使用者

將相和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個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兩次出使秦國,把生死置之度外,大智大勇,使趙國不受屈辱,為趙國立了大功。趙王因此十分信任藺相如,拜他為上卿,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

廉頗自恃資格老、功勞大,不服氣,就對自己的手下說:“我是趙國的大將,立了多少汗馬功勞!藺相如有什麼了不起,倒爬到我頭上來了。

哼!我見到他,一定要羞辱他。”這話傳到藺相如耳朵裡,藺相如就裝病不去上朝,儘量避免和廉頗接觸。

一天,藺相如帶著手下乘車出行,真是冤家路窄,老遠就看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他趕緊叫手下把車趕進小巷躲一躲,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這件事可把藺相如的手下氣壞了,他們責怪藺相如不應該如此膽小怕事。藺相如卻說:

“你們覺得廉將軍和秦王相比,哪一個威勢大?”手下說:“當然是秦王威勢大。

”藺相如又說:“對呀!天下的諸侯都怕秦王,我為了保護趙國的利益,卻敢當面指責他,怎麼我見到廉頗將軍反倒怕了呢?

因為我想過,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在,要是我們兩人不和,讓秦國知道了,就會趁機來侵犯我們。因此,我寧願忍讓點。”有人把這件事傳給廉頗聽,廉頗感到十分慚愧,他就光著上身,到藺相如家負荊請罪。

從這以後,兩人就成了知心朋友。

8樓:啊捨得

戰爭的勝負不是靠一兩個人的,而是要看整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趙國的整體實力不如秦國,再加上趙王決策失誤,被趙擴喪失40萬大軍,對趙國的國力而言更加是雪上加霜,從此,六國再也無法抵抗秦國。

趙國哪怕是有藺相如和廉頗也不行

戰國時趙國的發展史!!跪求

戰國時期趙國最厲害的五位將軍

9樓:匿名使用者

廉頗、李牧,這兩個不用說了,戰國四大將軍裡的兩個樂毅、不過功績在燕國,齊國田單復國後,東毅被燕王懷疑,而逃到趙國,後歸隱。

樂乘,樂毅之子,廉頗長平之戰後樂乘成為上將軍,但是戰績不怎麼樣。

趙奢,闕與之戰中提出兩軍相逢勇者勝,以幾乎等同的兵力打敗秦國銳士、打破了秦國銳士不可戰勝的神話,讓趙國成為戰國中後期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對抗的國家。可惜死得早,生有一子就是可愛的趙括了,趙括向趙孝文王推薦了李牧,大功績呀。

李牧這個帥哥,主要是對外族打戰強。如果不是秦國王翦使出反間計,李牧不死,趙國一定不滅

10樓:平鴻熙

廉頗.趙奢.李牧.樂乘.田單 。不提樂毅,是因為他雖然是趙人,但是沒有效力趙國。

戰國時期的著名故事

11樓:匿名使用者

經典成語故事《運斤成風》春秋戰國時代的故事

12樓:酸檸檬嘿

1,五國伐齊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燕國聯合秦、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昭王自繼位以來,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

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

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

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2,商鞅變法

秦自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一百餘年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

3,秦吞六國

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而卒,秦莊襄王繼位,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滅東周國,取韓之成皋、滎陽,建三川郡。次年,秦軍擊趙,伐韓,在上黨設太原郡。

莊襄王三年(前247)崩,十三歲的秦王趙政(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即位,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帝。

聯軍轉而進攻秦國的盟國齊國,奪取了饒安(今河北省鹽山縣西南)。於秦王政六年(前241)粉碎了楚、趙、魏、韓等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對秦的軍事進攻,還用反間計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廣大兵強馬壯的秦國面前,東方六國君主形同於秦的郡縣長官。

長平之戰時如果趙括採取了廉頗的戰略方針能打贏秦國嗎

13樓:蒯慶濮流如

我覺得打是很難打贏的,至少能收住長平.因為秦將白起善戰,秦軍戰鬥力明顯高於趙軍:廉頗雖是名將,但是打贏的資本太少了.

14樓:微微三笑

打贏是別想了,尤其是秦國換白起過來,但是肯定不是這麼打敗的,最多小敗,不影響大形式的,而這樣的打敗秦王當時要是同意白起繼續進攻邯鄲的話,很大可能趙國當時就滅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區區40萬秦軍何足道哉。這是魏國龐涓說的,可見秦軍戰鬥力一般。廉頗略施小計,但有些領導就是嫉妒比自己能力強的部下。

16樓:匿名使用者

白起繼續攻打邯鄲?,兄弟你歷史學的好啊,是秦要白起打邯鄲,白起自知必敗,你以為長平之戰秦國沒事嗎,秦國雖勝元氣亦傷,圍殺40多萬趙軍斬首五萬餘,坑殺40萬左右,自己損傷20到30萬,困獸鬥你以為好打,趙軍不懼生死,然括死,軍氣潰散,遂降,想得一線生機,白起不願,乃坑殺,因為,40餘萬趙軍糧草軍紀都是一個問題,而且雙方士兵仇恨太大,於是,坑殺!秦王后來想讓白起去攻打邯鄲,白起不肯過去,就裝病,後來輸了,秦大敗,被聯軍擊敗,聯軍用白起坑殺趙軍40萬降卒為名,秦王不得已斬白起以謝天下,也不要說打完長平馬上就進攻邯鄲這種蠢話,長平打了幾年,戰損是個問題,沒修整軍隊是肯定不行的,而且就打贏長平那些部隊不夠繼續攻打,還得補充兵員,其他各國不可能作勢不理的ㄟ( ▔, ▔ )ㄏ

17樓:丁宇席聽芹

歷史就一種答案,沒有如果

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關係,有關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背景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冤家。趙國作為秦國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一直時時處處和秦國作對。而秦國也正是在戰國末期幹掉了趙國才得以統一中國的。可是,很多人也許想不到,這麼一對不共戴天的死敵,其實是 一祖同宗 的關係。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一個老祖宗的子孫,而且,在早年間,趙國的祖先是有恩於秦國...

戰國時期楚國為什麼會被秦國打敗,楚國明明比秦國強那麼多 為什麼還會被秦所滅

一首先,對於秦國和楚國這兩個國家,之所以能在春秋戰國時期走向強大,跟自己比較可憐的出身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楚國起初封地又小又偏,篳路藍縷這些詞就是形容楚國先人創業之難,楚人四處開荒拓土的同時,接觸了南北各路文化,所以骨子裡剛烈剽悍又自由浪漫,跟中原諸侯表面上的中庸禮讓完全不是一個腔調。而秦國也好不到...

春秋戰國秦國的太史,是多大的官,春秋戰國時期官職有

秦代沒有品級的說法,以漢代為例,太史的品秩是 秩六百石 相當於一個小縣的縣長級別,不是太高。太史在周代時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 天文曆法 祭祀等。秦 漢設太史令,職位漸低。擴充套件資料 魏晉以後修史的任務劃歸著作郎,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隋改稱太史監,唐改稱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