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展迴圈經濟,什麼是「迴圈經濟」?

2022-09-24 04:20:20 字數 4891 閱讀 4970

1樓:剛榮

迴圈經濟亦稱「資源迴圈型經濟」。

以資源節約和迴圈利用為特徵、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

強調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一產品_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徵是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迴圈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

2樓:萱瑤豫悅

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逐步淘汰落後產能,不斷推動供給側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倒逼市場供給的質量。借鑑西方發達國家工業發展經驗,不斷髮揮國產「匠人精神」,以優良的品質贏得市場青睞。

二要鼓勵迴圈產業的市場進入。降低迴圈產業及生態產業的市場準入門檻,**給予優惠政策的同時,加大對迴圈產業及生態產業的宣傳力度。

三是鼓勵民營企業發展迴圈經濟,逐步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充分整合各項金融資源,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援力度,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四是加大高耗能、汙染產業的監控和處罰力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加大對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的環境保護稅徵收力度,禁止高耗能、高汙染產業准入市場。

五是鼓勵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一方面提高社會公眾對迴圈經濟的認知程度及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不斷賦予人民群眾監督和舉報的權利,形成「一張嚴密的網」,對高汙染產業及「視法為無物」群體產生忌憚,真正促使迴圈經濟的壯大和落地。

什麼是「迴圈經濟」?

3樓:金牛咲

迴圈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為核

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

迴圈經濟與可持續發展一脈相承,強調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生,是集經濟、技術和社會於一體的系統工程。迴圈經濟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和環保問題。

而是以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為準則,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執行方式和規律,使社會生產從數量型的物質增長轉變為質量型的服務增長,推進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等社會發展的整體協調。

擴充套件資料

迴圈經濟意義:

1、發展迴圈經濟是緩解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國資源稟賦較差,雖然總量較大,但人均佔有量少。國內資源供給不足,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一些主要礦產資源的開採難度越來越大,開採成本增加,供給形勢相當嚴峻。

為了減輕經濟增長對資源供給的壓力,必須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

2、發展迴圈經濟是從根本上減輕環境汙染的有效途徑。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環境汙染狀況日益嚴重。水環境每況愈下,大氣環境不容樂觀,固體廢物汙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農村環境問題嚴重。大力發展迴圈經

濟,推行清潔生產,可將經濟社會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3、發展迴圈經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國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較低,突出表現在:資源產出率低、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資源**和迴圈利用率低。

實踐證明,較低的資源利用水平,已經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障礙;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4、發展迴圈經濟是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

傳統的高消耗的增長方式,向自然過度索取,導致生態退化、自然災害增多、環境汙染嚴重,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損害。

要加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大力發展迴圈經濟,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工業化道路。

4樓:江蘇海國審計

.......迴圈

經濟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環境保護正在興起,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提出了「迴圈經濟」這一概念。它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指的是物質、能量進行梯次和閉路迴圈使用,在環境方面表現為低汙染排放,甚至零汙染排放。迴圈經濟的模式可簡化為:

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迴圈利用模式。相對於傳統經濟的兩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汙染、低利用,迴圈經濟則表現為兩低兩高,即低消耗、低汙染、高利用率和高迴圈率,其本質是生態經濟。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是建立在對資源能源的高消耗,生態環境的破壞的汙染上,單位gdp的資源消耗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每年因生態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佔gdp的比重高達6%以上,這意味著是對生態環境的一種透支。

50多年經濟發展走的是傳統模式之路,已不能為我國新世紀經濟發展帶來更新更持久的推動力,而迴圈經濟概念一跳入中國人的視界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通過在區域性地區、區域性行業的試驗,證明了樹立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走迴圈經濟之路。

參考資料: 江蘇海國節能審計事務****

5樓:叫大爺

所謂迴圈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迴圈經濟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汙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徵是高開採、低利用、高排放。

在這種經濟中,人們高強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提取出來,然後又把汙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氣和土壤中,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為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與此不同,迴圈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徵是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迴圈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迴圈經濟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戰略性的理論正規化,從而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衝突。「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是迴圈經濟最重要的實際操作原則。

迴圈經濟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環境保護興起的60年代。2023年美國生態學家卡爾遜發表了《寂靜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類所面臨的危險。「迴圈經濟」一詞,首先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迴圈來發展的經濟。

其「宇宙飛船理論」可以作為迴圈經濟的早期代表。大致內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要靠不斷消耗自身有限的資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開發資源、破壞環境,就會像宇宙飛船那樣走向毀滅。

因此,宇宙飛船經濟要求一種新的發展觀:第一,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增長型」經濟為「儲備型」經濟;第二,要改變傳統的「消耗型經濟」,而代之以休養生息的經濟;第三,實行福利量的經濟,摒棄只著重與生產量的經濟;第四,建立既不會使資源枯竭,又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能迴圈使用各種物資的「迴圈式」經濟,以代替過去的「單程式」經濟。

20世紀90年代之後,發展知識經濟和迴圈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的兩大趨勢。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引入了關於迴圈經濟的思想。此後對於迴圈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深入。

2023年引入德國迴圈經濟概念,確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2023年從可持續生產的角度對迴圈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整合;2023年從新興工業化的角度認識迴圈經濟的發展意義;2003將迴圈經濟納入科學發展觀,確立物質減量化的發展戰略;2023年,提出從不同的空間規模:城市、區域、國家層面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迴圈經濟作為一種科學的發展觀,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獨立特徵,專家認為其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的系統觀。迴圈是指在一定系統內的運動過程,迴圈經濟的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迴圈經濟觀要求人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不再置身於這一大系統之外,而是將自己作為這個大系統的一部分來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將「退田還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系統建設作為維持大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

二是新的經濟觀。在傳統工業經濟的各要素中,資本在迴圈,勞動力在迴圈,而唯獨自然資源沒有形成迴圈。迴圈經濟觀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僅僅沿用19世紀以來機械工程學的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

不僅要考慮工程承載能力,還要考慮生態承載能力。在生態系統中,經濟活動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迴圈是惡性迴圈,會造成生態系統退化;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迴圈,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

三是新的價值觀。迴圈經濟觀在考慮自然時,不再像傳統工業經濟那樣將其作為「取料場」和「垃圾場」,也不僅僅視其為可利用的資源,而是將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維持良性迴圈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使之成為有益於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的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四是新的生產觀。傳統工業經濟的生產觀念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而迴圈經濟的生產觀念是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儘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迴圈使用資源,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

在生產過程中,迴圈經濟觀要求遵循「3r」原則:資源利用的減量化(reduce)原則,即在生產的投入端儘可能少地輸入自然資源;產品的再使用(reuse)原則,即儘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週期,並在多種場合使用;廢棄物的再迴圈(recycle)原則,即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力爭做到排放的無害化,實現資源再迴圈。同時,在生產中還要求儘可能地利用可迴圈再生的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如利用太陽能、風能和農家肥等,使生產合理地依託在自然生態迴圈之上;儘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儘可能地以知識投入來替代物質投入,以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和諧統一,使人類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五是新的消費觀。迴圈經濟觀要求走出傳統工業經濟「拼命生產、拼命消費」的誤區,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迴圈生產和消費的觀念。同時,迴圈經濟觀要求通過稅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的一次性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如賓館的一次性用品、餐館的一次性餐具和豪華包裝等。

什麼是迴圈經濟?什麼叫迴圈經濟?

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以減量化 再利用 再迴圈為原則組織經濟活動的經濟發展模式。什麼叫迴圈經濟?迴圈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是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迴圈使用為特徵,在環境方面表現為汙染低排放,甚至汙染零排放。迴圈經濟把清潔生產 資源綜合利用 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運用生態學...

什麼是經濟週期迴圈?什麼是經濟週期?

經濟週期的階段劃分。兩階段法。經濟波動以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為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為2到10年。現代巨集觀經濟學中,經濟週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 上升 擴張 或下降 收縮或衰退 的時候。每一個經濟週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

迴圈經濟有哪些主要特徵?迴圈經濟的特徵是

迴圈經濟的基本特徵是 1 在資源開採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 利用率。2 在資源消耗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3 在廢棄物產生環節,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4 在再生資源產生環節,要大力 和迴圈利用各種廢舊資源。5 在社會消費環節,要大力提倡綠色消費。迴圈經濟作為一種科學的發展觀,一種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