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坐禪還能跳舞嗎

2022-06-21 12:20:11 字數 6185 閱讀 9330

1樓:匿名使用者

【禪定靜,冥其思】

【舞悅心,動其身】

一呼一吸,一動一靜,一切源自於內心的不安定。

2樓:moon月月

我從你的情況認為,你對坐禪理解有誤,原因有下

第一你坐禪為了什麼?從你的語言中,你已在四相中的我相中,你為了讓自己頭腦清醒,為了悟出道理.這並不是坐禪.

你把坐禪和跳舞拿在一起比較,這本身也是缺乏對坐禪的理解,跳舞,是交際,是向外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一種思想.是一種肢體語言.但是坐禪卻是在無所住的心境下一種入定的最好的姿勢.

只是一種姿勢.也就是說,像睡覺一樣,休息的時候一般人的姿勢是躺著.你認為睡覺還能跳舞嗎?

第二個問題,跳舞興奮過後,普通人坐禪入定是念空.你先想象一下安靜的環境,然後慢慢的思想無所住,就能成功入定坐禪.但是要修境界很高.很難達到.

第三個問題,還是你對坐禪的理解不夠,回到第一個問題,你說睡覺起來有心思跳舞嗎?

3樓:我的點卡多

禪讓人心平氣和,能使頭腦清明,悟出許多道理。 跳舞讓人充滿活力,心情愉悅。

但是兩者兼得可以嗎? 跳舞過後興奮,過後又怎麼靜下來坐禪呢? 坐禪以後心裡平靜,又如何有心思來跳舞呢?

這一動一靜相互剋制? 盤高人指點!

4樓:

其實禪不只限於坐禪

當年六祖惠能大師是在樁米劈柴在得的禪定,他沒有坐過一刻的禪.

古大德說外不著相,為禪,內不動心為定.從道理上講,二者都是可以兼得的,其實跳舞也可修禪定的.

不過古大德也說了,末法時期,修習禪定而成就的人幾乎沒有了,因為禪定需要上根性的人才能修成.一般凡人沒有這個能力啦.

即使脫離六道的菩薩也都有退轉的,何況凡人.你是想讓人充滿活力呢,還是要了生死脫輪迴,不要再做人.何去何從,自己選擇.

佛說,命由自己造作啊.

5樓:

禪不在坐臥,和其他無關

6樓:貧道不強

坐禪練定

平時行做皆可定,何況跳舞啊

坐禪與冥想有什麼不同?

7樓:

冥想還是在妄想,只不過有一個物件,心相對比較安定,不是那樣過度的妄動。禪定是不能有物件的,是完全的放空,不依附於任何外境,沒有任何執著的絕對空。六祖講:

內不動心,外不著相,叫做坐禪。望採納。

8樓:煩惱即菩提

坐禪和冥想都是定。

不過,佛法的坐禪要求在定中思維佛法,又叫思維修、靜慮。

9樓:藏明閣主人

坐禪與冥想的最大不同在於,坐禪志在禪悟,無所思亦無煩惱,,求是的身靜氣閒,而冥想修的是今生有所獲得,一種藉助於自己所不具備,只在靠冥想才有的幫助,

10樓:匿名使用者

坐禪與冥想的最大不同在於,

坐禪加入了般若觀照。止觀雙運。

冥想沒有這個。

不僅坐禪,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等等,都需要用般若智慧觀照。

這是佛家修行者與其他修道者的最大不同

佛教坐禪的一種狀態?

11樓:秋天的雨

禪定有8種,相當於八種禪定境界,通常稱為四禪八定,它們分別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12樓:匿名使用者

希望《達磨大師悟性論》能夠幫到您:

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

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捨身不吝,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

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

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禪定力。

13樓:

不思善,不思惡,但並不是讓你住在一種空無的狀態,因為禪定是一種有的狀態。如果一個人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記,那屬於頑空定,來生他世有可能會投胎畜生道之中。所以禪定一定要注意,不要盲修瞎練,最好找一本書籍,推薦南懷瑾老師的《靜坐與長生不老》等,可以讀一下,具體可以跟帖。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心靈的洗滌。。宇宙萬物為不有。。脫離自我。。

15樓:淅川無絃琴

禪分為內觀禪和止觀禪兩種。內觀又稱為毗婆舍那,通過反觀自照達到明心見性。具體有十六觀智。

止觀是通過戒定慧來修行。首先要守戒,居士戒或者出家戒。而後修定,定就是止,達到近行定,安止定達到初禪,繼而二三四禪之後可以再繼續修定也可以轉修內觀,這樣定力穩固,觀智才能逐漸上升。

至於狀態有很多種,有恍兮惚兮,有飄渺如仙,有心明如陽,有定境幻化,有定如止水等等個人不一樣。但是達到一定果位或者一定的禪定境界則又是另外一個狀態。不能一概而論,具體需要各自體驗。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好敘述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照這個**,自己學習

禪坐的指引(聖嚴法師)

坐的指引

聖嚴法師

禪是什麼?從字面的意義看,禪是一種「冥想」,並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禪的內容,則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的,必須親身去體證。

對於尚未進入禪門的人,禪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東西,也無法依靠語言文字的說明來了解它。但語言文字卻能引導或指示初學者如何去親自體驗它。

禪的修行方法,原則上不出乎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和調心等五要素,而以後三者更重要,目的是為調理身心,關鍵則在不能離開氣息而談身心的健康和統一。

一般所講調身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打坐的坐姿,除了坐姿之外,還有行走、站立和躺臥等方法,就是所謂的坐禪、行禪、立禪、臥禪。

若身體缺少運動,生理機能便易於老化和感染病痛,而運動使生理機能由緊張到鬆弛,能夠得到更多的營養補給及休息的機會。禪者的運動,講求心念集中,氣息和順。禪者的運動本身,就是修行禪定的方法之一。

所以我們對調身的方法,是要運動與打坐並重的。

正統的禪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謂七支坐法是:

1. 雙足跏坐——此有二式:

(1)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腳在下,右腳置於左大腿上,再將左腳置於右大腿上,稱為如意吉祥坐。

(2)不動金剛坐——將右腳在下,左腳置於右大腿上,再將右腳置於左大腿上,稱為不動金剛坐。

功效最大最快且能經久穩固的坐姿,仍系最難的雙足跏坐。

2. 背脊豎直——腿盤好之後,挺起腰桿,勿挺胸部,頭頂天垂直,下顎內收,頷壓喉結。

3. 手結法界定印——兩手圈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兩拇指輕輕相接結成圓圈形,輕輕平置於丹田下的骻部腿上。

4. 放鬆兩肩——將兩肩肌肉放鬆,自覺如無肩無臂無手的狀態。

5. 舌尖微舐上顎——舌尖舐在門牙上齦的唾腺處,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則緩緩嚥下肚去。

6. 閉口——無論何時,只用鼻息,不可張口呼吸,除非有鼻病。

7. 眼微張——閉八分開二分,視線投置於身前

二、三尺處的地上一點,不是要看什麼,只因睜大了眼睛,心易散亂,閉起了眼睛,則易昏沉。如果睜眼過久覺得疲勞,不妨閉上一會兒。

打坐的目的,是求心境平穩,而心情與呼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要想調心,必先從調息入手。不論中國的道家、密宗、天台宗與印度的瑜伽等,談及修行禪定的次第,必定重視呼吸與氣的調適問題。

打坐時身心要完全放鬆,所以身上儘量不要戴項鍊、手錶或眼鏡等物品,最好穿寬鬆之衣褲,腰帶放鬆,讓身體完全無壓力負擔。

任何部位甚至**都要完全放鬆,只要有壓力就會緊張,緊張便會影響神經系統,乃至於消化及分泌系統。

身體完全放鬆之後,眼睛微張約

二、三分眼,眼球不要用力,頭腦不想任何事,臉部肌肉放鬆略帶微笑,心裡要有喜悅感,舌舐上顎、下巴內收、腰椎挺直,兩個手在臍下結法界定印,左手掌上、右手掌下、雙手兩個大拇指相接。之後便不再注意身體,將重心放在臀部和坐墊之間,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

先練習數呼吸,注意呼吸之出入。一般人呼吸,出息時間較長,入息時間較短,所以我們數呼吸時,只數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撥出的時候數一個數目,到了吸入的時候,仍停留在該數字上,到下一口氣撥出的時候,才換下一個數目。

數息法是在每一個出息時數一個數字,從一數到十,然後重回到一再數到十,周而復始,反覆地數。

調身、調息、調心的調,就是調整的意思。打坐時候的動作、姿勢與調身有關,調息則與呼吸的出入有關。注意呼吸的出入,心自然而然會平靜下來。

心息相通,心能平靜,各種胡思亂想,種種心理活動及衝動,自然也會穩定下來,是為調息、調心。

打坐結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動,告訴自己要起坐了,身體跟著慢慢搖動,雙手合掌,雙手放在膝蓋上,將身體做較大幅度的搖動,把每一個關節都搖動後,把腿放開,然後做全身的按摩。

當腦筋清楚、體力充沛的時候,最適合打坐,最好養成每天固定的時間打坐,例如早上早些起床,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鐘,如能坐到半小時至一兩小時更佳。

經行是指在行走之中,我們的心念沒有被自己的妄念及外界的環境打斷。

經行的方法是右手握虛拳,左手手掌抱住右手,置於前腰之前。慢步經行時,每一步都儘量的慢,一腳跨出,先將腳尖著地, 再慢慢將腳掌、腳跟放下,平常每跨一步,大約半個腳掌至三分之二腳掌的長度,也可視情況調整。經行時要清清楚楚地感覺每一步的跨出、著地及換腳的感覺,尤其要把注意力落定在腳尖、腳掌、腳跟著地的每一瞬間。

一方面注意重心,一方面注意動作,注意動作的感覺從小腿到腳尖,每一個移動,都感覺得清清楚楚。此時聽不到四周的聲音,那跟自己無關;看不到周邊的景物,景物也跟自己無關。只是專心注意兩腿兩腳的每一個動作。

這是在鍛鍊心的忍耐性、穩定性和意志力。

一般的修行人,常會三心二意,例如今天唸佛,明天持咒,後天拜懺等,這樣的修行必修不好。應當先把方向掌握認定後,一門深入,堅持到底。

經行的時候,整個注意力集中在腳的移動和身體的移動,很清楚地感覺到自己腳踏實地、步步為營,不斷地往前進。

當我們等車、等人或搭乘巴士時,以及凡是需要站立時,便可用立姿修行,叫立禪。

立禪的姿勢,上半身與打坐相同,雙手自然下垂,雙手握虛拳,手指自然輕鬆彎曲,大拇指輕輕釦住食指和中指,不宜用力,兩腳開啟與肩同寬,膝蓋微彎,把重心平均放在雙腳的腳掌上,此時除膝蓋、小腿及腳掌,需稍微用力之外,身體其他部分,儘量地放鬆。

當站立時,過五至十分鐘雙腳可能產生麻、僵、硬或累的感覺,可將身體重心移到一隻腳上,讓另一隻腳休息,等重心所在的腳累了,再換到另一隻腳上,雙腳相互交替,但切記勿頻頻換腳,避免影響身心之安定。站立時,要去感覺或想象著心中的輕安及喜悅。

打坐是要慢工出細活的,要有恆心、毅力,要保持每天定時打坐,成為習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積月累,必有收穫。

禪修的功能,有三個層次:(1)身體的健康,(2)心理的平衡,(3)精神、人格的昇華,以及智慧的開發。

禪修除了具有健康的方法,尚須有正確的觀念做指導,才能從身心平衡進步到人格的昇華及智慧的開發。

禪修的人如遇到靈體附身或異象出現時,切記要懂得處理,對善境既不貪著,對惡境亦不恐懼,便可安心自在,不受干擾。

提醒自己要做到三種統一:(1)身心統一,(2)內外統一,(3)念念統一。

第一步要達成身、口、意三業相應的目標,第二步要完成身心世界粉碎的程度。如何做到呢?要如禪宗有句名言所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處理異明的最好方法。

在禪修過程中,身心有所反應,是正常的。心理的反應是要達到寧靜、和諧和安定,使情緒不易波動。

至於身體的反應,酸、痛、麻、癢、氣動等現象,均是正常的。

修行必須先從煉心和淨心做起,才能肯定自我,提升自我,然後把自我的執著放下,便是悟境的現前。

打坐的基本要領,是先放鬆身心,才能放下身心。

打坐的功能有三項: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

(1)身心平衡:就是身體平衡和心理平衡,這就是身心健康。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強壯像水牛,心理脆弱像老鼠,就不能說健康。

(2)精神穩定:精神的含義比較難理解,那不是心理,也不是生理,但是跟身心有關,它會產生無形的功能,會從有形的行為表現出來。

(3)智慧及慈悲的開發是什麼?如果有了身心統一,以及自己和宇宙統一的經驗,精神就能統一。如果把精神和身心的執著超越了,就有智慧力及慈悲心開發出來。

這裡說的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學問,而是絕對的決斷力。

禪宗的修行經驗一定是非常清淨的,即所謂魔來魔斬,佛來佛斬。意思是任何反應、任何感應都要當成平常現象和幻覺幻境處理,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禪修觀念。

摘自聖嚴法師〈禪修方法指導〉,《聖嚴法師教禪坐》,法鼓文化出版

17歲了還能練劈叉嗎,還能開跨嗎

應該可以吧,現在有好多六七十歲的老人練瑜伽啊什麼的,他們都可以為什麼17歲不行?17歲能練劈叉嗎?可以努力就行 慢慢來 17歲劈叉還能成功嗎?可以的蔡依林出道時的舞感極差 連點都才不上 後來她為了練舞吃了不少苦 她劈叉也是到了二十多歲才練的 不過如今她是亞洲舞蹈小天后 可以想象她練得多麼不容易 所以...

女生學跳舞跳哪種好對身材好練氣質

你喜歡拉丁呢 還是民族呢,還是街舞呢。對身材好,練氣質,那芭蕾回不錯!首選芭蕾 學芭蕾拉丁氣質比較高貴,學爵士街舞讓人比較潮 朋克 活潑,個人覺得現在女孩子社會學爵士比較好,可以讓身材變火辣,還有 操也可以讓身材變好 個人認為民族舞最好。學民族也有學芭蕾基訓啊,支援國粹。很想知道那個最佳答案裡的那人...

寵物小精靈用石頭進化後還能練技能嗎

樓主,你要知道,電視裡面都有說了,人類對寵物小精靈還不是很瞭解,還在探索過程中,如果寵物進化還有別的辦法也說不定 或者有些人類還未找到的地方,有很多的進化石呢?比如有一集,皮皮的,具體我也忘記了,皮皮所在的地方有很多的月亮石,而那個地方在小智他們去到那之前還沒人發現那個地方 樓主你的練技能是指升級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