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中有關於第七識,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講解嗎

2022-03-11 11:11:16 字數 5041 閱讀 5674

1樓:已隱藏答案

第七識末那識末那,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心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之染汙識。

為與第六意識(梵mano -vijn~a^na ,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為『末那識』。此識恆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審第八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我所』而執著,故其特質為恆審思量。又此識為我執之根本,若執著迷妄則造諸惡業,反之,則斷滅煩惱惡業,徹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稱染淨識,又稱思量識、思量能變識。

且其自無始以來,微細相續,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質為『有覆無記』;乃不引生異熟果,卻能覆聖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階段之淺深,而在末那識中立三位,稱為末那三位,即:(一)補特伽羅(梵pudgala ,即人)我見相應位,為末那識緣第八阿賴耶識而起人我見之位。

如凡夫、二乘之有學、七地以前之菩薩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見相應位,為末那識緣第八異熟識起法我見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薩位而言。

(三)平等性智相應位,乃起無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薩以法空觀入見道,又於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屬有漏之位,第三位則屬無漏之位。 又依成唯識論卷五載,末那識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經、解脫經二種教說,及六種道理證明之,此謂『二教六理』。

二教,即:(一)入楞伽經卷九謂,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脫經謂,染汙意恆時與諸惑俱生滅。

六理,即:(一)不共無明證,謂第六識之作用雖有間斷,凡夫不共無明,則恆無間斷而相續,故須有末那識。(二)六二緣證,前五識以前五根為所依,以前五境為所緣,第六意識亦須有末那識作為其所依之意根。

(三)意名證,末那名意,因系恆審思量,故末那識必須恆存。(四)二定差別證,聖者所入之滅盡定與外道所入之無想定有所區別,因滅盡定無末那識,而無想定有末那識之存在。(五)無想有染證,修無想定而得生之無想天,雖無第六意識,但仍有我執,故須有末那識。

(六)有情我不成證,凡夫行佈施等善,不會成為無漏,無法脫離我執,乃因有末那識之故。

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他主要的功能就是儲存種子,所以也叫一切種子識。第八識裡面的種子,主要由兩部分,一部分是記錄你過去的善惡業行為,曾經的一切善惡造作的資訊皆以「業種」的形式儲存在第八識中;另一部分是世界、生命的材料,由這部分種子發生作用,而生起你的生命、你的世界。

所以第八識主要就有兩部分的功能,一是在緣起「無我」的條件下保證因果輪迴,一是在眾緣和合的條件下生起我們各自的生命和世界。

第八識與第六七識的關係; 首先,第六七識是從第八識裡的種子所生起來的,但他們生起的同時就會有自己的善惡造作,又薰成新的種子儲藏在第八識中,實際上是對第八識裡的種子作更新。特別是第六識的造作功能特別強大,我們所造的一切的善惡業皆源自他的能動性。

所謂的轉識成智,就是以第六識修習無漏佛法的力量,逐漸改變第八識中的種子成分,使善的、無漏的種子力量越來越強,惡的雜染的種子的力量越來越弱,從而最終完全變成純無漏的善的,這時會由量變發生質變,就可以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六為妙觀察智,第七為平等性智,第八為大圓鏡智。轉識成智,並不是把八個識變成四種智,八識依舊存在,但由於這八識的純無漏的存在,便可以開發出四智的妙用。

其實凡事不用太執著,以平常心處事,一切順起自然就好了.

2樓:繁星流動

上座部只有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是後人對佛法的解釋,主要是由於後人無法理解業的法則及無我的法則,於是設定了第七識,第八識以幫助理解輪迴。

其實業的法則,無我的法則,就好比自然規律一樣,自然而然在運轉,背後並沒有什麼包容一切、產生一切的東西。就好比我們硬要說萬有引力定律後面有一個儲存、產生規律的東西(叫萬能力?乾脆叫萬能的上帝?

),或者我們硬要說孟德爾的遺傳法則有一個包容一切、產生一切的東西?.........這相當於頭上安頭。

3樓:慈悲圓滿

一、不可能。

『八識』的觀點是『大乘佛教』裡面的『唯識宗』持有的觀點;

部分見解是:一切物質、意識,都是由心而造,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上座部佛教的觀點是小乘佛教;

部分見解是:一切物質、意識是實有存在的;而且,只有第六意識,沒有第七第八識;

二、《楞伽經》裡面有詳細的『阿賴耶識』觀點的講解。

回答完畢,謝謝觀賞。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淨空法師的 《淨土大經解演繹》講的有很多是這個希望您網上查查,講的非常好。

如何正確理解阿賴耶識第八識,蘊藏著無始劫以來的善惡種子。如題 謝謝了

5樓:ta勘

上座部佛教沒有第七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上座部只有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是後人對佛法的解釋,主要是由於後人無法理解業的法則及無我的法則,於是設定了第七識,第八識以幫助理解輪迴。 其實業的法則,無我的法則,就好比自然規律一樣,自然而然在運轉,背後並沒有什麼包容一切、產生一切的東西。

就好比我們硬要說萬有引力定律後面有一個儲存、產生規律的東西(叫萬能力?乾脆叫萬能的上帝?),或者我們硬要說孟德爾的遺傳法則有一個包容一切、產生一切的東西?.........

這相當於頭上安頭。

佛教第八識是什麼

6樓:潛川

淺顯的理解是這樣的。佛教認為人由八識構成,其中我們一般人能夠主導的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類似於具體思維;第六識也就是身識,類似於抽象思維;第七識末那識,類似於潛意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是人的根本意識,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生命終止,前六識會消失,而末那識、阿賴耶識是不會消失的,只會在不同的生命裡輪迴。

一般的人不能理解,就會把第八識稱為「靈魂」。

7樓:uuu幽

佛教中的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也被稱作「阿卡夏記錄」。

這樣給你解釋吧,我們地球人物質身體所產生的小我意識,其中就包含了前六識。

第七識佛教稱為「末那識」,則就不屬於這個「小我」範圍了,那是靈魂個體的所有記錄。包含靈魂的所有經歷,當然各次轉世不同人生的記錄也均完好地儲存在於裡面。

第八識呢,那是來自於最原始的起源,宇宙中所有的資料,均包含在裡面。也包含每個人的人生的所有資料以及每個靈魂的所有資料。簡單講吧,所有的一切,對於第八識來講,都是全知的。

阿賴耶識和末那識的區別,阿賴耶識是否屬於佛性還是輪迴之主體?第九識又是怎麼回事?

8樓:霧裡幽蘭

1,末那識可理解為阿賴耶識之習氣種子。

阿賴耶識(第八識)之中含藏一切法的種子,末那識是八識心王中的第七識,是與阿賴耶識不同的心體。因此,末那識不是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而是阿賴耶識出生的一個心體。乃至前七識都不是種子。

但是,前七識的出生,都有因為阿賴耶識流注前七識的種子而導致。

2,阿賴耶識可理解為末那識與如來藏之和合體。

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有經為證:《入楞伽經〈佛性品第十一〉》:

【「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末那識或者八識心王的每一個心體,各具功德,不能合二為一。所以,第七識(末那識)與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不可能合為一個心體。菩薩論中說:

「一心通八識」,是說八識心王都是和合運作的狀態,不會是某一個心體單獨運作。

3,如來藏可理解為去除習氣種子之阿賴耶識。

「如來藏中藏如來」。這個如來藏,就是佛法第一義諦,就是禪宗開悟明心所明之心。就是永不生滅的真心。

這個真心,還有諸多名稱:心、如、佛、真如、如來、涅盤、唯心、唯識、如來藏、非心心、無念心、無住心、本來面目、諸法實相、涅盤本際、一真法界........

真心本體,一切有情無差別。但是,其中種子的汙染性卻有差別。完全修除汙染性,即是佛地。

這時的真心,不叫阿賴耶識,叫做「無垢識」。小乘阿羅漢,大乘八地以上菩薩,已經不叫阿賴耶識,叫做「庵摩羅識」或是「異熟識」。

另:末那識隨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流轉運作。這些習氣都是含藏在阿賴耶識之中。初地以上菩薩開始一分一分修除阿賴耶識中種子的汙染性,則諸根隨之由染轉淨。

末那識即是六根中的「意根」,除無餘涅盤斷滅外,一切時中不滅;末那識不能自證自知,凡夫及二乘人皆不能知末那識在何處?如何運作。末那識與「我執」相應。

若是修除意根的汙染性(自淨其意)。讓淨念善念薰染末那識,則淨念善念變為習氣。比如唸佛法門,長久修習,能令唸佛之淨念善念成為習氣,從而排擠無始劫以來所積貪嗔痴等習氣。

9樓:希熱秋傑

五道十地的修行,修到九地菩薩的時候,會怎麼樣呢?「我」執取「阿賴耶識」就被你知道了,你知道了、明白了,「我」就離開了阿賴耶識=識即是空。

我離開阿賴耶識,「我」就到了「末那」。這個「末那」我們不是特別好理解,如果換成「未那」=我們從「未」到過「那」個地方,我們就好理解了。

好了,「我識」到了「那個地方」,我們就會發現,我是不存在的=無我。這是你第一次證悟了無我,以前只是知道「無我」,但沒有證悟「無我」,這次你證悟了!

自我意識,究竟是末那識還是阿賴耶識?

10樓:致閱歷史

【末那識】

唯識宗所說八識中的第七識。梵文作man-as,譯作『意』。窺基《瑜伽論略纂》卷十三詳作訖利瑟吒末那,當譯作『汙染意』。

舊譯家譯為『阿陀那識』;新譯家譯為『末那識』,而以阿陀那為第八執持識。此識在諸識的順序上,排在第七位,故一般稱之為第七識。關於此識,學者所說不一,但均以之為妄識,視為眾生迷妄的本源。

【阿賴耶識(梵a^laya-vijn~a^na、藏kun-gshi rnam-par-s/es-pa)】

瑜伽行派所說的根本心。音譯又作阿梨耶識或阿黎耶識,意譯為藏識、宅識等。向來的小乘部派佛教只建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瑜伽行派卻認為在此六識的深處,有不斷地生死輪迴、經常都有持續活動的根本性的心,並稱之為阿賴耶識。

而最先提到此阿賴耶識的是《解深密經》。

關於a^laya一詞,原指貯藏物品的倉庫或藏;詳細地說,有(1)潛藏、(2)貯藏、(3)執著三意。依照此三意,阿賴耶識有如下三種特質∶

11樓:精靈星頂起

現象學裡的自我意識,也就是認識在進行時也能知道認識本身。唯識裡是這麼論證的:認識能認識本身,因為你能回憶過去你想了什麼,說明你想的同時,「想」本身也被認識記憶下來。

這個在唯識裡叫做自證分。

佛教裡第七識和第八識怎麼來的,上座部佛教中有關於第七識,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講解嗎?

al i庭 cg n q恰 rz c 第八p識,也p叫阿賴耶識!他主要的功能就是儲存種子b,所以2也b叫一e切3種子s識。第八o識裡面的種子s,主要由兩部分0,一y部分4是記錄你過去的善惡業行為0,曾經的一k切6善惡造作的資訊皆以8 業種 的形式儲存在第八b識中1 另一v部分6是世界 生命的材料,由...

學習上座部佛教的主要經典是哪些,如何選擇正確的路徑,還請賢友進一步開示

繁星流動答的不錯 我個人的意見,可以先讀 梵網經 沙門果經 大念處經 基本上講清楚了佛教的戒律 禪定 觀慧三學。想要詳盡瞭解,可以從 相應部 開始看,基本上了解佛陀原汁原味的教說。佛法學習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 認識佛教 了凡四訓 太上感應篇 地藏經 無量壽經 體方法師講的 解脫之道 阿含經 心經 金剛...

論語中有爭議的句子,論語中有沒有關於人人平等的句子?

有教無類 類 類別,種類。對,任何人都給予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 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 中關於勇敢的句子有哪些?論語 中對於勇敢問題是有條件的,反對簡單化的莽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