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出自?《老子》or《莊子

2022-03-09 23:11:21 字數 4250 閱讀 2189

1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你沒問含義 我就簡答了

2樓:復州人

《老子》裡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動善時。」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3樓:

出自《老子》

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靜心訣誰寫的?老子or莊子

4樓:黑色凌凌漆

靜心訣是老子寫的

抄。原文:襲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

心宜氣靜,望我獨神;

心神合一,氣宜相隨;

相間若餘,萬變不驚;

無痴無嗔,無慾無求;

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釋義:古往今來,冰一直是寒冷的,可是世間萬物還是很平靜;

心應該平靜下來,看著我像是心神合一;

只有做到心神合一,氣息平和,

才能做到處變不驚,不沉醉於外物。

不抱仇視怨念之心,徹底忘掉一切,

不執著任何東西,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逍遙自得。

擴充套件資料:靜心訣要(靜學指微)

大道無多子,唯在清靜一法門。

故靜字訣,乃為修道第一訣,一切法門,均從此一法門下手。

身靜則生陽,心靜則生慧,氣靜則生神,神靜則生精;

而一以心靜為頭腦。靜則定,定則得。

白玉蟾祖有言:大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靜為基。

又云:薄滋味以養氣,去瞋怒以養性,處卑小以養德,守清靜以養道。

而老子之學,則純以清靜無為為主旨。

故清靜法門,實為三教聖人所共守。

而世人則無不在競逐勞役的紛紛擾擾中討生活。

殊不知:「半日安閒半日佛,片時清靜片時仙」也。

要作仙作佛作聖人,甚至是得大智慧,立大功,創大業,樹聖德,均非從此靜字下手不為功!

5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是道家的靜心決,正宗的是道家靜心決,你說的是佛家的靜心決。**不可知,但不是你說的那兩人

6樓:戎彗羊舌賓白

這是道家的,但是沒有具體作者,如果就考據而言,既不是老子也不是莊子,應該是後人所作

7樓:樂茗展爾陽

一看就不是老莊的語言風格。

8樓:華夏今何在

這麼不考究的文字不可能是先秦文筆。

9樓:旋轉的菌絲兒

都不是……

出自《武魂界》第二章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

10樓:匿名使用者

解 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這裡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礱江。其與金沙江合流後的一段,古時亦稱若水。[1]

通俗一說: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 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請大家幫忙找一下,「上善若水」這個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古代有哪些文人、文章對它進行解讀

11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的解讀,難道作家,有出處,就正確?其他人解讀就不好,只要任何人解讀並且能夠運用做到,那也是正確的。

12樓:火柴天堂懶懶

《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關於水,其實我們瞭解的並不全面,深刻,還是古代賢哲老子和孔子的言論較深遠和精闢。所以,他們把水比作上善。老子云: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見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

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觀。所以,水有五則:

一、自己活動,並能推動別人的, 是水。

二、經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三、遇到障礙物時,能發揮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潔洗淨他人的汙濁,有容清納濁的寬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發為雲,變成雨、雪,或化而為霧,又或凝結成一面如晶瑩明鏡的冰,不論其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關於詠水的詩詞: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頭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閒過,奔流步不停。 執著不執著,無往而不勝。 巨石阻前路,轉頭繞道行。

懸崖臨絕壁,呼嘯跳澗中。 遇沙滲地下,暗行不逞能。 驕陽似火蒸,變雲學龍騰。

聚團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東。 萬難終歸海,浩瀚波濤湧。

世人嘆偉大,一笑又升空。 轉身歸山去,泉聲常叮咚.水性柔順,明能照物,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有功於萬物而又甘心屈尊於萬物之下。

老子弘揚水的精神,其實是在宣揚一種處世哲學,做人要與水一樣,有極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變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上善若水今譯: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淨,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 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佛家解釋說: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江就有月,人不分貴賤,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在,佛性無所不在,道亦無所不在……

水——真正的風景在於:

為政之道,應不忘"拯救黎民於水火" 做官之道,應抱定"君子不飲盜泉之水"

交友之道,應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

修身之道,應牢記"流水不腐,戶樞不蠢" 水容納汙垢,但神奇的自淨功能使其能永葆純潔 水有三態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必匯入汪洋大海。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意思是說多做好事,善事日積月累就象滴水匯成江河湖海而昇華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會受到人們的擁戴,恪守道德準則的團體就會健康發展。

13樓:匿名使用者

解 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

至善,最完美; 水:這裡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礱江。

其與金沙江合流後的一段,古時亦稱若水。[1] 通俗一說:。

14樓:匿名使用者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

老子和莊子的區別老子和莊子是師徒關係嗎

不是師徒,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又一位集大成者 莊子與老子是師徒關係嗎?孔子與老子 孔子和老子分別是中國儒道兩大文化體系的創始人,代表人物,沒有一箇中國人不同時受到孔子和老子學說的影響,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是儒道互補的文化,實際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學說思想互補的文化,如果說孔子的學...

靜心訣誰寫的?老子or莊子,靜心訣出自哪裡

靜心訣 是一部能夠起到靜心安神的特殊 由於它不是用來修煉內勁,而是為平神靜心增強心神所用,所以這種 被專門稱之為心法。出自 武魂界 第二章 不知道.靜心訣誰寫的?老子or莊子 靜心訣是老子寫的 抄。原文 襲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 心宜氣靜,望我獨神 心神合一,氣宜相隨 相間若餘,萬變不驚 無痴無嗔,無...

上善若水一詞出自哪裡

上善若水 的字面含義是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具體解釋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 道德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它的字面含義是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