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執政時為什麼會有安史之亂呢

2022-01-31 17:50:02 字數 1231 閱讀 4256

1樓:孺子誠可教

盛唐時代的中華帝國領土空前廣闊,是當時地球上最大最強大的帝國。但是,僅限於落後的交通和通訊條件,廣大的領土帶來了管理上的困難。

軍權和地方政權的分離是帝國制度的基礎。只有軍權和行政權分開,**的權威和皇帝的權力才能得到保障。但由於唐朝幅員遼闊,與邊疆地區的資訊往來頻繁,為了便於對外作戰,不得不在邊疆地區放棄了這個原則。

設立節度使,同時掌握地方軍隊和行政財政權力,統籌管理數縣。節度使有兵成為有錢人,慢慢地不再把**放在眼裡,逐漸導致**權威喪失、節度軍事割據。

藩鎮割據

唐代後半的地方勢力大致分為三股。

華北地區的藩鎮是第一個割據勢力。他們不聽**的派遣,也不交稅,像個獨立王國。這些藩鎮主要集中在遠離首都長安的河南河北一帶。

他們可以割據的基礎是唐代河北地區的大規模開發,經濟發達程度已經和關中地區差不多了。接近北方邊境,必須維持強大的軍事力量。有兵有錢,有資本割據。

但是,這些藩鎮並沒有完全獨立。****有時會派遣地方**,或者調動到其他地方。僅僅掌握軍政最高權力的節制是不能任命**的,而是由當地的軍隊自己擁立。

第二個是西北地區的藩鎮。這些藩鎮有責任維護西北邊境的安寧。西北地區的邊防任務很重,但土地貧瘠,氣候寒冷。

經濟遠不如河南河北一帶發達。當地的稅金不能養邊防軍。這些地方有士兵,但是沒有錢。

他們必須依靠**財政的支援,必須忠誠**。

第三種是西南東南地區,這些地方徵稅很豐富,但沒有守境責任,當時唐朝帝國還沒有面臨海上威脅。這些地方的軍隊不多,實力不強,有錢無兵,藩鎮的軍事割據也幾乎不存在。

總的來說,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主要是華北地區的藩鎮擁兵自重,抵抗**權威的局面。這是因為後來的安史之亂而埋下的伏筆。安祿山本人表面上很順從,暗中爭奪權力,有信心以武力叛亂的形式解決與其他割據勢力和唐朝的對立。

朝宰相的矛盾。

2樓:乾煸新鮮事

因為當時的唐朝社會已經開始發生腐敗了,安史之亂就是趁著這個機會。

3樓:你能不能想想

因為唐明皇當時信錯人,所以導致了後續的政治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眾人離心,所以就有了後面的安史之亂,也是對後世的警醒。

4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因為唐明皇晚年昏庸導致朝政失綱,地方勢力和**統治階級之間又有很大的矛盾。

5樓:眾鑫新辰美

因為當時由於封建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土地的兼併,使得百姓們流離失所,極大的損害了政權統治的基礎。

唐安史之亂中,唐玄宗為什麼逃往成都

直接原因就是安史之亂的叛軍在攻佔洛陽後,基本上封堵了唐玄宗向東邊的道路。在此基礎上,唐玄宗要麼和太子李亨一樣逃往靈武等地,要麼就是逃往四川成都。在此基礎上,唐玄宗這位皇帝之所以選擇後者,原因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在唐朝時期,成都是五都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別為上都長安,...

唐朝安史之亂後為什麼沒出現像唐初李世民一樣蕩平群雄的人物

因為隋末唐初的時候,世家門閥實力極大,他們的政治投資使得某一個勢力能擁有非常多的資源。但唐朝開國之後,世家門閥掌握的資源反而成為了國家穩定的威脅,於是從李世民,李治到武則天,都在打擊世家門閥,直到武則天時期,依靠大量任用酷吏才基本打垮了世家門閥的勢力。世家倒臺之後,社會資源再分配,皇室掌握了最多的資...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唐朝為什麼要封節度使

安史之亂原因 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突出。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民族之間的矛盾激化。農民生活困苦。封節度使原因 唐均田制度的崩潰。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執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由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