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唐朝為什麼要封節度使

2021-03-27 09:15:08 字數 1445 閱讀 2114

1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原因:

**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突出。

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民族之間的矛盾激化。

農民生活困苦。

封節度使原因:

唐均田制度的崩潰。

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執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由於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書記和司令職位。

唐朝能夠成功鎮壓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

「安史之亂」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范陽、河東),軍權在握。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翌年就攻入都城長安,安氏稱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採以守勢,但不為楊國忠所接受,被迫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馬嵬坡途中六軍不發,有將領請殺楊國忠與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

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及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在唐軍的收復下,另一叛將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於朝廷一項暗殺史思明的計劃外洩,史思明發動兵變,殺安慶緒並稱「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兒子史朝義所殺。翌年,唐代宗繼位,並從叛軍中收復洛陽。

最後史朝義被李懷先逼迫自殺,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起因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在范陽起兵。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3樓:方書垚

新月錢幣,突厥安撫。隱約愛人,觀音婢女。玄武之亂,日軍侵華。東北西南,大圓滿訇。

4樓:匿名使用者

唐玄宗及**朝廷開拓進取心喪失,只知安樂享受.

邊境地區的節度使權力過大,無法制約

安祿山個人的野心

5樓:匿名使用者

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

「安史之亂」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唐朝盛極必衰,爆發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是當時的 比較腐敗,導致人民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很多內部矛盾在增多。百姓民不聊生,唐朝的基礎統治發生問題,並且當時給邊防節度使過多的權利,一家獨大。同時朝廷 統治腐朽,社會矛盾嚴重。唐朝盛世為什麼會爆發安史之亂,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唐玄宗晚年荒廢朝政,寵幸安祿...

安史之亂的結局是什麼,安史之亂的原因過程結果是什麼?

上元二年 761年 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 762年 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 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寶應二年 763年 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

唐朝安史之亂後為什麼沒出現像唐初李世民一樣蕩平群雄的人物

因為隋末唐初的時候,世家門閥實力極大,他們的政治投資使得某一個勢力能擁有非常多的資源。但唐朝開國之後,世家門閥掌握的資源反而成為了國家穩定的威脅,於是從李世民,李治到武則天,都在打擊世家門閥,直到武則天時期,依靠大量任用酷吏才基本打垮了世家門閥的勢力。世家倒臺之後,社會資源再分配,皇室掌握了最多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