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不做皇帝,項羽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

2022-01-29 05:52:05 字數 1299 閱讀 8044

1樓:匿名使用者

細讀史書,透過一幕幕細節,就會清楚的發現,項羽性格中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卻目光短淺;他愛慕虛榮,不乏自滿自得的小農意識;凡事勇在先,智在後,殘忍有餘,仁善不足;缺乏從諫如流、寬巨集大量的領袖氣質。這就決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吒風雲的將軍,卻不具備一種帝王的氣度。

他真正的失誤不在於殺沒殺劉邦,而是誤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點上,就算他於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以後也一樣會敗於張邦、王邦、李邦……

項羽的性格弱點貫穿了一生的始終,他似乎並無意加以改變,這對一個有著遠大抱負和理想的英雄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他的成長過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長史,卻忽略了對更高層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敗是必然的失敗。

儘管司馬遷憐惜地將之列入本紀記載,他也終不過是一名威猛的勇士而已。

再看劉邦。他天生的性格是狡黠、油滑,愛吹牛皮,頗象個混混兒。「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好酒及色」。

他的出身極其普通,其父母的名字不為世人所確知,當然不及項羽的名將後裔身份。在一貫重視光環和背景的人們心目中,劉邦顯得黯淡,這使得二人在剛起兵的時候,劉邦只能落個從屬的地位。但劉邦自有他的一套。

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領導者的氣質,沛公卻善於不斷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從而給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覺地模仿信陵君的處世、行為方式,為自己的性格新增了理性和工於心計的優秀的一面,這使得他的人生成為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

他也因此受到鄉里人士的敬重。劉邦到底從信陵君那裡學到了哪些優良品質呢?我覺得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籠絡手段極為高明。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善於根據情勢揣摸人的心理,潤滑人際關係,有較強的凝聚力,能夠吸引他人為己所用。二、寬容、仁慈、有大量。

與項羽「諸所過無不殘滅」之舉相反,劉邦做事較有分寸。楚國長老皆贊曰:「沛公,長者也。

」三、遇事冷靜,喜用智不鬥力。 楚漢久相持未決,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

」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以己之短敵彼之長,這樣的傻事,劉邦自然不會做。

總結起來,爭霸中的項羽與劉邦俱懷統一江山的大志,項羽稟賦優於劉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動輒怒、大怒,遇事率性而為,毫無剋制,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劉邦在起初表現平平,但他善於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以高標準來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優秀品質,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絕不只是靠運氣得來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自負,目光短淺,非要跟劉邦來個武漢相爭,結果弄了個烏江自刎,無顏見江東父老。

3樓:匿名使用者

被劉邦搶了。他做夢都想。

項羽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

項羽為什麼不用韓信,項羽為什麼不重用韓信?

一個是韓信受過跨下之辱,讓他帶兵怕士兵不服,二是韓信受過跨下之辱,項羽很可能內心裡看不起他。項羽和韓信都是軍事天才,項羽更多霸氣,韓信更多計謀,但二人的軍事水平是漢初最高的,估計真打起來也是半斤八兩,所以韓信曾向項羽進言,其內容肯定是與軍事相關的,但是項羽在這方面的水平並不比韓信差,同時當時項羽是統...

項羽不過烏江是為什麼,項羽為什麼不過烏江呢?

就算他過了江東又能怎樣?最後天下是誰的還真不好說。假設項羽當初過了江東,靠自己在江東地區的威望又招募來幾千子弟兵,加上當時還在他身邊的大將鍾離眛和季布,確實會給劉邦造成不小的威脅。但是!劉邦那時也已成了氣候,項羽想贏,手裡還是欠缺點和劉邦相匹敵的資本。他要麼能招募到有才幹的謀士或將領,要麼就挑撥劉邦...

為什麼項羽不殺劉邦?項羽不殺劉邦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反秦的義軍,大家是一個戰壕的戰友,是要互相幫助的,項梁曾經派出5000兵幫助過劉邦。但是秦滅以後,情況有所不同,從反秦同盟變成爭天下的對手,從這時候起,項羽應該考慮了是否應該滅掉劉邦。機會說來就來,劉邦攻下咸陽,項羽也來了,而且看到了劉邦的野心,已經下定決心殺之。於是在鴻門設宴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