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孫權和劉備要怎麼做才能夠幹掉曹操呢

2022-01-20 14:53:09 字數 5391 閱讀 8252

1樓:嚕啦嚕啦的爸爸

眾所周知,曹操可謂是一代梟雄。曹操自身也是官宦的後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三國中雄霸一方的勢力。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打著匡復漢室的名號進行發展的,也正是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讓劉備起兵對他進行討伐。

我們都知道三國最後的受益者是魏國,那我們反過來想,如果孫權和劉備聯手起來,要怎樣才能夠除掉曹操呢?

其實在筆者看來,孫權和劉備聯手幹掉曹操的可能性很小。首先我們來說說蜀國,縱使劉備手下將領和謀臣眾多,但是和曹操相比起來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並未詳細的介紹曹操手下的謀臣和將領,但是在歷史上曹操手下的能人志士並不比劉備少。

甚至孫權和劉備手下來加起來的人才都沒有曹操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曹操起家比較早,佔據了地盤比較大。

我們再來說說東吳的孫權。吳國最大的弊端就是它佔據的地盤比較小,而且真正有才能的也只有周瑜和魯肅等人。孫權本人也並沒有君王的風範,從吳國的開始和滅亡,他一直和劉備進行著荊州的爭奪。

其實單從這一點來看,孫權和劉備就已經沒有了聯手的可能。

想要真正擊敗曹操。孫權和劉備首先就要在荊州的歸屬權上做出決定,如果雙方一直因為荊州的歸屬權上有著矛盾,根本上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聯盟。

2樓:感性的被單公主

劉備和孫權兩個人其實不夠相信對方,他們都有所保留,沒有盡全力。如果他們決心很大是可以幹掉曹操的。

3樓:風輕雲淡

其實這個幹掉曹操,就是按照隆中對裡說的就好了,孫權不要為了荊州,跟劉備你爭我奪,其實孫劉聯盟解體就是因為荊州的爭奪,關羽的死。劉備入川之後,奪取漢中,休養生息,聯合孫權共同北伐就可以了!

4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只有他們二人真誠的連起手來才能解決掉曹操,否則兵力無法相提並論。

5樓:dj林林

他們兩個只有聯手,然後齊心合力才能幹掉曹操,不然的話單槍匹馬是沒有實力的。

6樓:娛樂大雜蟹

孫劉聯合,三路破操,才是取勝天下的戰略。

7樓:最愛老婆

他們聯手能夠幹掉曹操,但就是他們之間都保留實力,各有各的心眼,所以力量達不到最大化。

8樓:喜歡毛絨絨的

孫權和劉備需要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兩個人不互相猜忌,也需要兩方大軍的共同努力。

9樓:解曉亮

他們沒有足夠的的配合,以及對於彼此還有一些戒心。

論述《三國演義》中,劉備、孫權和曹操的用人之道?

10樓:手機使用者

一、 曹操的用人之道

首先,曹操用人,不以地位高低論取捨。

其次,曹操在用人方面還頒佈了一條重要命令:「惟才是舉令」。凡是有才能的人,都予以重用。由於這一命令的頒佈並付諸實施,天下賢士爭相歸附。

曹操知人善任,惟才是舉,不以地位高低論取捨,必定表現出愛才如命、求賢若渴的特點。曹操為了得到一個人才,不惜採用任何手段。他禮賢下士,廣招賢才,天下賢士歸附他,有如水之歸海。

第三,給後來的降將以來投之路。不僅如此,曹操還採用挖牆腳的辦法,從敵方挖人才.

曹操雖然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用人惟才,但同樣擺脫不了嫉賢妒能的狹獈思想的束縛。

曹操既要籠絡天下賢士之心,廣開賢路,而對一些「狂傲」之徒又不能容忍。

曹操雖然知人善任,但有時也有不明之舉。

最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多疑,愛猜忌。

總之,曹操之所以為曹操,就在於他有得有失,不失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真人。他「用人惟才」,為許多中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仕進的機會,也為許多出身低賤的壯士提供了一顯雄風的舞臺。曹操在用人方面為後世提供了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

在這一點上,不難看出,不管《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如何的尊劉抑曹,但在用人的具體描寫中,卻始終掩蓋不住曹操的熠熠光彩,字裡行間不時閃爍著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讚美之辭。作者把曹操用人的得失與他事業的興衰交織在一起,交相輝映,鑄成一座赫赫豐碑,矗立在讀者眼前,讓曹操用人之道的熠熠光輝,照徹古今,長存讀者心中。

二、孫吳的用人之道

縱觀孫權的用人之道,有一個顯著的特色,那就是敢於大膽起用新人。孫權任用周瑜破曹操於赤壁之時,周瑜不過二十幾歲,人們呼為周郎;周瑜死後,孫權又任用魯肅接管軍國大事,使曹操不敢正眼覷江南;魯肅之後,呂蒙接任,也是少年英俊,才華橫溢,敗蜀漢「五虎大將」之首的關羽於荊州,為東吳奪回了這一戰略重地;後劉備起傾國之兵伐吳,報殺弟之仇,孫權更是大膽起用白面書生的無名小輩陸遜,陸遜風流儒雅而韜略滿腹,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劉備於猇亭。

由於孫權採取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用人策略,使東吳在這場鬥爭中人才輩出,後繼有人,沒有出現蜀漢類似的人才危機。在這一點上,東吳顯得比蜀漢棋高一著,籌高一等,確實是一條寶貴的經驗。

三、劉備和諸葛亮的用人之道

首先,劉備善於籠絡人心,禮賢下士。

其次,劉備也採用挖牆腳的方法尋覓人才。「五虎大將」之一的趙雲,就是他從老同學公孫瓚那裡挖過來的。

劉備善於籠絡人才,也善於運用人才。

但是在用人方面劉備勢必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起用新人(而這又恰恰是魏吳都頗為重視的)。因此,在這場智慧與力量的抗爭中,一旦老將舊臣死去,蜀國就陷入了人才危機的窘境,面對魏吳新人輩出,人才濟濟的繁盛局面,就顯得力不能支了。應該說,人才睏乏是蜀國為什麼最早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劉備豈能擺脫干係?劉備在很多時候還表現出任人惟親,賞罰不明,全「小義」而忘「大義」的積弊。

三國演義中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為什麼能成功?

1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曹操統一北方,靠的是北方的騎兵,所謂南船北馬。曹操的軍隊是不善水戰的。而戰場在赤壁。

第二:曹操指揮失誤,赤壁總共才那麼一點大,他就把所有軍隊都駛進赤壁,不好控制。再加上鐵鎖連線船,火燒起來死的更快。(鐵鎖連船在正史上不是龐統出的主意)

第三:北方人水土不服,在曹操攻下荊州之後,士兵們都得了一種病,上吐下瀉,這還怎麼打戰啊!

第四:上天要幫助孫劉聯軍,那陣東風是無緣無故刮起來的,曹操久經沙場,怎麼會不知道天時的重要。但天有不測風雲啊!

第五:地利和人和都站在孫劉聯軍這邊,地利不用說了,操軍連年征戰早已疲憊不堪。

第六:周瑜天縱英才,指揮得當,東吳萬眾一心,竭力抗曹。

12樓:匿名使用者

拋開正史僅以演義的角度看:劉備雖敗,但在荊州有基礎,地形熟,而孫權派來三萬精兵人也不算少,這可算是一個優勢互補。 周瑜與諸葛,雖然腳下使絆子但臺上合作依然愉快,小周想放火,小諸就借風,這又可以算作是一個優勢互補。

所以正是一加一大於二。反觀曹操,舍長取短違逆天時還誰勸不聽,他確實比較二,所以敗得也不屈。

13樓:馬老師

孫劉方面,他們只有拼死一搏才有希望以少勝多,上下一心水軍練習多年,善於水戰

對地理環境更加熟悉,能有效利用

優秀將領如周瑜等指揮得當

計謀如苦肉計,反間計等騙過曹操

曹方則反之

14樓:ljf星空

1,周瑜反間計,殺掉蔡瑁,張允,使曹操水軍失去統帥。

2,曹操的軍隊擅長陸戰,在江南水土不服,大量軍士生病致死。

3,針對曹操的戰船,周瑜採取了火攻的方法。

4,曹操的軍隊大都是降軍,對曹操的統治有不滿情緒。

總之,天時地利人和,曹操全部失去,導致了赤壁之戰的慘敗,孫權劉備取得了勝利。

15樓:夜曲折柳

我覺得一樣沒戲,只是撐時間稍微長一點

天下不光是拼的一場戰爭的輸贏,而拼的是國力,靠的是天下大勢,諸葛都說「脅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以爭鋒」大勢在魏

魏的國力遠比吳蜀強大,文化南方沒北方發達,甚至蜀國「國不置史」

經濟比兩國繁榮。諸葛伐魏,不是也一事無成嗎?曹魏靠的是什麼?

天下大勢,力 謀 勢。而諸葛之流最多能達到「謀」這一層大勢所向,不可抗爭

天下分久必合

16樓:三國專家—鵬爺

因為曹軍是北方人,不熟水戰,孫權的水軍早已名震九州,可見其軍力的差別。而且劉備派出了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軍師去於孫權聯盟,孫權方面又有周美郎周瑜坐鎮,而曹操那是的鬼才郭嘉剛過身不久,曹操信不過其他的軍師,當時他身邊的程昱簡直沒有發揮的地方,所以他們在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結合起來,天時地利人和都對孫劉聯軍有利,所以就擊敗了曹操。

17樓:匿名使用者

該哭起來就是 天時地利人和

具體就可以很詳細了..

《三國演義》曹操 孫權 周瑜 劉備 最終各自的下場和結局!~

18樓:曉龍修理

曹操: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逝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這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漢朝,自立為皇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魏武皇帝,廟號太祖。

孫權:229年,孫權於武昌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今湖北鄂城),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於揚州都督滿寵。

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在位24年。

周瑜: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劉備: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病情惡化,從成都招來丞相諸葛亮,以後事、劉禪、江山託之。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故於白帝城,享年63歲。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寫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瞭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2023年-約2023年),元末明初**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幷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鬥爭。

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羅貫中編著的**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

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羅貫中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除**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孫權在《三國演義》中有什麼特點,《三國演義》中孫權的性格特點有哪些

孫權的特點 1 英武果斷,膽略過人 他曾在濡須口一帶,乘大船偵探魏軍陣容,異常鎮定自若。魏軍弓箭齊發,箭鏃集中在船的一側。孫權下令掉轉船頭,再以另一側受箭,待箭勻船平後再安全駛回 2 孫權審時度勢,考慮重新選擇一個合適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他在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後,毅然決定自京口 今鎮江 徙治秣陵 ...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獲得趙子龍是第幾集

94版電視劇 三國演義 劉備得趙雲是第19集,趙雲原為公孫瓚部將,劉備很賞識他,公孫瓚兵敗後投奔友軍劉備。三國演義 第十九集古城相會劇情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過黃河,船行渡口遇孫乾,得知劉備已脫身往汝南會合劉闢。路遇夏侯惇阻攔,通過曹操使者和張遼幫助得以重新上路。關羽在郭常莊收落草為寇的周倉,得知張飛在...

《三國演義》中,關羽,周瑜,劉備,諸葛亮,曹操,張飛,孫權的人物性格,關於他們的事多寫點

關羽 忠義 傲上不傲下 忠 身在曹營心在漢.傲 大意失荊州 周瑜 忠心.多智卻心胸狹隘 忠 因孫策一句 我若為王 必拜你為相 出山 當時可謂一窮二白 智 火燒赤壁 心胸狹隘 三氣周瑜 劉備 仁義 禮賢下士 仁 攜民渡江 知賢 三顧茅廬 諸葛亮 多智 謹慎 忠心 智 火燒新野 舌戰群儒等 謹慎 從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