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網球底線正手抽擊上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

2022-01-12 15:09:41 字數 4653 閱讀 5715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準備動作

底線擊球的準備:雙手自然持拍門於體前,非持拍手以拇指、食指、中指輔助持拍,這樣能減輕持拍手的負擔,對擊反手球時的換握也很有幫助;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稍呈內八字,重心落在前腳掌上;膝關節微彎顧並稍內收,保持彈性(便於起動、變向);上體自然前傾,含胸、收肩,保持一種比較戒備但又很放鬆的狀態,隨時準備起動、出擊。有一點需要注意,準備擊球時雙手切匆緊緊抓住拍柄,只要保持球拍不脫手就足夠了。

另外,在網球底線擊球的準備姿勢上的任何準備都不應單單只是擺個靜止的姿勢,如果不能夠將此姿勢融入到動態的、積極的步法移動及腳步調整當中去,那麼這個姿勢擺得再好也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其次是引拍動作要領,主要包括6點。

在準備動作基礎上,與持拍手相異一側的腳向來球方向邁進半步至一步,並將重心移至持拍手相同一側的腳上,同時向後轉體帶動手臂後襬球拍。

1.後襬幅度:一般來說,若身體側對球**立且雙臂自然側平舉成180度,那麼後襬時持拍手最好不要擺過這個限度。

後襬幅度過大會延誤前揮擊球的時機,球員在不妨礙前揮發力的基礎上應儘可能地縮小後襬幅度以節省來回揮動球拍所耗費的時間及體力,力爭用最經濟的動作擊出最富成效的球。

2.後襬高度:比較理想的高度是持拍手與腰、髖部同高,拍頭略高於手並與手保持協調一體,二者在後擺過程中皆不要有大的翻轉和扭動,否則將直接影響出球的穩定性。

3.後襬的時機和速度:幾乎每個網球選手都曾遇到過來不及擊球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與球員的**及判斷能力、奔跑能力、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有關外,後襬時機和快慢的掌握更是癥結的核心。

初學網球的朋友請記住下面這樣一條雖不嚴密但卻百分之百行得通的「公式」:早做後襬,快做後襬----充足的準備----從容的擊球

4.後襬時的拍面:自然向地面傾斜,具體角度視各人習慣而定。

5.後襬弧線:從準備動作到後襬球拍,持拍手應帶動球拍由高至低畫一個圓滑的弧線,在此期間手腕不要僵硬地禁錮在一個角度上,小臂放鬆以帶動手腕、拍頭順應此弧線做輕微的弧形擺動。

6.「轉體」是影響發力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包括轉肩及轉髖兩部分,手臂做弧形的後襬必須是在轉體的帶動和配合之下,肩與髖中有一個部位沒有轉過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轉體,都不利於發力動作的協調,甚至會給發力製造障礙。肘部動作與轉體一樣可以影響發力的效果,關係到整個擊球動作的成敗,而初學者恰恰是經常控制不好自己的肘部,總是從後襬球拍開始就讓其隨意活動。

正確的做法是:肘部在後擺過程中時刻都要保持彎曲,保持彈性並收近腰部,絕不能直臂後襬或讓肘部散離身體。身體轉動半徑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到轉體發力的速度及發力的效果,而肘部彎曲與否又對身體轉動半徑的長短起決定性作用,初學者對此應有足夠的認識。

然後是揮拍擊球要領,主要包括5點。

在後擺動作的基礎上,重心由支撐腳移到前腳,同時蹬地、轉體並帶動手臂自下而上揮拍迎擊來球。

1.「自下而上」:清楚地表現了由後襬至擊中來球這一過程中,手及球拍所經過的自下而上的揮拍軌跡。

從圖中也不難發現:到達擊球點之前拍頭是低於擊球點的,所以如此,關鍵在於「上旋」二字,我們的目的是要擊中球的後下部,然後依靠自下而上向前上方揮拍的力量將球提拉呈上旋出手;另一個需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持拍手應帶動球拍順著後襬的弧線繼續畫弧,只不過由「由高至低」轉為了「自下而上」,其間不應有脫節及生硬的停頓,特別是後襬轉至前揮的「轉折」之處,手腕與小臂都不應僵硬、死板地緊緊固定不動,應依然是順應大弧線做輕微而有彈性的擺動,拍頭也就伴有一個自然下落再上提的動作。

2.擊球點的位置:擊球點是擊一切球的核心所在,球員的跑動、揮拍等一系列努力都是為這一點服務的,都是為了千方百計找好、找準擊球點的位置並且在這最關鍵的一瞬間釋放出所有的能量以與來球相抗衡。

擊上旋球最理想的擊球點是在身體側前方相當於腰部高或略低於腰部的位置上,此時重心已移至前腳,身體也應該已轉向出球方向,在此位置和狀態下擊中球,人體的姿勢比較舒展、視野非常開擴,最關鍵的還是加力過程在此正好達到了巔峰。

談到擊球點,許多初學者在擊球時總有這樣的情況,就是感覺擊球點離身體太近,球像要撞到身上來似的。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跑位方法不對所造成的。初學者常常有一種認識,即擊球點就是擊球者應全力以赴奔向前去的那一點,其實不然,其間應該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留給了手臂和球拍。

如果擊球者**的擊球點比較遠,需要奔跑數步才可擊到球,那麼擊球者跑動的目的應是為擊中球而取位、站位的點,是雙腳最後要「佔領」的位置,而不是球與拍相觸的擊球點。分清了其中的區別,在取位時把擊球點「讓」出來,擊球點離身體太近的現象就會得以改觀,也不會感覺球要迎面撞到身上來了。

3.到達擊球點時的拍面:擊上旋球時,拍面在擊球點的位置上是稍向地面傾斜的,如果拍面開啟上仰則擊出的球可想而知要往天上飛,但若關得太厲害則容易下網,合適的角度需擊球者自己去體會和掌握。

這裡還要注意的是,到達擊球點時球拍整體與整個手臂不應成一條直線,而應保持一個近垂直的角度,這樣就確保了球拍與球能夠在一個開啟得最充分的平面上做最充分的接觸。

4.介紹後襬時提到過肘部彎曲的問題,前揮擊球時肘部仍要保持彎曲、角度牢固並收近身體,其目的也同樣是為了縮短身體轉動的半徑以便於發力。另外,直臂前揮擊球還將對肘關節的安全構成威脅,易誘發網球肘等勞損性傷病。

初學者可以分別試一下兩種不同的感覺:(1)直臂揮拍擊球;(2)屈肘並把肘收近身體揮拍擊球。哪一種比較易於發力且不感覺肘部吃力呢?

5.擊球的力量源於身體而非手臂,這是網球初學者常常會產生誤會的一個問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打球是否有勁兒主要靠胳膊,彷彿只有具備一雙強壯的臂膀才可以擊出重磅的球。

其實這是很失偏頗的。實際情況中,手臂的力量隨然重要,但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控制球拍、對抗來球、協調發力動作而非真正地去發力。由後襬球拍轉至前揮擊球,在這一過程中屈膝、蹬地和來回轉體所產生的身體慣性才是發力的根本,手臂僅僅是在此慣性的帶動下去完成控制球拍走向的任務並保證球拍不亂晃。

以後我們還會多次提到這個問題,初學者最終也一定要學會用慣性和速度而不是靠肌肉的絕對緊張或手臂的甩動去加力、去擊球,否則打網球將是一件極費力的苦差事,受傷也必定在所難免。

接下來是隨揮動作要領技巧,主要包括3個方面。

「隨揮」即隨球揮動球拍。到達擊球點之後,雖然球與拍面的接觸已經完成,但這並不意昧著整個擊球過程的結束,轉體及自下而上前揮球拍所形成的慣性仍然存在,隨揮就是要順應此慣性並且利用此慣性引導手臂及球拍沿出球方向繼續送出,最後在其勢末收住球拍、結束擊球。儘可能地多送球一程可對出手後的球起到「保護」的作用,可令球飛行得更加平穩,更加聽話。

1..隨揮的高度和幅度:隨揮結束時持拍手應與其異側的耳朵差不多高,並且身體也應已完全面向出球方向。

初學者常常覺得這個高度和幅度比較誇張,也比較費力,其實,若每一次擊球都能夠盡力達到此標準的話,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發力的能力比原來增強了。因為如果不大面積轉肩、轉髖的話,隨揮是很難達到此幅度的,而轉肩和轉髖正是轉體發力的根本,這是「由表及裡」的效應。初學者可以在隨揮時有意令持拍手觸到自己的耳朵,久而久之就能找著隨揮的感覺了。

2.隨揮時後腳勿著急向出球方句邁進,否則會破壞身體的平衡,導致發力失敗。

非持拍手在揮拍過程中應起到掌握身體平衡的作用,包括隨揮時接住末勢的球拍,不要總是令其緊吊在體側。在這裡,我們還要談一下擊落地球時如何控制出球方向,因為它與非持拍手有很大的關係。充分發揮非持拍手的作用是正手擊球控制出球方向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如果想打斜線的話,從後襬開始至到達擊球點後「送球一程」,非持拍手絕不要隨便擺動或吊放在休側,而應是始終牢牢地指向你所希望打的那條斜線,轉體的慣性再大也不要動搖。直線也是如此。如果隨揮的時候你的非持拍手還在與那條直線遙相應呼,那麼你絕少有可能打出一條令人失望的線路。

本質的問題在於非持拍手不僅可以幫助擊球者掌握平衡和更順利地轉體發力,同時也可以限制擊球時轉體的幅度,而對初學者來說,出球的大方向恰好是由轉體的角度決定的。如此,反手的出球方向也要由轉體角度來控制,打直線時,身體轉到面向這條直線時就該「制動」了;打斜線時,身體加大轉動幅度直到面向這條斜線為止,單雙手握拍皆然。還需要強調的是,持拍手前揮送球的目的性也要為初學者所注意,想往什麼地方打球,拍面就要往這個方向送,整個人的走向也要朝著這個地方跟進。

上述幾方面都能貫徹好的話,控制出球方向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3.「眼跟球走」: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打球時擊球者的目光應該沒有一刻離開過飛行當中的球,球出手後也是如此,包括盯牢擊球點那一瞬間。

初學者經常會遇到揮拍擊球卻沒擊到球的尷尬情況,如果能試著「眼跟球走」,不讓球有一刻逃離自己的視線,那麼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就會明顯下降,因為在「盯球」的過程中你的注意力集中到球上了,而初學者往往意識不到應該這樣做。

擊球過程其實就是加大慣性、爆發慣性、再順應慣性的過程,擊球點是力的爆發點。除到達擊球點一瞬間需握緊球拍並保持手腕、肘的固定與強勁外,擊球者一定還要注意加力的漸進性,也就是說肌肉的放鬆與發力都應有彈性和清晰的節奏,手臂不能時時都處在緊張僵硬的狀態之下,否則是難以獲得足夠的揮拍速度和力量去擊球的,因為力量都內耗在與本體肌肉相抗衡上了,這是極大的浪費。請記住:

任何緊張、痙攣性的或是離心性的動作都將對發力產生相反的作用。

隨揮動作結束後,擊球者所要做的下一件事是盡快回到底線中點或所判斷到的有利於準備下一次擊球的位置上,下一次擊球準備的開始就意味著上一次擊球已經完整地結束了,整個擊球動作應力求做得流暢、自如、大方、完整。

最後說說正手擊上旋球握拍要領

根據不同的習慣,正手擊上旋球時採取東方式正手或西方式揮拍法,需要指出的是:擊正手上旋球中適合採取大陸式握拍,此種握拍法在擊球過程中,特別是在到達擊球點的一瞬間為了使拍面能保持稍關(稍向地面傾斜)而擊球者必須有一個壓肩和旋腕的動作,經常做這個動作對了腕、肘、肩等關節是有損害的。為避免勞損性受傷,網球初學者從開始就儘量不要選擇這種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的握拍方式。

在網球場上,任何擊球動作幾乎都可由準備、後襬球拍、前揮擊球及隨揮這幾個環節組成,每個環節完成得越到位,環節間接續得越連貫、周密,擊球的效果也就會越好。

請簡述網球正手擊球的技術動作要領

網球正拍擊球 網球正拍擊球指的是在本人握拍手同側的地方對落地球的大方,他是網球基本技術中最常用的擊球方法,是初學者最先學習的技術。正手擊球的動作,從理論上講,動作比較深長,擊球有力,速度也快。而在比賽中正手擊球的機會比較多,正手擊球后,可使本人在場上的位置更有利。由於現代網球速度的加快,不少網球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