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是古代三省六部哪個部門的,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幾品官

2022-01-01 10:39:43 字數 5200 閱讀 9248

1樓:彼岸花開丶

初任大理丞 改任侍御史- 都屬從六品下

後歷任寧州、豫州刺史 正四品下 冬官(工部)侍郎 地官(戶部)侍郎-正四品上

中間被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入為洛州司馬。

691年回京任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同三品

長壽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大臣謀反 後被貶為彭澤令-正七品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十月 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刺史 而後升任幽州都督-從三品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從三品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升為內史(中書令)-正三品

武則天時,只有中書令和侍中為真宰相

因為唐朝一二品都為虛銜 正三品中書令為三省長官 已屬極品!

2樓:姑蘇夜鍾

狄仁傑擔任的職務很多,其中當過大理丞(斷案的**),後還當過宰相

3樓:

狄仁傑做過的官職很多,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個官職,狄仁傑最後位極人臣,做到宰相,曾歷任汴州判佐、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

4樓:有愛科學

狄仁傑是同鳳台鸞閣三品平章事,屬中書省吧!大概。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僅供參考,不喜勿噴,您的採納對我幫助很大,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狄仁傑曾任鸞臺侍郎(即門下省侍郎

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幾品官

6樓:匿名使用者

仁杰身為宰相為什麼只是正三品官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那是相當的精彩,這裡不多論述。只是電視劇中提到,狄仁傑雖是宰相,卻和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官職一樣,都是正三品。

印象中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起碼也是正一品大官,怎麼會是僅僅是正三品呢?

這需要說一下唐朝的官制。

唐代官階分為九品,有職官,勳官與爵官之分。通俗的說,職官是實際官職,代表手中掌握多大的行政權利。如尚書令、尚書、中書令、侍中等;爵官則表示地位比如親王、郡王、國公、縣公等;勳官則用來表彰軍功或用來封有功人員的後人,如上柱國、柱國、開府儀同三司等。

唐代的官、階、爵、勳等官非常複雜,我們知道清代官職主要是九品十八級,而唐從四品以後又有上下之分,一共有三十級。論述起來相當複雜,因此不多說了。

簡單地說,唐代正一品大官是三師與三公,即太師、太傅、太保與太尉、司空、司徒。從一品是指太子的三師,這一品級上的官只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並且不常設。換句話說只是在合適的時機,授給合適的人,而且每一朝被授的人員一但死亡或缺職後不再補充。

所以這一品級的官職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能表示被授人員地位的尊榮罷了。與此對應的爵位是親王與郡王,勳官則無。

正二品的官位在唐初(至少在武則天時代前),只有尚書令,但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前就當過尚書令,他從尚書令的位置上當了皇帝,所以後來的臣子誰也不敢擔當這個官職。因此唐代尚書令這個官職一直空缺,印象中只有郭子儀曾被授予這個官職,但他還不敢接受。所以尚書令這個官有官名而無官職,而尚書令的佐官左右尚書僕射就成了尚書省的實際長官,他們的官職是從二品。

尚書省是唐代最高行政機關,相當於現在的***。

唐代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其他兩省是門下省與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是中書令(武后時改為鳳台,長官為內史),門下省長官為侍中(武后時改為鸞閣),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侍從皇帝,因此兩省長官與尚書左右僕射在唐初就形成了**的決策機關,自然成了宰相。

後來,由於皇權的進一步發展,為了加強決策機關的實力,將三省長官之外的**吸收進決策機關來,就出現了「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所以狄仁傑是同鳳台鸞閣三品平章事)這個官職。平章事就是平章軍國重事,解釋起來就是協助皇帝處理軍國大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與中書令和門下侍中一樣都是正三品。這個官職在唐以後成了實際的宰相之職。

而僕射雖然是最大的官,但如果不被加上這個官職,也會被排擠出宰相之列,成了虛職。

唐代後期尚書省的權利被不斷削弱,加上僕射常常被排擠出宰相行列,因此僕射雖然官位尊貴(據史料載,僕射上朝,自宰相以下,皆送之),但逐漸象三師與三公一樣,成了虛職。

所以狄仁傑雖然是三品官,但卻是宰相,也是最大的文官了。而王孝傑雖然也是三品,但黨指揮槍,呵呵,誰的官大,應該不需要解釋了吧。

另外一個問題,狄仁傑是欽差大臣、河北道行軍大元帥,王孝傑充其量只是大元帥手下的一名大將,當然得向狄仁傑跪拜了。至於河北道行軍大元帥是幾品官,這俺就不知道了,胡亂猜一下,這個官應該相當於大都護府上將軍,應該是從二品,怎麼說也比孝傑兄大

7樓:暮靜雨

神功元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從三品

久視元年,狄仁傑升為內史(中書令)-正三品武則天時,只有中書令和侍中為真宰相

因為唐朝一二品都為虛銜 正三品中書令為三省長官 已屬極品!

8樓:

最高做到了宰相,應該是正一品了

9樓:

唐朝的官職制度與其他朝代略有不同,唐朝正一品的官職為太師、太傅、太保;從一品為司空、司徒、太尉;以上官職都是榮譽虛銜,擔任此類官職的人死後也不再補充。

至於宰相實際上指的是擔任三省六部的三省長官的**,尚書省正二品尚書令,從二品尚書左右僕射,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門下侍中都是宰相,但是由於避諱李世民的忌諱,所以尚書令唐太宗之後一直空缺,尚書省權利又被削弱,尚書左右丞雖為宰相但也只是名存實亡;以至於正三品的中書令和門下侍中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宰相,除此之外在其他官職之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由於武周時期中書省和門下省改為鳳閣、鸞臺,所以電視劇中改為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也同樣行駛宰相權利,簡稱同三品。所以電視劇中狄仁傑的是正三品的官職。

其他正三品的**沒有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有正三品的官職但不行使宰相權利,電視劇中狄仁傑自己也說過:「我與李大將軍是同品不同秩」。

歷史上狄仁傑直到去世當年才晉封內使,死後加文昌右丞,後再加司空、樑國公。算上死後加封的官職,也只是到從一品。

唐朝真正將官職發揮到極致的除了李世民,就是長孫無忌;唐太宗登基後,封太師,長孫無忌以外臣不該擔任三師為由辭之,改封開府儀同三司,後加太子太師、檢校太尉、檢校中書令、檢校侍中,晉封趙國公。所有的實權宰相官職都還只是給長孫無忌作了檢校官職,另外武將之首的太尉一職也是檢校官職,此時的長孫無忌集文官之首,武將之首,歷任三省最高長官,可想權力之大。除了登基之前的李世民,無人再能夠超越。

為什麼神探狄仁傑第一部和第二部狄仁傑的官職稱謂不一樣,第一部好像是丞相,第二部是閣老

10樓:還有先天

丞相和閣老都不是官職名。丞相開始是秦朝的三公之一,後來就成了國家最高行政長官的代稱,到唐朝的時候,丞相已經不是一個具體的官職名了。唐朝沿用並且改制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行政部門分為三個省:

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尚書省又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中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三位宰相共同對皇帝負責。而在武則天時期,中書省改名為鳳閣,門下省改名為鸞臺,而狄仁傑的官職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領了兩省的最高長官,是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也就是你說的丞相了。

而閣老則是對閣部**的尊稱,所以你會看到,劇中不只是叫狄仁傑閣老,也有人叫張柬之閣老。事實上,狄仁傑在武則天一朝叫的更多的是國老,這是武則天給狄仁傑的尊稱。

所以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變,狄仁傑的官職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我記得第二部裡狄仁傑好像又有了一個內史的官職,這比宰相更加尊貴,地位也更高。不過歷史上狄仁傑是在他去世的那年才得到它的,像電視劇裡說的有些早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神探狄仁傑》中的狄仁傑到底是幾品官

11樓:匿名使用者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那是相當的精彩,這裡不多論述。只是電視劇中提到,狄仁傑雖是宰相,卻和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官職一樣,都是正三品。

這需要說一下唐朝的官制。

唐代官階分為九品,有職官,勳官與爵官之分。通俗的說,職官是實際官職,代表手中掌握多大的行政權利。如尚書令、尚書、中書令、侍中等;爵官則表示地位比如親王、郡王、國公、縣公等;勳官則用來表彰軍功或用來封有功人員的後人,如上柱國、柱國、開府儀同三司等。

唐代的官、階、爵、勳等官非常複雜,我們知道清代官職主要是九品十八級,而唐從四品以後又有上下之分,一共有三十級。論述起來相當複雜,因此不多說了。

簡單地說,唐代正一品大官是三師與三公,即太師、太傅、太保與太尉、司空、司徒。從一品是指太子的三師,這一品級上的官只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並且不常設。換句話說只是在合適的時機,授給合適的人,而且每一朝被授的人員一但死亡或缺職後不再補充。

所以這一品級的官職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能表示被授人員地位的尊榮罷了。與此對應的爵位是親王與郡王,勳官則無。

正二品的官位在唐初(至少在武則天時代前),只有尚書令,但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前就當過尚書令,他從尚書令的位置上當了皇帝,所以後來的臣子誰也不敢擔當這個官職。因此唐代尚書令這個官職一直空缺,印象中只有郭子儀曾被授予這個官職,但他還不敢接受。所以尚書令這個官有官名而無官職,而尚書令的佐官左右尚書僕射就成了尚書省的實際長官,他們的官職是從二品。

尚書省是唐代最高行政機關,相當於現在的***。

唐代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其他兩省是門下省與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是中書令(武后時改為鳳台,長官為內史),門下省長官為侍中(武后時改為鸞閣),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侍從皇帝,因此兩省長官與尚書左右僕射在唐初就形成了**的決策機關,自然成了宰相。

後來,由於皇權的進一步發展,為了加強決策機關的實力,將三省長官之外的**吸收進決策機關來,就出現了「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所以狄仁傑是同鳳台鸞閣三品平章事)這個官職。平章事就是平章軍國重事,解釋起來就是協助皇帝處理軍國大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與中書令和門下侍中一樣都是正三品。這個官職在唐以後成了實際的宰相之職。

而僕射雖然是最大的官,但如果不被加上這個官職,也會被排擠出宰相之列,成了虛職。

唐代後期尚書省的權利被不斷削弱,加上僕射常常被排擠出宰相行列,因此僕射雖然官位尊貴(據史料載,僕射上朝,自宰相以下,皆送之),但逐漸象三師與三公一樣,成了虛職。

所以狄仁傑雖然是三品官,但卻是宰相,也是最大的文官了。而王孝傑雖然也是三品,但黨指揮槍,呵呵,誰的官大,應該不需要解釋了吧。

另外一個問題,狄仁傑是欽差大臣、河北道行軍大元帥,王孝傑充其量只是大元帥手下的一名大將,當然得向狄仁傑跪拜了。至於河北道行軍大元帥是幾品官,這俺就不知道了,胡亂猜一下,這個官應該相當於大都護府上將軍,應該是從二品,怎麼說也比孝傑兄大。

宋朝的三省六部製圖表,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怎樣的

三省 中書省 尚書省 門下省 六部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職責 中書省起草決策,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六部具體執行 擴充套件資料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 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

取消宰相,設六部,是哪個朝代,我國古代哪個朝代開始廢除宰相制?

明初,政權穩定後,朱元璋便開始對 和地方的行政管理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在 首先借口宰相胡惟庸謀反,乘機廢除了中書省,罷除了宰相的官職,將六部收歸皇帝直接指揮。在中國歷史上沿襲一千餘年的宰相制和七百餘年的三省制度,至此結束。隋朝設立三省六部 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丞相權力的機構或體制。其中三省包括中書省 門...

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職能各式什麼?這一制度有什麼特點

歷史書上正解 嶽麓版 1職責 中書省 起草詔令 門下省 封駁審議 尚書省 負責執行 2作用 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 相權被分割,有利於加強皇權 中書省 長官為內史令,副長官為內史侍郎,主要職官有中書舍人。中書省主要負責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起草之責主要由中書舍人負擔。門下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