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京劇是國粹,京劇為何被稱為國粹?

2021-12-20 11:20:38 字數 4818 閱讀 5344

1樓:匿名使用者

【簡介】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京劇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

【優點】

京劇融合吸收了多劇種和曲調的優點,是中國最為普及的劇種;得到了世界的承認;吸取了各劇種的優點,集文學,美術,武術,舞蹈,歌唱,表演於一身。 京劇是我國首都北京誕生的戲,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徽戲進京是在公元2023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四大徽班」。

【形成】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得到空前的繁榮。

【唱腔】

京劇**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

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角色】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

【優秀演員】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淨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

三、楊鳴玉(原為昆醜,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

梅蘭芳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的代表劇院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水斗 斷橋》、《奇雙會》、《遊園 驚夢》、《穆柯寨 穆天王》、《木蘭從軍》、《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編演的《穆桂英掛帥》等。

京劇為何被稱為國粹?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因為京劇海納百川吸收融合了多劇種和曲調的優點,是中國人最為喜歡和普及得最廣泛的劇種,曾經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和喜歡,很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折射出來的耀眼的光輝。是動態的文學劇場,巧妙的把文學,美術,舞蹈,歌詞,表演集於一身,就世界範圍來說也是屬數一數二的好劇種。

(二)京劇青出於藍勝於藍。

一因其在各成型劇種之後,是近二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劇種,所以她像新建的城市規劃一樣,很容易大開大合揚長避短式的全面佈局,並能很好的兼併融合吸收各劇的營養成分,所以才能在多劇種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

二因其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北京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使他面向全國視野相對更開闊,自然 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型別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三)以不受地域方言限制,普通話使全國的觀眾更多,影響更大,水平更高。在加上近代受官方大力扶持,經過

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京劇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四)京劇最大的特點,刻畫人物形象突出,愛憎分明。人物的忠奸,善惡,美醜,愛憎,都分的特別清,用黑臉白臉紅臉表示出來,用誇張而頗具意味的表情表演,從不拖泥帶水是非不辨,把人心揪的起伏跌宕,好不快哉!

3樓:任意m工作室

京劇本身的成熟和對中國文化的審美的代表性,稱為國粹毫不意外。 實際上,國粹這個詞是在和世界接觸的過程中才出現的,它要求能對本民族的文化具有代表性,國粹是對外而非對內的一個詞, 因此,廣東聽粵劇,江浙聽越劇,河南聽豫劇,京劇的國粹身份,並不妨礙地方戲曲的發展,反而,京劇和地方戲曲的交流很多,所以,京劇是國粹沒有問題,但國粹並不是全部,它只是一個切片,具有代表性而已。

首先,京劇不只是代表北京的劇。北京真正的地方戲叫「曲劇」唱腔唸白藝術表現手法與京劇是有差異的。京劇的名稱也不是亙古就有,而是**時候誕生的,也叫過平劇。

以西皮二黃為主要唱腔,吸收了各大劇種的表現手法。就其傳播的廣度而言,非但在北京受眾廣大,全國各地都有成規模的京劇擁躉,京劇為舞臺娛樂時代中國人最主要演出形式。才被成為「國粹」。

因而不存在北京本土的戲就是國粹的說法,京戲不是北京的戲,而是戲中的北京。

其次,談國粹。粹者精華也。我們民族自從有戲以來,就在不斷的把自己藝術的精華,把所有好看的好聽的好玩的貼上去。

繁縟的點翠頭面,不惜工本。不斷磨合,日漸完善的**,令人如痴如醉。具有表現力的舞蹈、身段。

以及豐富的文學創作,精彩紛呈的故事。無一不是戲曲的重要載體。因而此粹代表了我們民族最精彩,最漂亮,最用過心思的東西。

凡是有這些東西的,都可以謂粹。因而我覺得,地方的戲也可以謂之粹。

最後,要看對國粹的定義。

一、由中華民族孕育而生。

從這個角度講,地方戲是國粹,無論是一聲吼動八百里秦川的秦腔,還說江南溫婉纏綿悱惻的落地唱書越劇。地方戲受一方水土浸潤,而無論是秦、是越、南腔北調,都是地方的觀眾與藝術家共同創造、完善、欣賞的,地方也是中國,是在我們民族的審美需求下孕育下誕生的,福建土樓、高坡窯洞、平遙古城、徽派建築無一不是屬於我們民族自己的精神財富。

二、代表中國藝術精華。

從這個角度講,地方戲又只能算「地方粹」不能算「國粹」。地方戲代表的是地方,受眾會因為方言比如越劇,或是藝術風格比如秦腔受到限制。我們可以通過地方戲感受地方的魅力,瞭解地方的文化。

但是京劇受眾面之廣,跨社會階層之大,是地方戲花雅部都難以比擬的。因而從這個角度講,福建土樓、高坡窯洞、平遙古城、徽派建築都不如萬里長城更能象徵整個中華民族。從這個角度講,京劇是真正的「國粹」。

4樓:情感愛戀

京劇藝術是中國的「國粹」,

發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一七九零年,

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等劇種融匯衍變成了京劇,形成了中國最大的戲曲劇種。

京劇是集唱、念、做、打、舞為一體的綜合性表演藝術。

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京劇是在清朝道光年間由北京傳入天津的,同治年間,天津京劇開始興盛。天津是中國北方戲劇藝術的發祥地之一,素有戲曲「南北交匯的大碼頭」的美譽。

在梨園界曾經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就是在北京學藝天津唱紅,這樣才能到各路碼頭上闖蕩,過了天津這一關才能被公認為是一個好角。所以當時京劇的各個流派紛紛來天津獻藝,天津就成了他們一顯身手的絕好舞臺。凡是京劇界的名家,幾乎沒有沒到過天津一展風采的。

在天津的舞臺上就出現了很多京劇界的名家,像劉趕三,孫菊仙,章遏雲,厲慧良,張春華,他們都是京劇歷史上很有分量的人物京劇

5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中國四大國粹之一,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京劇之名最早出現於清朝光緒二年的《申報》上。歷史上,曾經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朝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從「四大徽班」進京到「拜碼頭」走江湖,從「前後三鼎甲」的宮廷唱響到「四大鬚生」的紅遍南北,從「四大名旦」的傾國傾城到「四大坤伶」的登臺亮相,大約經過了五六十年,徽劇逐漸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融匯,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徽班「合五方之音為一致」的同時逐漸失去了自己的顏色,衍變成了如今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地發展,直至**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

京劇表演有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唱指歌唱,念指具有**性的唸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

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則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了歌舞化京劇表演藝術的另一大要素:「舞」。每一個演員,不管唱的是什麼行當,都必須要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

京劇的行當,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還依據人物性格的特徵來分類。舊有「七行七科」之說,七行即生,旦,淨,醜,雜,武,流。京劇舞臺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裡的原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干藝術的誇張。

這樣,就把舞臺上的角色劃分為:生,旦,淨,醜四種型別。

生: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老生,武生,小生,紅生,以及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青衣(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武旦,以及彩旦。

淨:俗稱花臉,大多指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又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大花臉,分正淨(重唱功,稱銅錘,黑頭),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話,油花。

醜:指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丑角分為文丑,武丑等,各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唸做打的技藝上各具特色。

京劇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表徵之一。它是「地方戲時代」出現的最重要的劇種,是雅文化在中國文化整體中漸趨衰落的時代變革的產物。相對於超越了特定地域審美趣味的崑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產物;相對於崑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於底層和民間的趣味,京劇的劇目系統更充分體現出其歷史敘述的民間性或曰草根特性。

京劇為什麼會成為國粹?憑什麼,為什麼說京劇是國粹?

自有京班百不如,崑腔雜劇概刪除。門前招貼人爭看,新排十本 五彩輿 詩裡的 招貼 就是當時的戲報廣告,五彩輿 是當時到上海來的京班排演的一部10集連續劇。這首詩作於1871年。由 京班 京調 等各種類似的稱呼逐漸統一為京劇,或京戲,並且為人們普遍接受而固定下來,這大約是在辛亥革命,也就是1911年前後...

為什麼京劇是我們的國粹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 國粹 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 1876 的 申報 歷史上曾有皮黃 二黃 黃腔 京調 京戲 平劇 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 漢劇 弋陽 亂彈等劇種經過 五 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

京劇為什麼被稱為國粹,京劇為什麼會被稱為國粹?

京劇也稱 皮黃 由 西皮 和 二簧 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 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 如柳子腔 吹腔等 和崑曲曲牌,是近代漢族戲曲的代表。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 四十年代,已有200年曆史。它的表演藝術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