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不是有張騫開闢的,那麼又是由誰開闢的呢?(請附一句)

2021-10-11 08:54:33 字數 5388 閱讀 6809

1樓:風之吉法師

是張騫開闢的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是由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西漢王朝在今新疆地區建立起有效地統治(公元前60年設西域都護)之後,經歷兩漢王朝的發展,為往來使團提供食宿及安全保障,而逐步形成的一條四通發達的交通網,從長安(今西安)經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區),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主要有南、北、中三條路線。是貫通東西方交流的重要路線,在當時也是唯一路線。

注意:張騫出使的西域,只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由張騫開闢的。。。

最早的絲綢之路,是由誰開闢的?班超班固張騫張合

4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張騫最早開闢的絲綢之路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嗎

6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目的: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

經過: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

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

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西域都護的設立: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經營西域: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絡。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

166年,大秦使臣來到洛陽,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簡介: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

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

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7樓:察汗巴特

要客觀來看,張騫並不是絲綢之路的開通者,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西域和中亞,中亞和南亞以及中東,高加索地區,近東和歐洲南部就有長時間的**往來。比如車輪就是從蘇美爾和古埃及以戰爭或者**的手段傳到亞歐各地,還有赫梯人的冶鐵技術也是以相同的模式傳到歐亞各地。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中東的樂器就傳到了中亞(中東是世界樂器發源地),繼而在後來漢朝以後中亞很多樂器也傳入中原,包括胡琴,二胡,琵琶,古琴等等一系列琴絃類樂器。

同樣也向西傳入歐洲形成當代的吉他,大提琴,豎琴等等..... 在張騫出使西域前,西域和中亞都出現了中東的拜火教,南亞的偶像崇拜以及希臘化時代(米蘭古城和西域中亞,南亞各地古城雕像,壁畫都是希臘化的典型例子)還有各種從中東,歐洲,甚至北非傳入的蔬菜瓜果。

而張騫出使西域,是把地中海至西域一帶**路線,從最東側的新疆甘肅一帶延長到西安。在他出使西域之前上千年前,這漫長的**路線就已經存在裡了。

8樓:生活就像把枷鎖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闢者,這是毋庸質疑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闢者,這是肯定的,其他商人從這條路到西域和外族通商,絲綢之路的作用是溝通了亞歐大陸,促進了中國與西域的文化和交流。

10樓:

絲綢之路是張騫開闢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

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中原的絲綢等物品於歐洲、西亞等地的特產相互交換,彼此**往來,就開闢了新絲綢之路。我是這麼理解的,書上只是說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

12樓:百小度

絕對是,歷史很少有錯

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故事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儒家文化對於全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曾作為一種替代文化,後來以此為母體孕育生長出了日本的本土文明。儒家文化對於歐洲啟蒙運動的產生和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歷代的傳教士將大量的中國文化介紹回了歐洲,中國的《四書五經》相繼被翻譯成拉丁文和法文介紹到歐洲。中國成了歐洲啟蒙主義者心目中的理想國度,孔子一度成為歐洲思想界的偶像。可以說中國的古典經籍對歐洲近代文明的誕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於更具體的內容,在上面的內容分析中已作了較詳細的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衰落說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階段性變化。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與它的開放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絲綢之路”作為物化的形態,展現了我國古代要求開啟國門與世界交流的願望。的確,“絲綢之路”應該算是比較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向世人展現了它1500多年的光輝歷程。

“絲綢之路”雖以絲綢**為開端,但其意義卻遠遠超過了**的範疇。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國如希臘、羅馬、埃及、波斯和中國聯絡在一起;又把世界文化的發源地如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國文明等聯絡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連線亞、非、歐、美的大動脈,使這些文明經過大動脈的互相交流而放出了異彩。

文明只有在交流之中才能更加發展。華夏文明的發展的確也是藉助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交流產生需求,也才更加刺激文明的發展。

到今天,這種規律依然發揮作用。中國的發展還是離不開與外界的交流。特別是在開發大西部的呼聲中,遠方靜靜躺著的“絲綢之路”彷彿在召喚我們。

曾經的不論陸上還是海上的古道,現在已是崎嶇變通途了,隨之重新恢復和發展“絲綢之路”的呼聲高漲起來。中國為了恢復古道的繁榮正在積極創造條件,“歐亞大陸橋”的建設就很能說明問題,現在從中國的連雲港到地中海的鐵路基本接通,一些貨物集散地和中轉站的建設,正在運轉和完善。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古“絲綢之路”在傳播華夏文明中煥發生機,今天中國的對外開放和西部大開發也必將在繁榮昌盛的國力面前穩步前進。借古思今,這正是本文的論證目的所在。

. 圖書及東方思想的傳播

圖書是記錄人類社會知識的重要物質載體,它永遠是人類社會文獻體系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我國圖書進行國際交流的歷史悠久,同一文化圈內國家間的圖書交流歷史更加久遠。至少在3世紀時,中國的圖書就已經傳入日本,這些圖書傳到日本是通過遷移到日本的“秦漢歸化人”和公元3至7世紀的新漢人帶去的。

日本民族的文字也是以漢字為基礎的。日本留學生回國曾帶回了《唐禮》、《大衍曆經》等書。鑑真赴日時帶去了《華嚴經》、《大集經》、《大品經》、《道教經論》、《六妙門》、《禪門》、《梵綱經疏》、《諸經要集》等。

據《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記載,當時在日本已有中國藏書1579部。日本還參照唐朝的學校制度,創造了一套適合於日本國情的教育制度。

中國的儒學通過書籍在日本廣泛傳播。日本統治者尤其重視儒家的忠、孝、禮、義,並以此作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儒學從6世紀初傳入日本,直至現在的幾千年間,一直對日本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的書籍,尤其**傳入歐洲以後,曾對歐洲的現實主義**產生強大影響。如萊布尼茨受過《周易》的影響,歌德受過《好逑傳》的影響。

四、效果分析“絲綢之路”的開通,使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的原有道路得以銜接起來。中國與上述地區的文化交流達到了空前狀況。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以自己博大的胸懷,無私地將自己數千年裡創造的文明貢獻給了各國人民。

頻繁的交流、融合,豐富了各個國家的物質文化生活,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首先,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絲綢的外傳,不僅給所到之處帶去了精美的物品,還帶去了先進的技術。例如絲綢,有助於改善當地人民穿衣問題,豐富美化了人民的生活,還有助於一些國家的絲織工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國絲織工業的發展。

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傳播的重要貢獻,這從鄭和七下西洋的活動中可以看出。鄭和剛到馬六甲時,這裡的生活非常原始,人們懶於生產,沒有追求,寢、食的地方和廚、廁都在一起,生活條件極差。鄭和派人教居民建造房屋,並用中國帶去的磚瓦給他們蓋房頂,又派船隊的醫生到各處為當地居民治病。

今日東南亞有不少藥用植物就是用從中國帶去的種子繁殖出來的。

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是什麼,絲綢之路的開闢有什麼歷史意義

在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 連線歐亞大陸的著名陸上商貿通道,在現代,成為以現代交通設施與服務為基礎的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亞歐陸上經濟紐帶,對促進沿線各國的經貿合作 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意義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

絲綢之路的開闢歷史意義有哪些

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 西亞以及歐洲 北非的陸上 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簡稱絲路。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是由德國地理學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 中國 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原指兩漢時期中國與中亞河中地區以及印度之間,以絲綢 為主的交通路線。其後,...

古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路線圖

如圖所示 建元元年 公元前140 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 公元前138年 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