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和狂草一樣嗎,草書分哪幾種?

2021-08-14 12:13:22 字數 4985 閱讀 7187

1樓:l泠

狂草是草書中的一種,因為草書分今草,章草和狂草

2樓:顏培更

狂草書是草書的最高境界.自古能草書者不乏其人,能書狂草者卻了了無幾.

草書與連筆的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草書與連筆的不同:草書是寬泛的概念,連筆是草書的細化。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

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

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型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擅長今草,現代林散之、餘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線,而筆意活潑、秀媚。「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

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

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連筆字:即行書,草書的俗稱,凡筆畫首尾相連皆是連筆字。可以作貶意,形容寫字潦草無法辨識。

如:他寫的都是連筆字,鬼都看不清。用作褒意則可以說:

他的連筆字寫得很棒,意思是他寫得一手好行書。連筆字,顧名思義,是人們在自己本有的書法習慣上稍作的改動,使原本「橫平豎直」的字型有了連貫性,既加快了書寫的速度,又形成了個人書寫的獨特風格,備受人們重視。

4樓: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

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

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型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擅長今草,現代林散之、餘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懷素僧《自敘帖》等等,孫過庭《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線,而筆意活潑、秀媚。「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

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雲: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

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近常見隸書筆法中帶草筆飄逸之體,謂隸草,有些像章草,這與平時善寫隸書精熟有關,故書隸草能獨樹風格。也是書寫表演的一種手法。

「破草」是現代書家中最常見的,它的特點是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多為從古到今各書家中的結體演變成自己風格,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王鐸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孫過庭等等歷代名家中取其長處,集自己之品貌,任意發揮,灑脫自如,這種寫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說,書體中帶有許多楷法,即近於草書的行書。筆法比較流動,清朝劉熙載《書概》雲:行書有「真行」、有「草行」。

「真行」近似真書而縱於真,「草行」近於草書而斂於草。唐朝張懷瓘《書議》雲: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

故有此別論。

鄭板橋善六分半書,是書法中的一種字型,是成份較多的一種「雜體」,鄭板橋集篆、隸、行楷八分於一爐,意在八分和篆、隸、行楷之間,故自稱「六分半書」。清朝蔣士銓贊鄭板橋書法雲: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見姿致。

這是說鄭板橋的隸楷參半成六分半書,筆法中間以畫法行之。

明朝宋嗇《書**貫》提出事藝書法,須明確「十二門」要點,即:一、澄神,二、執筆,三、用腕,四、正鋒,五、臨摹,六、結構,七、方圓,八、疏密,九、遲速,十、純熟,十

一、氣韻,十

二、統論。俱採前人之精論,集以供學書者參悟。

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草書形成於漢代,從漢到唐,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如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和孫過庭《書譜》,狂草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存的珍品

任何書體在使用中都有簡便易寫的要求,發生省簡筆畫和潦草的趨勢。這種趨勢是文字演變的主要原因。每當社會變革和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文字應用頻繁,個人隨手省簡,異體字出現的速度加快,為了使文字利於應用,勢必要加以糾正。

「周宣王太史作籀書」、「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隸書」以及蔡邕以八分書寫熹平石經等,都是兩週、秦、漢各自對當時流行的字加以規範化而頒定的標準字樣,也是公認已形成的新的書體為正體字的開端。但是要求簡易的趨勢並不因此停止。早在記錄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裡就有簡筆和潦草的字跡,史籍中「屈原屬草藁」、「董仲舒藁書未上」,說明戰國古文和西漢隸書在急速書寫時也非正體。

據魏晉人記載,東漢北海敬王劉睦「善史書,當世以為楷則」,劉睦死前,明帝派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章帝時,齊相杜度善作習字的範本,章帝曾詔令杜度草書奏事。可見公元 1世紀中葉以來,草字已經不盡是出於匆促書寫而是被珍視和仿習的字型了。

從近世出土的漢簡可以看到,西漢武帝時字劃省簡的隸書已經通行。到新莽時期,有更多省劃和連筆的字。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簡就已經完全是草書了。

但是從周代到新莽時期都不曾把草書列為一種書體。《說文解字》成書於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許慎在《敘》裡說「漢興有草書」,是以草書為一種書體之始。東漢末期,張芝被譽為草聖,其同時以及稍晚的鐘繇等名家輩出,各成流派。

當時趙壹有《非草書》之文,蔡邕有類似之議,以維護正體字的地位,這反映出草書已極一時之盛。漢末直到唐代,草書從帶有隸書筆意的章草發展成韻秀宛轉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羈、氣勢萬千的狂草。歷代對章草的名稱有不同的說解。

有見漢末以來《急就章》有草書寫本而說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為無稽。有以章帝愛好草書或曾令用草書作奏章,甚至說章帝創造草書的,都屬臆測。有以章法之章與章程書、章楷的章同義,符合早期草書略存八分筆意,字與字不相牽連,筆畫省變有章法可循的事實,近人多信此說。

今草起於何時,又有漢末張芝和東晉王羲之、王洽兩種說法。從傳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漢簡、漢磚看,在漢末以八分書為正體字的同時,已經出現近似真書的寫法。草書也會隨之變異。

略晚於張芝的草書家崔瑗作《草書勢》,對草書有「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絕筆收勢,餘�糾結」、「頭沒尾垂」、「機微要妙,臨時從宜」的描述,可見漢末的草書筆勢流暢,已不拘於章法。書體演變本來沒有截然的劃分。說今草起於張芝是從新體的萌芽看;說今草起於二王,是著眼於典型的形成。

唐代以來真書沿襲至今。草書在唐代出現了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狂草,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宋代黃山谷的《李白憶舊遊詩》堪稱狂草的佳作

***************===

草書主要看的是意境 連筆只是寫得快巴拉~~~~~哈哈

草書分哪幾種?

5樓:靠名真tm難起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

1、章草,是篆書演進到隸書階段相應派生出來的一種書體。它屬於草書由胚胎時期逐漸走向規範化過程中的一種體段。唐朝張懷瓘稱之為「既隸書之捷」,是由隸書的簡捷寫法發展演變而成的,是隸書草化或兼隸、草於一體的一種書體,也可以說章草是草書中帶有隸書筆意的一種書體。

2、今草亦稱「小草」,草書的一種,始於漢末,是對章草的革新。據史書記載,今草為東漢張芝所創,世稱張芝為"草聖"。至東晉王羲之,博採眾長,以《十七帖》最為著名,是歷代草書之絕品。

王羲之之子王獻之,隋代智永,唐代孫過庭、張旭、懷素等皆為草書大家。其中張旭、懷素二人尤見個性(俗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

3、狂草,屬於草書最放縱的一種,筆勢相連而圓轉,字形狂放多變,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在章法上與今草一脈相承。

6樓:鄭楚

草書算是一種畫字,把字用畫的方法畫在紙上。

7樓:陽光的萬知者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

8樓:嘎嘎上介

簡單來講,行草,小草,大草

9樓:匿名使用者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隸書速寫而成,故源出於隸。傳說為西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所創。

今草,即現今所通行的草書,通稱為草書,傳說為後漢張芝(伯英)所創,至東晉而達完成的境界,尤以王羲之父子,最擅此體,其姿態之美,變化多端,真是妙不可言,已達到登峰造極之絕妙佳境。

今草雖出自二王,但到張旭、懷素卻能擺脫魏晉傳統的草法,創出新面目,於今草體格之外,益加狂肆,將今草進入一種全新的境界——以狂草著名於世。「狂草」的得名,據傳是由於張旭,他每次作書前,多酒引發情緒,或助自然界的現象來觸發靈感,醉後呼叫狂走,再下筆作書。

喜歡和愛能一樣嗎,喜歡和愛一樣嗎?

愛一個人,會為了他傷心開心,會因為他的簡訊他的訊息他的一切而顫抖,會為了他的幸福而幸福 愛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逝去,只會越來越刻骨銘心 愛一個人,會因為他獲得勇氣,也會因為他失去勇氣 愛一個人,會把他當作自己人,優點給他看,缺點也給他看 愛一個人,會瘋狂,會失去理智,會哭會難過,會在傷心完後說再也不...

吉他和電吉他一樣嗎??彈法一樣嗎

不一樣1 發聲原理不一樣 電吉他是電聲樂器,它發聲靠的是琴絃振動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訊號 吉他是原聲樂器,發聲靠的是琴絃振動引起箱體共鳴。2 結構外形不一樣 電吉他的外形 色彩多變,結構比吉他多拾音器 音量按鈕 撥檔開關 旋鈕 音色開關等裝置。電吉他如圖 民謠吉他如圖 3 音色上的區別 吉他的聲音很單...

喜歡和愛是一樣的嗎,喜歡和愛一樣嗎?

喜歡是一種福祉,愛是一種磨難。我們常言,喜歡至於愛,輕矣。喜歡是福祉,我們談喜歡,只求成全,不求委屈,求淡雅,不求血性,我們求得這人好,便是我之好,我們見這人歡笑,便是我之歡笑,但我們不談痛苦,不談付出,不談奉獻。談喜歡的人,是乘舟的人賞月,月在高空,月光如紗,薄霧散盡了,我愛之人在月中,願你寒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