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在什麼時期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從而促進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普

2021-08-10 17:00:41 字數 5183 閱讀 6090

1樓:漫閱科技

西漢末就發明了造紙術,到東漢經蔡倫改進,造紙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紙張開始成為人們常用的書寫材料,「洛陽紙貴」的典故可作資證。到唐代,紙張基本上取代其他的書寫材料而處於獨尊的地位。紙張的卷舒自如、攜帶方便、吸水易乾等特點,促進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普及和發展。

書法的發展歷程

2樓:前昌勳過嵐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由實用性的文字演變而來。後經幾千年的演變,為了使用方便和適應欣賞的要求,產生了不同字型種類及書寫分割流派。

正書;又叫「楷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書法名家歐陽詢的「歐體」、柳公權的「柳體」、顏真卿的「顏體」、趙孟的「趙體」等都是楷書。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草書又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篆書;又是大篆、小篆的統稱。

隸書;是在篆書的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而產生的字型,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又不像楷書那樣端正書寫慢。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歷代書法大家層出不窮。他們的書法藝術流傳自今,我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3樓:朱統

書法發展歷程是:岩石刻畫符,陶器刻畫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隸書,章草,今草,行書,楷書。

4樓:第一字畫網

遠古時代的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金文到後來的篆體,大篆小篆,秦朝宰相李斯改小篆為隸書,緊接著北碑也叫魏碑,介於隸書和楷書之間,然後就是楷書,行楷,行書,行草,草書了.這是就是書法發展過程

5樓:匿名使用者

這題太大,自己看書吧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藝術博大精深,淵遠流長。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我認為他是所有藝術當中最絢麗的藝術,因為它可以觸動我們的心靈,當我們的心情焦躁不安的時候,練練書法,心中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丁零零……」清脆的上課鈴聲響了起來,同學們都紛紛拿出水寫布,平整地鋪在桌上,然後安安靜靜地伏臺等候著老師的到來。

教室外的走廊裡傳來輕快的腳步聲,就像是一首交響樂。隨著那腳步聲越來越近,劉老師那慈祥的面孔也隨之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只見他優雅地走進教室,彷彿帶動了一陣春風,拂面而來。

在書法課上,劉老師給我們欣賞了王羲之寫的《蘭亭序》,讓我們認識了《蘭亭序》的由來,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花了十幾年時間苦練「永」字,因為他認為,只要把永字寫好,就能把所有的字都寫好。

接著,劉老師給我們學習了永字八法。點位側,就要寫得飽滿,逆風齊筆;橫為勒,就要寫得迅速;豎為弩,就要寫得筆直有力……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們饒有興致地書空了好幾遍,差不多就能夠背下來了。

書空了幾次筆畫後,我開始嘗試著寫永字。一開始,我寫的時候手總是不停使喚地抖,寫出來的點十分難看,寫到豎時,歪歪扭扭,整個永字就好像無精打采似的……

後來,在老師的指點下,我糾正了貪快的毛病,靜下心來練了差不多二十分鐘。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寫的永字終於寫得一個比一個好了……

練書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在書法中我學到了許多道理和知識。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書法中蘊含的知識我永遠都學不完,我們要在書法的世界裡繼續學習和探索。

中國書法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書法與傳統文化書法受到傳統文化的巨大的影響,根據時代的潮流而形成的一種書法方式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書法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辦法和表現形式之一,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實用和藝術的的完美結合。書法的特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的淡泊名利和安貧樂道的性格特點。

9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來講,傳統文化包含中國書法,因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歷史的積澱裡,保留下來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有高雅和民俗之分,中國書法當然是與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書法的發展有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書法藝術產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體現了怎樣的特徵

10樓:夢魘之靈

產生是食肉者發現老是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體現不了逼格,怎麼辦!把寫字變成別人認不出來的藝術吧!

發展是肉食者一試發現,哎呦,這樣逼格果然高,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再也不是暴發戶了!

體現了暴發戶對自己靈魂的拷問,怎麼才能讓別人看不出來我是暴發戶的特徵!以上

中國書法藝術的種類有哪幾種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書法字型的種類

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

篆書1、大篆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時期,先民們**凶吉禍福,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刻在龜骨、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歷史上曾經失傳過。

直到公元2023年才在中藥「龍骨」中被學者發現,以後在河南安陽古殷都廢墟中陸續大量發掘出來,共有十多萬片,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鐘鼎文。是在青銅器時代的商周,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為金文,鍾代表樂器,鼎代表禮器。周宣王時有位姓籀的太史對當時的文字進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鐘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石鼓文。是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十個,形似鼓狀,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2、小篆

早期文字處在初創階段,尤其是甲骨文還不規範,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較多,如其中的「馬」字。

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小篆的寫法就統一了。小篆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為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相傳在秦朝時篆字就有若干種。有鳥、蟲、蛇頭篆,這些篆書的起筆處畫有鳥、蟲、蛇頭的形狀。書法藝術不是具象的再現客觀事物,而是抽象的藝術。

因此,這類書體只能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不能成為真正的書法藝術。就篆書的藝術而言鐘鼎文、石鼓文結構奇古,融入了先民質樸的美,更受後人所喜愛。周宣王時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銘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外,《大盂鼎》、《散氏盤》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隸書隸書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漢《張遷碑》、《禮器碑》、《史晨前後碑》、《乙瑛碑》、《石門頌》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簡上就有隸書的初形,經過長期演化,當漢代發明和運用紙張以後,書寫不再受窄長的竹木簡的限制,毛筆的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隸書突破了秦篆單一中鋒運筆,筆法很豐富,中鋒和側鋒,方筆和圓筆,藏鋒和露鋒各顯神通。

筆畫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蠶頭」、「燕尾」的筆畫,這樣的線條標明當時的書家在觀念上是要破除整齊劃一的單調,求生動活潑的多樣。在字的結構上改變了小篆擬橫揚豎的趨勢,字勢向橫向伸展,成熟的漢隸在書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把漢字的基本型態確立下來了。隸書的總體風格是嚴整壯闊而又舒展靈動。

草書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1、章草的代表作有吳皇象《急就章》、《文武將隊帖》、晉索靖《月儀帖》

草書是早於楷書的書體,章草始於篆書向隸書演化的過程中,隸書對章草的影響大些,所以又把章草稱為草寫的隸書。章草的代表人物:漢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張芝、張旭、等人,三國有皇象、索靖等人。

2、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晉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孫過庭《書譜》等。今草是從章草繁衍而來的。漢代張芝對創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為「草聖」。

很可惜的是,現今沒有他的墨跡。「今草」之名,是晉代為了和章草相區別起的名。歷代很多書法名家都善今草,黃庭堅、趙孟、鮮于樞、祝允明、文徵明、徐渭、張瑞圖、傅山、王鋒等書法大師都留下了許多墨寶。

草書筆畫省略,相互縈帶,便於快捷書寫,以符號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規範性,又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是最善表達書者情感的書體。

3、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張旭《古詩四帖》、唐朝懷素《自述帖》

狂草字的寫法和今草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寫得狂放,連帶、省略更多,最能體現書者狂放的性情。史稱「顛張醉素」,是講張旭、懷素常在醉酒後,筆飛墨舞,其狂草線條流走飛動,結體險絕,謀篇奇特,尤如夏雲變幻莫測,痛快淋漓。

行書分為行楷和行草。

1、行楷。如:東晉王羲之《蘭亭序》現代見到的王羲之的很多書法碑帖,並不是他的原跡,多是由後人臨摹或集字而成的。

王羲之的原跡多數隨葬在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黃庭堅《松風閣詩》、宋米芾《苕溪詩卷》、元趙孟《洛神賦》、明文徵明《醉翁亭記》等

2、行草。如:晉王獻之《鴨頭丸帖》、《中秋帖》、唐顏真卿《祭侄稿帖》,行書是界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最適用的一種書體,接近於楷書的稱為行楷,接近於草書的稱為行草。

行草是王獻之創立的書體,《鴨頭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行書碑帖眾多。

楷書楷書是最晚形成的字型,始於漢末。漢鍾繇《宣示表》、鍾繇《薦季直表》、北魏《張猛龍碑》、晉《爨寶子碑》、晉王羲之《樂毅論》、晉王羲之《黃庭經》。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

山陰一道士知王羲之愛鵝,以白鵝換《黃庭經》,所以此帖又稱《換鵝帖》。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南朝《爨龍顏碑》、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唐顏真卿《勤禮碑》、唐柳公權《神策軍碑》《玄祕塔碑》。鍾繇對創立楷書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鐘的真跡,早已失傳,《宣示表》是晉唐人臨摹的。

用筆質樸渾厚,雍容自然。體勢尚存隸意。魏碑和《爨寶子碑》、《爨龍顏碑》都屬早期的楷書,以方筆為主,開雄強古樸之風。

楷書到晉代就完美了。唐朝將楷書規範化,唐楷法度嚴謹,結字端莊。端莊並非橫平豎直的呆板,細心的欣賞者可以看到書者微妙而又協調的變化。

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潛藏豐富的內涵。

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經歷了自發和自覺兩個階段,漢字發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是在: a.新石器時代 b.商

12樓:神賜一妞

d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基本的歷史知識。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發展為自覺地藝術。新石器時代有了最早的刻劃符號;商周時期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秦漢時期小篆和漢隸有了初步的美感。故選d

點評:書法藝術是我國藝術殿堂裡的瑰寶。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到自覺地藝術。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我國古代的大的書法家如王羲之、張旭、懷素等他們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中國漢字發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是在什麼時期a.新石器

13樓:一知齋

書法作為自覺的一種書法藝術,是在漢代。漢代以前,中國雖然也有書法,但並不是自覺地、以書法為目的的行為,所以不屬於書法的自覺,而屬於無意識的書法行為。

推動書法藝術形成和發展的兩大因素是什麼?

14樓:梅雨時節

推動書法藝術形成和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一個是紙張的製作和發展。一個是社會的發展。

銀元是什麼時期的,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銀元的?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 洋錢 花邊錢 或 大洋 專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銀元流入我國。1890年 光緒16年 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銀...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錢幣的,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紙幣?

中國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早在夏朝就有用獸骨,龜殼,開始做為回交換實物。商 答代貝,貝殼作為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所以中國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 貝 字有關。如 貴 資 貪 貧 財 購等。春秋以後各國大量使用青銅鑄造不同樣式的流通貨幣,如刀幣,鏟幣,圓形幣等等。由秦始皇統一方...

古代什麼時期開始使用紅銅

準確的說,在先秦時就有了 紅銅也叫紫銅,是銅中純度較高的一種 因為先秦之專前就以有重器屬了,比如鼎是青銅的.之所以說之前就有,在戰國時,秦王讓張儀出使國外,就給帶了什麼千金.這個金就是紅銅.因為稀少所以貴重.後來到了應該是唐朝中後期,銀子才上位的.先秦時就有抄了,因為先秦之 襲前就以有重器了 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