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應該怎樣正確的對待耍朋友

2021-08-01 22:06:48 字數 3333 閱讀 5714

1樓:匿名使用者

愛情是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幕,談戀愛的經歷是大學生體驗人生不可缺少的一課。出雙入對的青年學生永遠是校園裡的動人風景線。80年代針對大學生該不該談戀愛的問題今天看起來著實是很樸素幼稚的問題。

而至90年代,連中學生談戀愛都不少見,更遑論大學生,談戀愛早已為高校所默許,為社會所接受,為親朋好友所鼓勵。

其實,一上大學,就自然而然進入了戀愛階段。一方面,大學生們經過了緊張的高中階段學習和壓力很大的高考衝刺,進入大學後都想輕鬆一下。此時他們身體發育已到了晚期,壓抑和潛藏了許久的對異性的愛的渴望就自然地浮現出來。

另一方面,大學住校生活相對自由,可以擺脫家長和老師的雙重約束,也為談戀愛創造了條件。一位大學生說,一個人背井離鄉到大學讀書,遠離家人,剩下我們這些外地生,不找朋友怎麼過啊。

幾年前,北京的大學裡流傳著一首校園歌曲《今天又是星期天》,其中唱到:"今天又是星期天又是星期天,冷冷清清是校園是校園。北京同學回家去團聚,留下外地學生孤單單。

沒有約會也沒有戀愛可談,泡包方便麵就當晚餐。書記校長來視察,教育我們要樹立無產階級人生觀……",唱的就是大學生們孤單寂寞、百無聊賴的感覺。

客觀上講,大學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各種社團活動很多,便於各系學生擴大交往,加深瞭解,是廣泛選擇未來伴侶的最佳時期。而出了校門,生活圈子就集中在單位一個地方,認識的人有限,選擇餘地很小。校園裡曾有順口溜稱女大學生"一年級嬌,二年級挑,三年級著急,四年級沒人要"。

說得可能有些誇大,但確實反映了校園愛情的一些實情,因為男大學生們固執地認為,大學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鑑於此,一位大學哲學系的副系主任說,我們不禁止大學生談戀愛,怕他們畢業後就找不著物件了。

、機進行了生物學的分析。男女之間的交往一般有四個時期,分別是異性排斥期、熱愛異性長者期、友誼交往期、熱戀期。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有著火熱的熱情和青春的活力,從全國各地聚集到一起,在經歷了對異的排斥期和可能的對異長者的熱愛後,來到大學後,難免會跟異交往,因此,由於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對愛的渴望。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要不讓大學生戀愛也是不現實的。而後,桑老師引出了下一個話題:愛在校園。

2023年5月28日,在北京理工大學七號教學樓的學術報告廳裡,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超長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江蘇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桑志琴教授帶來了一場關於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精彩講座。

戀愛是每個人早晚要遇到的事情,戀愛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的充足.思想的開放越來越呈現出早齡化的趨勢,就是早戀,而大學生談戀愛更不足為奇。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

"愛情",是個迷人的字眼,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愛情是有無窮的吸引力的,戀愛的人都有過"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經歷,也有過兩情相悅的幸福,各種滋味複雜,令人牽腸掛肚。

同樣,"愛情"對於處在青春妙齡階段,感情最為豐富敏感的大學生來說,更是極具魅力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對大學生的談戀愛問題也有了比較一致的,合理的看法,那就是大學生談戀愛是正常的社會現象,它符合大學生生理的發展,作為社會人的特徵。

2、首先,它符合大學生生理髮展的特點。大學生年齡主要分佈在18-22歲,生理已趨成熟,性意識已經完全形成,對異性產生好感,愛慕,渴望"愛"與"被愛"。

3、其次,它符合大學生的情感發展和需要。很多大學生,尤其是低年紀的大學生,由於他們中絕大多數是初次較長時間離開父母,家庭,離開自己已經習慣的生活圈子,在經歷了開始的激動與興奮後,他們會逐漸地發現周圍不再有父母的呵護,不再有好友的關心,有的知識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於是,我們的情感世界出現了"饑荒",孤獨,空虛歲之產生,感情沒有寄託,接下來也就自然的在大學生活中尋找感情的交流和滿足,這時,"愛情" 對於這些渴望情感寄託的大學生來說,是無法拒絕的。

4、第三,它符合大學生社會化的需求。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人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同時也是社會的主體,而婚姻與家庭也是社會化過程的基本方式。

大學生談戀愛,大多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婚姻與家庭,家庭應該說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最小的,也是最普通的社會化場所,人們通過婚姻與家庭,從而達到社會花的目的。

大學階段也是一個自我形成,強烈要求社會化的時期。大學生除了通過學習書本知識來進行有意或無意的社會化,也通過自己的行為與周圍的人或物發生關係,達到社會化的效果,因此,大學生談戀愛也是符合他們的社會化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環境的日新月異催化著高等學府。觀念的更新、時代的變遷,大學校園已不可能超然世外了。80年代初,當人們談及「大學生戀愛」時,是一片喊打之聲,偶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學生,戀愛時躲躲藏藏,心裡頭恐恐慌慌,表達上吞吞吐吐,結果也常常是悽悽慘修。

但是,一屆又一屆大學生水滴石穿般的衝擊、爭取,終於使「不準戀愛」的冷麵孔變成了今天「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方針。

然而高校不是中學,高校有其自身的遊戲規則。寬鬆的環境,自主的空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學生們有的是時間「休養生息」,他們可以在圖書館苦讀一宿,去舞廳瘋狂一夜,也可去影院溫柔一晚。歌德不是說過嗎:

哪個青年男子不善鍾情,哪個妙齡少女不善懷春?白日放歌,青春作伴,生理的慾望刺激著他們過早地陷入愛河。有的人公然宣稱「愛情、學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事業與愛情,本質上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只有這二者配合得當,才能有美好的意趣。因而羅素便說:「為了愛情而犧牲事業是愚蠢的,但為了事業而完全犧牲愛情同樣是愚蠢。

」所以有同學認為那種「若為愛情故,二者皆可拋」的偉大精神是不可效仿的。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學生,有責任創造新型的,符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共產主義道德要求的愛情方式和行為,能體現出戀愛的純潔和高尚,做到既不古板又不輕率,既熾熱、活潑、豐富又理智和深沉,使戀愛雙方都能獲得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大學生戀愛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關注並正確引導大學生戀愛是高校工作的大重點和難點。

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將對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對於在大學生中出現的戀愛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尤其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愛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

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因愛情而錦上添花。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這又是也是增進友誼的一部分,真的被耍了,心裡不爽是會有的,就當這是玩笑,很快就會忘記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 各有各的不同看法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常情不必可以理會//

5樓:匿名使用者

大進了大學感覺每天沒事情做,看見好多人都是一對一對?很羨慕?其實大學談戀愛是很重要的,他可以培養你的感情觀,價值觀~可以給你以後的婚姻生活打下基礎~但是別把心思全部放在戀愛上,那樣叫墮落!

你有你必須完成的學業!在大學裡愛情是很重要的,但別把他當成必須品!有喜歡的人就大膽追求吧!

大學生應該如何正確利用網路,淺談大學生應該如何正確運用網路

正確對待網路,切忌網路成癮。心理學家布瑞德提出的診斷網路成癮的標準是 一心想著上網,包括回想以前的網上活動,或期待下次上網 需增加更多的上網時間以獲得滿足感 多次努力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未能成功 在努力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感到煩躁不安,悶悶不樂,憂鬱或易發脾氣 上網的時間比計劃的要長。這些表現都有...

如何正確的認識和對待宗教,當代大學生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

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的話,那你最起碼得懂得教育的意義 我來說一下,你大概就能明白了。宗教體系多是出世的學派。所謂出世是講如何離苦得樂,而非苦中作樂。它追求的是如何想盡一切辦法儘快離開這裡,可得脫。如果從進化論的假說入手來講,宗教都是想將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怎樣強行拉昇的一種學說。所謂宗教學派下的學知內容...

社會對大學生有什麼期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世人對教育的重視,在我國,適齡學子上大學的現象在目前已較為普遍.但盲目的自我感覺良好或全然的自我否定都是極為不可取的,對此,我們瞭解社會對我們大學生的期望就顯得頗為重要了 那麼,社會人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究竟有怎樣的期望呢?對此,xx學院特在2006年暑期針對社會各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