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作業指什麼

2021-06-06 23:06:32 字數 3725 閱讀 9289

1樓:匿名使用者

在高溫或在高氣溫合併高氣溫或在強烈輻射條件下進行生產勞動稱為高溫作業。

在高溫環境下,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體溫調節、水鹽代謝、血液迴圈等功能都會出現異常改變,如大量出汗,心血管負擔加重等。若高溫超過人體的耐受力,輕則降低工作效率,重則引起中暑,所以做好高溫工作者的夏季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水鹽補充 由於在高溫環境下作業,人體大量出汗,造成體內水分和鉀、鈉等丟失;可引起水鹽代謝紊亂,所以只有通過供給足夠的含鹽飲料,才能補償水和鹽分的丟失。

補充水鹽量的多少要取決於出汗量和食物中的含鹽量。一般每日供水量3.5升,鹽20g左右,如三餐膳食已供給12-15g的鹽,則飲料中只而補充8-10g鹽,這些食鹽可配成0.

2-0.3%的鹽開水,含鹽汽水、鹽茶水能補充。

茶葉中的鞣酸能促進唾液分泌,解渴效果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飲水量太多對身體不利,它可增加人體心臟、胃腸道和腎臟負擔,甚至引起水中毒。飲水時不可快飲暴飲,要少量多次,每次飲水量最好為150-200ml,水溫以15-20℃為宜,大量出汗後暴飲淡水可能會引起胃痙攣。

食物供給

1、蛋白質:由於高溫環境下作業,機體過熱,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而造成負氮平衡。故食物應補充優質蛋白質(佔總熱量的14%,可吃瘦肉、雞蛋、牛奶和豆製品)。

2、礦物質:人體大量出汗不僅造成水和鈉的丟失,同時也造成鈣、鎂、鉀等的丟失。當人體缺鉀致紅細胞內含鉀量降低時,在高溫環境下,易發生中耕暑。

所以食物中應注意多種礦物質補充,可多吃含鉀豐富的豆類、水果蔬菜和含鈣鎂豐富的雞蛋、蝦皮、牛奶等。

3、維生素:大顯出汗可引起水溶性維生素的丟失。若人體每日出汗5升,則可流失維生素c50mg,維生素b1o.7g,所以應多吃水果和蔬菜。 防護措施

1、加強醫療預防工作。對高溫作業病人,應進行就業前和人暑前體格檢查。凡有心血管系統器質性疾病,持續性高血壓、潰瘍病。活動性肺結核以及肝、腎、內分泌疾病等,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2、改善防護設施。合理設計和改革工藝流程,儘量減少工人接觸高溫的機會,採取熱絕緣、熱屏擋措施可防止熱輻射,保持工作環境通風,可防止對流熱,也能創造良好的氣象條件。

3、加強個人防護。工作服應以耐熱、通氣效能良好、導熱係數小的織物製成,宜寬大,便於操作。防止熱輻射,用鉛反射防熱服較白帆布服為優,還應配抓防熱面罩、帽、鞋、護腿等個人防護品,特殊情況下可穿冷風衣。

調整休息制度 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休息制度,儘可能縮短勞動持續時間。此外,還要佈置好工間休息地點。並保證高溫作業人員有充足的睡眠。

2樓:匿名使用者

標準 高溫作業(work in hot environment):高溫作業是指以本地區夏季通風室外平均溫度為參照基礎,其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而工作地點氣溫高於室外溫度2℃或2℃以上的作業。 法律條款 國家對高溫作業制定有《高溫作業分級標準》。

  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規定工礦企業應採取包括合理安排高溫車間的熱源、隔熱措施以及通風等各種措施,降低高溫作業場所溫度;對高溫作業工人(包括新工人、臨時工)進行就業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永續性高血壓、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肥胖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後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醫務人員應進行巡迴醫療和防治觀察,發現中暑患者,及時進行救治;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料、含鹽飲料等;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工人,應供給耐燃、堅固、導熱係數較小的白色工作服,其它高溫作業可根據需要供給工人手套、鞋靴罩、護腿、圍裙、眼鏡和隔熱面罩等勞動防護用品;應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工間休息;高溫作業車間應設有通風良好的工間休息室。   對鍊鋼等特殊行業,國家專門制定《冶金企業高溫作業職業管理規程》。   除此以外,各地對高溫天氣下作業也有相應規定,如深圳市專門出臺了《深圳市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暫行辦法》,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時,當日應停止工作;氣溫38℃時,當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氣溫達到35℃時,應根據生產工作情況,採取換班輪休等方法,縮短員工連續作業時間;不得安排加班加點;12―15時應停止露天作業;因行業特點不能停止作業的,12―15時員工露天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等等。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京財行2002378號規定,行政事業單位防暑降溫費補助標準為,夏天每人每月補助60元(含離休人員),交通幹警每人每月補助80元。

3樓:匿名使用者

高溫作業是指以本地區夏季通風室外平均溫度為參照基礎,其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而工作地點氣溫高於室外溫度2℃或2℃以上的作業。

生產性熱源:指生產過程中能發散熱量的生產設中間產品或產品等。

高溫作業分為:乾熱、溼熱、夏季露天作業 一、高溫作業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在高氣溫或同時存在高溼度或熱輻射的不良氣象條件下進行的生產勞動,通稱為高溫作業。高溫作業按其氣象條件的特點可分為三個基本型別:

①高溫強輻射作業:在這類作業環境中,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熱,即對流熱(被加熱了的空氣)和輻射熱(熱源及二次熱源)。人在此環境下勞動時會大量出汗,如通風不良,則汗液難於蒸發,就可能因蒸發散熱困難而發生蓄熱和過熱;

②高溫高溼作業:其氣象特點是氣溫、溼度均高,而輻射強度不大。人在此環境下勞動,即使氣溫不很高,但由於蒸發散熱更為困難,故雖大量出汗也不能發揮有效的散熱作用,易導致體內熱蓄積或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從而發生中暑;

③夏季露天作業:其氣象特點是高溫和熱輻射主要**是太陽輻射。露天作業中的熱輻射強度雖較高溫車間為低,但其作用的持續時間較長,且頭顱常受到陽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後氣溫升高,此時如勞動強度過大,則人體極易因過度蓄熱而中暑。

高溫可使作業工人感到熱、頭暈、心慌、心煩、口渴、無力、疲倦等不適感,可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變,主要表現有:體溫調節障礙,由於體內蓄熱,體溫升高;大量水鹽喪失,可引起水鹽代謝平衡紊亂,導致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失調;心律脈搏加快,心率紊亂,**血管擴張及血管緊張度增加,血壓改變;消化道貧血,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液酸度減低,澱粉活性下降,胃腸蠕動減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腸道疾病增加;在水鹽**不足時可使尿濃縮,增加腎臟負擔,有時可見到腎功能不全,尿中出現蛋白、紅細胞等;神經系統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動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及反應速度的降低,嚴重的可出現肌肉痙攣,伴有收縮痛等。

當由於熱平衡和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障礙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導致了中暑的發生。臨床上根據病症不同,可分別診斷為中暑先兆、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型別,也可出現混合型。

二、高溫環境下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影響

我們知道,化學物質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從人的生理方面來說,周圍環境溫度的改變,可影響神經激素的平衡。特別是在熱環境下,人體內一些活性物質分泌的改變,可導致一些進入人體化學物質的毒性發生變化;從人體對化學物質排洩的角度來看,化學物質及其代謝產物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高溫條件下人的排尿量大幅減少,造成化學物質在人體內的儲留時間延長,而尿液濃縮,尿液的ph值變化亦影響腎臟對化學物質的清除效率。

當工作環境中存在多種有害化學物時,對某些化學物質來說,人體內同時存在的幾種有毒化學物質由於高溫而產生聯合作用,顯示為比分別接受這幾種化學物質產生的毒性要大。因此,一般來說,化學物質隨環境溫度的上升,其毒作用增強,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亦更大。

三、預防措施

為了有效地降低高溫對人體的影響,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一方面降溫,另一方面排除空氣中有害物質;工作安排上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增加工作班內的休息頻次,減輕勞動強度;個人防護上要根據不同的熱環境採取相應的措施,穿戴防護用品,總體上要避免過多的**暴露,經常清潔**,並採取少量、多次地的方法補充水和無機鹽,提高耐熱能力。通過這些綜合手段,減少中暑的發生,降低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指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

高溫作業中暑算不算工傷

中暑屬工傷 無嚴重後果也可申請 工傷保險條例 規定,患有職業病的可認定為工傷。最近,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意見稿也明確指出,勞動者因高溫作業引起中暑的,經診斷為職業病 認定為工傷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者因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請工傷認定,符合規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

高溫作業喝什麼水最解渴,喝什麼溫度的水最解渴

人在出汗很多 感到很渴的情況下,不顧一切地喝涼水或冷飲,結果只會越喝越渴,造成反射性出汗,使體內失水更多,對身體健康危害甚大。大量出汗還會導致體內缺鹽,引起熱痙攣,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應該養成喝溫開水的習慣,儘量少喝或不喝冷水或冷飲。據科學家研究,用紅外線溫度記錄儀對在炎熱的氣候下,喝溫飲和冷飲的兩...

夏季,人在高溫作業或劇烈運動後要喝淡鹽水其作用是什麼

補充鹽分和水分,保持體內鹽平衡和足夠的水分。有助於身體恢復和減少運動後的損害,及時代謝掉運動時的產生的代謝廢物。防止中暑和體內缺水造成危害。還有一些作用,不一一敘述。補充足夠的鹽分,身體流汗的同時失去部分水分和鹽分,如果只是喝水只補充了水分,而沒有補充相應的鹽分,體內鹽和水的比例會失衡的 所以需要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