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封禪的,帝王封禪的資料

2021-05-04 14:21:19 字數 4893 閱讀 2714

1樓:

封禪釋義

封禪,封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封禪,最早出現於《管子•封禪篇》,後太史公在《史記•封禪書》中曾引用《管子•封禪篇》中的內容,並對其內容加以演釋,唐代張守節解釋《史記》時曾對「封禪」進行了釋義,並指出了封禪的目的,大意是說,在泰山頂上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腳下的小丘之上築方壇以報地之功。即《史記•封禪書》中的「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戰國時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嶽中泰山為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舉行過封禪大典。《五經通義》雲: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關於封禪還有另外一種解釋,《白虎通》中說「或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封之印璽也」,後世學者認為這是封禪過程中的儀式,是指將封禪所用的文書以「金泥銀繩」或「石泥金繩」封之,埋於地下。太史公《史記•封禪書》也有「飛英騰實,金泥石記」之記。

[編輯本段]封禪緣起

在中國政治制度中,封禪可說是最盛大,但也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認為,這純粹是戰國至秦漢間,齊儒憑空杜撰,併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來鞏固政權、誇侈政績的活動。但從近年考古資料看來,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先民築壇祭祀的習俗,是非常幽遠的。

封禪的起源多與當時社會的生產力和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有很大的聯絡,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能準確地把握,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宣傳「神權天授」的理論,為了使這種理論得以證明,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續,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必須的大事之一。

公元前26世紀,黃帝營建了明堂以祀上帝,開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的先河。以後,中國曆代的統治者幾乎都建造了專用於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壇,周有明堂,秦有四畤,漢有甘泉宮,唐、宋皆建有圜丘,元世祖元世祖定都北京,於麗正門外築壇祭天,元成宗時再於大都城東南建成郊壇,合祀天地。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秦朝。自信傲岸的秦始皇並未忽視上帝的存在,秦王朝於國都立四畤用於祭五方上帝,他曾親赴泰山封樿,雖然那只是為了標榜他自己的偉大功績,並沒有多大誠意,但也反映了上帝在當時封建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響。自秦始皇起,封禪活動成為強調君權神授的重要手段。

[編輯本段]封禪歷史

《史記•封禪書》說明了「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然後從五帝之舜的封禪開始記起,並在文章中間引用《管子•封禪篇》的「……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由此可見,封禪之儀在「三皇五帝」時便已有之。

沿襲至秦漢之時,封禪已經成為帝王們的盛世大典,秦皇漢武都曾「登封報天,降禪除地」,以彰其功,僅漢武帝一人就曾8次前往泰山。

唐宋之時,禮儀更加完備,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封祀岱嶽,謝成於天」,一改以前帝王封禪誥文祕而不傳的規則,並說明本次是為天下蒼生祈福,於是將此次的封禪誥文宣告於天下;宋真宗封禪泰山之時,欲借天意來威懾外敵,故導演了一幕「天書由天而降」的鬧劇,自此之後,帝王泰山封禪的歷史也就嘎然而止。

封禪儀式在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中都曾舉行過,但以泰山的次數多且影響大而出名,自秦皇開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禪泰山,較為著名的封禪有:

秦始皇封禪泰山,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

漢武帝封禪泰山,武帝雄才大略,掃除邊患;

唐玄宗封禪泰山,開元盛世,國力昌盛,且一改封禪誥文祕而不傳的規則;

宋真宗封禪泰山,導演了一幕「天書從天而降」的鬧劇。

從明朝開始,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的封號,此後,明清兩朝將原來的封禪改為了祭祀。

雖然到宋朝之後不再進行封禪,但崇拜活動卻進一步擴大,黎民百姓無不知神山泰山。

(附:唐高宗封禪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十二月雲集泰山下 ,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狀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 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乾封縣。

唐玄宗封禪 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東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四制。封禪後,封泰山神為「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銘》,勒於岱頂大觀峰,並令中書張說撰《封祀壇頌》、侍中源乾曜撰《朝 壇頌》,均勒石紀德。

)[編輯本段]封禪條件

西漢太史公在《史記•封禪書》中給出了帝王封禪所必需的條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帝王在當政期間,只要具備二者任何一個條件即可封禪,但二者之間有著某種隱祕的聯絡,帝王賢明、天下太平、天降祥瑞三者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依附的關係。

《史記•封禪書》中記載「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也就說,帝王當政期間要有一定的功績,即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禪、向天報功。

至於天降祥瑞之說,則比較隱祕,這和中國古代的「天人相應」思想有著極大的聯絡(「天人相應」,用現在的術語來講,就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間的某種聯絡),也就是說帝王賢明,才可能出現太平盛世,而在太平盛世將來之時,天往往會降祥瑞以示徵兆,即所謂的「國之將興,必有徵祥」,至於天會不會降祥瑞、什麼時候降祥瑞、降在什麼地方,實則是一個非常隱祕的事情(現代人則解讀為是一種迷信思想),正因為其隱祕性的存在,往往被一些居心之人加以利用,弄虛作假,欺人瞞天。

[編輯本段]封禪禱文

封禪最令人質疑的,還是祭典中的祝禱文,在唐玄宗以前的歷代史書內,均未見記載。唐代名臣賀之章將此現象解釋為,封禪帝王所求不外為長生登仙等私慾,故外人莫知之。**二十年,馬鴻逵將軍率領軍隊駐紮于山東泰安,無意間發現一座五色土壇,並從其中得到兩套玉冊。

玉冊上分別鐫刻著唐玄宗及宋真宗禪地之祝禱文。兩套玉冊的出土,正可以補足刊正史籍的闕如與錯植,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唐玄宗玉牒文: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土德。

高祖、太宗,受命立極,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紹復,繼體不定。上帝眷,錫臣忠武,底綏內艱,推戴聖父。

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

子孫百祿,蒼生受福。

唐玄宗禪社首玉冊文:惟開元十三年,歲次乙十一月辛已朔十一日辛卯,嗣天子臣隆基,敢昭告於皇地祗:臣嗣守鴻名,膺茲丕運,率循地義,以為人極,夙夜祗未,迄未敢康。

賴坤無隆靈,錫之景,資植庶類,屢惟豐展。式展時巡,報功厚載,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瘞禮,式表至誠。睿宗大聖真皇帝配神作主。尚饗。

2樓:懸浮的方法

古代來泰山封禪的帝王有哪些?封禪大典的簡介

3樓:濟雨

封禪bai和朝拜泰山,載入史冊的是從du

秦始皇開始,秦zhi

二世、dao漢武帝、漢光武帝版、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權、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記功。其中漢武帝七次東巡登封。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封禪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

元明以後改為祭祀。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頂。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其統治,而泰山又因封禪告祭被抬到與天相齊的神聖高度。

一座自然山嶽,受到文明大國的歷代最高統治者親臨封禪祭祀,並延續數千年之久,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現象。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皇帝封禪過?

4樓:匿名使用者

歷代帝王封禪祭祀一覽表

秦始皇嬴政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封泰山、禪樑父山。

二世胡亥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登封泰山西。

漢武帝劉徹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泰山。

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封泰山、禪樑父山。

章帝劉烜元和二年(公元85年)柴祭泰山、祠明堂。

安帝劉祜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柴祭泰山、祠明堂。

隋文帝楊堅 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為壇設祭泰山。

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玄宗李隆基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元年(公元2023年)封泰山、禪社首山清聖祖玄燁康熙二十三年(公元2023年)祭祀泰山。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2023年)祭祀泰山。

高宗弘曆乾隆十三年(公元202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公元2023年)先後10次祭祀泰山。

5樓:天雨巷

自秦皇開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

封禪泰山,較為著名的封禪有:

秦始皇漢武帝

唐高宗武則天(另封了嵩山,其餘皆為泰山)

唐玄宗宋真宗

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封禪,改為祭祀。從此再無封禪

6樓:匿名使用者

宋真宗趙恆,折騰了10年。本來是宋朝崛起的**10年卻浪費在封禪上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清朝的康熙 秦始皇,漢武帝 大禹

8樓:記憶的路很崎嶇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清朝的康熙

中國古代有哪幾個皇帝封禪?地點在**?

9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都是去泰山封禪的

武則天是去嵩山封禪的

影響世界的100位帝王排行,世界100帝王排行榜 的順序是多少

答 從世界各國曆史的數千帝王中,挑選出100個,並按其對歷史影響的大小排出座次,每人一篇傳記,內容包括該帝王的生平 經歷 功過是非等 並論述他們所居位次的理由。英雄創造歷史,還是奴隸創造歷史是歷來的爭論。但帝王是屬於 英雄 之列無疑。在世界歷史的程序中,有百位的帝王確實影響和改變著世界。在100位帝...

形容帝王在位的成語有哪些形容帝王的成語有哪些?

直接表示帝王在位的成語非常少,只有 飛龍在天 比喻帝王在位。其他從客觀反應帝王在位的詞 龍飛鳳翔 謂帝王的興起。比喻仕途得意,飛黃騰達。垂拱而治 垂拱 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費力 治 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麼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龍顏鳳姿 指帝王之相。無私之光 語本 禮記 孔子閒居 ...

古代帝王的陵墓名稱都是怎麼定的,古代帝王陵墓是如何命名的?比如說「裕陵」 「孝陵」 「茂陵」等,這些字有什麼講究嗎?

陵號 由歷代皇帝的陵墓而得名,均是取有吉祥之意的文字。這些文字在中國古代的諡法中,一般都可以找到它們的含義。所以什麼孝,景,泰,昭都是從 諡法解 中找出來的,把重點給你寫出來 隱,哀也。景,武也。施德為文。除惡為武。闢地為襄。服遠為桓。剛克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德為平。亂而不損為靈。由義而濟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