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在古文中的含義,在文言文中,「絕」字是什麼意思?

2021-04-15 13:30:40 字數 5657 閱讀 5563

1樓:次次次蛋黃米亞

在文言文中,「絕」字有以下意思:

1、斷,斷開。《靈樞·禁服》:「近者編絕,久者簡垢。」

2、阻斷。《三峽》:「沿溯阻絕。」

3、遏止。《素問·寶命全形論》:「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4、斷絕。《素問·平人氣象論》:「故人絕水谷則死。」

5、竭絕。《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6、止。《素問·氣交變大論》:「衝陽止者死不治。」

7、阻隔不通。《素問·通評虛實論》:「五臟絕閉,脈道不通。」

8、衰敗,亡失。《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

9、盡,極。《素問·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

10、滅,死亡。《串雅·序》:「昔歐陽子暴利幾絕。」

11、極 很 非常。《核舟記》:「佛印絕類彌勒。」

12、與世隔絕的。 《桃花源記》「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3、獨一無二的。 「天下三絕。」

2樓:滄海一聲笑

文言文①斷,斷開。《靈樞·禁服》:「近者編絕,久者簡垢。

」 ②阻斷。《靈樞·官針》:「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

」 ③遏止。《素問·寶命全形論》:「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 ④斷絕。《素問·平人氣象論》:「故人絕水谷則死。

」 ⑤竭絕。《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 ⑥止。《素問·氣交變大論》:「衝陽止者死不治。

」 ⑦阻隔不通。《素問·通評虛實論》:「五臟絕閉,脈道不通。

」⑧衰敗,亡失。《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

」 ⑨盡,極。《素問·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

」 ⑩滅,死亡。《串雅·序》:「昔歐陽子暴利幾絕。」示例

3樓:匿名使用者

絕,斷絲也。——《說文》

「絕」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古文中絕有什麼意思

4樓:笑忘彼岸花

1.斷絕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 極 「佛印絕類彌勒」

3 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 消失 「群響畢絕」

5 絕妙 拍案叫絕

6 與世隔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5樓:桐菊汗姬

有1.斷絕2極

3橫渡4消失

5絕妙6

與世隔絕

等意思啦。例一就是斷絕的意思,我今天死翹翹啦,魂魄離開了但是屍體長存啦。。例二是出自杜甫《新安吏》的句子,也是極的意思,翻譯為中男又矮又小,怎麼能去首位王城呢?

例三是韓愈的《初春小雨》其實也是極的意思,跟例二一樣,根據語境翻譯,這裡譯為「遠遠的超過」

6樓:海德威娜

1.斷絕.「天柱折,地維絕」

2.極,非常.「秦女極美,王自可取」

3.超越,超過.「聰穎絕人」

4.橫渡 ,橫穿「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絕在古文中的意思:①《動》斷;斷絕。②《動》隔絕;隔斷。

③《動》絕交;斷絕往來。④《動》停止;止歇。⑤《動》絕命;死。

⑥《動》橫渡。⑦《名》舊詩體裁之一。⑧《形》到極點的;不能超越的。

⑨《副》。⑩《副》絕對;完全。

8樓:匿名使用者

絕交,非常,極其,斷絕

9樓:金幼碧魯高義

1.斷絕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2極

「佛印絕類彌勒」3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4消失

「群響畢絕」5絕妙

拍案叫絕

6與世隔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文中「絕」字的解釋

10樓:匿名使用者

①斷bai,斷開。《靈樞·禁服》:「du

近者編絕zhi,久者簡dao垢。」

②阻斷。《靈樞內

·官針》:容「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

③遏止。《素問·寶命全形論》:「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④斷絕。《素問·平人氣象論》:「故人絕水谷則死。」

⑤竭絕。《素問·生氣通天論》:「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⑥止。《素問·氣交變大論》:「衝陽止者死不治。」

⑦阻隔不通。《素問·通評虛實論》:「五臟絕閉,脈道不通。」⑧衰敗,亡失。《靈樞·經脈》:「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

⑨盡,極。《素問·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

⑩滅,死亡。《串雅·序》:「昔歐陽子暴利幾絕。」

11樓:匿名使用者

絕:①:斷bai絕 ②:

絕句,格律詩du的一種 ③:橫渡zhi ④:穿過;經過 ⑤:

超過 ⑥:dao絕盡7:滅絕回 ⑧:

氣絕;死亡 ⑨:絕祀

答 ⑩:戒;杜絕 11、謝絕;絕交 12、獨一無二的;絕妙的13、僻遠,極遠的 14、極,非常 15、僅,只

絕在古文中的意思

12樓:

1.斷,斷絕 「陛下絕匈奴不與和親。」

2 極,非常「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3 超越,超過 「壽橋捷絕人,逾牆而入,家中莫知。」

4 橫渡,橫穿「假舟楫,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明的古文中的含義

13樓:匿名使用者

」明「字在古文字有如下意思:

1、用作形容詞,意思是:明亮。

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釋義: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

2、用作動詞,意思是:照亮。

出處: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釋義:我是力氣尚且足以繼續用來進入,火把尚且足以繼續用來照明 。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明白;清楚。

出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釋義:如果名義和實際的關係已經明確了,那麼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

4、用作動詞,意思是:證明;說明。

出處:明·張溥《五人墓碑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釋義:也用以說明死生意義的重大,(即使)一個普通老百姓對於國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5、用作動詞,意思是:明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釋義:明確法律,確定律法,都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6、用作形容詞,意思是:英明;高明;明智。

出處: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釋義:臣雖然愚笨,(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像陛下這樣)明智的人呢?

7、用作名詞,意思是:智慧。

出處:戰國·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釋義:積累善行,養成良好的品德,於是就能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發展,聖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

8、用作名詞,意思是:視力。

出處:戰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釋義: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

9、用作名詞,指明朝。

10、用作形容詞,意思是:次;下一個(專指年、月、日)。

出處:清·彭端淑《為學》:「明年,貧僧自南海還。」

釋義:下一年的時候貧僧會從南海回來。

14樓:匿名使用者

明①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②明白;清楚:問~|說~|黑白分~|去向不~.

③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溝|有話~說|~令公佈|~槍易躲,暗箭難防.

④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英~|精~強幹|耳聰目~|眼~手快.

⑤光明:棄暗投~|~人不做暗事.

⑥視覺:雙目失~.

⑦懂得;了深~大義|不~利害.

⑧〈書〉表明;顯示:開宗~義|賦詩~志.

15樓:草莓芥末

明①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②明白;清楚:問~|說~|黑白分~|去向不~.~查秋毫③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溝|有話~說|~令公佈|~槍易躲,暗箭難防.

④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英~|精~強幹|耳聰目~|眼~手快.

⑤光明:棄暗投~|~人不做暗事.

⑥視覺:雙目失~.

⑦懂得;了深~大義|不~利害.

⑧〈書〉表明;顯示:開宗~義|賦詩~志.

16樓:

[原文]   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驩兜不能蔽也。

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

「善。」   [釋文]   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叫明,怎樣叫暗?

」魏徵答:「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瞭解情況,所以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

帝舜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驩都不能矇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臺城被軟禁餓死;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貴族大臣不敢矇蔽,下情得以上達。」唐太宗說:

「好啊!」

17樓:匿名使用者

1.明亮2.明白,清楚3.證明、說明、闡明4.明確5.英明、明智、高明6.視力7.次,下一個(專指年或日)8.朝代名。

古文中哪些文章中有"絕"字?他們的意思?

18樓:酷我江山

動》(會意。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從刀,從卩(人)。表示人用刀斷絲。本義:把絲弄斷)

同本義絕,斷絲也。――《說文》

冠纓索絕。――《史記》

又如:絕纓(冠纓斷絕。比喻寬巨集大量)

引申為斷,斷絕

絕,斷也。――《廣雅》

舉鼎絕臏。――《史記·始皇紀》

必絕其謀。――《戰國策·秦策》

楚誠能絕齊。(絕齊,與齊國斷絕外交關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絕秦趙之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絕秦望。

得水則為絕。――《莊子·至樂》

絕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驚,自引而起,袖

絕-絕jué

⒈斷,隔斷:~交。~緣體。

⒉完,完全,窮盡:氣~。~無例外。~處逢生。敵人陷入~境。

⒊極,非常:~密。~倫。~妙。~大多數。~無僅有。〈引〉高超,獨特:~技。~招。

⒋一定,無論如何:~不允許貪贓枉法。⒌⒍

①極端,非常:~頂的聰明。

②最高峰:泰山~頂。會當凌~頂。

⒎①最,極:~對可靠。

②完全,一定:~對辦得好。

③無條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對存在於相對之中,在相對中有~對。

④只根據一個條件測算的:~對溫度。~對高度。

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 y y 動 用 使用。涉 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動 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動 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介 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介 起提賓作用,可譯為 把 廉頗藺相...

夫 依 喻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麼,「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夫 f 名 成年男子。愚公移山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 論積貯疏 一 不耕,或受之飢。名 大丈夫。左傳 宣公十二年 聞敵強而退,非 也。名 指服勞役或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智取生辰綱 農 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王建 宮詞 宮人早起笑相呼,不識階前掃地 名 女子的配偶 丈夫。陌上桑 羅敷自有 f 代 ...

絕在古漢語中什麼意思,「絕」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越過 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江河 最高峰 泰山 頂。會當凌 頂。橫渡 很,非常 與世隔絕的 絕 在古文中什麼意思?以,古漢語都有什麼意思 以在古漢語只能作介詞 表示拿,用,憑著。出處 宋 蘇軾 石鐘山記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白話釋義 士大夫終究不願用小船在夜裡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