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居建築的地域特徵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2021-04-13 12:57:41 字數 4624 閱讀 7132

1樓:熱心網友

中國傳統的民居特點都是坐北朝南一般北方為正房東西兩側就是為側房

2樓:夢想世界

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築型別與特點:中國建築文化源遠流長,有著豐富深遠的文化哲理,例如重情知禮、以人為本,創作思維上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環境與建築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繹的悟性 共鳴的美學原則和建築形態的構成原則等,而中國人深層的 世界觀、自然觀等民族意識也常通過傳統建築空間特性的塑 造反映出來。

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地區的地理條件,經濟技術和建築文化有明顯的地域差異,中國 的傳統文化正是由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築 文化所組成的。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建築就像一顆明珠在世界建築史上 佔有耀眼的一席之地,而且影響廣泛深遠。 所謂「傳統民居」是指那些非官方的、民間的、一代又一代 延續下來的、以居住型別為主的「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通過實踐思考和感悟來設計自己的住宅, 其營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地區間的各種差異,造就 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民居,在藝術、技術、環境諧調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傳統民居」是我國建築大家族中的重要 組成部分和特有的建築形式,其產生和發展是自然、社會, 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的綜合反映,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 化特色,因此它又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佼佼者之一。

自古以來,建築的營建,不僅要滿足人類對擋風遮雨、 生活起居的物質需求,而且還要滿足人類對心理、倫理、審 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天人合一」是中國「周易美學」 的理論核心,在各類建築中,傳統民居最為完全、深刻地體 現了這一思想,體現在與自然協調共生的營建思想、中庸適 度的發展目標、經驗為本的承傳模式,體現在追求「天—— 地——人」和諧共生上。

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採取中 軸對稱方式佈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 後兩院,居中的正房體制最為尊崇,是舉行家庭禮儀、接見 尊貴賓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內,以遊廊相連線。北京四 合院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築上 的具體表現,但庭院方闊,尺度合宜,寧靜親切,花木井然, 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

華北、東北地區的民居大多是 這種寬敞的庭院。 中國南方的住宅較緊湊,多樓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 面積長方形天井為中心的堂屋。這種住宅外觀方正如印,且 樸素簡潔,在南方各省分佈很廣。

在閩南、粵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團住宅,其 平面有圓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單層建築廳堂和周圍的

四、五 層樓房組成,這種建築的防禦性很強,以福建永定縣客家土 樓為代表。在中國的傳統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 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 8000 餘 座,規模大,造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構成了一個 奇妙的民居世界。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 以西遞和巨集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 歷史傳統村落,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儲存了大量形態相 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 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 力對家鄉的支援,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那些徽商還鄉後 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 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皖南古村落與其它村落形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皖南古 村落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對農業的依賴。古村落 居民的意識、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農民的思想意 識和一般市民階層,追求與文人、官宦階層相一致的生活情 趣,因此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 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 置漏窗、巧設盆景、雕樑畫棟、題蘭名匾額、創造優雅的生 活環境,均體現了當地居民極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福建土樓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 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抵禦性」的城堡住宅——土樓。 土樓具有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和強烈的宗族特性。樓內 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 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

加上冬暖夏涼、防震 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數民族居住建築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居住建築也很多樣,如西北部新疆 維吾爾族住宅多為平頂,土牆,一至三層,外面圍有院落; 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則用石塊砌築外牆,內部為木結構平 頂;蒙古族通常居住於可移動的蒙古包內;而西南各少數民 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結構幹欄式樓房,樓下空敞,樓上住人, 其中雲南傣族的竹樓最有特色。中國西南地區民居以苗族、 土家族的吊腳樓最具特色。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沒有 地基,以柱子支撐建築,樓分兩層或三層,最上層很矮,只 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民居的型別及特點:木構架庭院式住宅 這是中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數量多,分佈廣,為漢族、滿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數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

中國南北地區建築的不同與相同特點

4樓:夏天愛麥麥

中國北方黃河中上游地區窯洞式住宅較多,在陝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並常將數洞相連,在洞內加砌磚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省土地,經濟省工,將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有機結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

中國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

我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亦不盡相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築形式,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築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佈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

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佈局,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牆,整個院落被房屋與牆垣包圍,硬山式屋頂,牆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

內蒙民居

蒙古包是內蒙古地區典型的帳幕式住宅,以氈包最多見。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由於遊牧生活的需要,故鄉以易於拆卸遷徙的氈包為住所。傳統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遷徙有4次,有「春窪、夏崗、秋平、冬陽」之說,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

寧夏民居

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降水少、溫差大,氣候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冬春乾旱多風沙,盛行偏北風,故住宅一般不開北窗。為保溫防寒,採取廂房圍院形式,且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為一面坡和兩面坡並存。

陝北民居

窯洞式住宅是陝北甚至整個黃土高原地區較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為靠崖窯、地防窯和磚石窯等。靠崖窯是在黃土垂直面上開鑿的小窯,常數洞相連或上下數層;地坑窯是在土層中挖掘深坑,造**工崖面再在其上開挖窯洞;磚石窯是在地面上用磚、石或土坯建造一層或兩層的拱券式房屋。

黃土高原區氣候較乾旱,且黃土質地均一,具有膠結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質疏鬆易於挖掘,故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挖洞而居,不僅節省建築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優越性。由於地坑式窯洞難於防禦洪水的侵襲,且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近年來,一些地方已經放棄了地坑式窯洞的修造,並陸續在地面上營建磚木結構房屋而居。

山西與山東民居

山西太行山區與山東膠東丘陵一帶兩地民居形式類似,單門獨院,有門樓,兩面坡屋頂。由於山高石料普遍,依照傳統上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原則。故磚石住宅較多。

山西民居還多見磚雕等裝飾。兩地緯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異,故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勢較高,東南面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後者廣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較多(>700毫米/年),為便於排水屋頂坡度較陡。

選自《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中國南方民居與地理環境

江蘇民居

江蘇民居以蘇州為代表。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水網密佈,地勢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門、臺階、過道道均設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於水、路、橋之中,多樓房,磚瓦結構為主。青磚藍瓦、玲瓏剔透的建築風格,形成了江南地區纖巧、細膩、溫情的水鄉民居文化。

由於氣候溼熱,為便於通風隔熱潮防雨,院落中多設天井,牆壁和屋頂較薄,有的有較寬的門廊或寬敞的廳閣。

上海民居

位於長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優越,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經濟發達,住宅質量較好,多為磚瓦結構樓房,式樣新穎美觀大方,建築風格充分顯示出人文因素的影響,頗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福建民居

閩西南地區的客家人土樓是一種特殊農村住宅。土樓外形有方、圓之別,酷似寵大碉堡,其外牆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實,厚1米,可達5層高;由外向內,屋頂層層**,共三環,主體建築居中心;房間總數可達300餘間,十幾家甚至幾十家人共居一樓。福建是東南沿海的「山國」,境內山地丘陵佔80%以上,地形複雜,歷史上匪盜現象較為嚴重,中原漢族遷居此地後,為御匪盜防械鬥,同族數百人築土樓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樓,防禦功能突出。

此外,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帶,氣候暖熱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熱,可謂一舉數得。

雲南民居

幹欄式竹樓是滇南傣、佤、苗、景頗、哈尼、布朗等少數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氣候炎熱潮溼多雨,竹樓下部架空,以利通風隔潮,多用作碾米場、貯藏室及雜屋;上層前部有寬廊和晒臺後部為堂和臥室;屋頂為歇山式,坡度陡,出簷深遠,可遮陽擋雨。

多彩多姿的中國傳統民居折射出我國地大物博、自然條件差異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改造和利用自然適應環境的生動體現。

地理環境與文明的關係,飲食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回頭我給你 飲食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地理環境是影響飲食習慣的重要因素。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僅受到地理環境影響,還與當地的物產 文化歷史等一定因素的影響。比如 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以植物食料為主,主食是五穀,輔食是蔬菜,形成這習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靠山食山,靠水食水,窮鄉...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哪些影響

地理環境,通常指環繞在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地形 地貌 氣候 土壤 生物 水文 自然資源等等,它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中國的地理環境複雜多樣,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 居住地的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早期文化形成更為直...

關於地理旅遊的問題。旅遊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問題1旅遊資源的流動性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是空間的變化,一是時間的變化。空間的變化中,地形是重要因素,地形的變化使得旅遊資源定位發生變化,如,青藏高原,上升到一定海拔,就可能成為某個資源。當然還有時間的變化,只有到一定時間才能成為旅遊資源。如到資本主義時代才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旅遊資源。流動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