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作者借遊岳陽樓寄託了的思想感情

2021-04-10 13:45:39 字數 2621 閱讀 5011

1樓:匿名使用者

寫出作者豁達胸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2樓:青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

3樓:匿名使用者

額 。關於這個問題 。你查一下語文全解。

岳陽樓記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與民同樂給分麼?

4樓:鑫公館

本文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迫

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

高。和它同時的另一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岳陽樓記》末尾

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範仲

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

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

在後的品質,無疑仍有教育意義。

遊岳陽樓記蘊涵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樓:

遊岳陽樓記蘊涵著作者雖身居江湖卻仍然心憂國事,雖遭**,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同時全師詩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

袁中道《遊岳陽樓記》:現實的、引人淚下的洞庭湖

關於岳陽樓和洞庭湖,我們已經讀了幾篇詩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杜甫的《登岳陽樓》、李白《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李白、杜甫、孟浩然的都是詩歌,都是概括的寫法,藉助想像和虛擬,主體形象是抒情的,不過取岳陽樓和洞庭湖的某一特點,加以變異,藉以抒發詩人的感情。

詩和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詩的形象,不是照抄現實的,而是把現實的某一特點,加以變異的。清朝詩評家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有一段話:或問「詩與文之辨。

」答曰:「二者意豈有異,唯是體裁、詞語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

飯不變米形,酒形質俱變。」

意思是,詩歌與散文的「意」,也就是內容,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就是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內容是米,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飯,詩歌就是把米釀成酒。飯沒有改變米的形狀,而酒把米的形狀和質地都改變了。

這個理論當然有它比較不夠精確的地方(如把散文和詩歌的內容說成是沒有區別),但是總的說來,相當有啟發性。說詩歌是想像的、變異的,而散文則比較寫實,就這一點來說,是比較到位的。

對於這一點,也許我們僅僅讀杜甫、李白、孟浩然的詩歌還不夠清楚,把他們詩作和袁中道的散文一比,其間的差異,就十分鮮明瞭。

第一段寫洞庭湖水奇的原因;

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作者居然因為風景變幻而哭將起來,可見不但感情容易激動,而且對感情相當放任。這種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學自矜自持、喜怒不形於色蔚為風氣的時代,明清小品作家敢於表述自由的性靈,正是其可愛可貴之處。

第二段寫作者由洞庭湖上風景變幻而引發自己的的聯想和感慨。

第二段中,作者在文中還聯絡了宋朝滕子京、范仲淹,聯絡了修建岳陽樓的滕子京因在官場上受到打擊而在賓客間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其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用這樣的聯絡來對照自己當時的人生經歷,表現自己的人生感慨。袁中道認為滕子京不應該哭,因為他已經在**朝廷為著名的諫議,用不了多久,就該有政績可報了,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這個樣子,四十多歲了,頭髮都白了,還沒有為保衛國家作出什麼貢獻;

遭逢兄長病故,加上飄零異鄉,又是面對「寒雁一影」這樣的遭遇,「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他這不僅是為自然現象而哭,更是為個人政治遭遇而哭!他這種敢哭敢笑的個性追求,即他文學創作中一追求的「獨抒性靈」。

擴充套件資料

【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亦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巨集道胞弟。

16歲中秀才,以豪傑自命,性格豪爽,喜交遊,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成年後科場考試,幾經落第,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中進士,授徽州府教授、國子監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長愈豪邁。

與其兄宗道、巨集道並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其績稍遜於巨集道。其文學主張與巨集道基本相同,強調性靈,「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一洗應酬格套之習」(《中郎先生全集序》)。

他較兩兄晚歿,後來目睹模仿公安派的文人,已有「為俚語,為纖巧,為莽蕩」(同前)的流弊,所以晚年又形成以性靈為中心兼重格調的思想,提出「不效七子詩,亦不效袁氏少年未定詩,而宛然復傳盛唐詩之神則善矣」(《蔡不瑕詩序》)。

這是他與兩兄稍異之處。袁中道作品以散文為優,遊記文如《遊石首繡林山記》、《遊鳴鳳山記》、《金粟園記》、《玉泉澗遊記》等,情景交融,描摹入微;尺牘文如《寄蘊璞上人》、《答潘景升》、《與曾太史長石》等,直抒胸臆,文筆明暢;

日記《遊居柿錄》反對復古擬古,認為文學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寫性靈。

岳陽樓記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岳陽樓記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 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這篇文章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揭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

岳陽樓記翻譯,少點的,岳陽樓記翻譯

慶曆四年 1044年 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嶽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很多長年荒廢的事業又重新興 辦起來了。還重新修建了岳陽樓,擴大它舊有的規模,還在上面刻上唐代賢人和當代人的詩賦,滕子京 並囑咐 我 寫一篇文章用來記述這件事。我看那巴陵郡的美麗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連線著遠...

岳陽樓記的體裁,岳陽樓記是什麼文體

岳陽樓記的體裁 散文。一 賞析 岳陽樓記 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 1046年10月17日 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