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佛教是什麼態度,佛教對人生是什麼態度

2021-04-02 02:54:49 字數 1260 閱讀 9680

1樓:你本來是佛

學佛正確的觀念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的內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會覺悟,覺悟了就能得到解脫,解脫之後就永遠離苦得樂,得大自在。

學佛要先正名,名正則言順。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稱他為本師;我們自稱三寶**,**就是學生。所以在佛門裡是師生關係。

因此佛教是師道、是教育,不是宗教。

現在佛教存有六種不同形式。

第一種,傳統的佛教。這是純粹的教育。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教育家,他三十歲成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辦班教學三百餘會。

講經說法就是教課,他辦了三百多場的講座。我們現在學習的就是這一種傳統佛陀教育的佛教。

第二種就是學術的佛教。「學術佛教」是在書本、名詞術語上鑽研,沒有把佛陀的教育、教誨落實在生活上,因此學了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得不到益處,對於了脫生死,離苦得樂沾不上邊。最多拿個佛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個佛學教授。

第三種是宗教的佛教。現在很多形式確實表明佛教是宗教,如寺院裡辦的法會、超度死人等等,這些活動都讓大家認為佛教是宗教。形式上帶著宗教色彩的佛教不是佛教的本質,但是它有存在的必要性。

佛教的本質是教育,教我們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第四種形式是旅遊的佛教。佛教道場成為觀光旅遊聖地;寺院名山變成旅遊觀光景點。

第五種是企業的佛教,把佛教的事業當著企業來經營。

第六種是邪教,這是最差的,是迷信的佛教,這一種所謂的佛教我們不能接受。

瞭解到現前佛教存著的六種形式,學佛就一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學佛的關鍵是要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上,這樣才能得法喜。正所謂孔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就是喜悅。這種喜悅不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帶來的刺激,而是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喜悅。這就是淨空老法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們要仰慕、追求這樣的境界。佛陀當年為什麼會捨棄王位出家?他就是仰慕這種了生脫死、超塵離俗的境界。

不僅自己覺悟,得到解脫,而且還有能力普度一切生活在苦難中沉迷的眾生。這是第一個觀念──佛教是教育。

2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人不讀懂道德經,不學仁義禮智信。很難理解佛教!

3樓:城涵陽從筠

俺對佛教的態度是信仰!

佛教是一種智慧人生的教育,「緣」字最通俗的解釋就是關係,有緣就是有關係。

您跟佛教有緣,就是說您跟智慧人生有緣啊,接觸、瞭解、理解佛教,是人生的智慧;修學佛法,就是開始了智慧的人生,阿彌陀佛!

佛教對人生是什麼態度

佛教對金錢應有什麼樣的態度,佛教的金錢 財富觀念。

佛教有一條戒律叫,不捉金戒,意思口袋裡不能有錢,是對治我們的貪慾的,沒錢你還能活下去,說明你修行得力!佛教的金錢 財富觀念。佛教怎麼看待金錢 此書帶給人們智慧的啟示。略說有如下幾點 營商之道有三個原則,也是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考慮的三個重要問題 一 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賺錢。二 我們應該能夠享用賺到的...

佛教佛教怎麼解釋墜機,佛教對人的死亡是如何解釋的?

表層原因 發動bai機原因du 天氣原因 人為原因等等調zhi查能夠得出的原因dao。深層內原因 眾生共業容,這一飛機的人從小到大遇到過無數的人和事,做過無數的選擇和被選擇,最終都不能阻止他們登上這要出事的飛機,這是各種因相互交織的結果。綜合起來就是佛教說的 無常,諸行無常,沒有永遠安全的飛機,也沒...

佛教今天對我們的影響,佛教對我們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

世界上的人們對佛教的態度大概有四種 信仰的 半信半疑的 不信仰但也不反對 反對的。其中反對者的理由雖然林林總總,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種 消極逃避 迷信。這些反對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腳呢?這些反對者是否真正瞭解佛法的內容?現代社會中,人們對 科學 奉為至尊至聖。天文學 宇宙學 電子學 生命科學等自然科學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