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哪部著作把知識分為3類 理論思辯的知識 實踐的知識

2021-03-30 15:33:26 字數 4600 閱讀 8658

1樓:手機使用者

在《形而上學》中亞里士多德把全部知識分為三類類:思辯的、創制的和實踐的,又把將思辯哲學分為三類:數學、物理學和神學。

「物理學所研究所的是不可分離的但並不是不運動的東西,某些數學研究不運動,卻也不能分離存在而是在質料之中的東西,只有第一哲學才研究既不運動又可分離的東西。」這種自身不動而又能夠推動其他事物運動的實體也就是「神」,這門學科叫做「神聖的學科」即「神學」。那麼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神學」在他哲學中處於怎麼樣的地位;是否是他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他本人是否重視「神學」。

一些人認為「神學」不過是亞里士多德早起所提到並逐步減少,並帶有濃厚的唯心主義,後來為中世紀經院哲學、宗教和各種唯心主義哲學所利用並發展。亞里士多德的「神學」不是無足輕重的,而是他的哲學體系的必然結果和重要成部分。

一、亞里士多德的「神學」具有兩層概念:(1)聖的學術也是最光榮的,學術必然在兩方面均屬神聖。於神最合適的學術正應是一門神聖的學術,任何討論神聖事物的學術也必是神聖的,他把第一哲學用來研究「存在」本身即研究最一般原因與原則,本體、本質及屬性的學問,而神被認為是最高原因和原則

知識分為哪幾大類。。。。。。。。。。。比如語文歸為哪類。數學歸為哪類。。。。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分法。比如,亞里士多德的,把知識分為思辨(理論)的知識,實踐的知識和創制的知識。按知識形態分為主觀的知識和客觀的知識。

現代知識觀根據反應活動形式的不同,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

總之有很多分類的

3樓:

語文是文科,數學是理科。

4樓:不允許再次錯過

知識 分的類別太多了 不單一是在學校裡學的叫知識

亞里士多德關於知識的三分法 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亞里士多德把知識分為三類:理論(思辨)的知識、實踐的知識和創制的知識

亞里士多德哲學是從唯物主義開始,唯心主義結束的哲學對嗎

6樓:匿名使用者

亞里士多德哲學是從唯物主義開始,唯心主義結束的哲學不對。

亞里士多德哲學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哲學肯定客觀事實的存在,而且是人類認識的**,認識產生於對外界事物的感覺.亞里士多德的唯物論並不徹底,常董搖擺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

亞里士多德哲學在哲學領域批判了柏拉圖的唯心主義理念,主張人追求完美,但不放棄幸福。

亞里士多德是歷史上第一個全面系統的為哲學分類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哲學活動體現了希臘哲學的基本知識,就是學以致知,為知識而追求知識,為智慧而追求智慧的探索精神。在《論題篇》中,亞里士多德以知識的目的為依據,將科學或知識分為三大類,具體如下:

(一)理論知識

理論知識是為著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識,包括「物理學」、「數學」和「神學」;

(二)實踐知識

實踐知識是為著行動而被追求的知識,包括「倫理學」、「經濟學」和「政治學」;

(三)創制知識

創制知識是為著創作和製造而被追求的知識,包括「修辭學」、「詩學」和「辯證法」。

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說說亞里士多德的思想?

7樓:匿名使用者

亞里士多德認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不論現在還是最初,人都是由於好奇而開始哲學思考的,開始是對身邊所不懂的東西感到奇怪,繼而逐步前進,對更大的事情發生疑問。一個感到疑難和好奇的人,便覺得自己無知、如若人們為了擺脫無知而進行哲學思考,那麼很顯然他們是為了知識而追求知識,而並不以某種實用為目的。顯然,我們追求哲學並不是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們把一個為自己而不是為別人而存在的人稱為自由人一樣,在各種科學中惟有哲學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是為了自身而存在。

因此,一切科學都比哲學更為必要,但卻沒有一種科學比它更為高尚。

知識因其價值和目的而分為三大類,亦即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和創制知識。理論知識是為知識自身而追求的,實踐知識是為行為而追求的,而創制知識則是為製造出來的事物即成果而追求的。根據研究物件的差異,理論科學又劃分為第一哲學或神學、自然哲學和數學,實踐科學劃分為倫理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創制科學則劃分為詩學、修辭學和辯證法。

至於邏輯學,它是認識的工具而不是研究的物件。

第一哲學研究第一本原和根本原因,以往的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本原,實際上可以歸結為構成自然萬物之不可缺少的四種原因,亦即質料因--事物構成的根基,形式因-一事物何以是的原因,動力因-運動自何處來,目的因--事物何所為的原因。由於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是同一的,因此,這四種原因可以歸結為兩種原因--形成因和質料因。在個別的具體事物中,形式與質料是不可分離的,它們的分離只能在認識中發生。

在認識中,形式先於質料,形式是現實,質料是潛能。

各種特殊或具體的科學研究的是存在的某一屬性或某一方面而不是存在本身,而這些屬性或方面當然要以存在為其基礎和前提,所以應該有一門學問專門研究存在本身,這就是第一哲學。存在著一種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於它們的東西的科學。它不同於任何一種各部類的科學,因為沒有任何別的科學普遍地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而是從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這一部分的偶性。

既然我們尋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顯它們必然就自身而言地為某種本性所有。故假若尋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尋求的就是這些本原,那麼這些元素必然並不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為作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我們應當把握的是作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

存在有多種意義。但是它們都與一個本原相關,這就是實體,亦即一個事物是什麼的定義,或"其所是的是"。因為事物被說成是存在,有些由於是實體,有些由於是實體的偶性,有些由於是達到實體的途徑,有些則由於是實體的消滅、缺失、性質、製造能力或生成能力,或者由於是與實體相關的東西,或者由於是對這些東西中某一個或對實體的否定。

所以正如一切是健康的事物都以健康為中心一樣,實體乃是存在的諸多意義的中心點。當然,存在是什麼,換言之,實體是什麼,不論在古老的過去、現在以至永遠的將來,都是個不斷追尋總得不到答案的問題。

一切技術,一切規劃以及一切實踐和抉擇,都以某種善為目標。因為人們有一個美好的想法,即宇宙萬物都是向善的。不同的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人所追求的目的乃是至善,即一切事物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至善自身是無目的的,因為它自己就是自在自為的目的。人之所以為人在於地有理智。理智包括理論智慧(或思辨智慧)和實踐智慧兩個方面,其中實踐智慧的作用就在於判斷行為中什麼是正當的。

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德性,關鍵在於他的慾望和情感等非理性的部分是否能服從理智的律令,而正確的行為必須遵循恰當的理性原則,這種理性原則就是適度和中道。人類的幸福和至善就在於符合德性的活動,不過人類更關心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理性生活,所以惟有在思辨活動中追求智慧、靜觀真理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哲學能給人以最大的愉悅。

理智的思辨活動除了自身之外沒有別的目的,它有著本已的快樂,有著人可能有的自足、閒暇和孜孜不倦。如若一個人能終生都這樣生活,那就是人所能得到的最完滿的幸福、這是一種高於人的生活,我們不是作為人過這種生活,而是作為在我們之中的神。就其自身的思想,是關於就其自身為最善的東西而思想,最高層次的思想,是以至善為物件的思想。

理智通過分享思想物件而思想自身。它由於接觸和思想變成思想的物件,所以思想和被思想的東西是同一的。思想就是對被思想者的接受,對實體的接受。

在具有物件時思想就在實現著。這樣看來,在理智所具有的東西中,思想的現實活動比物件更為神聖,思辨是最大的快樂,是至高無上的、如若我們能有一刻享到神所永久享到的至福,那就令人受寵若驚了。如若享得多些,那就是更大的驚奇。

事情就是如此。神是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現實活動,神就是現實性,是就其自身的現實性,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恆。

亞里士多德對哲學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邏輯學中的三段論,至今仍被學術界尊為權威。

亞里士多德曾在柏拉圖的阿卡德米學院學習,在那裡,他被稱為學園的靈魂。他很尊重他的老師柏拉圖,但是他並不盲從,他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的理論有很大的差異,柏拉圖的思想是唯心主義,但亞里士多德的主張卻是接近唯物主義,柏拉圖曾表示只要亞里士多德肯承認他的錯誤,他便是學園的繼承人,但亞里士多德仍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他的這種敢於挑戰權威的思想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除了上述這些主要的思想之外,亞里士多德還廣泛涉獵了物理學、心理學、生物學、詩學等領域,作出了開創性的工作,為這些學科奠定了後世可以遵循的研究基礎。

如何讀亞里士多德的《詩學》

8樓:叫那個不知道

亞里士多德並不熱衷於只是對美作抽象思辯,像柏拉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對美是什麼所作的玄理論辯。希臘愛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絢麗多彩的藝術作品耀射著迷人光彩,特別是荷馬史詩之後,希臘古典藝術綻開多樣奇葩,希臘悲劇作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藝術形式,更以震懾人心的感染力,表現希臘人追求真、善、美的藝術精神。

希臘古典文明中豐盈壯美的藝術成果,吸引亞里士多德去總結希臘藝術的歷史與現實,思索藝術的本性,**藝術美的意義與價值,建立系統的美學理論即詩學。

擴充套件資料

《詩學》是古希臘著名美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著,原名為《論詩》,據說是亞里士多德的講義。有佚失,現存二十六章,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有人認為失傳的第二卷可能是討論喜劇的。

對現存26章的內容,有六分說、五分說、三分說三個分法。《詩學》裡亞里士多德表達了對藝術及悲劇的觀點,認為藝術的本質是摹仿;而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詩學》對國人也有較深的影響。

亞里士多德的簡介,亞里士多德簡介

亞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 形而上學 心理學 經濟學 神學 政治學 修辭學 自然科學 教育學 詩歌 風俗,以及雅典...

亞里士多德的簡介,最短的,亞里士多德簡介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 前322 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 形而上學 心理學 經濟學 神學 政治學 修辭學 自然科學 教育學 詩歌 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 美學...

亞里士多德說過關於模仿的話,關於亞里士多德的名言有哪些

亞里士多德的 模仿說 集中體現在他的 詩學 中,他認為藝術是對於實物的模仿,但模仿的物件,方式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種類的藝術。他還認為模仿是人的本性,模仿的藝術不僅可以給人帶來快感,還可以幫助人們求知。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藝術主要指的是詩和 他認為藝術史模仿,他不像柏拉圖一樣認為藝術是虛假的,而是認為藝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