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和阿奎那對道德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2021-03-04 01:37:10 字數 3981 閱讀 9853

1樓:漫閱科技

亞里士多德對道bai德採取一種du自然主義的態度,認為zhi一個人要獲dao

得德行和幸福就

版要履行他們的自然的目的權和職能。而阿奎那則採取一種超自然的態度,認為人的本性就是將上帝看作是源泉和最終目的。在他看來,一個人僅是履行他的自然職能和能力來獲得幸福是不夠的,人還應有超自然的目的。

**教倫理學的目的就是教導人們追求最高的幸福和理想。他認為倫理學要以宗教作為基礎。沒有宗教觀念,沒有對上帝的至善的追求,就根本談不上什麼倫理學。

阿奎那的倫理思想是什麼?

2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在倫理學中,罪惡是每一位神學哲學家需要面

對的問題。既然每一存在的事物均來自上帝,那麼罪惡是否也來自上帝呢?奧古斯丁以來,神學家都用善的匱乏或人的靈魂的墮落來解釋這個問題。

阿奎那也接受奧古斯丁的說法。阿奎那說,通姦是罪惡,並不在於它的物質方面,而在於造成通姦的原因,即缺乏禮節,而且他又接受了柏拉圖的某些說法,即認為通姦者不會將他的行為看作罪惡,相反會認為他的行為某方面是好的,會帶來愉快。同時,罪惡也是隨著人的自由而來的錯誤選擇所造成的。

然而阿奎那認為,儘管自由地創造人的上帝允許自由的可能性,但在這種情況上帝並不是罪惡的原因,而是錯誤意志的產物。

我們知道,亞里士多德對道德採取一種自然主義的態度,認為一個人要獲得德行和幸福就要履行他們的自然的目的和職能。而阿奎那則採取一種超自然的態度,認為人的本性就是將上帝看作是源泉和最終目的。在他看來,一個人僅是履行他的自然職能和能力來獲得幸福是不夠的,人還應有超自然的目的。

**教倫理學的目的就是教導人們追求最高的幸福和理想。他認為倫理學要以宗教作為基礎。沒有宗教觀念,沒有對上帝的至善的追求,就根本談不上什麼倫理學。

在他看來,人之為人是由於人具有理智和意志。意志表現人們行動的目的。在這裡他完全接受了亞里士多德關於人的行為的目的論模型。

人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人除了追求物質的滿足外,還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追求無限的真善美,這個無限的真善美就是上帝。因此,意志要作出正確的決定,就需要理智的指導,需要上帝的恩惠和神啟的真理,這樣意志才能代表人對善和正義的追求。

人的道德機制是由**、慾望、意志和理性組成的。德行或善寓於正確的選擇之中,寓於兩個極端之中,意志和理性要適當控制慾望。最基本的道德真理就是「趨善避惡」。

實際上,他基本上把亞里士多德的那一套倫理學思想都搬了過來,不過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些來自上帝的超自然的神法來保證人們的行為規範。這種神法是通過神的啟示,作為上帝恩惠的禮物而直接來自上帝的。因此,德行是靠上帝的恩惠而「滲入」人間的,神又是理智的指導。

阿奎那的倫理格言是:「無限的真善美就是上帝」,「人的幸福在於達到上帝的本性」。不僅如此,他還認為人生來就傾向於上帝的,如果達不到上帝這個真善美的本性,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阿奎那把上帝向摩西頒佈的「十誡」概括為「避惡行善」「保全自己的生命」「不殺害他人」等基本原則,稱為人的本性所具有的天賦觀念,是不證自明的公理。他認為,人的德性是一種「習性」,是在後天的行為中養成的。所謂道德的德性就是使人傾向於行善的習性。

他根據亞里士多德的倫理理論,把「審慎、正義、節制、剛毅」作為四種最基本的德性。

阿奎那的倫理思想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思想不同之處在於,他認為人還有某種超本性、超自然的需求。這就是人還要追求超本性的幸福,即對真善美的追求,追求與上帝的聯絡和交流。他與其他神學家一樣,提出「信、望、愛」三種神學德性來彌補上面四種德性的不足。

他認為,「信、望、愛」這三種德性可以使人達到超本性的幸福。他與奧古斯丁一樣,認為愛上帝是最高的神學德性,也是最高的道德規範。

總之,中世紀的倫理思想基本上沒有什麼突破,增加的多是宗教上的內容;但是,中世紀倫理思想中對人類的超自然的精神需要的論述,卻是有啟發性的。

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3樓:老法大

如果說,奧古斯丁是古代時期向中世紀的轉

4樓:吵天

法是上帝的意志。是神學論者

亞里士多德對阿奎那的法律思想有何重要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亞里士bai多德是古希臘歷史上偉du大的思想zhi家哲學家政治dao

家,也是古典自然法

版學派的創始人,因其曾權師從柏拉圖,所以他的思想深受其師柏拉圖和前輩蘇格拉底的影響。其代表著作是《政治學》和《雅典政制》。他繼承併發揚了柏拉圖法律思想中關於良法,法與正義等最有優秀的部分,從而也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體系,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阿奎那的國家理論主要表現在

6樓:葉無獨

阿奎那的國家理論主要表現在對國家起源和目的的論述上。

在國家起源問題上,阿奎那承襲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認為「人天然是個社會的或政治的動物」。人的生活需要分工互助,因此,人在本性上註定要過集體的和社會的生活.但是,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

為了把人們團結在一起,維護共同的幸福,社會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則,公共的控制機構,即國家法律和國家權力機構.在這裡,阿奎那承認了世俗國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國家目的的問題上,阿奎那認為,國家的目的是為了"過一種有德行的生活".在他看來,國家的目的是謀取社會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是一種按照道德原則的生活.阿奎那提出,道德的社會生活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社會必須融洽無間,團結一致;二是這種團結起來的社會必須以行善為目標;三是必須保證過有道德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豐裕的物質條件.

對國家的作用,阿奎那從三個方面作了論證.他認為,既然人需要過合群的生活,就需要有管理人群的國家權力.這是因為:

一是人們需要一個指導者.共同生活的人群只有在正確的指導下,才能找到達到目標的手段和捷徑.國家權力就起這種指導者的作用.

二是照顧公共幸福的需要.人們既然過社會生活,就產生了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社會團結的紐帶.為了過好社會生活,就必須有人照顧公共福利.

國家權力就是為此而設立的.三是社會需要某種控制力量.任何統一體都需要控制力量,否則便無法統一行動.

如同人體受大腦支配,宇宙受上帝支配一樣,社會共同體也需要受國家政治權力的支配.

在阿奎那的國家理論中,對政體問題的闡述是另一個重要方面.阿奎那認為,隨著國家的建立,也就產生了統治權.統治權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對奴隸的統治權,這是神的安排,是天經地義的;一種是對自由民的治理和管轄權.後一種性質的權力歸屬問題就是政體問題.在政體理論上,阿奎那也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思想.

他首先根據其宗旨把政體分為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兩類,然後又根據統治者的人數將前者各分為三種,即正義政體中的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平民政體和非正義政體中的暴君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阿奎那認為,在合乎正義的三種政體中,君主政體最好.為了給君主政體作進一步的論證,阿奎那還說,國家只有由一個君主來治理,才是最好的政體,這是最符合上帝的本竟的.

在上帝創造的萬物中,支配權也總是掌握在單一的個體手中.阿奎那主張建立的政體,是一種類似於將君主制,寡頭制和民主制相結合的混合政體,是受貴族制約的選舉君主制度.他認為,這種政體是神法所規定的一種政體,最符合上帝的竟志.

他指出,在國家權力的安排上,有兩點必須加以考慮:一是大家都應當在某一方面參與政治;二是一個國家應該由一位德行高超的人來治理,其手下要有一些有德行的人蔘與治理.人民有選舉統治者的權利和被選舉為統治者的資格.

可見,阿奎那並不是要建立純粹的君主**政體.

7樓:匿名使用者

阿奎那的國家理論主要表現在對國家起源和目的的論述上.

試論亞里士多德與阿奎那法律思想的相關性及差異

8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出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基拉。這座城市是希臘的一個殖民地,與正在興起的馬其頓相鄰。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宮廷御醫,從他的家庭情況看,他屬於奴隸主階級中的中產階層。

17歲時,他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就讀達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後方才離開。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亞里士多德對生物學和實證科學饒有興趣;而在柏拉圖的影響下,他又對哲學推理髮生了興趣。

9樓:g小魚

這問題得給1000分。

我還真是在網上見過相關的**,去查查吧。

亞里士多德的簡介,亞里士多德簡介

亞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 形而上學 心理學 經濟學 神學 政治學 修辭學 自然科學 教育學 詩歌 風俗,以及雅典...

亞里士多德對美德的觀點有哪些,亞里士多德的美德觀氏包括兩個方面嗎

與蘇格拉底一樣,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主要 了善與美德的問題。但是他反對蘇格拉底把美德僅僅等同於知識的觀點,而主張有兩種美德,一種是心智方面的,即知德 另一種是道德方面的,即行德。心智方面的美德主要是指一種沉思的生活,它以理性沉思活動本身作為目標,對思想加以思想,並從這種活動中獲得悠閒自適而且持久不變...

亞里士多德的簡介,最短的,亞里士多德簡介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 前322 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 形而上學 心理學 經濟學 神學 政治學 修辭學 自然科學 教育學 詩歌 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 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