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成年寄語文言文,成年人用古文怎麼說

2021-03-30 15:33:26 字數 5634 閱讀 6858

1樓:zjc**座

古代文言文勵志經典語錄集錦

1)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2) 輔車相依,脣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3) 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4)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5)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6)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7)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8)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9)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13)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1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15)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16)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17)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兩》)18)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19)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20)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2樓:施文玉仉女

《孟子·告子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

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瞭解。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張良取履

【原文】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

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良因怪之,跪曰:

「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

「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

「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

「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成年人用古文怎麼說

3樓:沫落天涯

古代男子20歲成年,稱之為「弱冠」。這時行冠禮,戴上表示已**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古時候,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髮,等他們成年後,要為他們舉行「**禮」儀式。男行冠禮,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

這一習俗在《說文》裡被稱為: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

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並賜以字。

因此二十歲左右也可稱為「弱冠之年」。

4樓:匿名使用者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

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

「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成為弱冠吧!

束髮,志學:十五歲;

弱冠:二十歲,表示成年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弱冠加冠 束髮

女子成年在古代怎麼形容?

7樓:老衲加不住了

女的在古代地位低下,不怎麼提及的,一般叫懷春,意思是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了

用文言文祝十八歲生日詩句有哪些?

8樓:肆無恐

1、適逢佳日,難與君聚,幸紙帛傳書,表相思之意,盼重逢之期。久相知,勤共勉,朝露曾觀日,雪月亦看花。雖無金塗四壁,但有君伴身旁。

勿憂傷,莫彷徨,風雨攜手過,坎坷齊量商。不求金玉食,但謝有情人。

2、祝融峰下一回首,吳娃越豔醺酣後。昊穹景命即已至,楠木幽生赤崖背。十年不調為貧賤,**月落香爐巔。

歲晏花凋樹不凋,生事蕭疏空掩門,日日長看提眾門。快劍斫斷生蛟鼉,樂九韶兮人神感。

9樓:紫清竹聶淑

(1)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譯】遠遠望去像是你的家,在松柏叢林之中墳冢一個挨著一個。

(2)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譯】走出大門向東邊望去,眼淚簌簌地落下,沾溼了我的衣裳。

文言文如何說年齡 10

10樓:

一.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20歲(男)——弱冠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二.古代年歲的別稱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

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

不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花甲:指60歲。

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迴圈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髮服戎,功成皓首。」

黃髮: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魯頌/宮》「黃髮臺背」。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臺背」,「臺」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百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拭《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閒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三.《讀者文摘》2023年第一期

湯餅之期:嬰兒出生三朝,稱為「湯餅之期」。

語出劉禹錫《送張盥詩》。

初度:指小兒週歲。

語出清代文學家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後來亦泛指生日為「初度」,如六十歲生日稱為「六十初度」。

齠齔:指兒童。

語出《韓詩外傳》卷一:「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齒……」

教數之年:指兒童九歲。

外傅之年:指兒童十歲。

舞勺之年:指兒童十三歲。

以上皆出自《記》。

破瓜之年:指十六歲女子。

這是舊時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通俗編/婦女》:「宋謝幼詞:

『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破瓜之年」亦謂六十四歲。《通俗編》又云:「若呂岩贈張泊詩:

『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有室之年,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結婚之年。語出《禮/曲禮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歲。

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杖國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以上稱謂,皆出於《王制》。

下壽:六十歲。

中壽:八十歲。

上壽:一百歲。

以上稱謂,出於《莊子》。

花甲重開:一百二十歲。

古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此外,還有把六十歲以上的人統稱為「耆老」,八十歲以上的人稱為「大耋」。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

《廣韻》:「龍鍾,竹也,老者如竹枝搖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顛倒阻滯,如人之遭際,故云。」

文言文自傳古人,用文言文寫自傳

文言文自傳 吾生於九六年六月,姓黃名子樂,未有字,人送外號曰可樂,心中好不歡喜。乃廣東珠海人氏。性格開朗,好與人交談,活潑好動。吾不汲汲於富貴,只因時時盼橫財之至!噫!朽木不可雕也。自幼愛好讀書,因而倍受讚譽。讀書時不求甚解,卻善記內容,遂精通課外之史焉,亦自稱之 天才 嘻!臉皮之厚度,人難以匹敵哉...

語文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技巧

前面的都不錯,我也來一個,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我認為不如安撫百姓保守邊境,停止用兵恢復約定,然後廣泛招募英豪奇才,順應時勢採取行動,這是長久之計。高宗把政事委託給喜 這是人名 喜也也勤奮地盡忠盡心,對國家 有很多匡正利益,屢次 對朝政 規勸進諫,所說的事情都被聽從採納。第一句 我認為不如安民保境,寢...

高二語文必修五文言文,高二語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

陳情表 一段 教師 本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請儘量用文章語句概括回答。學生 孤弱 孤苦伶仃,可以概括為 孤 字。教師 第一段的情感我們已經瞭解,即表現 孤苦 之情。大家一齊動手為自己的結論充實論據,找到第一段中表現這種感情的語句並作簡單分析。學生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