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我國學前教育的實際,談談陶行知「藝友制」師範教育的現實意

2021-03-22 09:04:35 字數 6013 閱讀 8238

1樓:

從實際出發, 培養幼教師資 陶行知針對當時的社會實際,提出三條 培養幼教師資 的途徑: 一是為建設省錢的幼兒園,陶行知主張「訓練本鄉師資教導本鄉兒童」。可以從本村中吸收「一二天資聰敏,同情富厚之婦女」,「經過相當訓練之後,出來擔任鄉村幼稚園的教師」。

二是創辦幼稚師範學校。 三是實行「藝友制」。即「用朋友之道教人學做藝術或手藝」的方法培養師資。

陶行知在 那樣困難、黑暗的歷史條件下,面對社會現實,努力探索如何創辦自已的幼兒教育事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就。他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所創立的理論,對於今天的幼兒教育事業仍有極其重大的借鑑價值。

陶行知「益友制」師範教育的現實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說:「要使知識充滿活力,不能使知識僵化,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問題。」教育的活力之源來自於教育過程中對人的尊重和關愛,來自於通過創造性的教育活動,激發孩子們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啟迪心靈、健全人格,使他們在成長中追求「有靈魂的卓越」,而不是淪為考試機器、高分低能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有哪些啟示

3樓:518姚峰峰

陶行知的生活

教育理論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有四點啟示:

1、啟示教育必須迴歸生活主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過去為改革脫離生活、脫離大眾的舊教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指導當時的實際生活,發揮過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即使到現在,它同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為它符合當前中國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發展趨勢,能給當前教育改革許多啟示教育必須迴歸生活主題。

2、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一生教育實踐的結晶,是在批判吸收中外教育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理論體系,是其教育思想一以貫之的核心。「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

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基本原理。

3、「因材施教」效果顯著。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給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養創造力要像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

」4、「教學合一」教有所成。

陶行知先生主張教學方法是「教學合一」。他說:「如果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那時先生就費力少而成功多,學生一方面也就能樂學了,所以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

」這段話說明了教與學兩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教師一味地趕進度是無教學效果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瞭解他們懂得多少再去判斷如何教、教多少。

陶行知對我國學前教育有哪些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錢,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

創新在這裡指革除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創立與社會、歷史進步相符的「新」。創新還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掙脫教條的束縛,從僵化習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的含義。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新,也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他針對舊教育把培養「人上人」作為目標的現象,指出新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創辦南京安徽公學時就為這所學校提出三個教育目標:

研究學問,要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環境,要有審美的意境;處世應變,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教育名言篇】

1、 教育是立國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7、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

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

三、強健活潑之體格.

四、優美和樂之感情.

9、手和腦在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10、鄉村師範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11、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

13、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14、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瀰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補.汙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評價陶行知。陳鶴琴對我國近代學前教育的貢獻

5樓:星弦月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現代教育迅速發展的時期,各種教育新思潮風起雲湧,「民主與科學」、「教育救國」成為時代呼聲。中國幼教界亦乘風破浪,掀起了幼稚教育中國化的改革運動。改革主要針對**前期各種外國教育思潮傾門而入,中國幼教界一味模仿抄襲,從而迷失自我,身患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三大頑症之現狀。

運動由若干教育實驗為先驅,從教育目標、課程體系、師資培訓三方面著手,建立了較為完整的中國人自己的學前教育體系,繼而帶動了整個幼教界的本土化復歸和進一步發展,使社會化學前教育——這個西方的近代文明之果,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開出本土之花。主要代表人物有陶行知、陳鶴琴、張雪門、張宗麟等。本文試對此運動進行回顧與反思,以期獲得解決改革開放20年後中國幼教界存在的現實問題的一些有益啟示。

學前教育史陶行知為什麼要倡導民主性的兒童教育觀

6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相關問題的答案 建議你去中國幼兒教育網看看

7樓:匿名使用者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動

陶行知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力主改革舊教育,批判中國傳統教育。曾一度著力介紹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學說。但他也反對簡單地「儀型他國」,反對盲目崇拜外國地洋化教育。

五四以後,在平民教育思潮影響下,,他總結平民教育地經驗,指出平民教育是:「要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銀錢,去教一般人民讀好書,做好人。」最初平民教育主要在城市進行,後來,陶行知逐漸認識到中國受苦百姓,更多的是在農村,認為平民教育應該下鄉。

他的鄉村活動對當時社會影響很大。

2023年創辦南京曉莊學校,以曉莊學校為中心,設小學師範院、幼稚師範院、曉莊小學,還有鄉村醫院等。2023年,陶行知回到上海,發起「科學下嫁活動,辦「自然科學園」主持編輯《兒童科學叢書》。2023年在上海大場辦山海工學團。

2023年陶行知發起國難社教育,開展國難教育運動。2023年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在育才學校實施生活教育理論。

2023年後,他的教育活動由戰時教育轉入民主教育運動。

二、生活教育理論

(一)生活教育理論的產生與確立

陶行知創立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在批判傳統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眾教育的實踐中產生的。陶行知創立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在批判傳統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眾教育的實踐中產生的。在批判傳統教育基礎上,陶行知曾接受了杜威的教育主張。

因為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預備,主張將學生從的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絡,這觀點在反傳統教育很有意義,在五四運動前後有很大影響。他在實踐中認識到傳統教育是新教育的絆腳石,就是被稱為進步教育的實用主義教育也無法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探尋新路。他逐步醞釀一個新的教育理論體系,這便是在辦曉莊學校時期所形成和確立起來的生活教育理論。

(二)生活教育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義: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是使生活發出真力量的「真教育」。

2.社會即學校,。是對杜威的「學校即社會」改造而來的。他認為應把受教育者放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叫他們自由翱翔。這是陶行知苦心探索大眾教育的「窮辦法」。

3.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就是以生活為中心——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

所有的問題都是從生活中發出來的。從生活中發出來的困難和疑問,才是實際的問題;用這種實際的問題來求解決才是實際的學問。

(三)生活教育理論的實質

從哲學上看,生活教育理論是建立在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之上懂得。在這一點上,陶行知逐步擺脫了杜威的經驗主義哲學。

從生活教育理論的性質看,它體現了新民主主義教育的特色。新民主主義教育是民族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正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生活教育理論也是科學的。

新民主主義教育是大眾的,陶行知一生奮鬥就是要解決普及大眾教育問題。

三、論學前教育的意義

陶行知在論述「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時認為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生即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這是一種終身教育的思想,其中尤其重視學齡前這段的教育,他發揮了我國古代「教兒嬰孩」的傳統,強調兒童早期教育。

陶行知主張普及教育,不僅要普及小學,也要普及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是建國之本,幼兒教育尤為根本之本。小學應當普及,幼兒教育也應當普及。

」陶行知從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和國家的前途的雙重意義,闡發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

四、論學前教育的服務方向

陶行知認為幼兒教育最應該服務的物件是廣大工人和農民,最應該辦幼稚園的地方是工廠和農村。工程附近開辦幼稚園是幼稚園的第一新大陸。

陶行知開闢幼兒教育新大陸的思想,是他堅持幼兒教育要為工人農民而服務的方向,他號召應該開展一個幼稚園下廠、下鄉的運動。要辦好中國的工廠和農村的幼稚園,他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打破對外國的盲目崇拜,要建立中國式的幼稚園,使幼稚教育適合國情。

五、論創造的兒童教育

(一)認識兒童的創造力

陶行知認為教育工作者要把自己擺進兒童的隊伍裡,成為孩子當中的一員,加入到兒童的生活中去,這便可以認識小孩子有創造力。

(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陶行知認為,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具體的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1.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想。

2.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麼去做、去幹,他指出自古以來不許孩子動手的錯誤。

3.解放兒童的眼睛。要讓孩子自己去看,去觀察。要引導和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否則世界上的事物將在他面前白白流過。

4.解放兒童的嘴巴。小孩子有問題要允許他問。

5.解放孩子的空間。把孩子從牢籠式的學校解放出來,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大社會,要解放他們的活動空間,擴大認識眼界,以發揮兒童內在的創造力。

6.解放兒童的時間。

(三)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培養兒童創造力的措施:

1.需要充分的營養。2.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3.需要因材施教。4.發揚民主。

六、論益友制的幼稚師範教育

在幼稚師範教育方面,陶行知運用了藝友制培養幼教師資。在《藝友制師範教育答客問》

中,陶行知解釋了藝友制:「益友制是什麼?藝是藝術,也可作手藝解。

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學做藝術或手藝便是藝友制。」「凡是朋友之道教人學做教師,便是藝友制師範教育。

」藝友制便是學生(稱藝友)與有經驗的教師(稱導師)交朋友,在實踐中學習當教師,方法是邊幹邊學。藝友制的幼稚師範教育,最大的特點也是優點,是學生在幼稚園中實地學習,克服了師範教育脫離實際的現象。第二,是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師範學校的情況下,亦能培養有質量的師資。

第三,節省時間,一年半到兩年結業,縮短3年的畢業期限。

陶行知認為,藝友制的幼稚師範教育,不是培養師資的唯一方法,應與普通幼稚師範學校「相輔而行」,不是拿來替代師範學校。師範學校不能廢除,而應當根本改造。

我國學前教育與外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什麼不同

在學前教育領域內,全球化這個褒貶不一的詞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解釋和演繹。褒揚全球化的人,會聲稱標準化的 適合兒童發展的先進教育理念和高質量的教育實踐會通過全球化的程序得以實現 批評全球化的人則會相信,全球化的程序會不顧文化 地域 經濟等狀況的差別,讓學前教育跌入充斥著不切實際的標準 評價的陷阱,這會...

我國學前教育的歷史發展大致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我國學前教育的歷史發展大致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這個我是不太清楚了。現在的同學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學網際網路不僅可以找到工作,還可以創業,因為網路創業的成本比較低。具體選擇哪一個專業,學生要看自己愛好是什麼,最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這樣才會學得更好。學前教育學發展經歷過哪幾個階段 一...

比較世界各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不同模式和發展的共同趨勢

20 世紀後半葉,bai 普及幼兒教育已經成 du為一種社會zhi趨勢,也成為dao世界許多國家教育回政策的重要內答容。一 世界性的發展趨勢 國家財政支援幼兒教育 19 世紀中葉以前,幼兒教育一直是私人行為,但在20 世紀逐漸發展成為公眾的責任。1 國家介入幼兒.二戰以後世界各國教育制度呈現出哪些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