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題,教育心理學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特點,論述題怎麼答呀

2021-03-22 02:02:24 字數 3892 閱讀 6504

1樓:丶假行僧灬

皮亞傑認為個體從出生至兒童期結束,其認知發展要經過四個時期:

(1)感知運動階段(出生至二歲),個體靠感覺與動作認識世界;

(2)前運算階段(二至七歲),個體開始運用簡單的語言符號從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維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體運算階段(七至十一二歲),出現了邏輯思維和零散的可逆運算,但一般只能對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運算;

(4)形式運算階段(十一二至十四五歲),能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使思維超出所感知的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和命題運算。

(教育心理學)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觀點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發展分期:感覺運動階段—思維準備階段—思維階段—抽象思維階段。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對幼兒園教育有何指導意義?

3樓:泡泡豬和轉轉豬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及其教育意義

一、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

皮亞傑在從事智力測驗的研究過程中發現,所有兒童對世界的瞭解都遵從同一個發展順序,在認知過程中犯同類的錯誤,得出同樣的結論。年幼兒童不僅比年長兒童或**「笨」,而且他們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進行思維的。為了更好地瞭解兒童的思維,他放棄了標準化測驗的研究方法,開用臨床法研究兒童智力的先河。

通過細緻的觀察、嚴密的研究,皮亞傑得出了關於認知發展的幾個重要結論。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類發展的本質是對環境的適應,這種適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不是環境塑造了兒童,而是兒童主動尋求瞭解環境,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的過程,認知逐漸成熟起來。

皮亞傑認為智力結構的基本單位是圖式,它是指有組織的思考或行動的模式,是用來了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同化是指個體將外界資訊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的過程,但是有些資訊與現存的認知結構不十分吻合,這時個體就要改變認知結構,這個過程即是順應。平衡是一種心理狀態,當個體已有的認知結構能夠輕鬆地同化環境中的新經驗時,就會感到平衡,否則就會感到失衡。

心理狀態的失衡驅使個體採取行動調整或改變現有的認知結構,以達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個體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實現了認知的發展。

二、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教育意義

皮亞傑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兒童主動探索和操縱環境的結果,學習是兒童進行發明與發現的過程。他認為教育的真正目的並非增加兒童的知識,而是設定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讓兒童自行探索,主動學到知識。這意味著我們在教育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要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相反,要設法向兒童呈現一些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具有挑戰性的材料,並允許兒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呈階段性的,處於不同認知發展階段的兒童其認識和解釋事物的方式與**是有別的。因此要了解並根據兒童的認知方式設計教學,如果忽視兒童的成長狀態,一味按照**的想法,只會給兒童帶來壓力和挫折,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殺了兒童學習的慾望與好奇心。皮亞傑對認知發展階段的劃分是以個體認知方式而非年齡為標準的,個體認知發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並不是同樣年齡的兒童其認知水平就是相同的。

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皮亞傑很重視社會交往對兒童認知發展的作用。他認為與同伴一起學習,相互討論,使兒童有機會了解別人的想法,特別是當他人的想法與自己不同時,會激發兒童進行思考,因為同伴間地位平等,兒童不會簡單地接受對方的想法,而試圖通過比較、權衡進而自己得出結論,這對兒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常扮演權威的角色,兒童會養成被動接受「正確」答案的習慣,喪失了自主探索的機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而不是給予,同時應多采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

4樓:今天星期一

指導幼師理解幼兒言行舉止

廣東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中學科目二—皮亞傑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詳解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皮亞傑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他認為人的知識**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兒童心理髮展的實質和原因就是主體通過動作完成對客體的適應。兒童的認知是在已有圖式的基礎上,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不斷從低階向高階發展。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1、感受運動階段(0-2歲):階段特徵:感覺與動作分化;客體永恆性;問題解決能力開始得到發展;延遲模仿產生

2、前運算階段(2-7歲):階段特徵:具備了早期的訊號功能;自我中心;思維不可逆;泛靈論;不具備邏輯思維能力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階段特徵:去自我中心;思維可逆;守恆性;可以進行分類;序列化

4、形式運算階段(11-**):能夠推斷命題之間的關係;能夠進行假設-演繹推理、類比推理;思維可逆並具備補償性;具備了反思能力;思維靈活;具有抽象邏輯思維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是心理學還是教育心理學

6樓:雄程欣路

心理學是一個總稱,就像一個母親,她會有很多的孩子。其中教育心理學就是她眾多子女中的一個。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是可以包含於教育心理學類裡的,當然也就屬於心理學這個大類當中。

7樓:百萱心理諮詢官

是發展心理學的內容!

讓·皮亞傑對教育心理學的貢獻有哪些呀?最好能分條。謝謝

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就是認知發展論。

「發生認知論」的內容是關於人類知識問題的研究;皮亞傑著重於**人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人類的知識是如何增長的?「發生知識論的特點便是從各種知識最基本形式,開始去發覺它們的根源,是追溯它們從最初水平直到科學思想的發展過程。

」相比佛洛依德的理論,顯得更為科學化、系統化。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4個階段,如下:

一。4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0-2歲)靠感覺獲取經驗。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 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圖式的功能;

2.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會使用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

3.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al,7-11歲)瞭解水平線概念,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

4.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operational,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

這四個階段有以下的特色:

1.發展順序不變,但具有個別差異。

2.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別性)。

3.依賴認知發展,但……

4.可普遍化為其它功能。

5.各發展階段都是在邏輯上有組織的整體。

6.各階段的順序是自然的階層(所有成功發展的階段都會有前面階段的元素參與合作,但後一階段比起前面的階段,更加不同,而且更加統整)。

7.每個階段,在思考模式上會表現出質的不同,而不僅僅是量的差異。

二、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過程或建構過程有四個核心概念:

1.基模(schemas):將知識形像化,成為一個概念模型。知識可以透過同化或順化來達成。

2.同化(assimilating):將新知識和舊有知識類比,並作出關連。

3.順化(ac***modating):將舊知識的概念模型改變調適,以容納新的內容。

4.平衡(equilibrium)這種形像化過程不會完全只有同化或順化的過程,而是兩者之間的一個平衡點。找出這個平衡點的過程就是平衡。平衡有三種:

第一種平衡是同化和順化之間的聯絡。

第二種平衡是個體圖式中子系統的平衡。

第三種平衡是一種調節個體部分知識與整體知識之間關係的平衡。

雖然皮亞傑的理論有部份跟維高斯基的理論相似,但相信皮亞傑的理論應該跟維高斯基的理論沒有關連。皮亞傑本身是一個海洋生物學家,據他所說,他的理論來自於對自己女兒生活的觀察。

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理論廣泛流傳。在其中,哲學家,也是社會理論家的哈伯瑪斯將皮亞傑的理論結合到他的研究中,而以溝通行動論聞名。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形式運算階段是在

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 前運算階段 具體運算階段 形式運算階段 皮亞傑為首的日內瓦學派經過長期研究,確定了兒童認知發展一般要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 0 2歲 前運算階段 2 7歲 具體運算階段 7 11歲 形式運算階段 11 15歲 該階段特徵為 假設演繹,推理概括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

心理學論述題 結合中學教學實際,談談如何提高直觀教學的效果

心理學論述題 2 加強詞與形象的配合。如果教學任務在於使學生獲得精確的感性知識,則詞與形象的結合,應以形象的直觀為主,詞起輔助作用 如果教學任務在於使學生獲得一般的 不要求十分精確的感性知識,則詞與形象的結合方式可以採取詞的描述為主,形象直觀起證實 輔助作用。3 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物件的特點。4...

教育心理學發展的階段,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口脣期 出生到1歲左右 嬰兒的本我 這個是弗羅伊德的人格理論,明天更新 從吃奶和吮吸等口腔刺激獲得滿足和快樂,口腔活動是應付焦慮 獲得滿足的唯一方式。第二階段 期 2 3歲之間 幼兒通過大小便排洩獲得滿足,得到快感 弗羅伊德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和性有關 當父母開始如廁訓練時,幼兒的自我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