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才遭受腐刑,李陵究竟犯了什麼錯

2021-03-21 23:50:00 字數 5489 閱讀 7736

1樓:萌了個崽

司馬遷遭遇了史上所有的史官都不曾遭受到的刑罰——腐刑,在那個封建禮教等級森嚴的社會,失去了最為男人的尊嚴。只是因為他為李陵,那個投降又投靠了匈奴的同僚辯護了幾句。

李陵是什麼人?他是大名鼎鼎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廣是什麼人?他是當年抵禦匈奴最大的功臣。

李陵作為他的後代,也繼承了他爺爺的大志,被漢武帝派出去攻打匈奴。可惜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最後李陵在投降和抵抗到死之間選擇了投降。

漢武帝對此震怒不已,殺李陵全家妻小解恨。朝中無人敢為其說話,司馬遷遵從自己史官直言的性格站出來為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漢武帝正在氣頭上,大手一揮,可憐的司馬遷就被實施了腐刑。

我們回到李陵的問題上,為什麼他投降這件事漢武帝會如此憤怒,難道漢武帝沒有想過李陵是在韜光養晦,是在臥薪嚐膽嗎?我們回到當初的時代背景。這是個皇權至上的時代,是大家都信奉士為知己者死的時代。

在漢武帝看來,李陵寧願死,也不投降,才能表示對自己的絕對忠心。與自己的皇權相比,李陵的生命只是工具,不值得可惜。所以他非常震怒,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然而當今社會下,我們要有共識:戰爭是在勢均力敵的較量,爭取己方的最大利益。如果最後不得不赴死,也不要做無緣無故的犧牲。

老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2樓:涅磐擎天

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才遭受腐刑,那是因為李陵兵敗投降匈奴的行為讓漢武帝十分憤怒,特別是之後朝堂上流傳投降後的李陵竟然指揮匈奴兵反過來攻打漢朝。在漢武帝非常憤怒的情況下,司馬遷反而為李陵辯解。

3樓:鳳凰綠咬鵑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西漢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

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

前99年10月,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為主帥李廣利分兵遇到匈奴單于8萬騎兵作戰,連戰8天8夜,戰敗被圍,投降匈奴。由於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漢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誅殺,致使李陵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

後來單于把公主嫁給李陵,被且鞮侯單于封為堅昆國王,做了右校王。前89年,與遠征匈奴為主將李廣利分兵的商秋成帶領的三萬漢軍打過一仗。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

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遂於前74年老死匈奴。

其一生充滿國仇家恨的矛盾。

4樓:兔子立正

李陵選擇投降匈奴,家中的妻兒老小被漢武帝殺死,就連司馬遷也受到了李陵的連累。

5樓:陝西中關村

李陵與匈奴決戰,5000步兵,與匈奴決戰千里,最後戰敗了,投降了匈奴,劉徹聽了後心裡冒了火,而司馬遷替李陵辯解,最後被施之腐刑。

6樓:匿名使用者

李陵領5000步兵遇到了匈奴的三萬奇兵,殺敵一萬,最終寡不敵眾被迫投降,匈奴招降李陵

7樓:錢多多

李凌力戰不勝,被匈奴所俘虜,詐降。。。。。後變真降。

8樓:司命南宮伊雪

因為他當時投靠了匈奴,背叛了當時的漢朝,讓漢武帝很生氣,所以司馬遷為他辯護的時候才受了牽連。

9樓:燭影搖紅說

李陵兵敗投降匈奴,漢武帝很不滿。不久,又傳言李陵曾率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誤信,震怒,下令滅李家三族。

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護,遭受宮刑。什麼是宮刑?

10樓:影·漪

「宮」,即「丈夫割其勢,女子閉於宮」,就是閹割男子***、破壞女子生殖機能的一種肉刑。宮刑又稱蠶室、腐刑、陰刑和椓刑,這些不同的名稱都反映出這一[1]刑罰的殘酷。所謂蠶室,據唐人顏師古的解釋:

「凡養蠶者欲其溫早成,故為蠶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也許是最早的無菌室概念),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這就是說,一般人在受宮刑以後,因創口極易感染中風,若要苟全一命,須留在似蠶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見風與陽光的環境裡蹲上百日,創口才能癒合。

宮刑又稱腐刑,這是因為,對受害者來說,不但肉體痛苦,而且心靈受辱,從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結實。宮刑又稱陰刑,是指對男子或女子的陰處施刑。稱為椓刑,見於《尚書·呂刑篇》,「椓」據《說文》釋是以棍擊伐之意,據馬國翰《同耕帖》載,古有椓竅之法,謂用木棍敲擊女性下身,以破壞其生育機能。

詳情見

11樓:粉黛ぜ紫羽

確實不大好說.

**在這

裡,你還是自己去看吧~!

12樓:血煉冰

閹割男子***、破壞女子生殖機能

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的事

13樓:脛下逆鱗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廣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

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 李陵兵敗的訊息傳到長安後,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後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

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鳳範。司馬遷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誇大其罪名。他對漢武帝說:

"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

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的意思似乎是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到他的責任。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關於李陵的評價,在其生前即頗存爭議,卻並無人能多言,因為他的案例是被漢武帝欽定而且是被族滅的。唯一替他說話的司馬遷,也受了腐刑,那還是被特殊寬宥了的;這樣誰還敢為他說話?漢武晚年雖也有所悔悟,卻也終未付諸行動。

對李陵的相對客觀的評價,還有待漢武去世之後。這才有了前述的任立政出使匈奴一事。但對李陵評價之爭議,卻遠非就此而止,而是綿延千年而不絕。

尤其每到特殊的歷史時期,他就會被一些人翻出來,重新貶謫或者同情一番。其目的則大都不過是借古人之行跡,澆心頭之塊壘,各抒各的懷抱罷了。

司馬遷因為「李陵案」而受宮刑,"李陵案"是怎麼回事?

14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派二師將軍李廣利(漢武帝的大舅哥)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一同征討匈奴,李廣利是主帥,但是李廣利沒有迅速進軍,以致李陵5000人孤軍深入,最後兵敗被俘投降匈奴,司馬遷認為李陵兵敗是李廣利的原因,他已經盡力了,不能過分責怪李陵.漢武帝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護,汙衊李廣利,所以處以宮刑.

15樓:匿名使用者

天漢二年秋,貳師將軍李廣利(呵呵,好像和李廣沒什麼關係)出擊匈奴,劉徹想讓李陵保護後勤線,這時候年青氣盛的李陵冒傻氣了,竟然以五千楚士請命,去吸引匈奴軍的注意力,「勿令專走貳師」!於是就因為這個年輕的錯誤,災難竟接踵而至。劉徹聽了李陵的請命,按太史公的話說「以為壯」,竟然答應下來,命一位都尉帶兵接應,讓李陵去送死。

在以後看來,劉徹的「以為壯」大約是含義豐富的,可能他需要的並不是李陵真的能帶五千兵為戰局作出什麼貢獻,如果李陵戰死,大約他是可以得到一面勇猛的旗幟吧,否則誰會單單憑一個「以為壯」

就把活生生的五千子弟還有大漢的不墮威名往水裡丟呢?這一點隨著事情的發展顯得越發清楚,劉徹指定的那個接應官,因為不服李陵得年青,上書劉徹建議把戰局拖後,劉徹卻誤解為李陵後悔然後託人上書拖延(這裡也可以看出劉徹對李陵此戰的前途其實是更本不抱什麼希望的),於是大怒,命李陵趕快出兵。出兵之後,劉徹還是有點按耐不住,把李陵的母親妻子找來看相,相士也不知道是否真的看出什麼,或許僅僅是想討好皇帝吧,剎有其事得說李陵家近段沒有喪事。

聽到這個劉徹就不高興了,看來他是的確希望李陵不成功而成仁的吧。 **想到,李陵的選擇竟然是投降了。

李陵此時的境況我想引用太史公的話吧:

「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陵軍五千人,兵矢即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匈奴亦萬餘人」「轉鬥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李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沫血飲泣,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虜急擊,招降陵,陵曰:

『無面目以抱陛下。』遂降努。」

李陵此時的歸降時的心情到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而太史公在抱任安書裡提到:「身雖陷敗彼,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

」也不失為一家之言罷。

其實壞事的還不在這裡,高潮在後頭。

李陵投降的訊息傳到長安,劉徹震怒,責問回來報信的信使,嚇得信使乾脆自殺了事。

可見身處大漢,也不見得是怎麼愜意的事,當個信使還要小心腦袋啊。事情到了這個程度,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朗,不過他當然還要裝著問問群臣對這件事的看法。當然,沒有人敢說李陵的好話,除了太史令司馬遷:

「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可是這時候的劉徹**聽的進去,不同的意見自然成了對自己的不敬,而龍鱗被批,哪有不惱羞成怒之理,於是武帝龍顏大怒,空曠的金鑾殿上回蕩著皇帝的歇斯底里,底下瑟瑟的是大漢的江山柱石。眾目睽睽之下,太史公和歷史一起,被投到了酷吏手中。

獄吏得意的奸笑中,我分明看見明晃晃的刀下躺著的,還有整個漢朝。

第二年,事情繼續發展。劉徹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派路博得——也就是先前擔任李陵接應的那位先生(奇怪,他倒是活得滋潤)去接李陵回國。路先生大約是官場老手,一面賞賜逃回的李陵部下,一面派他的部下去匈奴接李陵。

只不過這位部下比他還要聰明,不知道在**聽說李陵在為匈奴練兵,準備和漢軍打仗,竟回去以此回報,倒是省下不少功夫。這個訊息對已經拉下面子的劉徹可真是個打擊,一國至尊的熱臉竟然碰到了冷屁股,皇帝一聲冷笑,於是李陵尚在長安的母親妻子弟弟孩子全部被屠。而李陵練兵訊息終於被證實是假的,練兵的是另一位降將李緒(漢朝的降將看起來還不少呢)。

李陵當然想不開,於是派人刺殺李緒,為被後世的正人君子們的詬病留下一大藉口。

如果說到現在李陵還只是一個普通的降將,那麼他後來的表現才凸現出他真正的人格。

公元前87年,武帝崩,昭帝即位,當權的是李陵的一箇舊友,於是又來請李陵回國。

「大丈夫義無再辱。」

這是李陵留給荒謬的大漢的最後一句話,迴盪千年。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李陵客死匈奴,享年n歲 (大約四十過

司馬遷生平,司馬遷的生平簡介

出生,長大,讀書,當官,被閹,著書,死亡!司馬遷的生平簡介 司馬遷 公元前145年 公元前90年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一說龍門 今山西河津 人 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文學家 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 太...

對司馬遷的評價,如何評價司馬遷

西漢的來司馬遷,因李自陵之禍,遭受了宮刑。當時他所受的挫折,所承受的痛苦之巨大是今人難以想象的,當時他也曾想到了死。生死的抉擇,他毅然選擇了生,從此他提起筆樹立了忠臣義士的形象,造出了魑魅魍魎的原形 終於一部3000年的通史 史記 得以著成。當時的司馬遷被屈辱困擾著,使他 居然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

司馬遷有兒子嗎,司馬遷有子女嗎?

司馬遷有兒子,長子司馬臨,後改姓 馮 夏陽人 今陝西韓城 次子司馬觀,後改姓 同 夏陽人 今陝西韓城 有一個女兒嫁給楊敞。司馬遷 前145年或前135年 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西漢史學家 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