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在隋唐時期的發展具有怎樣的特點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

2021-03-20 19:20:32 字數 4010 閱讀 7437

1樓:匿名使用者

據材料「科舉和教育制度是隋唐儒學普及的重要手段,當儒學成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學校教育的依據,並與個人的利益直接發生聯絡時,儒學思想便很快成為一些教條並世容,俗化、簡約化,而且這樣一些實用簡約的文字也很快會隨著教育、考試、社會交際的需要而被大量傳抄背誦,此外,唐代還編輯了許多普及化、通俗化的儒學啟蒙讀物,這樣一些文字以簡約化、條文化的方式把儒家的經典表現出來,並以實用而世俗的形式充斥著人們的記憶和理想」,可知儒學在隋唐時期的發展特點是世俗化、簡約化、條文化,主要是受科舉制度的推動,儒學啟蒙讀物的編輯和出現~

隋唐時代的特點

2樓:匿名使用者

時代特點:繁榮;開放繁

榮的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封建統治清明;經濟繁榮;創立和完善科舉制度,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各民族友好交往,促進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發展;中原與邊疆聯絡加強,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就開發和發展;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共同創造了隋唐的文化繁榮局面等。開放的原因:

隋唐實行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的政策;海陸交通發達;對外交往活躍;吸納外來文化;同時也將隋唐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等。

3樓:匿名使用者

贊同樓上❤️❤️

繁榮與開放

隋唐時代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

如何推動儒家文化普及

4樓:

不能說完全正確,也不能說都錯,如果這樣說:「禪宗解決了中國文化與佛教的完全融合問題」,可能更加嚴謹一些。   1、在佛教傳入中國時,以傳統自居的道教因覺得地位受到了威脅,排斥佛教,曾與佛教鬥法,雙方約定將各自的經典投入火中,結果佛經入夥不燃,而道教書籍則焚燒大半。

當然此事真實性無從考證,但總之,佛教從此進入中國並廣泛傳播,這也可以說是佛教與中國文化的一次衝突吧。  2、到了唐朝,佛教大興,尤其是禪宗自六祖發揚光大之後,幾乎有點身份的文人如果不會說幾句機鋒禪語,簡直都無法開口說話,但其只會耍耍嘴皮子而已,並沒有實修實證,就有了「口頭禪」這個俗語。  3、到此,我們可以說佛教完全融入了中國文化,與儒教、道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國文化的核心。

所以,在這個角度上,也可以說,禪宗解決了中國文化與佛教的衝突問題。

概括隋唐、宋明時期復興儒學的原因

5樓:若去若來

隋唐其實是儒學的衰落期,而不是復興期, 唐朝時釋道儒三教並重,唐朝崇道,武則天崇佛,儒家只排最後, 而政治上則是武貴於文的, 唐朝將軍可以出將入相,宋朝則是不可能的

隋唐時期教育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在各個時期發展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1、先秦(距今約170萬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包括原原始社會、夏、商、西周和東周(春秋、戰國),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涉及原始社會的出現與發展及解體,奴隸社會的形成(夏)、發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會的確立(戰國)時期;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形態演變的根本原因。

2、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漢時期是結束春秋戰國諸候混戰局面之的「大一統」時期。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徵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的歷史時期,也是當時社會政治從天下大亂到天下大治,社會經濟上從停滯倒退狀態到初步恢**展的時期。

3、三國兩晉南北朝(220年~589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上承秦漢的強盛,下為隋唐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基礎,因此是兩大鼎盛時期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的歷史特徵封建國家大**、民族大融合時期,也是江南經濟大開發並開始趕上北方的歷史時期。

4、隋唐時期(581年~907年)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徵是:國家統一,政局相對穩定;封建經濟繼續發展,顯現繁榮景象;各民族聯絡加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對外開放,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科技文化世界領先,全面輝煌。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907年~2023年)

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階段特徵是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和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

6、明清時期(2023年~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

明清(鴉片戰爭以前)的階段特徵:一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二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是什麼?

7樓:南瓜蘋果

總體特徵:封建社會的繁榮

政治方面:全國統一,政局穩定,**集權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舉制使選官制度發生重大變化。軍事制度從府兵制到募兵制。三省六部制,政事堂,科舉考試。(皇權加強,無法**)

中外文化交流:絲綢之路的全盛,東亞文化圈。(寬容,開放,博大恢巨集)

文化藝術的造詣:主要是唐代的詩歌。(詩歌史的輝煌巔峰)

擴充套件資料

隋唐時期的貢獻

社會制度

公元5世紀至11世紀,是世界中世紀的早期,大致相當於中國的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這時,西歐直至北非、中亞、東亞,都剛剛進入封建社會,比起中國落後了一個社會發展階段。而東方,如日本,又是在中國封建文化的影響下,才於7世紀中葉開始進行大化革新,逐步確立封建制度的。

在世界各地步入封建社會時,隋唐時期的中國,封建制度已發展1000多年,各種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制度,業已完備,大大影響了世界、特別是東亞周邊國家封建化的程序。

經濟發達

封建社會的主要經濟生產部門農業,在隋唐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業生產工具鋤、鏟、鐮、犁都有大的改進。水利設施得到修復和新的開鑿,而更為廣泛和完善。

長溯積累的從犁地、播種、施肥、灌溉等一整套的農業生產經驗得到推廣、良種普遍使用、經濟作物得到發展。

隋唐五代的農業生產進到了一個新的臺階,農田大批開墾、糧食單產超過漢代一倍,一粒種子可收穫20至40粒,最多者達百粒,而歐洲最先進的法蘭克王國之單產,僅及中國的1/10至1/20。手工業、商業,歐亞北非各國更是難望中國之項背。

8樓:匿名使用者

一、階段特徵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

二、基本線索

1、政治方面:

1)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重要朝代。隋朝開創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和府兵制對唐朝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唐以755年安史之亂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唐前期:統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訓,注意調整統治政策、政治比較清明,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社會經濟相對繁榮,民族關係和睦融洽,對外交流盛況空前,文化事業興旺發達,出現了「貞觀之治」、武則天的統治、「開元盛世」。

唐朝後期: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此後,地方上形成藩鎮割據,政局混亂。

2、經濟方面:

1)隋朝繼續實行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和開始實行租庸調製,開鑿的大運河,經濟曾一度繁榮,為唐的封建經濟繁榮打下基礎。

2)唐朝前期,封建經濟呈現全面繁榮的景象。唐後期,安史之亂使農業生產遭到破壞,土地兼併使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無法維持,兩稅法也沒有能使經濟復甦,但奠定了唐後期至明中葉中國古代賦稅的基礎。

3、民族關係方面:

1)隋朝的統一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2)唐朝統治者實行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與周邊各族的關係,各民族進一步融合,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唐朝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發展階段。

4、對外關係方面:

唐朝時,我國經濟和文化處於世界先進地位,對外交通發達,採取較開放的對外政策,唐朝同亞洲、歐洲各國間的往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5、思想文化方面:

1)隋唐時期的建築、雕版印刷、天文、醫學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哲學、史學、宗教興盛;

3)文學藝術光耀千古;

4)體育活動也空前活躍。

5)唐文化澤被深遠,促進了亞洲文明的發展和西方文明的時步,是「中華文化圈」的源流,唐文化在世界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足跡。

9樓:匿名使用者

1政治:由政權並立到走向大一統,名族融合,**集權加強

2經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農耕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瓷器出口,商品經濟繁榮,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繁榮,重農抑商政策鬆動

3科技文化:政策寬鬆,出現三教合流的趨勢,科技領先世界,文化繁榮,形成中華文化圈

隋唐時期的兵制問題,隋唐時期的軍事制度是怎樣的?

隋朝繼續實行府兵制。隋文帝規定 府兵一面在州縣落籍,耕種田地,一與同民 一方面仍保留軍籍,輪番宿衛,從而使府兵制與均田制進一步結合起來。唐朝改進府兵制度。府兵制的組織機構大體沿襲隋朝,十二衛仍為最高領導機關。而基層組織則由隋時鷹揚府改為折衝府。全國共有折衝府640多個,其中關中地區就有261個,形成...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包括受佛教 道教衝擊失去正統地位吸收佛 道精神,有了新的發

b此題主要考查對傳統主流思想演變的瞭解。根據所學知識,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儒學受到佛教和道教的衝擊,但是並沒有失去正統地位,但是在這一時期儒學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思想,形成魏晉玄學,儒家的一些學說被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統治者說接受。宋代開始出現 三教合一 明代才明確提出。因此答案為b。魏晉南北朝時期,...

關於隋唐時期的電視劇,有關隋唐時期的電視劇都有什麼?

1 貞觀長歌 是一部2007年首播的中國長篇古裝歷史劇,全劇從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稱帝開始,至其子唐高宗登基結束,刻畫了唐太宗在位共23年的歷史,尤其著重講述了其蕩平東突厥 處理太子李承乾之亂並挑選繼承人等若干重大事蹟,通過休養生息 富國強民最終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2 唐太宗李世民 是攝於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