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包括受佛教 道教衝擊失去正統地位吸收佛 道精神,有了新的發

2021-03-23 22:15:08 字數 6005 閱讀 2587

1樓:柔情

b此題主要考查對傳統主流思想演變的瞭解。根據所學知識,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儒學受到佛教和道教的衝擊,但是並沒有失去正統地位,但是在這一時期儒學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思想,形成魏晉玄學,儒家的一些學說被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統治者說接受。宋代開始出現「三教合一」,明代才明確提出。

因此答案為b。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包括 ①受佛教、道教衝擊失去正統地位 ②吸收

2樓:

答案b儒家思想失去正統地位的說法不合史實;「三教合一」的主張是在隋朝時期明確提出的。

高中歷史新課標必修三配套課時作業綜合檢測活頁卷課時作業3宋

3樓:李亦飛

第3課 宋明理學

標準要求

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

知道與瞭解

1.漢代以來至唐朝的儒學狀況

2.復興儒**動和「理學」的形成

3.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

4.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

5.宋明理學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

理解與運用

1.「二程」與朱熹在「理」與「格物致知」上的異同

2.陸九淵、王陽明心學觀點的異同

3.宋明理學的精神價值與道德理想

4.宋明理學的弊端

重點解析

1.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

【解析】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間也廣泛傳播,唐朝統治者奉行「尊道、禮佛、崇儒」三教並行的政策,儒學的正統地位開始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儒學也在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隋朝的儒學家即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唐中葉以後,韓愈等儒學大師便積極援佛入儒、援道入儒,開了宋明理學之端緒。

北宋時,統治者倡導尊儒讀經,儒家學者則繼續融合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由此,儒學得以復興,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包括「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個階段。程朱理學的核心是「天理」說和「格物致知」論,「陸王心學」是理學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無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說,也是強調知和行都產生於心。程朱理學在南宋以後成為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陸王心學在明中期以後得到廣泛傳播。

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是儒、釋、道三教長期爭論和融合的果實,也是春秋戰國和漢代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思想體系的完善過程。它以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形態呈現出來,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它於16世紀傳入歐洲之後,正與歐洲復興「理性主義」的歷史訴求相吻合,作為助力推動了歐洲理性時代的到來,此後法國的啟蒙運動、德國的古典哲學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2.宋明理學的特點

【解析】首先是儒學進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學家一方面借鑑佛教和道教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傳統儒學中尋找能夠利用的因素,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儒學概念,例如「太極」、「天理」、「心」等,從而使傳統儒學的道德信條式的語錄變成了哲學理論體系。其次更加強調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

理學特別強調義理,其實就是強調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無論是哲學層面上的各種各樣的本體論,還是作為道德基礎的人性論、存理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都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再次是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學作為儒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帶有明顯的佛學化特點,例如吸收禁慾主義思想作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

難點突破

1.從「天理」入手,理解宋明理學

【突破】「理學」一詞,是指當時學者們從道統觀念出發所說的符合先秦儒學精神的正統儒學。程顥「自家體貼出」了「『天理』二字」,這就將儒家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表達成「天人一理」的形式了,中國上古哲學中「天」所具有的本體地位,也就被「理」代替了,宋明理學也就由此得名。宋明理學所謂的「天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是指人類社會的當然原則,它適用於自然、社會和一切具體事物,所謂萬物只是一個天理。

朱熹更把天理視同三綱五常,升格為人性的最高境界,由此推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論斷。王陽明的心學則將一切合法性與合理性的根源從外在的天理轉化為內在的良知,將良知視為天理。

2.從字詞的理解入手,理解「格物致知」的認識論

【突破】「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認識論。所謂「格」,用二程的話來說,就是「格猶窮也」,即深刻**、窮盡。「物」就是萬物的本原,朱熹進一步將「物」確定為天理、人倫、聖言、世故。

「致」就是求得、獲取的意思,「理」就是事務的本質,他們眼裡的「天理」。如何格物呢?就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朱熹認為,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

所謂「格物致知」就是花工夫,講方法,深刻**萬事萬物的本質,以掌握天下之理,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並且進而認識人倫世故、道德文章,以明道德之善。顯然,「格物致知」包括認識的方法和認識的目的兩層。就認識目的而言,程朱的「格物致知」是有侷限的,我們還必須求科學之真。

就認識的方法而言,對我們的啟發還是頗多的:學習要腳踏實地,深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以達融會貫通。

基礎測評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下列四個歷史時期中,哪一時期的儒學家提出了「三教合歸儒」(又稱「三教合一」)的主張

a.魏晉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宋代新儒學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與「天人感應」說

c.道教和「三綱五常」說  d.佛教和「經世致用」說

3.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學的代表人物

程顥(1032—1085)王陽明(1472—1528)朱熹(1130—1200)程頤(1033—1107)

a          b         c         d

4.「二程」和朱熹在認識論上提出的重要命題是

a. 「理氣論」  b. 「致良知」  c. 「格物致知」  d. 「心外無物」

5.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認為人慾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其實質是

a.構建理學思想體系    b.維護封建**制度

c.強調「理」是萬物之源  d.反對民主啟蒙思想

6.以下有關程朱理學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是唐代以來複興儒**動的產物

b.自宋代以來就成了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c.朱熹成為宋**學的集大成者

d.可以通過《四書章句集註》來了解理學內容

7.以下哪一觀點比較經典地代表了南宋陸九淵的學說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進學則在致知,窮理格物    d.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8.提出「致良知」學說的是

a.程顥  b.程頤  c.朱熹  d.王陽明

9.明代王陽明把「理學」發展到「心學」的新階段,總體看來,「心學」的內容包括

①「心即理也」  ②「天地萬物皆備於心」  ③「致良知」  ④「心外無理、理外無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關於理學發展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北宋的程顥、程頤二兄弟是理學的重要開創者

b.北宋的朱熹建立了理學體系

c.陸王心學是理學的組成並推動了理學的新發展

d.明代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二 人倫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

──《二程遺書》

材料三 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物理不外於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

──王陽明《答顧東橋書》

請回答:

(1)材料

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點?

(2)材料三的觀點與材料

一、二又有何不同?

(3)據材料三與材料

一、二的不同,概述陽明學的特點。

(4)從材料

一、二到材料三,反映了宋明理學怎樣的發展脈絡?就宋明理學的積極意義談談你的看法。

12.簡要概述程朱理學的主要內容及其對古代中國的影響。

13.結合以下材料,闡釋王陽明的「良知」說,並且談談你的認識。

材料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卷二《答聶文蔚》

4樓:漠夜染歌

在學校裡,我沒帶,你還不如自己寫,答案字數特別多

為什麼魏晉南北朝是三教合一,而唐是三教並行

5樓:匿名使用者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間廣為傳播 。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 。隋朝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 。

1、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的發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間傳播。儒學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

2、隋唐時期儒學的發展:

①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又稱「三教合一」。

②佛教和道教的發展,開始挑戰儒學正統地位,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

儒、佛、道三家相互影響和融合:

(1)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和道家哲學思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2)道教理論和儒家思想結合起來,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為本;

(3)佛教調整了與世俗王權的關係,調整了與儒學的關係,調整了與民俗的關係。特別是調整了與儒學的關係。

儒、佛、道的融合:

1、儒教:

①早在魏晉,玄學已經將三教的思想進行了一次融合。魏晉玄學上承先秦西漢以來的道家哲學思想,並把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和道家哲學思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不同於先秦西漢的新道家學說。

②玄學以精神性的「無」,作為思想體系的核心,強調「以無為本」,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這些實際存在的「有」,都產生於「無」,體現在政治上,便主張「無為」,認為統治者要無為而治,老百姓也要無為而處。漢初黃老思想所講的「無為」,著重講統治術;

③玄學所說的「無為」,重點在講處世術。從「無為」出發,為維護封建的綱常名教進行辯解,認為「名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關係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

④玄學是儒家唯心主義哲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變種,其宣揚的老莊哲學,經過曲折的演變,終於與儒家哲學相表裡,即披著道家思想外衣來宣傳儒家綱常名教的外道內儒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成為士族地主的意識形態。

2、佛教:

①佛教作為外來宗教,必須與中國的傳統思想相結合,才能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自傳入中國的那一天起,受中國古代經濟政治及傳統文化的影響,逐步走上了中國化的道路。佛教調整了與世俗王權的關係,調整了與儒學的關係,調整了與民俗的關係。

特別是調整了與儒學的關係。

②佛教的傳入並氾濫,必然要引起中國傳統思想的抗爭,首先引起論爭的是道教,在理論上與佛教爭論的是儒家,但儒家是以直覺思維進行批判的,缺乏思辨的理論色彩。由於儒家在中國的正統官方地位十分鞏固,這使得許多佛教徒竭力調和佛、儒兩家,「內(儒)外(佛)兼修」,解釋戒殺為仁,戒盜為義。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強烈的入世精神,佛教則解釋為出家不是不問世俗之事,而是降魔,統一了出家與入世的關係。

3、道教:

①晉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論和儒家思想結合起來的人,他所寫的《抱朴子》一書,不僅對戰國以來「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從理論上作了系統的闡**述,更重要的是把神仙信仰與儒家思想捏合起來,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為本,否則,雖勤於修煉,也不能成仙。北朝寇謙之以「整清道教」為己任,打出「專以禮度為首」的旗號,完全按照封建倫理觀念制定了一套教義,鼓吹「於君不可不忠」,「不得叛逆君主,謀害國家」,勸導人們「勿怨貧苦」,「戒勿以貧賤求富貴」。他還襲用佛教輪迴轉生思想,用「若有罪重之者,轉生蟲畜」欺騙恫嚇人民。

①劉宋的陸靜修依據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吸收佛教儀式,編制了新的道教齋戒儀式,齊樑時的陶弘景,以現實社會為模式,製造出「仙亦有等級千億」的理論,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道教兼採儒、佛、道三家之說,把它們糅雜融匯在一起,以漢民族土生土長的傳統形式出現,有利於宣傳推廣,擴大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特點,魏晉南北朝文學特點是什麼

這一時期的文學由於儒學獨尊地位的動搖,思想的解放,在兩漢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田園詩 山水詩 山水散文相繼興起,創作強調 傳神 和 暢神 文學也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詩歌 三曹和 建安七子 的五言詩,曹丕的七言詩,東晉陶淵明的田園詩,南朝謝靈運的山水詩 鮑照的邊塞詩等 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這一時期文學的...

魏晉南北朝工藝美術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工藝美術的主要內容及特徵是什麼?

魏晉時期比較奢華,貴族氣濃。南北朝由於民族大融合,有很多各民族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魏晉南北朝時期工藝美術的主要內容及特徵是什麼?魏晉南北朝時期工藝美術的主要內容及特徵。1 中外文化交流對工藝美術的影響,尤其是國內南北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對中國傳統工藝的影響。2 佛教在這個時候廣泛流傳,對建築,器皿,服飾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南北方經濟各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北方經濟的特點是反覆的破壞和恢復 南方經濟的特點是得到持續的開發。原因 北方地區戰亂頻繁,在東漢末年和十六國時期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戰亂,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從戰亂中先後統一北方地區的曹魏和北魏政權分別採取了重視農業 實施均田制等措施,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江南地區嚴重的戰亂相對較少,社會秩序相對...